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现在许多军衔相关书籍中,都对国民革命军军衔有诸多理解错误之处,甚至还有套用解放军军衔思维来理解国民革命军军衔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使得许多史学著作失色不少,有鉴于此,特将几种常见问题予以辨析,以纠偏正歧。  相似文献   

2.
1958年2月25日,解放军驻云南某部军营传出一个令人惊奇的喜讯:师政委何云峰大校和副师长张化民中校身穿战士服,佩带列兵军衔,下连当兵来了。  相似文献   

3.
董其武同志在1955年9月27日被授予解放军上将军衔,工成为3名被授予解放军上将军衔的国民党起义将领之一. 但是,长期以来对于董其武同志在国民党军中究竟是否被授予上将军衔却存在不同说法.比较典型的有三种:(1)中将说(1);(2)上将说(2);(3)中将加上将衔说(3).应该说,三种说法都有一定的根据,但却都不准确.  相似文献   

4.
刘岩 《军事史林》2006,(8):50-58
词典对"双料"的解释是"加倍的"意思,多用于比喻.本文说的"双料"将军,是指在不同国家或不同军队、不同时期,两次获得将军军衔称号.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有24名这样的"加倍"将军,其中获得中外两国将官军衔称号者1名,获得国共两党军队将官军衔称号者¨名,两度获得解放军将官军衔称号者12名.  相似文献   

5.
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度期间,从1955年9月至1965年1月,共有1360名将领荣获开国少将称号。其中有少部分同志的授衔或晋衔时间,各种资料记载不一,给我国军衔史的研究带来某些混乱。社会上记载开国将官资料比较权威的书刊是,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将帅名录》,  相似文献   

6.
大元帅源于拉丁文“最大的”、“最主要的”。最早的大元帅是作为荣誉称号授予本国或盟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有时也授予皇家成员和国务活动家。1569年,法国国王查理九世将大元帅称号授予其弟昂茹公爵。以后,世界各国被授予大元帅军衔的共约30人。在俄国,第一个获得大元帅封号的是17世纪末在亚速城下战绩辉煌的A·C·舍因督军。1719年俄国陆军条令正式规定:大元帅为俄军最高军衔。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后,1945年6月22日,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决定设苏联大元帅军衔,次日将这一军衔授予斯大林。  相似文献   

7.
呼声与回声     
编辑同志:现役部队军官将实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这是令人欣慰的大事。我们想问一下,尚未移交地方的人武部干部是否也与编辑同志:最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第四条规定:“军官军衔按照军官的服役性质分为现役军官军衔和预备役军官军衔。”按照中共中央(1986)5号文件规定“人武部干部应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军官”。请问县(市)人武部干部是否应授预备役  相似文献   

8.
军衔衔军旅     
“军衔”,《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区别军人等级的称号”。“衔”,接也。资料显示,在我国的汉代以前,“衔”字只有一个“马嚼子”的意思。魏、晋以后,衔字才出现表示官吏阶位的“头衔”的含义。在中国古代汉语里没有军衔这个词语。清朝末年从西方引进军衔制度以后,也没有译作军衔,而是  相似文献   

9.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陆军部又奏定《陆军任职期内暂行加衔办法》,由此开始了中国近代军队的“加衔”制度,直到国民党军队“转进”台湾后才取消,施行时间长达半个世纪.所谓“加衔”即一种荣誉性质的临时军衔——佩戴上一级军衔的标志、享受上一级军衔的(部分)待遇,待条件具备再正式晋升为上一级军衔.“加衔”与西方临时军衔的不同在于,加衔除因犯罪、错误不会被取消(褫夺),而临时军衔一旦失去临时担任的高级(相对于本职)军职则临时军衔即行取消.  相似文献   

10.
帝国元帅,是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最高军衔.在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其元帅军衔共分为两种:一种是陆军元帅,该军衔只须皇帝批准,即可授予.另一种是帝国元帅,该军衔必须由皇帝和议会共同批准,方可授予.因此在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帝国元帅”其含金量要高于“陆军元帅”.  相似文献   

11.
王逸峰 《军事史林》2010,(11):19-26
目前,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目前世界上设大校军衔的国家,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以外,还有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和摩洛哥王国。”但是,笔者在其他论著中也看到有的研究人员将有些国家的准将军衔写作“大校(准将)”或者“准将(大校)”。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笔者专门请教了若干研究军制军衔的专家,也没有得到明确的解答。  相似文献   

