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谈军人不谈军校生那是到中国不去北京,谈军校生不谈他们的感情那是到北京不去长城。为什么?有诗为证: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爱情扑鼻香。你瞧瞧就知道了。刚入军校之时,队干部就给我们打了一个“霹雳”,又下了一场“暴雨”:不许谈恋爱。当下,“恸哭”者有之,窃喜者有之。“恸哭”者长叹四年“出家”如何度过,窃喜者欢喜“出家”四年了无牵挂,往后的日子可想而知。个别“有情人”终于寂  相似文献   

2.
落实中央政治局出台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来,举国上下,新风扑面,亿万人民,齐声叫好。转变作风带来了好的党风、学风、政风、民风,其表现有四:一是减,减繁、弃繁、抛繁,文件少了、仪式省了、鲜花不摆了、应酬不搞了;二是简,简朴、简便、简单,工作简明、程序简化、吃喝简便、开支简省;三是短,短而精,文风“少、新”,会风“明、快”,话风“实、诚”;四是惩,作风不转者、转得慢者、不认真转者,该批评的批评、该惩处的惩处、该撤换的撤换。  相似文献   

3.
马太效应一词源于《圣经》中的一个典故,经常用来描述“穷者越穷、富者越富”、“优者更优、差者更差”等两极分化现象。基层建设的“马太效应”是指基层建设发展水平所呈现出的先进更先进、后进更落后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一些连队在“快车道”上疾驰、一些连队在“慢车道”上跟进,二者之间的差距拉大,“两极分化”不断加剧,影响了部队整体战斗力的提高。这种态势的形成,有基层单位自己的原因,更有领导机关习惯性思维定势、指导思想不端正、指导方法不科学的问题。要破除基层建设的“马太效应”、谋求基层建设的新发展,各级领导机关需要…  相似文献   

4.
翟士臣 《政工学刊》2018,(10):32-32
随着全面执纪监督越来越严,追责问责力度也越来越大,不少干部陷入了怕犯错不敢为、怕告状不愿为、怕处分不想为的“不担当不作为”怪圈。破解这一难题,除了要求当事人认真查摆、深挖根源、大力纠治外,还要从领导干部层面找出“为何不敢担当”“怎样激励担当”等问题的答案,切实树起为负责者负责、为担当者担当的鲜明导向,让吃苦者不吃亏、流汗者不流泪、用心者不心寒,激励官兵主动尽责、担当作为。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的历史上,文学家、诗人可谓群星灿烂,但能写出像陶渊明那样恬淡自然、托意深远诗文者稀有;世人多是名利客,在做人处世方面,如他能“不慕荣利”、“忘怀得失”者更罕见。因为真正做到“忘怀得失”太不容易了。“得”是好的字眼,如“得到”、“得意”、“得志”、“得势”、“得胜”、“得手”等等,只有“得病”、“得罪”是例外:而“失”呢?你到词典和词海中去查,几乎都与“坏事”相随.同“倒霉”为伴。在众多的“失”中,人生碰到较多的是“失败”、“失落”和“失足”.如果把这“三失”悟透了,并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之,那么立身做人就进入了高境界。  相似文献   

6.
"将军来了,你竟然不起立,真是一点礼貌都不懂,部队白培养你这么多年了。""关键时刻‘冒泡’,瞧好吧,这回你麻烦可大了。""你这兵算是白当了,连将军你也不理睬,真是脑子‘进水’了。"……听着大家对我的指责,我羞愧地低着头  相似文献   

7.
提起加强管理,现在有几种倾向:有的信奉“管”就是“管住”,对不“服气”者动辄就举起“买断工龄”的大棒;有的善用“分配杠杆”来“哄”,结果是“干部用钱管,工人为钱干,一切向钱看,离钱玩不转”;还有“聪明”者兼两者之长,来个“胡萝卜加大棒”。  相似文献   

8.
杨建魁 《政工学刊》2005,(11):39-39
“能者”即综合素质过硬或某项专业技艺精湛之人。在单位和行业中,“能者”往往是排头兵、顶梁柱、多面手,对单位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者多劳”既是“能者”这一地位作用的必然结果,也是领导和群众给予“能者”的褒奖。但时下却有一种对“能者”使用的不正之风,如一些领导图省事,把工作全部交由“能者”办理,把能者多劳变成了能者“独”劳。如此一来,尽管领导省心省力了,却给“能者”和单位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其一,能者“独”劳不利于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由于领导者经常把工作交给“能者”办理,使其他同志产生“此事非能者莫属”…  相似文献   

9.
真正的乐观主义者,意识到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上,其乐观是一种可以改变一切的精神状态。盲目的乐观主义者这么断言:“没有一点问题,一切都将非常好。”聪明的乐观主义者会说:“是有些问题,但我会适应的。”  相似文献   

10.
农村青年民兵大都有着致富憧憬。然而,在现实中,“小富”者有之,“大富”者有限,“暴富”者则是凤毛麟角。相当多的人辛苦一年数载,算总账,效果却不甚理想。 如何搞好生产经营赚钱致富,既是个技术问题,更是个策划与思路是否科学合理的问题。有人通过对大量致富能手致富轨迹分析和听其经验介绍,总结出规律:要想致富有大作为,仅靠传统的“出大力、流大汗”是  相似文献   

