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后,美苏两国在氢弹的研制领域便展开了竞争。从美国方面来看,原子弹的研制成功使其思想产生松懈,再加上其核物理学家的内部分歧以及对苏联科学界能力估计的严重不足,一度使得泰勒的"超级"热核弹即氢弹研究陷入停滞;而苏联方面,政府高度重视氢弹研究并为其提供各种便利,苏联科学家具有高超智力和奉献精神,1949年8月29日苏联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这使得泰勒的"超级"设计重新得到重视,1952年11月1日,美国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氢弹试验。而苏联萨哈罗夫提出的氢弹"分层"结构设想,使氢弹的研究于1953年8月12日同样也取得了成功。美苏两国氢弹研制的历史对两国关系及其战略力量的平衡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1941—1945年间,苏联情报机构在英、美等国积极开展核情报收集活动,尤其注重在这些国家的原子弹研制部门招募核间谍。英、美等国的一批科学家和相关人员,出于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和谋求人类和平的愿望,向苏联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原子弹情报。这些情报加快了苏联原子弹研制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据俄罗斯《新闻时报》近日报道,在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40年之后,以色列历史学家雷梅兹和吉诺尔新出版一本名为《迪莫纳上空的米格-25:苏联核游戏》的书,该书披露苏联蓄意策划了这场战争,目的是终止以色列的核计划,但苏联人失算了。刺激阿以开战苏联于1948年就承认了以色列,并在第一次中东战争期间通过捷克斯洛伐克提供武器给这个新独立的国家,两国关系一度"亲上加亲"。但在1960年克格勃间谍发  相似文献   

4.
正"两弹一星"最初指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后来将原子弹和氢弹合称核弹,另一弹则是指早期研发的导弹,因此"两弹一星"现在一般指的是导弹、核弹和人造卫星。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就是说,仅仅十年功夫,在党中央的坚定支持下,以钱三强、钱学森为代表的一大批  相似文献   

5.
1949年8月9日黎明时刻,前苏联在本土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引起了美、英等国家的一片惊慌。人们完全没有预料到,苏联在1945年二战结束时,元气大伤,满目疮痍,国民生产总值不到美国的四分之一,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将原子弹研制成功。由于前苏联是个封闭型国家,并有极为严格的保密制度,多少年来,人们无法知道苏联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究竟是怎样造出来。许多专家做了多方猜测,也只能讲出一些点滴内容。1950年1月,《纽约时报》报道,据美国麦克考密克专家判断,苏联进行的首次核试验是一颗利用核材料钚-239制成的原子弹;1950年6月,《纽约时报…  相似文献   

6.
在加入世界“核俱乐部”的时间表上,法国排位第四,继美国、苏联和英国之后,于1960年2月13日成功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 2月14日,法国电视台播放了这次在法属西非撒哈拉大沙漠进行原子弹爆炸试验的实况纪录片。但国内观众看了后并没有受到“巨大鼓舞”,因为电视上没有显示出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强烈闪光和巨大的蘑菇状烟云,只有一股稀薄的烟雾冲上青天,历时约2分钟。法国政府十分重视核武器的研制。法国总统认为,核武器是提高国家国际地位的和影响力的重要资本,发展核武器是确保法国重新在国际上取得应有地位的手段。美国、苏联和英国在50年代初期已分别成功爆炸了各自的第一颗氢弹。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巴基斯坦的原子弹之父卡迪尔·汉,可算得上是世界级的风云人物.这是因为:1998年,他成功地主持国家6次核爆炸试验,他被国家授予勋章,被同胞们尊敬为国家英雄和伊斯兰原子弹之父,他到了荣誉之顶峰、风光之极.但是,时隔不久,这个全身光环的偶像,从原子弹之父的尊称,却一下子被世界称之为扩散核技术的要犯.2004年1月19日,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核交易的内幕"文章,披露了卡迪尔·汉是如何进行核交易而扩散了核武器核心技术的.扩散范围带来的潜在危险性,可能导致的重大后果,让世人震惊.  相似文献   

8.
11月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追授象征最高荣誉的俄罗斯联邦英雄勋章给乔治.科瓦尔(George Koval)。实际上,正是因为科瓦尔博士作为当年渗透到美国"曼哈顿"秘密工厂的"唯一一名苏联情报官员",获取了制造原子弹的重要情报,从而极大地加速了苏联自主研制原子弹的进程。科瓦尔博士为俄罗斯的军事科技发展作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使他成为了20世纪最重要的间谍。  相似文献   

