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从不轻易丢弃自己用过的旧物,是我一直以来的习惯。这些年来,我有意无意地保存了许多曾经用过的物品。它们就像我的亲人、朋友,曾与我形影相随,和我风雨同舟。即使它们因“老”、“弱”、“病”、“残”而“退役”了,我也要为它们找个清静的角落,让他们安度“晚年”。  相似文献   

2.
正有一天,我对友人说:"不知为何,这些日子总是想起当年的老连队"友人朝我一笑:"你老了。"如若使然,一个40多年前生活过、战斗过的老连队能够至今让我魂牵梦萦,足以见得她在我生命中的位置。1970年至1977年间,我曾是伊犁军分区阿托马力边防连的一名战士。阿拉马力地处西天山深处,人迹罕至,环境艰苦,我就是在那里开始了业余文艺创作。离开阿托马力30多年,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把老连队揣在怀里,随时倾听着她  相似文献   

3.
星期天在整理过去的旧书时,发现一本书里夹着一张34年前我曾经用过的团费证。看见它.我感到那样亲切。虽然团费证上的字体看起来是那样的呆板,油墨是那么不均匀.可是我能从它的字里行间找到当年朝气蓬勃、充满自信的我。油墨的余香让我想起当年自己动手刻蜡板.推油墨的情形。  相似文献   

4.
卜卜卜卜卜卜1.1.11----卜l卜卜卜rll卜卜卜卜卜llllt卜卜卜l:lr卜一卜卜.﹄I,,一l 再看营区的日出日落 好像意味深长 再摸昔日的钢枪 不知士口何害J舍 再喊一声战友 我已热泪满眶 亲爱的部队啊 为什么你突然像一位多情的少女 把我的心操碎 让我想起了许多的曾经 曾经 晨星和  相似文献   

5.
在组织科任干事时,面对许多大学生干部,我曾经自卑地产生过向后转的念头,能从一名中专生走到团队主官岗位,是高中生主任给了我自信,后来我却发现……尽管主任的学历在我心中是个谜,他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啥学历,成才靠努力!  相似文献   

6.
人与武器的结合可以生成战斗力,兵与马的结合可以凝聚战友情。我与"红胖子"给你一段情感传奇——前几天,老部队战友打电话来说,我的亲密战友"红胖子"确定退伍了。后面的话我没有听清楚,只觉韶华易逝,正值壮午的"红胖子"已经老了,8年军旅生涯也走到了尽头。我想起了冬季拉练时,在寒风中我与  相似文献   

7.
江南的春天     
<正>我是在第一时间从兵器网站上看到《兵器的春天》这篇文章的,一口气读完后觉得不错就推荐给了身边的同事。兵器的春天在哪里呢?文章的最后给出了答案。作为兵器集团的子集团,我们江南公司的春天又在哪里呢?这些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采写过的一百多名员工和几十个班组、车间、科研团队等等,他们身上闪烁出的优良品质以及美好的言行让我找到了答案!要苦练"七十二变",方能笑  相似文献   

8.
20年过去了,步入镇海,跨入我生活过的营房,往事历历在目。来到老连队,来到当年曾经使用过的水井边,水井因营房搬迁而废弃,周围杂草丛生,我在杂草丛中寻找着当年的记忆。这里曾经是我们每天跑完5000米武装越野后洗浴的地方,实际上这里就是我们的浴室。洗浴前,我们新兵通常会轮流打水上来让班长和老兵先洗。班长说,这样能让我们增加臂力,经过半年时间打水练习后,手榴弹可以轻易地甩到50米外。事实上确实是这样。新兵第一年快结束时,我由于经常打水,臂力增大,手榴弹投掷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大部分老兵的投掷水平,最远投掷距离达到  相似文献   

9.
当兵10多年,经历了几次搬家,丢掉了许多,唯独两本小人书,始终伴随着我,舍不得丢弃,它让我想起母亲,想起那段峥嵘的岁月。打我记事起,母亲就整日忙碌,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就给我们缝补衣服,每天吃饭都让爷爷、奶奶先吃,等我们吃  相似文献   

10.
正2008年大学毕业来到兵团工作后,我才开始接触《当代兵团》,我很喜欢读杂志上的"屯垦史话"、"兵团档案"、"老兵列传"等栏目,老一辈军垦人那种坚忍不拔、艰苦创业的精神让我看完之后深受感动。上大学时,我曾独自背包走遍了新疆,很难想象如今富饶美丽的团场曾经竟是一片荒凉,几代兵团人用他们勤劳  相似文献   

