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防科技》2003,(4):49-50
美国陆军的最高领导机构是陆军部和陆军参谋部,下面依次编有战区陆军、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军和师以下部队或分队。师是陆军的基本战术兵团,是集指挥与行政管理于一身、有较强独立作战和持续作战能力的战术单位。美军现有5个师种共10个现役师,包括2个装甲师、4个机械化步兵师、1个空降师、1空中突击师和2个轻步兵师。其中空降师、空中突击师和轻步兵师属轻型师,主要用于中东、亚洲等战场。装甲师与机械化步兵师属重型师,主要用于欧洲战场。  相似文献   

2.
以陆军转型建设发展为契机,分析了新时代战区陆军装备保障体系的概念内涵、特性以及战区陆军装备保障能力需求。以保障任务界面划分为基础,以指挥体系、力量体系、协调机制为支撑,搭建了"内聚外联"的战区陆军装备保障体系架构;以"适度建用分离""战区主战主导"为原则规划设计了战区陆军装备保障体系的建设流程和具体分工。研究成果可为提升战区陆军装备保障能力,加速推进战区陆军转型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特殊三三制步兵师、四团制步兵师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三三制步兵师、装甲师,二战后的改编陆军师、五群制原子师、改编目标陆军师、空中突击师(试验)、三重能力师、陆军师重组研究师、86师、高技术摩托化师、轻型步兵师,再到21世纪部队试验部队,考察了20世纪初以来美国陆军师的结构与编制经历的重大发展变化,扼要总结了美国陆军师编制改革发展的经验教训:以作战理论和战场实际情况为基础,使编制改革具有明确、合理的理由;向试验机构和整个陆军指明方向,使编制改革的目标得到广泛理解;为试验机构制定详细具体的目标,确保评估过程对编制改革方案进行有效检验。  相似文献   

4.
体制编制调整改革以来,一批部(分)队合并和转隶到新的单位。加强对这些新合并转隶部队的工作指导,推进部队的全面建设整体提高,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新合并和转隶部队官兵思想复杂顾虑多,要加强教育引导和沟通交流,尽快在思想上合心。体制编制调整后,新合并和转隶部队官兵思想总体是稳定的,但也有部分官兵思想比较复杂。有的认为自己是从外单位调入的,工作干得再好也不一定受重视;即将面临提升的干部感到新单位领导对自己情况不熟悉、成绩不了解,进步轮不到自己,发展容易受限;有的感到新单位标准高、要求严,一时间恐怕难以适…  相似文献   

5.
刊中报     
不久前,四川陆军预备役步兵师第一次党委扩大会议在原达川预师召开。会议传达了军委扩大会议和两级军区党委扩大会议精神,对新成立的四川预师如何进一步提高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能力、圆满完成以调整改革和开展科技大练兵为重点的各项任务进行了部署。 张定全政委对预师部队过去一年的工作作了全面总结。他要求新的四川预师要切实抓好“三讲”教育,进一步加强党委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抓好调整改革,确保预师部队部署调整任务圆满完成,开展科技大练兵,积极推进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把探索新形势下治军特点和规律引向深入;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大力推  相似文献   

6.
贯彻落实全军和军区基层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贵在一抓到底、求真务实上。云南陆军预备役师大抓基层建设,着力解决怎么建、建什么、谁去建的问题,使基层建设"四个基本"落实得好,"三个一线"的作用发挥得好,军地齐抓共管的局面形成得好。本期以云南陆军预备役基层建设专页的形式,摘要刊发他们基层建设的做法和经验,交流给全区预备役部队。  相似文献   

7.
在天府之国,有一支预备役劲旅——四川预备役师。他们靠艰苦奋斗的精神,白手起家,组建5年来,全师20余项工作受到总部、成都军区、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四川省军区的表彰。继承传统:白手起家建“家园”1999年盛夏时节,该师在调整改革中组建,转隶和新建单位都需迁址重建营房,依靠有限的经费甚至请不起最蹩脚的施工队。师党委惟一的选择就是成员分头下去,在艰苦奋斗旗帜下,组织各团  相似文献   

8.
正当下,随着兵团上下全面深化改革,形势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组织工作同样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担负起许多新课题。这就要求组工干部要紧扣时代脉搏,坚持与时俱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符合兵团实际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使组织工作更加有活力、更加有生命力。要增强创新意识。"变则通,通则久。"没有创新,事业就会停滞不前;没有创新,工作就会一潭死水。组织工作要想不被时代所淘汰,要想得到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的认可,就必须求创新、求突破。近年来,四师党委组织部在自身建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及基层党建和人才工作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均  相似文献   

