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乃刚 《国防》2012,(12):64-65
一、强化"三种认识",切实增强完善征兵政策法规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有自觉的行动.近年来,各地普遍面临"当兵冷"、"征兵难"的严峻形势,对此,要坚持从深化思想认识人手,自觉把完善征兵政策法规作为推进征兵工作发展的重要支撑,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充分认识完善征兵政策法规是贯彻落实"兵役新政"的实际行动.近年来,在国家修订《兵役法》、《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出台一系列兵役政策法规后,自治区各级自觉站在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高度,深刻学习理解国家对兵役法规政策修订的现实意义,普遍感到,这些新政策、新法规、新措施,对于有效解决征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兵役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继钊 《国防》2012,(9):45-46
"征兵难"问题的集中出现,引起各界普遍关注.究其原因,既有适龄青年价值取向多元、国防意识弱化等主观因素影响,也有兵役工作约束力不强、兵役执法难等客观因素制约.因此,要破解"征兵难"的困局,必须在加强国防教育,提高公民依法服兵役意识的同时,重点解决如何完善兵役法规制度,强化兵役执法权,提高兵役法规强制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便于各级兵役机关、专武干部、民兵干部和征兵工作人员学习掌握征兵工作的有关政策、规定,提高业务水平,确保把优秀青年输送到部队,吉林省四平市人民政府征兵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集政策、法规和经验于一体的《征兵工作业务手册》。该手册分为文件选编及党的三代领导人关于国防建设、  相似文献   

4.
依法征兵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征兵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当前征兵面临矛盾问题的有效方式。征兵工作是国家行为,兵役机关必须紧跟依法治国进程,从法治角度观察问题,以法治思维分析问题,用法治方式解决难题,积极推进兵役法规的执法创新和执法实践。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人武部在今冬征兵工作中,高度重视征集高学历兵员,及时掌握辖区内高学历适龄青年的分布情况,建立高学历适龄青年数据库,并走进院校开展兵役法规宣传,利用街道、社区、车站、超市等公共场所电子屏幕和电信网络发送征兵信息.使兵役和优待政策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6.
傅建伟  宋晓军  余小军 《国防》2014,(12):73-74
征兵难、退兵难是兵役工作近年来遇到的新问题。由于适龄青年供给总量减少,部分地区为完成征兵任务适当放宽了标准,导致退兵问题频发。为此,要加大兵役法规执行力度,奖优罚劣,严进严出;要加大国防教育和落实优抚政策力度,提高征兵吸引力;要强化兵役机构职能、创新征兵方式方法,满足新的历史时期对征兵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搞好融合,捆在一起抓。征兵工作时间调整后,春夏季节成为征兵宣传的黄金季节,同时也是民兵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时段,在内容、时间、方法上搞好融合,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相互促进的效果。要把兵役法规及参军入伍的优抚政策等,作为民兵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动员适龄民兵带头报名参军,教育其他民兵争当征兵工作的宣传员;基干民兵集中进行军事训练期间,  相似文献   

8.
短论     
征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提高征兵工作的法制化水平,必须从依法规范重点环节做起。一是要依法规范征兵决策。对征兵工作中重大问题的决策,政府领导和兵役机关一定要以《兵役法》、《征兵工作条例》为依据,严格按法定程序规范进行,坚决克服决策中的随意性、独断性以及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倾向。二是要依法规范征兵实施。各级领导和兵役机关要进一步转变领导观念和工作方法,从规范自身抓起,从过去依靠长官意志办事转变到依照法律办事的轨道上来,充分发挥法规在征兵工作中的引导、促进和保障功能。三是要依法规范工作责任。建立责任明确、权…  相似文献   

9.
对新形势下做好征兵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娄国才 《国防》2004,(12):14-14
新兵征集直接影响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和提高,关系军事斗争准备的水平与质量。因此,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新形势下的征兵工作。(一)加强兵役法规宣传,形成依法征兵氛围。依法治国、建立法制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手段和目标。适应国家建设转型的要求,做好和平时期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征兵工作,必须大力普及兵役法规知识,努力增强公民的兵役义务意识和依法服兵役的自觉性。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公民的兵役法规意识十分淡薄。据了解,报名应征的青年大多把当兵作为寻找出路的一条途径,真正把当兵看作应尽义务…  相似文献   

10.
施克华  雷爱华 《国防》2001,(9):44-44
征兵准备是搞好征兵工作的重要一环.当前的征兵准备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兵役登记的时间短、方法简单、漏登对象多、预征对象的管理无序、登记与征集脱节等几个方面.解决这些问题,夯实征兵工作基础,要实行"四个转变".  相似文献   

11.
针对今年征兵工作启动早、变化大、标准高的特点,山东省日照军分区认真贯彻落实"一季征兵、全年准备"和"节点提前、工作提速、标准提高"的要求,坚持把兵役登记与国防教育、征兵宣传有机结合.通过通报进展、帮抓调研和检查督导,加强对兵役登记工作的动态管控,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抓好适龄青年兵役登记.通过扩大范围、加大力度、突出重点等方法,深入开展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确保每名适龄青年和家长都了解征兵相关政策,充分调动适龄青年参军热情.  相似文献   

