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岩毅  陈国栋 《火力与指挥控制》2021,46(11):118-123,129
针对空战中飞行机动与电子对抗之间的协同攻击决策问题,通过建立符合空战仿真需求的超视距基本战术动作库和运动模型,将机载火控雷达威力区、电子对抗干扰压制区和干扰条件下的空空导弹攻击区、允许脱离时间等要素有机结合,建立了电子干扰条件下空战态势与空战能力协同的综合优势评估方法.作战推演结果表明,建立的空战综合优势评估方法较全面合理地反映了现代空战的特点,能够满足现代空战机动决策需求.  相似文献   

2.
基于数据链的空战效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数据链对现代空战效能的影响,分析了几种典型的效能评估方法及其在现代空战效能评估中的不足,结合现代空战理论和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数据链的空战效能评估方法,建立了相应的评估模型.最后以4种战斗机型在有无数据链信息支援情况下的空战效能为例进行计算对比,评估结果符合现代空战实际,验证了模型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空战时的决策问题,并对人工智能技术用于空战中机动目标的战术机动决策模拟做了尝试,讨论了计算机控制机动目标的战术机动决策逻辑的设计方法,同时也进行了数字仿真。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空战对抗训练过程评估缺乏定量评估手段的现状,研究探讨训练过程详细评估方法。提出了基于效果的评估方法,以"训练过程中的战术运用效果和武器操作效果"作为评判依据,建立了基于效果的训练过程评估指标体系,并依据实时记录的状态、操控、态势等各种数据给出评估指标值的计算和表示方法。通过在嵌入式空战战术训练系统中的实践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从战术数据链的功能模型出发,考虑影响战术数据链正常功能发挥的各方面因素,基于灰色层次理论,构建了战术数据链综合性能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战术数据链综合性能的灰色层次模型。应用实例的过程及结果表明,评估方法简易可行,评估结论相对真实合理,对战术数据链性能评价及新功能的开发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混合对策理论的基础上,将空战过程看作是由一系列离散的状态组成的离散事件动态系统,建立了空战过程的离散状态子模型,利用空战态势指数和战机空战能力指数构造了战术评估函数,以完成对战术动作的筛选工作,并结合3DOF质点模型设计了机动指令生成器,实现对无人机运动状态的控制,并在Matlab环境下对机动实例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7.
针对未来体系化作战需求,弹间自组网数据链利用各类传感器、数据库等资源,通过实时共享作战过程中目标、态势、威胁信息、导弹状态等信息,可实现弹间相互战术和技术的配合。主要研究了弹间自组网数据链集成设计方法,定义了由传统飞行控制系统以及自组网数据链系统组成的协同制导控制系统,分析了导弹自主信息与导弹协同信息2类协同制导信息及其信息流向;研究了弹间自组网数据链系统方案设计方法,包括数据链路与方案设计、协议与算法设计以及终端设计等;此外,总结了弹间自组网数据链验证试验设计方法,包括内场测试及外场测试等,可为导弹协同制导自组网数据链系统设计提供有效指导,为弹群体系化协同攻击提供基础信息保障。  相似文献   

8.
战术数据链性能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性能评估是战术数据链武器装备论证的重要内容,是战术数据链编制体制确定与评估的重要依据。给出了战术数据链性能评估的关键指标并分析了评估的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战术数据链性能评估的解析方法并对美军11号数据链进行了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可供决策部门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9.
瞬息万变的空战环境和日益复杂的空战任务导致应用动态规划法解决机动决策问题容易造成"维数灾难"。基于函数拟合思想优化逼近近似值函数,解决了空战状态的连续性问题。同时,针对近似动态规划在解决机动决策问题时未考虑"过冲"机动和碰撞的问题,提出惩罚因子对近似动态规划法的攻击占位决策方法进行改进。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应对快速变化的战场态势,而且不需要对空战战术构建专有的战术库。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将改进的近似动态规划法进行了实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攻击决策方法能够有效避免"过冲"机动和碰撞问题,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数字化战争中,数据链可以提供各种实时或近实时的作战信息,将指挥控制系统、计算机及各种数据终端组成有机的无缝网络系统,实现作战信息资源共享,是提高战斗力的倍增器.介绍了战术数据链的概念及组成,并分析其功能、战术特点和分类标准.从系统组成、技术特点和装备情况等方面,着重介绍了外军常用的4A号数据链、11号数据链、16号数据链和22号数据链等重要战术数据链,并进行了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对数据链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