11.
老兵饺子     
又是一年老兵退伍时,禁不住想起了“老兵饺子”。我曾经生活过的连队,驻守在黑龙江边防线上。连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年老兵退伍时,全连都要吃饺子,而且要连着吃三天,我们称之为“老兵饺子”。那一年天冷得特别早,过冬的蔬菜、肉食还没贮备好,雪已经把我们盖了起...  相似文献   

12.
<正>7月8日下午,在南京机电举行的"弘扬敬业精神践行敏捷文化"道德讲堂的讲台上,曾经研制过我国第一代空中加油吊舱的几位老专家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依旧铿锵有力的话语,对新一代科研人员谆谆教导、殷切嘱托。敬业讲堂以"空中加油"精神为切入点,通过20多年前的空中加油老视频、老照片的演示,把在场的全体人员  相似文献   

13.
一杯白开水     
从入伍至今已整整17载,有过欢乐,有过失落,品尝过成功,体味过失败,曾经的莽撞少年现已为人夫为人父,昔日的浮夸与虚荣已不存,剩下的唯有平淡与实在。人生其实是一本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生活中我最喜欢的饮品是白开水,同时也是我追求的人生理念,淡淡的、淡淡的有点甜。 多年的军旅生涯值得记的东西不胜枚举,但给我感受最深的还是一位老军医看病时,他总是对病人温和地说:"回去多喝点白开水。"看似朴素的话语,却揭  相似文献   

14.
在云南边防逶迤连绵的哀牢山中,有一个叫“普角”的地方。大概在取这个地名时,人们并不认为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地方,就叫她“普角”吧!——“普通的角落”。 就是这个“普通的角落”,时常让我魂牵梦绕,因为我曾经用鲜血和汗水建设过她,保卫过她,在那里留下  相似文献   

15.
各位首长、同学们、同志们: 在这金秋时节,我们迎来了母校——军事经济学院建院50周年的大喜日子,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曾经在这里学习、深造过的全体学员,向母校五十岁生日表示热烈地祝贺,向精心培养教育过我们的各位老师、老校长、老主任、学院领导  相似文献   

16.
"有事找老何。"我又突然想起了可爱的何班长。原以为他会拒绝我的请求,没想到他爽快地给我指了一条从后山出去的小路,还告诉我如何打车。离开连队一年多了,时常想起排里的老班长。四级军士长一个,战车司机兼油机班长,虽然长得像个小老头,但说话特精神,爱说笑话,没事儿就找我们周围几个小兄弟吹牛,或是周末喝上两口小酒,因为年龄比我大,资格比我老,所以我一直叫他老何。老何是连里的"万斤油",只要是关于部队的事,他似乎什么都知道,所以大家给他取了一个外号"114"。"114",电话号码查询台,那是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的,而且还上知天、下晓地,所以给老何安上这个名字再合适不过了。  相似文献   

17.
今天在座的有许多老一辈科学家,也有许多中青年科学家,都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见证人和实践者。我年轻时曾经是一名地质工程师,对科学事业非常热爱,许多老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常常激励着我,曾一心向往做一名科学家。  相似文献   

18.
战友们,测测你的嫉妒心有多重吧,请对以下14道题进行如实回答,选择"是"或者"否"。1.我经常将自己和别人比较。2.我觉得别人的成就、才干、长相没什么了不起的。3.当别人遭受挫折时,我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感觉。4.别人的成功会让我想起自己的不幸。  相似文献   

19.
有话直说     
《兵团建设》2012,(5):31
团场有纪念意义的老建筑应保留近年来,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全面推进,团场的面貌日新月异。仅以农四师为例,许多团场都已是楼房林立,街道整齐,吸引了许多曾经在团场工作过的老同志回来参观。他们在欣喜之余,也不免有些惆怅,因为他们原来住过的地方都找不到了。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戈壁母亲》,引发了无数军垦儿女难忘的回忆。在他们的心目中,最珍贵的就是见证他们青春和汗水的老建筑、文物。  相似文献   

20.
郑维山将军逝世已经快一年了.他在临终遗言中写道:"我对自己的评价是:一位老共产党员,一个老战士的名义就足够了."从这里,人们可能仅因感受到他的高尚情操而对他肃然起敬.然而,他的部下,与他共同经历过硝烟战火的人们,特别是在耳闻目睹过他的军事生涯的人们心中,无不由衷地把他列入一代名将之列.他就是毛泽东说的"用鲜血浇灌出来的鲜花"中的一员.从1945年10月至1952年8月,我曾经有幸在他身边工作过.今天我把所见所闻的一些往事记述下来以表达对他的怀念,读者尤其是有志于继承人民解放军优良传统的现代军人或可从这些片段的介绍中,窥见这一代名将的风范,从中汲取有益的教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