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飞机制造走向国际:大型直升机迅速问世。歼10一飞冲天、"太行"发动机研制成功、大型直升机迅速问世,"十二五",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突破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硕果累累,实现了我国航空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从"望尘莫及"到"同台竞技"、从"捉襟见肘"到"得心应手"的转变,挺起航空强国的脊梁。  相似文献   

2.
正65年前,在西安古城丝绸之路的起点,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汇聚在这里,开启了庆安人艰苦创业的艰辛历程,从那一刻起庆安人承担起了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历史重任。回首过往,从百废待兴的艰难起步,到追赶超越的豪迈奋进;从一张白纸书壮志的激昂之情,到实现每一个目标的追梦之旅,庆安人激流勇进,勇往直前,用智慧和汗水战胜了一切艰难险阻,创造了企业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航空制造业的特点近年来,中国的航空工业发展迅速,在许多重点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先进的航空制造技术进步明显。但是航空制造领域内的智能化基础相对薄弱,行业内各制造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参差不齐,要实现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服务与服务之间的"纵向集成、横向集成、端到端集成"还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航空零部件转包生产步子越迈越大,路子越走越宽,年创汇额由1981年的12.7万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3100多万美元,增长了近250倍,转包生产年出口创汇额连续多年位居中国航空工业企业首位,并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杨可民的文章探寻了其中的奥秘。  相似文献   

5.
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是一个有50多年历史的航空机载企业,也是共和国第一个航空仪表厂。1954年,在艰苦的环境中诞生了我国第一只航空仪表,被曾两次到工厂视察的朱德元帅赞誉为"马槽里飞出了金凤凰"。50多年来,公司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巨大发展,先后被授予"航空工业有重大贡献单位"、"山西省模范企业"、"全国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6.
"斤斤计较"这个词儿名声不好,其实它是无辜的,若把它用于生产和经营,对生财、聚财、用财是大有裨益的。邯钢是国家大型企业,他们的核算从班组到每道工序,领取材料时,用秤来称,甚至算计到了"两"。正是这种"计较",才使他们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扭亏为盈。这条经验,救活了不少企业。农七师一八团帆布厂就是其中之一。由于该厂从厂长到车间工人都爱"斤斤计较",于是该厂从1998年亏损58万元转而到1999年盈利13万元。由此可见,"斤斤计较"确实是一个生财、聚财、用财之道。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国内市场对航空发动机的关注升温,厦门林巴贺公司乘势而上,致力于军民用小型航空发动机、游艇发动机、普通内燃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将创新融入发展当中,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通用航空发动机技术,为中国小型飞机拥有一个"中国芯"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8.
经过18年的艰难跋涉,中国航空发动机研制实现了从中等推力到大推力的跨越;从涡喷发动机到涡扇发动机的跨越;从第二代发动机到第三代发动机的跨越  相似文献   

9.
正在上海市西南地区,矗立着一家集科研、生产、经营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长期从事被誉为飞机"大脑"和"中枢神经"的航空电子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是国防武器装备研制战线上的尖兵、国家民用航空电子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在5 9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代代上电所人牢记使命,  相似文献   

10.
<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航空工业昌飞牢记航空报国使命,坚持科技创新,用智慧和汗水,用忠诚和担当,实现了大批航空制造关键技术的新突破,为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行稳致远的"科技引擎"。坚守初心推动技术进步"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水平,开创了公司技术进步和型号研制系列化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航空制造业的崛起,在由传统制造迈向数字化制造的同时,也实现了制造工艺的迅速变革。庆安要在未来的航空领域里策马扬鞭,不仅要买得起马,更要配得好鞍。由"传统"走向"精准",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一次思维方式的转变。"作以至精、动以至准"是航空工业庆安作动系统文化内涵的阐释。作为一个有着六十多年历史的航空企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将作动系统文化真正落地,必须把精准管理的思维融入工作之中,用精准管理的  相似文献   

