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如强国防知识产权保护己刻不容缓。根据目前实际,应利用专利法保护国防专利成果;利用著作权法保护国防与军队著作权;利用商标法保护国防商标权;还要通过国家安全法规保护国防专有技术,以及通过国防法保护国防信誉权。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对发展国防经济十分重视,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国防经济思想,提出了国防经济发展的新的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一是确立了“大国防观”的战略思想;二是提出了“科研先行”的战略措施;三是坚持了“国富才能兵强”的战略道路;四是制定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3.
马俊斌 《华北民兵》2011,(11):54-54
最近,我们专门对所属党政机关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干部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表明,地方各级领导干部的国防观念还是比较强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感到要增强地方领导干部的国防观念,应重点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摆上位置,大事大抓领导干部身为一方"诸侯",他们的意志很容易转化一个单位、一个区域群众的整体意志。一个单位领导干部的国防观念强,本地干部群众的国防观念必然相应也强:反  相似文献   

4.
刘晓达 《国防》2012,(7):38-39
一、多样化军事行动对省级国防动员指挥平台的要求及构建设想 由于多样化军事行动大多基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民生、社会稳定、外交等需要而展开,涉及领域多、牵涉部门广,对省级国防动员指挥平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多样化军事行动发生突然,行动节奏快,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等行动,突发性强,准备时间仓促,指挥协同层次多,省级国防动员指挥平台必须预有准备、快速反应,及早实现信息传递;多样化军事行动区域环境复杂,类型多样,涉及领域多维、空间广阔,活动范围加大,部队机动性强,省级国防动员指挥平台必须广域覆盖、组网灵活,为各级指挥机构和任务部队提供网络支持;多样化军事行动任务多样、力量多元,既有军队内部诸军兵种之间的协同,又有军队与地方政府、武警部队和公安的协同,指挥协调难度大,省级国防动员指挥平台必须区域组网、联合保障,实现军警民一体;多样化军事行动可能是多方参与、多方合作,内外联动、广域展开,社会关注度和透明度高,政治敏感度强,省级国防动员指挥平台必须安全保密.  相似文献   

5.
走上区领导岗位10余年,任区委书记、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4年多的戴建华,始终坚持“发展经济的同时更要重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科学发展观,在集中精力调整产业结构、全力建没经济强区的同时,竭力打造国防强区品牌,使全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富国强兵是中国古代国防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富国与强兵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富国是强兵的基础,强兵是富国的保证,国富不等于兵强,忘战必危,好战必亡。富国强兵的具体措施是:富国先富民;寓兵于农,农战合一,屯垦实边;薄赋税,休养生息;发展工商业,加强物资储备等。对现实的启示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求富国;和平时期要加强国防观念,寓国防于国民经济之中,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等。  相似文献   

7.
工作动态     
云南省剑河县开展"勿忘国耻,强我国防"万人签名活动。 (杨新华) 云南省鲁甸县积极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日活动。 (余里)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国教办进行"勿忘国耻,强我国防"和"爱我中华、奔小康、强国防"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 (腾飞) 云南省屏边县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开展国防教育系列活动。 (王印吉) 贵州省丹寨县人武部认真传达学习党的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们依托社会经济发展给国防动员建设提供的雄厚基础,紧紧围绕"双应"需求,积极协调军地多方力量,发挥军地资源优势,强势推进国防动员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坚持瞄准"双应"需求抓建设,着力打牢国防动员工作基础。实践中,我们着力在建强队伍、构建信息一体化指挥平台和完善"双应"机制上下功夫。一是建立建强国防动员队伍。我们把编实配强、提高锻造领导干部和动员对象的能力素质作为国防动员的重要任务。每年都本着"精干、专业、高效"的原则,根据军地人事调整,结合民兵整组,及时  相似文献   

9.
邓博  马雪 《国防》2012,(7):11
为进一步增强地方领导干部的国防观念,提高其参与和支持国防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重庆市渝北区于近日对地方处以上干部进行了国防知识专题培训。培训通过学习领导国防建设基本业务、聆听国家安全形势主题报告等形式,达到了开阔视野、增强国防观念、提高抓好国防建设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的目的,对锻造一支战斗力强、执行力强的干部队伍,为促进全区国防建设再  相似文献   

