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根据目标辐射源的方向角及其变化率信息所构成的不同测量子集及建立的目标测量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优化定位处理方案,对各个单测量子集所得到不同的目标位置及测量误差值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分析比较了多测量子集融合处理后与单测量子集的定位性能,仿真分析表明,该优化定位处理方案可有效地提高无源探测系统的目标定位精度,减小探测盲区.  相似文献   

2.
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时,利用传感器时间轴上一系列的检测报告确定此传感器的信息什么时候应该进行信息融合处理,什么时候不应该进行信息融合处理,从而保证信息融合结果的精确性。考虑了环境因素对检测性能的影响,对一种利用序贯分析方法计算传感器检测时间的近似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反导作战信息流时延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现代防空反导作战中,战术弹道导弹的威胁,给防空系统带来了预警时间不足等一些新的问题。为了提高防空系统的反导预警能力,在对反导作战过程和反导预警作战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反导预警信息流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边处理-边分发的实时模式,通过对比分析,所提模型缩短了预警信息的传输时间,使作战部队提前预警。  相似文献   

4.
军队政治工作信息资源搜集是政治工作信息资源加工、处理从而实现政治工作信息资源数字化的起点 ,是我军政治工作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政治工作手段信息化的基础。政工干部要熟悉政治工作信息资源搜集应遵循的原则 ,掌握对所搜集的政治工作信息的科学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特征的图象目标识别分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研究将多特征信息融合技术用于图象目标识别分类的方法,利用图象灰度表面的分形特征与图象的摘特征(非分形特征)所提供的信息进行融合处理,在决策层中运用Dempster-Shafer证据推理理论,并使用决策规则对目标进行分类。在实验中,将经过信息融合分类的结果与单特征独自分类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多特征信息融合的目标识别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有效地提高图象分类识别系统的精确度与容错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雷达系统诊断信息多样化的特点,重点考虑雷达的BIT信息、FMECA信息、FTA信息和案例信息,提出将各类信息根据对故障现象的影响程度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利用Bayes证据理论的方法将归一化后的信息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的结果进行故障诊断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克服各类故障信息中的量纲不一致性,可以提高诊断的可信度,降低诊断的不确定度,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2.1 军事情报的获取与军事态势的评估 军事行动的指挥与决策首先依赖于军事情报和信息的收集,以及对情报、信息的解释与处理,然后根据所了解的情况对军事态势做出评估,并在态势评估的基础之上做出与其相适应的决策。  相似文献   

8.
对空情信息融合软件测试与评价标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情信息指探测设备所探测到的空中目标的方位、距离、高度、速度等相关信息。空情信息融合是将来自多源的空情信息数据进行检测、关联、估计和综合等多级多方面的处理,以得到对被测对象精确的状态、身份的估计、完整及时的态势及威胁程度的判断。防空C3I系统中指挥中心的任务主要是根据空情信息进行分析判断,适时进行决策,并以命令形式下达给作战分队,以便对敌空中目标实施火力打击。这种任务特性直接决定了空情信息融合软件在防空C3I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和关键地位。目前,关于信息融合的理论与技术,已有许多研究成果问世,并且已经在许多装…  相似文献   

9.
在防空作战中为了有效地对空中目标的类型进行识别,利用直觉模糊集理论对目标识别信息的不确定性进行量化处理,并在直觉模糊数排序方法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直觉模糊集理论的空中目标类型识别方法。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定量描述目标判断信息的不确定性以及在避免信息丢失的同时有效地处理不确定性程度较高的目标判断信息,可为防空作战中目标类型识别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大数据时代情况下的信息有文本、图像、语音和视频等多种形式,而且信息的容量非常大,怎样高效、正确地筛选、分类和处理、利用这些信息,为决策者提供指挥与控制的科学依据显得尤为重要。据此对文本情报信息提出了一种文本聚类的特征选择以及特征变换的方法,利用单词在文本中的出现次数的概率来选择参与聚类的单词,并且对单词出现概率模型定义了特征变换函数,提高了文本信息的筛选、分类和处理的精度,能快速、准确地提取所需要的情报信息提供给指挥与控制的决策者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