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台湾岛内“大陆间谍威胁论”沉渣泛起。据悉,台当局对“玉山兵推”和“汉光”军演的频频“泄密”很不甘心,日前,借助部分岛内媒体和美国舆论,台当局某些好事分子重新掀起了一股意在诋毁大陆的谣言潮。  相似文献   

2.
引人瞩目却令台湾当局大跌眼镜的“汉光19号”演习(相关报道见《当代海军》2003年第11期)草草拉下帷幕后,台当局为挽回脸面,随即于2003年10月中旬在台湾西南部海域举行了“联兴90号”演习。在号称“历史之最”的“汉光19号”演习中,台当局为使“表演秀”节目做得  相似文献   

3.
就在陈水扁因“过境外交”和“第一家庭”弊案而内外交困之际,台当局却操纵“国安会”抛出了首份“国安报告”。5月18日,陈水扁紧急召开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国家安全会议”,审查已拖延一年之久的所谓“国安报告”。随后陈水扁迫不及待地签署了报告。于是,台湾第一份安全报告就这样宣告出笼。那么,台当局为何此时出笼这份报告?该报告的内容和实质又是什么呢?报告写了整整一年据台湾媒体报道,这份报告包括财经、“国防”、“外交”、两岸和“国土保育”五大方面,从台湾所处的安全环境,谈到台湾内部及“外在威胁”,进而提出“国家安全新战略”…  相似文献   

4.
牧洋 《环球军事》2008,(19):28-29
9月1日,台湾“立法院”新一轮会期开始,攸关台当局2009年度的各项预算案和书面施政报告也都早早的送至“立法院”进行审查。此次最引人注意的是台“国防部”所编列的“国防”预算破天荒地从排名第一退居到第三。此外,台“国防部”也将“五年兵力整建及施政计划报告”和“2008年中共军力报告书”送达“立法院”,向当局说明台军建军规划与解放军军力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5.
2006年以来,台湾政局诡异多变,倒扃“红衫军”围攻陈水扁官邸,台南“地下电台”煽动泛绿支持者刺杀马英九,使岛内高官安全备受关注,也使得一直隐藏至深的台当局“保镖部队”——“霹雳小组”揭开了神秘面纱。组建已有20多年,贴身警卫台湾高官俗称“霹雳小组”的台湾特勤中队,是一支拥有先进武器与专业战术的警察特种部队,自成立以来在打击有组织暴力犯罪  相似文献   

6.
1995年,我海军举行和参加了几次大的海上演习和训练。一时间,台湾政坛呈现出神经紧绷的情势。那么,在这几次被台高层称之为“神经战”的演习和训练期间及之后,台当局究竟采取了哪些绷紧神经的举措呢?  相似文献   

7.
4月9日凌晨4时,台湾“玉山07”兵推正式上演。据报道,此次兵推重点在于检验台当局“领导人”战时应对危机以及“逃生”的能力。演习共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在完成“紧急集合”第一阶段演练后, 9日起正式进入第二阶段,主要是演练在“准战争状况下”,台当局高官如何应对紧急情况。由于此次兵推特别以台2008大选结束后的政治局势为背景,因而备受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8.
顾此 《环球军事》2013,(14):48-49
5月9日发生台“广大兴28号”渔船遭菲海巡“野蛮攻击”开始,终于在近两个月的时候,围绕着事件真相的调查,用台外事部门发言人高安6月30日的话说,“双方已进入司法互助程序的最后阶段”。然而,这样的“最后阶段”似乎有点漫长了一方面菲律宾国家调查局的调查报告自6月11日送进总统府后,菲总统府以报告篇幅太长为由,迟迟不批准报告;另一方面台当局也“为免台菲双方结论南辕北辙”为由,认为“还未到适当时机”而选择不公布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9.
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苏兹贝格是一位对中国、特别是对蒋介石的发迹地黄埔军校十分感兴趣的著名记看。1955年3月19日,他到台湾访问了正在养病的蒋介石,蒋向他介绍了自己“为了建立中国统一政府的漫长斗争生涯”,其中谈到黄埔军校。蒋对办兹贝格说:“黄埔时期,我有许多杰出的学生。”并指着一位台当局要员说:“他就是黄埔三杰之一,我的前‘交通部长’、现‘总统府国策顾问’贺衷寒。”  相似文献   

10.
2008年6月23日,台军“汉光24号”演习拉开序幕。汉光演习.是台军检验其联合作战能力的年度例行演习。按惯例.台军“汉光”演习分两部分进行.即以计算机进行兵棋推演和部队实兵演练。现在进行的是计算机兵棋推演部分,实兵演习预计将在9月进行。此次军演是马英九上台之后.台军方首次举行此类演习。同往年的演习相比.今年的“汉光24号”演习有许多特别之处.透过此次军演我们依稀看到了台当局未来军备建设的三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信息战在台湾被称为“资讯战”。台军高层认为,现代战争越来越依赖于信息,谁掌握了信息控制权,谁就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而台海地区一旦发生战端,信息战必将首先打响。同时,台湾当局认为,从目前两岸信息战能力对比看,台军无优势可言,在未来的信息战较量中,大陆更将对台构成“实质威胁”。台湾“国防部”“通资局局长”林勤经称,在2000年台军的一次电子模拟战中,代表大陆的红色一方首次战胜了代表台湾军方的蓝色阵营。鉴此,台当局对信息战十分重视,对提升台军的信息战能力有着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为反制所谓“点穴战”、“电子战”,台军近来已把夺取制信息权视为整军备战的一个  相似文献   

