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现代战争是体系与体系之间的对抗,客观、科学、全面地衡量武器装备的性能,从提出需求、开始设计的源头就注重装备体系的综合性能评估,对降低装备与技术发展风险,提高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开展未来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对防空装备体系贡献度的研究,通过分析建立装备体系贡献度评价框架。从功能性能、技术体制、体系结构、对抗效能、经济效益周期5个维度对防空装备体系贡献度进行描述,为进一步评价未来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性能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激光防空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激光防空武器系统是一种新型的高技术多指标综合武器系统,其作战效能评估即是研究新型武器系统装备的主要依据,又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任务。依据WSEIAC提出的效能分析模型,建立了激光防空武器系统的ADC模型,对激光防空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作了研究,对其他武器的效能分析具有示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防空反导兵器实战能力评估为背景,从影响防空反导兵器作战性能的实战条件要素角度,总结了防空导弹面临的典型干扰环境,并对国外典型电子战飞机以及电子干扰装备进行了分析,重点论述了防空导弹武器面临的电子干扰环境以及电子对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从单舰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综合控制角度出发,对防空舰艇装载多型防空导弹时的武器分配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战场环境动态变化条件下影响武器分配过程的若干约束条件;并以武器分配执行驱动条件的不同,提炼了3种不同的武器分配驱动策略,并总结了各驱动策略的优缺点;最后从作战实施层面,给出了武器分配模型设计时需考虑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5.
针对防空装备体系建设和装备发展等需求,以2022年2月俄乌军事冲突中的空袭/反空袭作战为例,分析攻击方电子干扰效果、巡航弹突防高度以及防御方防空反导武器性能等对对抗效果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采用探索性分析结合仿真推演的方法,设计了三种探索性实验方案,通过仿真推演定量分析上述因素对攻击方战术弹道导弹、巡航导弹等弹药命中数量的影响,提出防御方防空反导装备体系的网络化作战、一体化防空反导等发展建议,为防空反导装备发展、体系建设和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徐国赞 《国防》2001,(4):30-30
上海是东南沿海的大都市,战略地位十分突出,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有可能成为敌空袭的首选目标之一.为了提高上海的防空作战能力,上海警备区积极利用上海的科技优势,依托上海市某研究所,组建了我国第一个民兵防空导弹分队.该分队装备的某型防空导弹,作为我国自行研制的性能较为先进的单兵便携式防空武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选择发射阵地、射击方式灵活、展开撤收方便、命中精度高等优点,十分适用于高楼林立的城市防空.  相似文献   

7.
武器系统的费效比是指武器系统损失的费用与所获得的效能之比。武器系统性能的好坏,不仅要看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高低,而且要考虑综合费用的多少。首次考虑了物价增长指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计算装备使用期武器系统使用费用的数学模型,并分别计算了中低空防空武器的使用费用;建立了计算武器系统费效比的数学模型,分别计算了中低空防空武器的作战效能和费效比。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 S-300P 战略防空系统是前苏联在70年代为拦截高空和低空飞行的飞机和直升机。以及巡航导弹而设计的。经过不断改进已有多种型号,其中新研制的 S-300PMU1已于1993年装备部队,成为俄防空部队的主战兵器之一。美国有关专家认为,S-300P 导弹系统的作战性能优良,技术成熟,拦截成功率高,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反导武器。该系统虽基本与美国的“爱国者”导弹系统同时装备部队,但其性能却优于“爱国者”以及美国、以色列联合研制的“箭-2”反导弹系统。为了进一步提高该系统的作战性能,近年来,俄又在 S-300PMU1的基础上研制出新型反导系统 S-  相似文献   

9.
上海是东南沿海的大都市,战略地位十分突出,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有可能成为敌空袭的首选目标之一.为了提高上海的防空作战能力,上海警备区积极利用上海的科技优势,依托上海市某研究所,组建了我国第一个民兵防空导弹分队.该分队装备的某型防空导弹,作为我国自行研制的性能较为先进的单兵便携式防空武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选择发射阵地、射击方式灵活、展开撤收方便、命中精度高等优点,十分适用于高楼林立的城市防空.  相似文献   

10.
含轴间距误差的消隙齿轮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轴间距误差对消隙齿轮精度和性能有重要影响,但其机理和规律并不清楚。基于接触碰撞力约束关系建立齿轮接触动力学模型,进一步利用ADAMS/Flex建立单级消隙齿轮传动系统的刚柔耦合模型,通过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研究消隙齿轮传动在不同轴间距制造误差条件下的振动及频率特性。研究发现:随着轴间距的减小,扭簧的平均力矩增大,齿轮齿面间的啮合力矩以及摩擦力矩也将增大,从而阻碍扭矩的正常传递,并导致固定齿轮转速幅值降低;随着轴间距的增大,固定齿轮主谐振频率整体上降低,而且在轴间距稍大于标准中心距时降低很快。这一发现可指导消隙齿轮传动的设计和装配。  相似文献   

