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除15个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游击战争外,江西、福建等地一些苏区还有一些红军游击队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没有能够建立起较巩固的游击根据地,坚持的时间也长短不一,以致史籍中没有或很少提及。但这些没有能够建立起巩固的游击根据地的红军游击队所开展的游击战争,同样牵制了大量国民党军,配合了中央红军主力的长征,同样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组成部分,不应被后人忘记。  相似文献   

2.
在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重视开展广泛深入的群众舆论宣传工作,产生积极而重大的影响,鼓舞了游击队干部战士的士气,获得了革命群众的同情与支持,从而保存了革命火种,最终壮大了革命队伍。由项英、陈毅直接领导的赣粤边游击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游击区之一。中共粤边特委及其领导的红军游击队在中共苏区中央分局的领导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群众舆论宣传工作,保证了两次战略转变的顺利实现,其工作方法、取得的成绩和主要经验在15个游击区中有较强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3.
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型红色革命电视剧<浴血坚持>,再现了1934年-1937年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历史,反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艰苦卓绝的斗争,表现了中共中央率领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在与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独立坚持,不怕流血牺牲,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该剧填补了过去没有全面反映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历史电视剧的空白.  相似文献   

4.
在鄂豫皖边三年游击战争中,鄂豫皖边区的红军和游击队根据斗争实际,制定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积极开展对敌斗争;适时调整策略,加强统一战线和瓦解敌军工作;创造性地建立以便衣队为基础的新的武装体制,积极主动开展游击战争;严格执行三大任务,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连续粉碎国民党军大规模"清剿"。鄂豫皖边区在战争实践中培养锻造了一批忠于党忠于人民、英勇善战、富有经验的军政干部,更是以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有力支援了主力红军的长征,配合了南方其他游击区的斗争,推动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是留守红军在南方苏区的斗争。它从一开始到结束都与中共中央的战略相统一。中共中央不仅对游击战争进行了战略思考,而且对其进行了准备与部署。留守红军初期的斗争配合了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中后期的游击战则与中央红军在北方的斗争相呼应,抗日战争爆发后南方游击队适时进行战略转变,坚持了中共中央的抗日统一战线战略。  相似文献   

6.
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南方游击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年游击战争中,鄂豫皖留守党组织始终重视党的领导体系建设,紧紧依靠群众深入开展游击战,在战略上与长征红军形成配合,发挥了牵制敌军、保存鄂豫皖战略支点的作用,创造了主力红军、游击队、便衣队三位一体的游击战争力量结构,保存和发展了革命武装力量,丰富发展了党的统一战线战略策略和游击战战略战术。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史上具有特殊战略地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是土地革命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中国革命战争的两大战场之一,在战略上配合和策应了主力红军的长征,为中国革命保存了一批革命力量,并为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开展革命斗争准备了最重要的条件,积累了宝贵的游击战争经验,丰富和发展了人民军队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体现出的革命精神成为党和人民军队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8.
赣粤边的三年游击战争,是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战争史上的光辉一页。它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国民党反动军队侵占和血洗革命根据地的严重时刻,树起了一面鲜红的战斗旗帜。它在中央红军主力北上后,长期与拥有优良装备并超过自己力量数十倍的敌人正规军作斗争,牵制和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打击了国民党军队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主力红军的长征。它在极其艰苦的条件和复杂的斗争中,保存了革命火种,发展了武装力量,锻炼和培养了大批骨干。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这是我们和国民党十年血战的结果的一部分,是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在南方各省的战略支点”。赣粤边游击区,是中共中央分局和中央办事处的  相似文献   

9.
一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活跃在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伍还有几万人,在项英、陈毅、贺昌、瞿秋白、陈潭秋等同志组成的中央分局领导下,为坚持革命斗争和战略上配合红军主力的行动,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改编为新四军的有以下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 湘鄂赣边游击区:主要负责人是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傅秋涛同志,整编时有1100多人,枪600余支,活跃在浏阳、平江、修水、铜鼓、阳新、大冶等地.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史逐渐成为党史和军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历史资料的不断发掘,档案文献的不断公布,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许多史学工作者本着存真、求实的精神,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新的评价,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笔者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编审办公室工作多年,自始至终参加了史料丛书的编纂工作,多年来一直坚持和关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史的研究。根据了解和掌握的情况,对30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史研究的一些新成果、新观点作一些解读和述评。  相似文献   

