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朝的冬天     
在宋朝诗词人的笔端,宋朝的冬天有些凄凉,或许应了梅是冬天最坚强的尤物,描写宋朝冬天的诗句总是与梅有关。“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这是陆游笔下的《初冬》。而王安石更有独到之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朝的冬天刚刚开始,便酝酿了一场让人争论不休的改革,史称“王安石变法”,让寒冷的冬天变得热烈。  相似文献   

2.
在长达数千年的花卉养植和开发实践中,我国人民培育了梅花、牡丹、菊芳、兰花、月季、杜鹃、山茶、桂花、水仙、荷花等优良花种,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花”。有的学者把腊梅也纳入“十大名花”。在我国源远流长的“花文化”中,关于这十大名花的诗词歌赋多达几十万篇(首)。许多花被赋予人文精神,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学会养植并品赏这十大名花,不仅是参与花卉开发的入门之功,也是继承发扬我国的“花文化”,努力追求国产名花国际化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3.
雪天梅花枝头俏,云水风雷争朝夕。 1997年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到来了。 新年伊始,我们谨向打开这期《中国民兵》的广大读者郑重地道一声:新年好! 新年是喜庆的时刻,同时也是进行“物质进补”和“精神进补”的最佳时刻。这期《中国民兵》就是我们为  相似文献   

4.
《尚书》,又称《书》或《书经》,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一部政治、历史文献汇编,也是古代“六经”之一。钱穆在《中国史学名著》曾提到,“中国古代,有两部古书,有韵的称《诗》,无韵的称《书》”。古人有“书以道事”之说,《荀子·劝学篇》称之为“政事之纪”。司马迁也认为,《尚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太史公自序》)。书中保留了先秦时期  相似文献   

5.
十年来,江西乐安县坪溪乡严杭村民兵“扁担剧团”始终坚持用富有乡土气息、健康向上的内容来教育山区农民,先后编排了《邓老汉栽毛竹》、《戒赌》、《兵哥哥》等30个剧目,跋  相似文献   

6.
刘伯承同志历来就重视对我国古代兵法的研究和运用,素以“有古名将风”(朱德同志语)和“论兵新孙吴”(陈毅同志语)著称。全国解放后,他担任南京军事学院院长,曾把《孙子》列为学院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学员必修的课目之一,并亲自讲授。  相似文献   

7.
珍爱批评     
戏剧大师梅兰芳在唱《杀惜》这出戏时,观众席上一片喝采。唯独一位老者喊道:“不好、不好”。戏散后,梅大师把老人接到家中,待如上宾,毕恭毕敬地听取老人对这出戏的意见,不但改进了戏调,还与他结为挚友。梅大师懂得“好药虽苦能治病,好语刺耳能修身”的道理,视批评为珍宝,闻过则喜,表现出良好品德修养和大度的胸怀。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批评,这是正常的血液循环,没有它就不免有停滞和生病的现象,”由此看来,人的一生中,离不开批评,尤其是在酒绿灯红的诱惑面前,批评对于帮助自己发现问题和不足,改正错误,防止走向邪路…  相似文献   

8.
“形”是我国古代军事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著名军事典籍《孙子》兵法,就有以“形”立篇的专门篇章。本文想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形”与“示形”的问题作一些探讨。《孙子·形篇》之“形”是表示军事实力的概念《孙子·形篇》中“形”这一概念,究竟是什么含义?这个问题在古今众多的《孙子》兵法的注家中,理解并不完全一致。读了他们对于“形”篇之“形”的注释,使人感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很有影响的《十一家注孙子》中,曹操注曰:“军之形也,我动彼应,两敌相察,情也”。李筌注曰:“形谓主客、攻守、八阵、五营、阴阳、向背之形”。杜牧注曰:“因  相似文献   

9.
发展辽宁船舶工业的设想与实施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船舶工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战略性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发展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我国目前为数不多的、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产业之一。朱镕基总理曾指出,“发展船舶制造对拉动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就业作用很大”,“中国有希望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发表了《将我国建设成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论述,就我  相似文献   

10.
“势”是我国古代兵学中的一个重要论题。春秋末期的兵圣孙武在其名著《孙子》兵法中曾经以《势》为篇名对“势”作了专门论述。战国时期的孙膑也以“贵势”而流传于世,1972年山东临沂出土的《孙膑兵法》中就有一篇名为《势备》的。相传为周朝初年太公望吕  相似文献   