12.
<正>70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新中国航空事业通过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我国航空装备已经实现了从第一代到第四代、从机械化到信息化、从陆基到海基、从中小型到大中型、从有人到无人的跨越;实现了对世界强者从望尘莫及到同台竞技的跨越;实现了我国民机产业从蹒跚起步到振翅欲飞的跨越;实现了航空科技研发从亦步亦趋到自主创新的跨越……一、从"0"到"20"!为新中国航空事业70年发展骄傲点赞70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相似文献   

13.
西飞在飞翔     
西飞集团公司非航空民品的 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20多 年来,成功实践了"航空为本,飞 机为主,军民结合,多种经营,建 立高科技、外向型一流企业"的 发展战略。民品产业从无到有,由 小到大,由单一到系列,逐步由 分散走向集中,由粗放走向集约, 形成了三大产业,迈向了规模化、 规范化、品牌化的经营之路。从 "七五"、"八五"到"九五"、"十 五",民品经营实现了四大跨越, 年产值从最初的几百万、几千万 发展到十几亿元。2004年,集团 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6亿元,其中 非航空民品达到了17亿元,航空 产品与非航空民品比翼齐飞,构  相似文献   

14.
中航工业昌飞——小微电影寄托航空情由中航工业昌飞企业文化部精心打造的首部原创微电影《我们班》于近日制作完成播出,在昌飞干部职工中反响强烈。该影片时长20分钟,影片主要内容是以直升机产业大发展为背景,以航空基层班组——昌飞公司铆装车间船体班组为原型,讲述了该班组从一年前的面临解散重组到如今成为了公司先进班组的成长蜕变过程,主要表现了以主人公——班长王凯和班组的11名成员,从相互之间的不信任,到互帮互助、团结协作,苦学技能、勤练本领、克服工作和生活等诸多困难,逐步成长为企业里的明星班组。  相似文献   

15.
正航空工业被称为"工业之花",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既是一个国家国防安全的重要基础,也体现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程度,属于资金、技术和资源高度密集的产业,具有产业链长、辐射面宽、联带效应强及高附加值等特征。2 0 1 5年5月,《中国制造2025》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行动纲领正式发布,重点以两化融合为主线和切入点,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深入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其中十大重点突破领域中,航空航天装备排在第三位。中国制造2025分航空器、航空发动机和机  相似文献   

16.
<正>"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直升机都有一个长长的尾巴吗?""为了好看!""是为了保持平衡!""我知道!是为了控制方向,我在百科全书上看到的!"......航空知识科普课才一开始,课堂里就满是学生们的疑惑和探讨。看着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航空科普金牌讲师"——来自航空工业昌飞的任德宝却故意笑而不答,因为他知道,这样的讨论反而能让孩子们对即将开始的航空知识科普讲座充满好奇感。  相似文献   

17.
"主业强、辅业兴、三产活",这是陕西燎原航空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十五"期间提出的企业发展战略,简称为"大燎原"发展战略。时至今日,燎原主业在专业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相似文献   

18.
23年前,我是在亲友们的强烈阻拦中,从云南祥云一个不算富裕的小镇,入伍到成都军区空军某航空学校的。因为,入伍前,我便是镇团委书记,  相似文献   

19.
正4月10日,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签署共建"航空发动机菁英班"合作协议,共同开启校企战略合作新篇章。此前,中国航发西航、涡轮院、哈轴分别与西安交通大学签署了"航改燃联合研发中心""先进传感与健康管理联合研发中心""航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航空工业庆安公司结合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需求,进一步明确了自身定位,提出了"成为中国优秀的飞机附件供应商"的愿景和"航空为本航空与制冷并举"的战略方针,以"两个转变"为抓手,大力开展科技和管理创新,全面提升了研发制造能力,使企业逐渐步入了持续发展的快车道。开展国际合作推进科技创新作为我国大型的航空制造企业,航空工业庆安借助国内蓬勃发展的民用航空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