11.
装备零讯     
俄空军将装备新式防空系统4月12日,俄罗斯空军副总司令诺沃维岑表示,俄空军将在2008年装备新型“铠甲”-S1防空系统。据悉,弹炮结合型的“铠甲”-S1防空系统性能优良,将取代目前俄军普遍使用的“通古斯卡”-M1型防空系统。今后俄军计划将“铠甲”型弹炮防空系统与“S-400”型防空导弹系统结合使用:平时主要由“铠甲”防空系统进行战斗执勤,一旦遭遇重大威胁,  相似文献   

12.
封锁式防空和阻击式防空一般采用火力区相互接壤而形成链式防空,链式防空用于疆土防御.根据防空系统的任务和规模(国土防空、部队战场防空、海上舰队防空)以及入侵方式、武器性能特点的不同.基于随机理论建立了敌方采用同类武器组成链式防空体系,攻击机采用火力对抗条件下的国土突防模型.对基于随机理论的攻击机突防链型国土防空系统效能进行了一些假设和简化,建立了初步的效能模型,提供了一个分析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钢丝绳联轴器进行了动刚度性能实验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数学模型 ,并进行了参数辨识 ,指出钢丝绳联轴器具有强非线性 ,对减小轴系扭转振动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传递矩阵法建立了轴系校中计算的数学模型,并推导出求解轴系力学参数的线性方程组。这种方法计算简单,具有修改参教方便、易于编程、计算速度快的优点。经实例计算比较,证实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可广泛用于舰船轴系的设计和审核工作中。  相似文献   

15.
为提供船艇推进、火炮、航空动力及传动装置机械设计的理论分析基础,建立了加速度冲击下含万向铰偏斜轴系横扭耦合振动模型,揭示了轴系的过渡过程横扭耦合振动特性。将从动轴视为弯曲刚性、扭转柔性的轴,用投影平面上动态偏斜角表示轴系横向振动,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了万向铰轴系过渡过程横扭耦合三自由度振动微分方程,结合振动响应仿真给出了加速度和系统参数对轴系过渡过程横扭耦合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负载转矩增大和刚度不对称性减小导致耦合振动系统颤振失稳区增大;在超谐共振区内,加速度增大对过渡过程系统振动起稳定作用,转矩、刚度和偏斜角增大导致过渡过程系统振动失稳区域变大。  相似文献   

16.
研究国外先进防空导弹的发展思路,剖析导弹设计的关键技术是发展我国防空装备的重要途径。通过梳理国外先进防空导弹的发展脉络,完成了导弹关键技术分析及技术要点总结,提出了在新型攻防态势下我国下一代防空导弹发展的考虑,可为我国的防空装备体系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网络中心战背景下的网络化防空反导体系的作战过程复杂,目前国内外对其建模与仿真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介绍了网络化防空反导体系的典型作战特点,分别从目标、武器和指控三个角度开发了网络化防空反导体系的作战模型,并设计了接力制导的仿真实验案例,实验结果体现了网络化防空反导体系的作战过程,对防空反导体系的效能仿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空中攻击与防空作战在相互斗争中发展,随着空中威胁目标种类变化、性能提高,作为防空武器的一个重要的新型分支,防空激光武器在快速发展,将在近程防空与反导中起重要作用。综述了空中威胁变化对激光武器的需求,激光武器的分类、组成与特点,以及国外战术防空激光反导武器系统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9.
防空C3I系统作战效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认识防空C3I在现代防空作战中的作用,了解我军防空C3I的作战效能,立足我军防空C3I装备现状,根据其技术性能及作战使用方法,依托已有研究成果,采取新的研究思想,运用WSEIAC法评估了防空C3I的作战效能.这种评估思想紧贴防空作战的实际,最大限度地衡量了防空C3I在作战中的性能发挥程度,对今后进行深入的研究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局部战争表明传统低空、超低空空中作战对象,已增加隐身飞机、无人机、灵巧制导武器等目标,技术上呈现低红外特征、高机动、干扰防护强和集群化趋势,国际市场用户已不满足于传统便携式防空导弹作战性能和单兵肩扛的使用方式。深度研判国际用户新需求方向,系统性研究了国际市场主流第3代便携式防空导弹技术性能和交易情况,对国内外便携式防空导弹装备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新一代便携式防空导弹总体技术指标及分系统技术发展趋势,对其关键技术及解决途径进行了研究。新一代便携式防空导弹应具有拦截低红外特征目标、制导精度高、抗干扰性强、多任务、多平台扩展能力等特征,可为我国便携式防空导弹后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