9.
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向纵深推进后,支队着眼部分舰艇转隶调整、新装备相继入列的特点,紧贴形势任务和官兵思想实际,精心筹划组织改革中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实现“三个转变”,把意志力量凝聚到改革强军伟大征程上,锻造一流的“四铁”登陆舰部队。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初,德国国防军开始了有史以来最彻底的军事变革,将开始时的改革发展到现在的军事转型。与此相适应,德国陆军也计划将改革中的"未来陆军"向"新陆军"转型。"未来陆军"编制结构已在2005年开始实行,"新陆军"编制结构计划到2010年开始实行,是"未来陆军"的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体制编制调整改革以来,一批部(分)队合并和转隶到新的单位。加强对这些新合并转隶部队的工作指导,推进部队的全面建设整体提高,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山西某预备役师积极适应调整改革,坚持在实践中学习,探索中建设、适应中发展,逐步摸索出一条具有预备役部队特点和规律的质量建设之路,受到军区领导和上级机关的高度评价。 这个师是由现役部队调整转隶为  相似文献   

13.
刘文宁  潘立萍 《国防》2016,(10):39-41
战时政治动员是国防动员的重要组成,是从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发动人民群众参加和支援战争的措施和行动.随着我军实行"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领导指挥体制,较原军区领导体制下,战区战时政治动员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现实重大课题.应充分认清战时政治动员的特点规律,准确把握战区政治动员的职能任务,着力构建战区政治动员的运行模式,推动战区体制下战时政治动员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达川陆军预备役师坚持以中央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和邓小平军队建设思想指导新年度预备役部队各项工作,以改革、创新、求实精神推动教育训练上台阶,使部队建设实现开门红。 这个师在认真总结近几年教育训练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深化教育训练改革、加强管理工作的四条措  相似文献   

15.
日前,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在北京军区姜洪泉副司令员、河北省军区任佩瑜政委和中共唐山市委书记张士儒、市长梁志忠等领导同志陪同下,视察了唐山军分区和唐山陆军预备役炮兵师。迟浩田上将来到唐山陆军预备役炮兵师,在师机关作战室与军分区、预备役师部门以上领导进行了座谈,并听取了唐山军分区司令员兼预备役师师长杜福进、政委刘明轩关于民兵预备役工作的汇报。座谈中,迟浩田上  相似文献   

16.
在陆航学院某团建团史上,“定格”这样一组辉煌的足迹:从这里成长起来的陆军航空兵军、师职领导曾在此受训、任教;总参首长曾多次亲临该团视察;1995年,中央军委江泽民主席视察万里长江第一城时,亲切接见了团队领导并对其开拓性培养直升机人才的作法予以嘉勉褒奖。短短14年间,由空军到陆军,历经5次大的转隶归建,他们相继完成了总参陆航局局庆10周年表演,建国50周年阅兵,国产直11直升机科研、定型、应力测试、高原、高寒等“高难新”试飞任务……2000年创下了建团史上的“五个第一”:第一次日飞行时间最长(49小时36分),第一次多批次组织跨区域转场,第一次大批量组织高难课目飞行,第一次自己组织夜航训练,第一次组织轻、中型  相似文献   

17.
2011年,主要国家在陆军装备发展上更加强调"经济、有效、实用",多能化、网络化、低成本是陆军武器装备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发展新的作战能力同时,各国继续推进陆军装备现代化改进,并力图在新概念、新技术、新原理陆战装备方面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18.
薄建 《国防》2016,(6):58-59
建立战区、组建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是我军领导指挥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为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提供了重要保证.为确保改革顺利实施、取得实效,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主席改革强军战略思想,大胆破除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定势,牢固树立主战主责观、联合体系观、信息制胜观,主动适应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的新要求,真正把战区建设成为"绝对忠诚、善谋打仗、指挥高效、敢打必胜的联合作战指挥机构".  相似文献   

19.
为加强预备役部队军事主官的岗位训练,提高本级组织指挥能力和管理教育水平,石河子陆军预备役师选派师、团、营、连四级军事主官共108名到挂钩的野战部队进行对口代职训练,历时1个  相似文献   

20.
军区张海阳政委在云南陆军预备役师视察工作时指出,毛泽东同志曾要求民兵工作要"三落实",第一是组织落实,这个精神始终有指导性。预备役部队有那么多预务役官兵,如果没有组织落实,政治、军事落实就是空话,如果全区预备役部队的预备役军官都能像李汉柏同志那样,预备役部队的组织落实问题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联系部队9年多来,担任云南陆军预备役师第一政委7年多来,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协同各方面的资源,加大对预备役部队的投入,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期重点推出云南陆军预备役师第一政委李汉柏同志情系国防、履职尽责的事迹,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