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持不懈地对大学生进行现代国防观念教育,是提高大学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进行国防观念教育的必要性 国防,是国家为保卫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武装侵略和颠覆所采取的一切防卫措施的总和。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国防观念,是指与国防需要相适应、以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为标志的群体观念。它所包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勇于牺牲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严守纪律精神和精诚团结精神等,实际上反映和代表着一个国家、一…  相似文献   

2.
方文平 《国防》2005,(1):68-69
学生军训,是法律赋予每个学生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它既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更是储备高质量后备兵员的有效途径,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有着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极其重要作用。公民国防观念的强弱,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象征,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成败和长治久安。青年学生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生动最具有活力的群体。知识时代,尤其是信息时代,社会的各个阶层归根到底,无一不是来自青年学…  相似文献   

3.
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是关系国家和民族荣辱兴衰、生死存亡的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以下简称《国防法》)明确规定:“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国防知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履行国防义务。”“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全民国防教育的高度重视。民兵、预备役人员作为我国国防后备军的成员,要带头学习贯彻《国防  相似文献   

4.
党管武装     
最近,深圳市委书记、市长李灏就提高国防观念问题发表谈话。他说,提高国防观念应注意认清和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是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没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国防现代化化不了。但是,没有强大的国防,不能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也谈不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古今中外历史证明,国家的昌盛、民族的  相似文献   

5.
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是关系国家和民族荣辱兴衰、生死存亡的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以下简称《国防法》)明确规定:“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国防知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履行国防义务。”“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全民国防教育的高度重视。民兵、预备役人员作为我国国防后备军的成员,要带头学习贯彻《国防法》,积极接受国防教育,不断增强现代国防观念,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努力为加强国防建设做贡献。  相似文献   

6.
现在以至未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构成我们这个星球的社会基本单元,仍然是民族国家。“国无防不立”,这是国际社会生存竞争的一条基本法则。而国民的国防观念,乃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因素。虽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影响国家的安全因素已不象过去那样单一,但是不应忘记,国防建设在国家安全政策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没有降低,各国仍然重视军事力量的威慑作用,强调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确保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国富民富不等于国强,国力、军力薄弱,国家就很难有稳定的和平和安全。爱国家爱民族就要有国防观念。而公民头脑中国防观念的树立仰赖于平时的国  相似文献   

7.
国防教育事关国家的存亡,民族的振兴和发展.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非常重视国防教育。法国把“精神防务”作为一种威慑力量,挪威把“心理防务”落实到每个家庭,南斯拉夫把国防观念作为“全民防御”的战略思想基础,美国把保卫国家和民族利益作为全体国民的“首要  相似文献   

8.
国防问题,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安危存亡的大问题。认真研究和总结近代国防的经验教训,对于实现我军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意义。为此,本刊专门开辟近代国防思想研究这一专栏,希望广大读者踊跃来稿,支持办好这个栏目。  相似文献   

9.
张自廉  刘慧俐 《国防》2005,(5):30-31
“魂”者,心理,精神也。一个人没有灵魂,就成了一具空有其形的躯壳;一个国家丧失了 “民族之魂”,虽地广人众,也同样无异于一具庞大、空洞的“躯壳”。古今中外,世界各国荣辱兴衰的历史一再证明:国家无论大小,只要其国民能永葆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崇高精神和高度的国防观念,其国家必然昌盛富强,其国防也必然坚固。这样的国家、民族即使在某一次战争中被打败,他们也决不会趴下,定能从废墟中站起来。反之,国家虽大,养兵虽多,但“民魂”失散,最终都不会有好的结局。曾在历史上盛极一时的罗马、亚历山大大帝国的衰败陨落就是很好的证明。因此,…  相似文献   

10.
于汝波 《国防》2004,(5):28-29
尚武精神是民族的脊梁,是国民素质中的“巨能钙”,是国防力量的文化基因。要加强国防,就不能忽视对民族尚武精神的培育和引导。历史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尚武精神的强弱,与这个国家国防能力的强  相似文献   

11.
国防精神的强固,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支柱。没有足够的物质力量为基础,难以抵御外来的侵略,没有旺盛的精神力量,也同样构筑不起真正的铜墙铁壁。在伊拉克对抗美英联军的战斗中,伊拉克多数民众参战激情和热情不高,对发生的在身边的战争袖手旁观或熟视无睹,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这不能不说是伊拉克政府的悲剧、伊拉克民族的悲哀。拿破仑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看,精神总能征服利剑。拿破仑所提到的“精神”就是指民族之魂的国防精神,它不仅是与国防需要相适应和国家利益为标志而产生的意识、思维和心理状态,更主要表现为公民对国家防卫的关注,以及对国家防卫的义务感和责任感,通常表观为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爱军习武精神和国际英雄主义精神等。国防精神在国家防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更为中外军事名家所推崇。比如,我国战国时期的军  相似文献   