12.
刘岩 《军事史林》2004,(4):42-44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人们有时候在一些场合发现,人民解放军有些军官肩章的下(外)端增加了一个"Y"字形的符号,搞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本文从回答这一问题说起,谈谈解放军的预备役军衔制度. 人民解放军于上世纪50-60年代和80年代起,两度实行军衔制度期间,除了人们熟悉的现役军衔外,还设有预备役军衔.上述下端缀有"Y"字形符号的肩章,就是预备役军官的军衔标志."Y"是汉语拼音预字的第一个字母,代表预备役的意思.人民解放军预备役军官专用军衔肩章符号,50年代首次实行预备役军衔制时未曾制定,90年代再次实施预备役军衔制度时才正式制定佩带.那么,人民解放军的预备役军衔制度的情形如何呢?这里作一概要介绍.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相似文献   

13.
“解放军到了,人心就定了!”“解放军来了,我们就有救了!”这是灾区人民群众对人民子弟兵的深切呼唤和发卣肺腑的感激。胡锦涛主席在视察四川地震灾区时,对在那里抗震救灾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说:“你们不愧为人民子弟兵!”这是对部队官兵的高度评价,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相似文献   

14.
读了《军事历史》1991年第6期王天成的文章《美国规定不设元帅军衔》,我对该文有不同看法。实际上,美国并没有“规定”不设元帅军衔,而只是如何翻译的问题。第二世界大战后期的1944年底,美国正式在上将衔之上设置了最高一级军衔,相当于西方国家的元帅。40多年来,我国一直将这一级军衔译为“五星上将”,这是不准确的。第一,美军被译为“五星上将”衔的英文正式衔称,分别为“General of the Army”(被译为“陆军五星上将)、“General of the AirForce”(“空军五星上将)、“Fleet Admiral”(被译为“海军五星上将”),其实,它们的字面上都没有“五星上将”的意思。只是由于这一级军衔的识别标志是五颗星徽,在美国也有口语称其为“五星将军”的,英文为“Five—StarGeneral”。应该指出,General一词,既表示“上将”,也有“将军”的意思。但在这里是将军的泛称,而不表示上将。如“Lieutenant Gen-eral”(中将)、“Major General”(少将)。美军  相似文献   

15.
1988年9月1甘,邓小平签署命令状,授予刘岩专业技术少将军衔,当时他是军事科学院军制研究部研究员,与他一起被授予将官军衔的共有1452人.这标志着解放军结束了自1965年以来长达23年的"无衔期". 就1988年的新军衔制.笔者对军制专家刘岩进行了专门采访,以下为访谈内容.  相似文献   

16.
《军事史林》2010年第12期和2011年第1期,发表笔者关于消除“文职将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和“军种一级上将”等三个方面误解的短文,引起一些读者的兴趣.最近,中央电视台播放了39集电视连续剧《东方》,第38集演示的解放军1955年授衔场面中,有些情节与历史的实际大相径庭.由此联想到,还有一些军衔制度宏观方面的问题,值得探讨.因而拟就本文,与读者磋商.  相似文献   

17.
去年金秋十月,记者来到吉林省边境要地和龙市,在沿着边防一线踏访的数日里,我们惊喜地发现,边民正过着祥和安宁的日子。一位村民说:“我们再也不用过担惊受怕的日子了,因为有两支部队在保护我们,一支是戴军衔的的,一支是不戴军衔的。”  相似文献   

18.
徐大校信箱     
《军事史林》2007,(6):63-64
哈尔滨读者曹瑞光问:贵刊2006年第11期徐大校信箱登载的1955年首次授衔时,同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的15名少将名单。我查阅1986年《读者文摘》精华本第一卷第165页至168页上刊登的1955年授衔的元帅和将军名录上,苏进、孙超群、金如柏、汪乃贵、常玉清5人为中将军衔,罗厚福名单中没查到,其他9人是少将军衔,不知哪个杂志上登载有误,请指正。  相似文献   

19.
1996年7月28日,北京卫戍区大礼堂。在雄壮的解放军进行曲中,一位飒爽英姿的女预任干部被授予上校军衔,她就是密云县委书记、预任团政委孟秀勤。 接过了荣誉,也就接过了责任。孟秀勤尽职尽责,和“一班人”一起,发奋拼搏,带出了一个响当当的先进团队:上级在这个团召开各种不同形式的现场会14次;1996年,这个团的党委被卫戍区树为先进典型。  相似文献   

20.
隆冬的江汉平原,天寒地冻。而在湖北某预备役舟桥团“军人之家”的院子里却春意盎然。人潮涌动中。一支由25名预备役女兵组成的国防文工团,身着绿色军装、配戴“Y”字军衔正在紧张演出。这支被百姓赞誉为:“绿衣使者”“精神食粮”“桥梁纽带”的队伍,是荆楚大地一张传播国防文化的亮丽“名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