11.
《红军初创时期游击战争·回忆史料》出版发行丛树祖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红军初创时期游击战争·回忆史料》已于1993年11月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军事科学院编审委员会主持下,由军事历史研究部具体组织编纂而成。全...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中共党史著作在有关南方游击区序列的表述中,没有浙西南游击区而只有浙南游击区。其实,浙西南游击区从所处的地理位置、创建者的身份、担负的任务、开辟过程中采取的斗争方法等有其特色,是中央苏区斗争的沿续,属于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它既是中央红军到浙江开辟的第一块根据地,又是1935年革命低潮时期全国为数很少的一块新建立的根据地。所以,应当在南方游击区序列的表述中,在保留浙南游击区的同时,增加浙西南游击区,以利于完整准确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3.
南方8省14个游击区红军游击队顺利实现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战略转变,其根本原因是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正确指导及红军游击队高度的政治觉悟和严格的组织纪律。项英、陈毅在其转变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南方红军游击队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方针,顺利整编为新四军,在抗战中所取得胜利和大发展,正是源于和得益于南方红军游击队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战略转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历史资料的发掘和研究的深入,当时分别活跃在川滇黔和滇黔桂地区、坚持游击战的两支红军游击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两支游击队的性质、任务,和以往人们熟悉的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完全相同,但因为最后没有改编成新四军而在通常的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历史中被忽略和遗漏。回顾和研究这些红军游击队的历史,可以说是近年研究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历史的新成果、新收获,也是对以往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历史的重要补充和丰富。  相似文献   

15.
粟裕(1907~1984),湖南会同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转入中国共产党,8月参加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连长、营长、团长、师长、红4军参谋长、红7军参谋长等职,参加了井冈山斗争、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16.
一、从“带着朴素性质的游击战争基本原则”到“全部红军作战的原则”1936年12月,在红军大学讲演《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时,毛泽东扼要回顾了红军作战原则的形成过程:我们的战争是从一九二七年秋天开始的,当时根本没有经验.南昌起义、广州起义是失败了,秋收起义在湘鄂赣边界地区的部队,也打了几个败仗,转移到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  相似文献   

17.
正梅岭三章纪念馆位于江西省大余县南安镇梅山红色文化旅游景区。这里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期间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和中共赣粤边特委的常驻地,也是中共梅山区委所在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期间,陈毅、项英、杨尚奎、陈丕显等领导人经常在这一带开展革命活动。1936年冬,陈毅只身在这里被国民党军围困了20多天,并于生死存亡关头,写下了著名的"绝命诗"《梅岭三章》。梅岭三章纪念馆景区占地面积84亩,建筑面积2984平方米,主要景点有梅岭三章纪念馆、梅山精神纪念园、元帅诗廊等。从大余县城到纪念馆,修建有5.8公里的旅游公路。纪念馆主体工程于2016年9月开工建设,2017年9月完成陈列布展并正式开馆。纪念馆一楼为多功能厅、贵宾室、游客休息室和引导  相似文献   

18.
陆军第20集团军,是一支诞生于闽东、源自于闽浙地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部队,是一支现有陆军军级单位中仅有的一脉传承下来的新四军种子部队,  相似文献   

19.
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陈毅先后任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中革军委中央苏区分会委员等职。他充分运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依靠人民群众,领导和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争,保存了革命武装和中国共产党在南方的战略支点,完成了中共中央赋予的任务。这一时期,陈毅的统一战线思想与实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以武装斗争为支柱,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既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灵活运用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方针,为促进南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陈毅在三年游击战争中以其深远的战略眼光和高超的指挥艺术 ,灵活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 ,结合赣粤边游击区的斗争实际 ,创造性地制定和总结了一整套群众性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 ,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主要内容包括 :游击战争是群众性战争 ;正确的军事战略来源于对斗争形势全面深刻的分析和正确科学的判断 ;要随着战局的变化适时改变自己的斗争方式 ,不断加强部队内部的巩固和团结 ;要制定灵活机动的战术 ,善于以统一战线和军事斗争相结合的方法去战胜敌人。其基本特点为 :坚持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导 ,注重调查研究 ,实事求是地解决现实斗争中的问题 ;坚持唯物辨证地分析、研究问题 ;坚持两条战线的斗争 ,坚持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来加强军队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