12.
李科  马力昉 《国防》2010,(2):59-60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不可少的基本教育,是全民教育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激发公民爱国热情、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巩固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二00六年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国防教育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认真落实胡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利益,围绕中心,依法施教,突出重点,全面普及,不断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为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奠定思想基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国防教育工作科学发展观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必须重视抓好青少年的国防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万军 《国防》2005,(1):38-39
青少年肩负着保卫国家、建设国家的重任,是国家和军队建设的未来,他们的国防观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军人才队伍建设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的进步和发展、民族的繁荣和昌盛。因此,无论从青少年所处的历史地位和面临的时代背景来看,还是从培养新世纪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才的需要看,抓好青少年的国防教育都是极为重要的。青少年是军队的后备人才库,只有增强他们的国防观念,才能保证我军不竭的高素质人才来源。按我军干部的成长周期测算,现在起新生长的干部将构成未来20年我军师以下干部队伍方阵。目前我军的生长干部,走的是军队院校自己培养和依托普…  相似文献   

15.
国防观念,通常指一个国家、民族在平时和战时,为防卫外来侵略,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安全与利益的意识和行为。一般来说,国防观念在战时毋须特别强调,重要的是和平时期国防观念的养成与强化。历史经验证明,和平时期国防观念淡薄往往成为导致败军误国的  相似文献   

16.
李秀勤 《国防》2010,(4):27-29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建立一个强大而巩固的国防。提到“国防”,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和一排排迈着整齐步伐的军人。这些固然是国防的重要支撑力量,然而,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建立强大而巩固的国防,还必须构筑精神防线——提高全民国防意识。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边婷婷的话: 古语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好战必亡,忘战必危。”我国正处在和平建设时期,将近30年无战事。长期的和平环境使一些人逐渐觉得战争已经远去.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意识开始淡化。许多人不关心国防.只追求物质利益.这种国防意识的缺失无疑是让人担忧的。国防意识是一种自觉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群体意识.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这是一种无形而巨大的精神力量.一个国家的强大,自然离不开经济的强盛,但国防作为国家的脊柱.同样不可弱化。拿破仑说过: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的。以瑞士为例,这个永久性中立国虽然已经160多年没有战事.却始终在做着战争准备。这个国家有着十分完善的地下掩体,里面有水和食物.一旦开战,可随时供人使用。瑞士的常驻军队只有3500人,但战时却可动员35万预备役军人参战,其中还不包括专业技术兵种。一位瑞士的外交官曾自豪地说:“瑞士人踏出左脚是公民.迈出右脚就是军人!”如此强烈的安全意识和完善的国防动员制度,使这个中立小国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中安然无恙。 历史一再告诫我们.失去忧患意识的国家是危险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安危存亡关系着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国防建设不仅仅是军队和政府的事情.更是全民的责任,国防意识更不是可有可无的鸡肋。此时正值民兵整组之际.希望我们民兵能牢记历史的经验教训.切实加强自己的国防观念.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己任.认真搞好训练,真正做到平时能工,战时能攻。让我们自豪地说:“我们渴望和平,但也不惧怕战争!”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要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并以此作为国防建设的根本目标。他强调:“同心同德地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是决定祖国命运的千秋大业。”同时明确指出:“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其中就有一个国防现代化。”联系小平同志关于“增加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的论述,可以清楚地看出,国防现代化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当代,国家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国防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宋法棠 《国防》2005,(11):9-11
国防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防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意义。必须着眼国家安全稳定大局,适应形势任务需要,大力推进国防建设创新发展。一、牢固树立大局观念,为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强大的国防党中央做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是一项系统工程,国防建设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没有强大的国防就没有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就难以保证构建和谐社会的顺利进行。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方宁 《国防》1997,(12)
国防教育,是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使之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和参与国防建设的社会基础工程。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国防教育,把国防观念当作一种最高的社会公德来培养,并以法制的措施加以引导、推进和保障。法国把“精神防务”作为一种威慑力量;挪威把“心理防务”落实到每个家庭;美国把保卫国家和民族利益作为全体国民的“首要社会勤务”,并早在1958年就制定了《国防教育法》。在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