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部队现有装备保障体系与精确保障的差距、基于信息系统的战时装备保障的特点与基本要求,构建了基于信息系统的战时战术级装备保障体系,并以远程机动作战全过程为背景,探讨了基于信息系统的战时战术级装备保障体系的运行,为提高战术级装备保障能力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部队装备保障运行的实际情况,采用多Agent仿真的方法,基于Kraljic模型将装甲装备器材分为重要器材、关键器材、一般器材和稀缺器材,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装备保障体系供应保障系统。分析了系统的整体结构以及系统中器材仓库的外部接口和内部器材请领流程,并以某集团军各级器材仓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仿真实例分析。实践证明,采用多Agent仿真的方法研究装备保障体系供应保障活动具备可行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宏观把握部队装备保障的运行规律,提高部队装备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3.
浅析构建一体化装备保障体系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一体化联合作战为背景,立足现实装备保障体系基础,着眼未来装备保障体系发展,从一体化装备保障体系的概念、基本特征入手,在树立一体化保障观念、建立装备指挥信息系统、编配合成多能的保障力量、构建军地一体的装备保障模式、培养高素质的装备人才队伍等方面,分析了构建一体化装备保障体系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基于复杂网络的装备保障网络结构脆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网络化实现装备保障一体化是装备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问题。在分析复杂网络脆弱性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定义装备保障网络中节点、边,构建了典型的装备保障网络拓扑结构模型,提出了装备保障网络的随机失效和蓄意攻击失效两种失效模式,并对两种失效模式下不同装备保障网络的结构脆弱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为装备保障网络的构建以及防护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从防御角度而言,适当增加不同保障实体之间的交叉连接有助于提高装备保障网络的抗毁性;而从攻击角度而言,二次攻击则可有效提高攻击效率,以达到迅速瘫痪装备保障体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系统建模语言(SysML)是在对UML2.0子集进行重用和扩展的基础上,综合了面向对象方法和结构化方法的各自优势,提出的一种面向体系结构设计的可视化建模语言。以该设计语言为基础,构建了装备保障体系结构视图模型,并考虑到目前国内关于体系结构评估缺少相关可执行模型的现实情况,引入了复杂网络理论,将各保障实体抽象为网络中的点,实体间的关联关系抽象为边,以军装备保障体系力量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军级装备保障体系网络结构模型。最后对网络模型的鲁棒性进行分析,为装备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对陆军通用保障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陆军通用装备保障体系改革的目标和原则,从科学统筹保障任务、优化配置专业力量、统一建设保障手段、强化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运行管理等4个方面阐述了具体改革内容,为陆军通用装备保障体系改革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7.
基于筹措供应中心的装备器材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先进的物流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思想应用于装备器材保障中,阐述了建立装备器材筹措供应中心的重要性,构建了基于筹措供应中心的装备器材保障体系,设计了基于筹措供应中心的器材保障物流网络和器材保障信息管理,探讨了该模式下装备器材保障体系的运作机制,从而实现了装备器材保障管理的系统性和集成性,提高了装备器材保障的时效性和敏捷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装备优化问题,研究装备对体系的贡献作用和贡献程度。引入OODA环理论,分析了基于OODA环的作战体系对抗过程,将体系对抗抽象为两大OODA环之间的对抗。然后着重分析了装备对体系的贡献程度,其中主要分析基于OODA环的装备体系结构,并依据装备到OODA环整体能力的映射过程,建立了基于OODA环的体系能力评估模型,最后对一个案例进行评估与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全面分析了构建全军防化装备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并从防化装备保障指导思想、机构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初步论述了建立保障体系的途径和方法,为提高全军防化装备保障能力开拓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网络中心战的主体与核心在于武器装备体系与体系的对抗。因此,需要建立与装备体系相匹配的保障体系,实现精确保障。装备保障体系的建模和特性研究是打赢信息化体系作战的迫切需要。通过国内外装备保障体系相关资料的收集研究,从装备保障体系的概念内涵、定性研究、建模研究和可靠性研究等方面分析、总结了基于复杂网络的装备保障体系的研究情况,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