11.
古兵书《六韬·选将第二十》中,有段耐人寻味的话:“有贤而不肖者;有温良而为盗者;有貌恭敬而心慢者;有外廉谨而内无恭敬者;有精精(精明)而无情(才情)者;有湛湛(清彻)而无诚者;有好谋而无决者;有如果敢而不能者;有性性(诚恳)而不信者;有恍恍惚惚(不清醒)而反忠实者;有诡激(奇辩不实)而有功效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肃肃(严正)而反易人(平易近人)者;有嘀嘀(严厉)而反静意(诚恳)者;有势虚形劣而出外无所不至、无所不遂者。”兵书的作者认为,以上这些就是人的“外貌不与中情相应”的情况,即所谓的“情貌不一”。由此可见,“知人”是何等的不易!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 :“学则智 ,不学则愚 ;学则治 ,不学则乱。自古圣贤 ,盛德大业 ,未有不由学而成者。”学习 ,是人生的第一需要 ,而读书则是人生走向成熟的阶梯。江总书记讲过 :“学习 ,实践是成才的必由之路。”纵览古今中外 ,凡能成大器者往往都是那些嗜书如命、勤奋好学之人。读书 ,不同的人有不同方法 ,但归结那些学有所成者的读书方法不外乎是“三心”。即 :“雄心、苦心、恒心”。所谓“雄心” ,就是为理想而读书。俗话说 :“志不立 ,天下无可成事”。古往今来 ,成大事者 ,大凡都是抱着远大志向去读书的人。从“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的孔子到…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多少年来,一直被世界公认为“兵学圣典”、“百世兵家之师”。它所提出的一些带普遍性的战争规律和军事原则,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但孙武和其他任何作者一样,不能不有其时代的局限性。所谓“前《孙子》者,《孙子》不佚;后《孙子》者,不佚《孙子》”,是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点的。其实,后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经济增长极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二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尤其是经济建设领域 ,在克服种种困难和风险的历程中 ,一直保持着健康、稳定、协调、高速发展势头 ,被世人惊呼为经济领域中的“东方不败”。但经济建设领域也有不尽人意的现象 ,其中“马太效应”是理论和实践领域中纠缠的热点、难点和焦点。“穷者越穷 ,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当然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 ,并且是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相悖的 ,但在“追本溯源”中将其归结为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指导思想的失误 ,或将“本该先富的后富或没富”归结为邓小平…  相似文献   

15.
纵观中国军事史 ,“正己化人” ,是历代兵家进行教化的一项重要的原则和方法。“正己化人”就是指将帅必须首先端正自己 ,然后再去教育感化部属。黄石公《三略·下略》中指出 :“舍己而教人者逆 ,正己而化人者顺。逆者乱之招 ,顺者治之要。”诸葛亮在《将苑·厉士》中说 :“先之以身 ,后之以人 ,则士无不勇矣。”可见 ,中国历代兵家已把“正己”看作是衡量将帅人格力量的重要内容 ,把“正己化人”视为治军的根本大计 ,把能否做到“正己化人”提高到治人、治国的根本战略高度。古代兵家特别强调“正己化人” ,固然与中国封建社会不重视制度治…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春晚”,赵本山和“小沈阳”等人演出的小品“不差钱”可谓赚足人气,好评如潮。当然,笔者并不想就此品头论足,文艺小品与兵者大事毕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之所以提及,还是想借题发挥,絮叨几句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不差钱”现象。  相似文献   

17.
在古代中国,道德学说是各种观念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在政治上体现为特别重视道德感化,尤其是对身教的重视,强调尊者、长者、领导者要特别注重身教,即所谓“身教重干言教”。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德治”传统的要旨,是“治者”作为道德表率和示范来体现教育感化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古代军队在处理军民关系的过程中 ,提出了不少很有价值的思想 ,作者从查阅的资料中 ,整理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行师先整伍”、“举兵先正心”的纪律整顿思想。认为军队有没有严格的群众纪律 ,关系到人心的向背。因此 ,要求部队有严明的纪律。“市不易肆 ,民不知兵”的兵不扰民思想。认为这是体现一支军队纪律素养的重要标志。“兵无民不坚 ,民无兵不固”的军民互为依托思想。认为军和民是互为依靠的关系 ,要是处理不好 ,就不能够取得胜利。“军民和协”、“兵农合一”的军民一体思想。强调民为天下之本 ,兵皆出于民 ,“民者兵之命”等等。这些思想中闪烁着真理的光彩 ,值得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19.
2001年春节来临之际,发生在天安门广场的几名“法轮功”痴迷者的自焚事件,是邪教“法轮功”制造的一起震惊海内外的人间惨剧,进一步暴露了“法轮功”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邪教本质。目前,李洪志的“邪毒”仍在肆虐,顽固不化的“法轮功”痴迷者还在活动。  相似文献   

20.
寻租博弈:理论分析及对军费流失的一种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寻租”是指维护既得的经济利益或是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的非生产性活动。寻租活动常常表现为两个或多个寻租者为争夺租金而展开竞争的博弈过程。文章对寻租活动进行博弈分析,证明当寻担博弈达到纳什均衡时,寻租者的寻租成本支出之和与寻租者的人数和租金的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即寻租者越多,租金规模越大,寻租成本越高。从直观上看,治理军费分配中的“寻租”活动,减小军费的流失可以通过两个途径解决:一是缩短军费分配链,以减少“寻租者”数量;二是减少使有权主体和分配标准不明确的经费的规模,以减少军费分配中的“租金”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