12.
涤心 《环球军事》2014,(21):50-51
10月10日,台湾最大的海洋研究船“海研五号”在澎湖外海发生机械故障,意外触礁沉没,船上45名人员(包括18名船员和27名研究人员)全部获救,送医后有2人不治身亡。船难发生后,台当局立即组织实施救援,台军“参谋总长”高广圻随即进驻“衡山指挥所”,台海、空军司令亦分别进驻战情中心,全面启动救援机制。台空军派出2架S-70C型直升机、2架EC-225型直升机及2架C-130型运输机,台海军派遣2艘成功级导弹护卫舰、1艘锦江级近岸巡逻舰及1艘大字级救难船,台“海巡署”另派出4艘船艇,全力投入救援任务。  相似文献   

13.
日前,台湾当局公布了2007年度反谍报预算。据报道,此次预算比前一年度猛增了15倍,史无前例地达到1.5亿元新台币,并突然调升反情报部门隶属层级。分析人士指出,台当局此时抛出反谍报预算,显然是想躲避舆论关注视野,试图在一片“倒扁”声中蒙混过关。但让陈水扁始料不及的是,此预算一公布就招致猛烈抨击。岛内各界痛批当局借口反“共谍”之需,实则暗藏不可告人的政治企图。拿防“共谍”渗透当幌子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负责监控台军内部的军事安全总队预算2006年度为983万元新台币,此前几年也都维持这个额度。今年台“国防部”却借口“共谍…  相似文献   

14.
目前,台湾岛内“倒扁”运动轰轰烈烈,可台当局却在暗中酝酿调整台军高层人事部署。据报道,这次人事调整中,台军将有两个战区的最高指挥官易人,接任者均是从“国防部”下放的官员,也都是陈水扁极为信任的将领。有分析认为,陈水扁此次调整战区级人事安排,一方面是他在台军内部遍插嫡系的一贯行径,另一方面,则是他妄图通过加强对军队的控制,来掌控岛内政局,确保“总统”宝座不被推倒。重新调整战区司令据台湾《新新闻》杂志披露,在陈水扁9月上旬出访南太洋“邦交国”之前,台军方曾提报一份人事调整方案。方案中提出,第3战区司令雷光旦和第5战区…  相似文献   

15.
据台湾《联合晚报》报道,台当局卫生署着手制订医疗伤害补偿条例草案,一旦实施后,民众因生产、手术及麻醉造成死亡、伤残,最高可领300万元新台币补偿金。  相似文献   

16.
台军历来被岛内"台独"当局当作是"抗和拒统"的最有利工具,在完成"精实案"的基础上,又推出"精进案"并大肆加速实施.近来,在美日"新安保条约"的错误信号诱导下,台当局在"急独"的道路上跑得越来越疯狂,越来越露骨,在锋利其"抗和拒统"工具中,台当局也始终把岛内陆军炮兵当成是"击敌于海上"、"决胜于滩岸"的利器,不断充实完备,使其具备一定的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台湾岛内军火库爆炸事件不断,尤其是近两年来更创下了平均每3个月爆炸一次的最新纪录。频繁发生的弹药库爆炸事件不仅惊动了台当局,更让台民众没了安全感。台军弹药库屡屡发生事故,说明台军在弹药库管理方面存在很多漏洞,弹药库也因此成为台军内部随时可能被引爆的"定时炸弹"。  相似文献   

18.
梁高美 《当代海军》2005,(10):20-23
建立一支具有战斗力的潜艇部队,一直以来是台湾当局梦寐以求的事,多年来,他们在世界各地四处寻觅购买潜艇,至今仍在为美国售台湾的8艘柴电潜艇问题而积极努力。尽管由于美国售价极高而导致台当局有声音提议潜艇自造,双方仍在争议,但台海军意获得更多潜艇的决心始终未死。回顾几十年来的台湾寻觅潜艇的过程,可发现台购潜艇之路走得极其辛苦,甚至成为国际军火  相似文献   

19.
据台湾《中国时报》3日报道,根据"国防部"2008年度预算,台军后备司令部打算投入4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亿元),为10处新兵训练中心安装冷气。台"国防部"表示,装冷气是为了加速新训人员对军营的适应,提升训练成效。近年来,台陆军曾耗资4千万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千万元)在餐厅安装冷气,部分单位志愿役士兵也睡上了4人或6人一间的寝室。在台当局如此不惜巨资"厚爱"官兵的背后人们不难发现,台军中近年来突显的各种危机。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的亚洲是全球防务市场的增长热区。我国的台湾地区和周边几个主要国家都拥有或即将拥有进攻性导弹武器,中国的国家安全被笼罩在了弹道导弹和攻陆巡航导弹的阴影之下。台湾:妄图拥有战略能力自陈水扁将"决战境外"作为台军作战指导思想以来,台当局一直在推动其远程打击能力的发展。尽管受到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台军梦寐以求的"战略导弹"迄今仍未成为现实。但不可否认的是,台军获得远程导弹的努力从未停止,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根据《简氏防务周刊》的报道,台军"决战"境外的"利器"——"雄风-ⅡE"攻陆巡航导弹原型已制造完毕。台军方多次扬言,"雄风-ⅡE",导弹射程超过1200公里,如部署在澎湖,则南可攻击香港,北可攻击上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