12.
周力 《国防》2012,(12):59-60
系统思想是解决复杂问题的科学方法,强调从整体上对对象进行认识和把握.随着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支撑征兵工作的基础层面已由传统意义上的军队、公安、民政、教育、卫生等几个领域,拓展延伸到经济社会存在的多个领域,征兵工作的时间、空间跨度随之拓展延伸,涵盖了组织保障、兵役登记、宣传教育、征集入伍、优抚安置和征集机构等系统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做好新形势下的征兵工作,就要全面把握征兵工作的系统性,使整个征兵工作系统的行为和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突出领导机制完善,强化征兵工作的组织保障.新《兵役法》规定,省市县军事机关兼该各级人民政府兵役机关,在上级军事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办理本区域的兵役工作.  相似文献   

13.
冯长军  刘雷 《国防》2012,(11):62-63
各地"征兵难"问题虽然得到有效破解,但部分地区存在的适龄青年不愿当兵、逃避服兵役等现象依然存在.究其原因,除了国防观念淡化、升学就业渠道拓宽、役龄人群基数减少等因素外,还在于现行兵役工作制度滞后于社会利益关系调整变化,滞后于国家政策制度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组织领导体制不够有力.从组织领导看,目前征兵工作主要由军队系统组织实施,受职责范围、体制编制所限,在协调相关资源和组织征兵措施上,存在权威不足、体制不顺等问题.从工作机构看,目前除上海、新疆外,大部分征兵办公室都不是常设机构,"一季征兵四季抓"难以落实.二是法规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相似文献   

14.
程大欣 《国防》2010,(12):62-62
《国防教育法》明确规定:征兵等工作的主管部门依照本法负责国防教育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国家和军队的有关规定,结合征兵等工作开展国防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征兵宣传与国防教育相互融合既有法规依据,又有现实必要。目前,虽然各级开展的国防教育中也有一些兵役法规教育等征兵宣传内容,但从征兵宣传与国防教育融合上看,还不够规范、普及和经常,应在搞好"四个纳入"、推进征兵宣传的"四化"上多做工作。  相似文献   

15.
倪海峰 《国防》2011,(9):65-66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新军事变革深入推进,兵役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兵冷、征兵难"问题凸显。对此,各级要积极适应新形势,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努力推进兵役工作科学发展。一、优化征兵环境。良好的征兵环境,是做好兵役工作的基础。为此,一要加强征兵宣传。把征兵宣传作为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高校和中学教育课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征兵工作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其中逃避履行兵役义务的情况尤为突出。为维护国家兵役法律、法规的权威,必须对逃避兵役义务的行为人实施处罚,以保证征兵工作的顺利进行。对逃避兵役义务的行为人实施处罚,首先要认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属于逃避。否则,行政处罚就会因缺乏事实依据而难以实施。但在征兵工作中,对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属于逃避,认定起来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有必要对逃避兵役义务的行为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17.
杨正舰 《国防》2012,(11):75
为认真做好今年冬季的征兵宣传工作,河南省新蔡县人武部积极行动,多措并举,极大地调动了适龄青年特别是应届毕业生的参军报国热情。连日来,该人武部每天出动10辆宣传车,深入到23个乡镇、8所学校巡回宣传,把国防政策和兵役知识送到学校和家庭。他们还与县广播电台联合开辟了国防法规和兵役登记工作专题  相似文献   

18.
高校征兵宣传作为征兵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要宣传兵役政策、普及兵役法规,鼓励和引导高素质青年参军入伍、报效国家.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我国已进入新媒体时代,高校征兵宣传工作只有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运用新媒体,才能扩大宣传效应,提升宣传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为扎实做好征兵工作,努力提高兵员征集质量,今年以来,陕西省坚持统筹安排、多措并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是深入组织"不忘国耻、崇尚英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四个专题教育,用红色文化激励应征青年继承发扬光荣传统;二是坚持以"强军优属九件事"为抓手,大力营造"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政治氛围;三是坚持把征兵工作纳入地方经济发展统筹规划,出台"按学历优待"政策,大幅提高义务兵优待金标准,激发应征青年献身国防的内在动力;四是研究出台"四个一批"退役安置政策,解决应征青年后顾之忧;五是充分发挥"两微一端"征兵宣传的快捷高效作用,省市县兵役机关全部开通征兵工作微博微信平台,制定了16个阶段、4.8亿条公益短信推送计划,构建覆盖全域的征兵宣传信息体系;六是针对合格人数多与征集任务少的突出矛盾,及时研究制定了《定兵原则》,确保定兵工作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七是在新兵起运前,利用民兵训练基地、学校等场所,分期分批对新兵进行役前教育和队列、体能等训练,逐人签订"服役保证书",打牢新兵入伍思想根基;八是军地联合出台《关于征兵工作退兵问题惩处办法》,对思想、身体、政治退兵的责任逐条逐项予以明确,对相关责任人(当事人)严肃惩处,切实维护兵役法规权威.  相似文献   

20.
邓小瑾 《国防》2012,(3):59-60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适龄青年就业就学容量的加大和我军建设跨越式发展对高素质兵员需求增加,兵役机构完成征兵任务的压力日益加大。"当兵冷、征兵难"问题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表现,其矛盾症结所在,主要是"四个不适应":一是征兵工作法规制度与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法制化要求不太适应,难以很好贯彻和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二是部队的成长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