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录体     
正爸爸,我觉得你一定会说,感谢甘巴拉培养了你!——王胜全是在甘巴拉雷达站坚守时间最长的兵,他对甘巴拉的爱成为了一家的自豪。当问及如果离开部队会说点儿啥时,他5岁的儿子一本正经地这样抢答道。没有莺歌,没有燕舞,只要能听到嘹亮的号角,就不会独孤;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只要能戴上和平的勋章,便可以满足。——为营救战友英勇牺牲的"南沙赤子"李永强,生前守在南沙,乐在南沙。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如是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和平发展和"积极防御"的理论与实践,是邓小平国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推进"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安全保障.推进"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才能更好地体现中国"和平崛起"的形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国力的全方位增强,同时又为贯彻实施"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思想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近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的不断显现和我国周边安全形势的复杂变化,随着党的十八大后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断推进以及向强国强军目标迈进,国内外不少人士对我国是否继续或如何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及和平发展与强军战略的相互关系等问题,产生了诸多不同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中,对和平发展道路问题作出了系统而明确的阐述,表明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战略、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揭示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原则,阐明了和平发展与强军的相互关系,为新形势下更好地坚持和平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3月13日下午,当地时间15时(北京时间18时),我海军舰艇编队圆满完成"和平—07"多国联合军事演习的任务。历史会记住这一时刻,"和平-07"军演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做出的努力。我们为和平而来"我们为和平而来!"当这片流  相似文献   

5.
战争与和平对立统一、相互交织,构成了人类生活的主题,因其与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休戚相关,成为古今中外人们关注的焦点.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战争因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和给人类带来的深重浩劫而成为一体两面的价值体.战争的暴烈使人们渴望和平,并以不同形式展开了对和平的追求.在人类历史上,和平要比战争成熟得晚.在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条件下,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袁峰 《国防》2001,(1):30-31
有人讲,早熟的战争和晚熟的和平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史,的确如此.回首已经逝去的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生灵涂炭,此后半个多世纪的冷战又给人们带来太多的威胁和恐惧.战争使善良的人渴望和平,也使邪恶的人变得疯狂.爱好和平的人和迷信武力的人都没有闲着,一边是努力铸造和平盾牌,另一边则忙着打造战争机器.几经沧桑之后,人类终于跨进了21世纪.新的世纪是否会如过去一样总是战争与和平相伴?新世纪大国的国防是和平之"盾",还是战争之"矛"?人们正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7.
陈高峰 《国防》2007,(5):13-14
顺应和平、发展、合作的世界潮流,中国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成功地走上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和平发展道路.和平发展道路既是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又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更是在全人类共同利益基础上的振兴中华之路.  相似文献   

8.
齐齐哈尔和平机器厂,50多年来曾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由于军品订货锐减,支柱民品没有形成,该厂一下子从经济效益的巅峰跌入了低谷。 2001年3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决定将和平厂列入第一批分立破产的试点企业。同年5月,工厂正式上报了《军品分立改制实施方案》和《和平厂破产预案》,并报国防科工委。9月.国防科工  相似文献   

9.
济南军区     
《国防》2005,(2):84-85
“蓬莱和平艺术奖”国际青少年书画大会在山东蓬莱隆重开幕。本次大会以“向往和平、呼唤和平、热爱和平”为主题,共展出了来自四大洲3万余名青少年的作品,展览期间有十多个国家万余名青少年共同接受了呼唤和平的洗礼。  相似文献   

10.
我党历来重视对战争与和平的辩证认识,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领导人根据不同时期国际形势和战略格局的发展变化,对战争与和平的辩证认识作出了一系列深刻论述,集中体现在遏制战争、不惧战争恐吓,顺应时代潮流、谋求和平发展,做好打仗准备、赢得有利战略态势等几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基本理论,为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有效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65年来,中国共产党依据国际形势和战略格局的变化,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了正确的战争与和平观:科学判断世界战争与和平的形势,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政治主张;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基本原则和一贯立场是要和平不要战争,努力做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辩证认识战争与和平的关系,客观分析我国面临的各种战争威胁,为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心理战在二战后的高科技局部战争中,已成为一种特殊作战样式.进入本世纪七、八十年代,谋求和平、发展经济成了各国的首要任务,和平与发展成了时代主题,世界大战短期打不起来.但由于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由于民族、宗教和领土争端等原因,局部战争不断.在这些局部战争中,大量高技术武器装备在作战中广泛应用,为心理战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抢险救灾     
1994年7月4日至23日,云南省金平县老勐乡和平地区连降暴雨,和平老寨、小河边两个自然村50多户农民的房屋被泥石流冲毁.灾情发生后,在抗洪抢险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和平民兵连全力以赴,投入了抗洪抢险工作。 刀贵林是和平民兵连一排一班战士,在民房被泥石流冲毁后,连续19个昼夜没有休息,眼睛熬红  相似文献   

14.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在带领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反对侵略、保卫祖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军事斗争实践中,形成了一脉相承的军事斗争理论,为和平建设时期军事斗争准备指明了方向.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要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和人民战争的思想;要坚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把教育训练摆到战略位置;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完成祖国统一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5.
张操 《军事历史》2021,(4):83-86
宋朝繁荣的经济以及长时期的和平环境,为国防支出、军费筹措、军事技术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军事制度及政策的局限性,使其经济实力未能转换成强大的军事实力.长期的和平环境,也使得宋朝人民长期处于一种比较富足、安逸的状态,军队战斗力逐渐退化.事实一再证明,强大的经济实力并不能自然转换为强大的军事实力,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必须同时注重国防实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勇  刘谦强 《国防》2005,(6):31-31
和平崛起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立足国际局势新变化而确立的发展战略。这既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内政外交大政方针的总结提炼,又是新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的精辟概括。所谓和平崛起,就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充分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笔者认为,重视并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以雄厚的国防实力威慑挑衅、遏制战争,最终赢得和平,同样是和平崛起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必须在和平环境下进行。对于…  相似文献   

17.
人类不需要战争,但是,战争却时刻伴随着人类。正义的战争是为了赢得和平。我人民解放军是正义之师,为和平而战; 1995年11月底,我随参加南京战区三军联合登陆作战的海军舰艇编队行动,耳闻目睹参演官兵的风采,深深为当代军人誓为和平而战的革命  相似文献   

18.
白云,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区委书记、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这位富有激情的回族汉子不管是当区长,还是当书记,在倾力抓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始终不忘国防建设,以一名老兵的赤子情怀,为回民区武装事业的快速发展贡献了智慧和汗水。2011年7月,他被北京军区表彰为"忠诚党的武装事业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19.
一个论断:“致远”、“中山”、“重庆”三舰的命运浓缩一部中国近代史一段悲欢:为名舰沉浮树碑立传,三艘战舰载着他20年喜怒哀乐一种壮怀:寻古访今,壮游名舰出没胜地;赤子激情,为唤醒国魂民魂呐喊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和平发展道路作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我党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平发展的同时必须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