11.
扬尘     
战争中,敌我双方有意扬起烟尘,使对方对自己的兵种、兵力、部队行进速度等情况作出错误判断,兵家叫做“扬尘计”。我国古代兵书《六韬》中就有对付敌人时“令我老弱曳柴扬尘,鼓呼而往来”的记载。经考证,历史上使用“扬尘计”破敌的有:春秋时的栾枝(《左传·僖公28年》)、晋人(《廿一史战略考·春秋》),东汉的杨琁(《后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是世界上最早接受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影响的国家之一。早在公元3世纪,就有记载包括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内容的文献。通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据日本最早的历史文献《古事记》(公元712年编成)和《日本书纪》(720年编成)载,285年,百济学者王仁到日本,“献《论语》十卷”。应神天皇令太子菟道稚郎子以王仁为师.学习中国的儒家典籍。《论语》不仅记载有中国大思想家孔子关于“修身、齐家、治国”的言论:也记载有孔子论兵的内容,如关于“王道”政治、“安内攘外”、重视武备、慎兵事,以及关于军事训练的论述等。王仁既然  相似文献   

13.
扑克牌是历法的缩影。五十四张牌中,有五十二张是正牌,表示一年有五十二个星期;两张是副牌,大王代表太阳,小王代表月亮。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用桃、心、梅、方来表示,其中红心、方块代表白昼,黑桃、梅花代表黑夜。  相似文献   

14.
《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春秋》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史,被列入“五经”,其伦理大旨是“道名分”①,“惩恶扬善”。孟子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②,司马迁也有孔子“作《春秋》”③之说。可是近代以来,相继有学者对此说进行考证,多以为孔子作《春秋》的说法缺乏史证,可能是孟子的伪造④。不过,孟子所谓“乱臣贼子惧”却从手段意义上道出了《春秋》的伦理价值。《春秋》被称之为“经”,解释这部“经”的书称之为“传”。《春秋》三传便是解释《春秋》的著作。《春秋左氏传》…  相似文献   

15.
自从原始社会解体、私有制产生以来便有了战争.也就有了战争史。在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关于战争的最早记载,是在河南安阳出土的殷代的甲骨文。在当时的统治者心目中,“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甲骨文中有些是占卜征伐用兵是否吉利的,也有些记载了战争的掠夺。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重要文献《左传》中关于战争的记载就更多了。但是,我国虽然产生过象《孙子兵法》那样不朽的军事理论著作,却很晚才出现专门的军事史学著作。盛行官方撰修史书限制了专门的军事史学著作的产生。在西方,公元前5世纪左右,被史学家誉为“史学之父”的希罗多德就写了著名的《希波战争史》。修昔底德写了《伯罗奔尼撒  相似文献   

16.
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是农业大国,要把农业科技作为整个科技工作的一个重点,努力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农业是宁夏的主要优势产业之一。为使宁夏的农业产业优势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如《决定》中所指出的那...  相似文献   

17.
陶侃驱车寻柳陶侃是东晋人,曾任刺史、大将军等要职。据《晋书.陶侃传》记载,他在镇守武昌期间,亲自号令各营兵士栽柳树,并经常督查。有个叫夏施的都尉,把武昌郡西门外的一株柳树偷拨回去,栽于自家门前。陶侃得知,即到夏都尉门前对他质罪:“此是武昌西门前柳,因何盗来自种?”夏施理屈词穷.伏地叩头认罪。  相似文献   

18.
剑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对剑术活动的记载。《孔子·家语》载说:“子路戎服见孔子,仗剑而舞。”这是剑术的一种“舞练”形式。手执干、戈、戚等武器进行“舞练”,那个时候叫“舞象”。《礼记·内则》说:“成童舞象,学射、御。”可见当时就已经把剑术等军事训练项目作为少年教育的内容。在民间提倡剑术活动的目的,就是“寓兵于乐舞之间”,提高武艺,强壮身体,培养军事人才,“习戒备之”。这时剑术的另一种“相击”格斗的形式也已出现。《庄子·说剑》载:“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  相似文献   

19.
鞍山自行车总厂生产的梅花牌自行车饮誉国内外。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以及港澳地区的客商争相订货。年产量120万辆,一年创产值近1.5亿元,被国家轻工业部指定为自行车生产出口基地。一提起“梅花”,该厂厂长胡杰高兴地说:“梅花饮誉国内外,民兵立了头功。”一  相似文献   

20.
<正>《兵团教育与研究》的创办,令人欣喜。就第一、二期来看,笔者认为她正在努力地朝着她在《发刊词》中提出的“高格”、“警策”、“创新”的目标迈步。 ——“高格”,就要求既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又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在这一点上,第一期中树蕙、滋兰的《试论高等师范院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和第二期中滋兰、立峰的《漫议师范院校学报的地方色彩》以及朱正国同志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新探》较有代表性。前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观,科学地论证了高等师范院校教学与科研“源”与“泉”的辩证关系,令人信服地阐明了高等师范院校科研的重点应“放在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