10.
赵玉石 《国防》2016,(6):13-16
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既是实现强军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军队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证.按照实现强军目标和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要求,重新审视沿海大中城市国防动员建设现状,有针对性地解决沿海大中城市国防动员建设与海上军事斗争形势不相符合、不相适应的问题,对于从容应对可能面临的海上安全威胁和挑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平原县恩城镇中学学生郑静在参加全国"爱中华,奔小康,强国防"国防教育系列活动中,荣获国防知识竞赛三等奖。这是该县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国防教育所带来的可喜成果。近年来,平原县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国防教育,县里专门成立了国防教育领导小组,并在人武部设立办公室,负责指导和协调学校的国防教育;各中小学都设置了国防知识宣传栏,并聘请人武部工作人  相似文献   

12.
孙绪闻 《国防》2016,(7):43-45
国防文化是国防建设和国防实践过程中的一种精神积淀和文化提炼,表现为一种主体自觉意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涵,呈现不同的时代特征.当代中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变革之中,国防文化也必须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重塑适应全球化发展态势、适应强军实践、适应富国与强军统一战略、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国防文化,是国防文化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胡东霞 《国防》2016,(6):60-63
迄今为止,国防交通工作始终遵循的是1995年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颁布的《国防交通条例》,该条例对于加强国防交通建设、保障国防活动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亟须一部权威性、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法规进行有效规范.即将颁布的国防交通法,不仅将填补国防交通领域专项法律空白,同时还对国防交通建设与发展产生重大的、深远的影响,它是一部交通领域的军民融合法律.  相似文献   

14.
立国边防重     
近来不断从报上看到一些农村的“万元户”送于参军的消息,有的应征青年还是这些富裕家庭的“顶梁柱”、“财神爷”。它说明,在新时期,我国人民和青年的国防观念更强了;“为国献身不踌躇”,乃是广大爱国青年共同的精神风貌。俗话说:国防国防,有国就得有防;有国无防,等于无国。据美国经济学家西瓦德等人组成的专家组报告,当前全世界每年的军费开支已达六千亿美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军队使命任务不断拓展,一些矛盾和问题影响制约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质量提升。如何发挥军分区职能作用,在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中扎实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不断提升国防后备力量战斗力水平,是我们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坚持"双轨"并行,建强国防后备力量人才队伍。军分区应充分发挥军地双方人才培养资源优势,采取交叉培训、吸纳储备、拓展编组等方式,不断培养造就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用人才。利用地方丰富的教育培训资源,将现役干部纳入地方干部培训计划;依  相似文献   

16.
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国防后备力量赋予了时代责任和历史担当。国防后备力量必须顺势而上,知难而进,在新的起点和更高层次上练精练强能打仗、打胜仗的本领。  相似文献   

17.
刘海金 《国防》2001,(7):23-23
为了进一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弘扬争做合格“国防后备军”的国防精神,北京市国防教育协会于5月19日下午在北京大学隆重推出“北京高校新世纪论国防演讲比赛”活动。此次演讲以“新世纪国防”为主题,以“强我中华、固我长城、重任在肩、奋发成才”为宗旨,紧密结合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和第一部《国防教育法》的颁布,深入论述我国的国防为什么要强大,怎样才能强大的问题,使参加演讲比赛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首都师范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渝北区委书记、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刘光全始终坚持党管武装原则,心系国防,情注武装,用真心和真情在全区上下营造了关心、支持武装工作的良好氛围,用行动管武装爱武装,谱写了经济强区与国防强区协调发展的一曲新歌。  相似文献   

19.
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要充分认识强军目标的重大意义和理论价值;准确把握强军目标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自觉用强军目标统领推动部队建设。  相似文献   

20.
粟锋  徐能武 《国防科技》2021,42(3):91-97
发展国防太空力量是美国谋划大国竞争的战略支点。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为捍卫一超独霸的太空地位,加速推进太空军事化进程,已制定《国家太空战略》,签署新的太空政策指令,成立第六军种“天军”。2020年6月,美国公开最新版《国防太空战略》报告。本文对其梳理分析以研判美国国防太空力量发展动向,并运用网络调研法搜集近年美国政府部门关于国防太空力量发展的权威政策文本及知名智库的深度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把美国2020年最新版《国防太空战略》作为中心文本,以文献分析法归纳美国国防太空力量发展的动因、目标及行动计划。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太空大国,应当积极借鉴并应对美国2020年《国防太空战略》:内强素质,提升国防太空军事技术硬实力;外树形象,在国际场合积极推动太空和平利用的政策议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