9.
不知怎么,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这样一种说法,即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是苏联制造的。这种说法的大意是—— 苏联在1938年下半年开始研制原子弹。斯大林考虑到希特勒可能进攻苏联,要求在一年半的时间里造出第一颗原子弹,后来改为4年。为赢得时间,苏联同德国于1939年8月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相似文献   

10.
1945年7月16日,美国成功爆炸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美国在极为兴奋的同时,也产生了极大的优越感,他们认为以当时苏联的工业经济基础和科学技术水平,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苏联的破坏和创伤等各方面因素来分析,苏联要研制出原子弹,至少需要20年以上的时间,否则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1.
第一颗原子弹 1964年10月16日,我国在西北地区沙漠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颗当量22万吨的原子弹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开始拥有核武器,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之后的第五个核国家,中国政府于原子弹爆炸的当天即  相似文献   

12.
1945年8月2013,苏联启动了原子弹计划,由贝利亚领导的特别委员会负责首枚原子弹的研制。特别委员会一方面加紧原子弹研究;另一方面开始核试验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此后的4年时间里,苏联投入大量人、财、物力,先后完成了核试验场选址、试验场建设、原子弹研制和组装以及试验用各种设施准备等工作。1949年8月2913,苏联首枚原子弹PTC——1试爆成功。  相似文献   

13.
高技术与海军战略思想转变徐得琮高技术武器的发明发展,推动海军战略思想不断转变。1945年8月美军在广岛、长崎投了两颗原子弹,标志着核时代和现代战争的开始。1946年开始产生“核威慑战略”思想。1955年美研制出核潜艇,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由于核潜...  相似文献   

14.
4月26日,法国的《情报界》杂志披露了一个天大的秘密: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为了能把苏联和越南人吓上谈判桌,精心导演了一场美国即将对越南发动核战争、准备把原子弹投掷到河内的“大戏”。不曾想到,一向嗅觉超灵敏的苏联这次居然出奇地“愚钝”,以至于这场独角戏悻悻收场。尼克松和他当年的核心决策层迄今都不明白,这  相似文献   

1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年内,美国是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在华盛顿召开的一次核专家和军方领导人参加的会议上,与会人士普遍认为,美国垄断核武器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俄国人造出原子弹至少需要5年,多则需要20年,一般可能为10年。完全出乎美国人的预料,距美国在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仅隔4年,苏联的原子弹便于1949年8月爆炸成功。从此,在核武器的威力大小、运载工具,机动能力、生存能力及命中精度等方面,两个超级大国展开了持续40多年的核竞赛。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双方尤为注重提高核弹的爆炸威力,都想摘取和保持“核弹之王”的桂冠。  相似文献   

16.
最早对中国原子弹研制的研究来自于国外学者。而国外学者对此研究主要在两方面:中国核决策的动因;美国对中国原子弹研制的态度与策略选择。国内学者广泛关注的热点主要在:中国发展原子能事业的决策;苏联对华核援助及其撤援;原子弹成功研制的经验与意义。研究的不足:这段历史的研究不够完整;重要历史关节点的研究过于僵化。其原因主要在客观条件和主观认识两方面。  相似文献   

17.
1945年8月6日,一架美国飞机将一颗绰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投掷于日本广岛,炸死、炸伤各7万余人,全市房屋被毁近2/3;9日,美国在日本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使该市68%的工厂毁坏,11平方公里地区内房屋全被摧毁,炸死3万余人,炸伤4万余人.8月10日,日本天皇决定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美国对日本的核突击,对早日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到了作用,同时在世界军事史上揭开了核武器时代的序幕.而原子弹的产生,正是对一种巨大的能源--核能所开发和利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任秋凌 《环球军事》2013,(12):60-60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苏联军队也向驻扎在东亚占领区的日军发起突然袭击。在苏军的猛烈攻势下,裕仁天皇的百万军队几天之内便土崩瓦解。可以说苏联对日作战是二战太平洋战场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在历史上,由于发生在同一周,美国对广岛、长崎的原子弹轰炸,让人忽视了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启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理性客观,全面认识原子弹的作用,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原子弹;他高瞻远瞩,以国家安全、国家地位为着眼点,衡量判断原子能事业发展问题;他睿智果断,争取到了苏联在原子能和平利用方面的援助,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创建抓住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20.
田野 《国防》2009,(11)
笔者最近看到这样一则故事:1985年,杨振宁看望身患癌症的邓稼先时,问起当年国家为两弹研发的有功人员颁发奖金的事情.邓老说:"奖金20元,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当时,由于国家经济条件不好,发给整个"两弹"科研队伍的奖金总数仅仅1万元整,受奖机构自身又拿出一部分钱按照10元、5元、3元的级别分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