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环球军事》2008,(21):58-59
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博物馆的全称是“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军事历史防御工事博物馆”,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滨海边疆区首府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巴塔连纳亚大街。符拉迪沃斯托克原是中国领土,中文名叫“海参崴”。1860年。当时衰弱的清朝政府迫于俄国的武力威胁,被迫与俄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土地全部划归沙俄,海参崴也因此沦为沙俄领土。  相似文献   

2.
大事备忘     
1858年5月28日,清政府与俄国政府签订《瑷辉条约》,被迫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俄国,乌苏里江东岸为中俄"共管"之地。1901年5月26日,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彻底失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向西方列强赔款4.5亿两白银。  相似文献   

3.
1873年沙皇俄国远征希瓦汗国。由于这次远征,希瓦汗国成为沙皇俄国的附属国,并在希瓦汗国领土上取消了奴隶制和奴隶贩卖。当时,沙俄的4支部队经过乌斯秋尔特高原和卡拉库姆沙漠以及克孜  相似文献   

4.
面对日益恶化的朝鲜局势,清政府内部战和意见不一,寄希望于俄、英调停。自1894年6月20日至7月18日将近一个月时间内,北洋大臣李鸿章全力投入请求俄国调停的工作,没有做任何军事上的准备,贻误了时机。而日本至7月中旬,已完成了在朝鲜的兵力部署,决心挑起战争。6月22日,俄国调停失败,日本向清政府提出“第一次绝交书”。7月14日,英国调停失败,日本向清政府提出“第二次绝交书”。  相似文献   

5.
面对日益恶化的朝鲜局势,清政府内部战和意见不一,寄希望于俄、英调停。自1894年6月20日至7月18日将近一个月时间内,北洋大臣李鸿章全力投入请求俄国调停的工作,没有做任何军事上的准备,贻误了时机。而日本至7月中旬,已完成了在朝鲜的兵力部署,决心挑起战争。6月22日,俄国调停失败,日本向清政府提出“第一次绝交书”。7月14日,英国调停失败,日本向清政府提出“第二次绝交书”。此时清政府才开始匆匆运兵向朝鲜牙山增援。7月21日,李鸿章派大同镇总兵卫汝贵率盛军马步六营,提督马玉昆率毅军两千,  相似文献   

6.
在战列舰时代,有一场堪称经典的海战,那就是1904年5月日俄战争中的对马海战。这场海战在海战史上,几乎等同于陆战史中的坎尼会战,也许只有拿破仑战争时的特拉法尔加海战可以和它相提并论。日本海军将领东乡平八郎在此战中一举成名,就连摧毁美军太平洋舰队的山本五十六也把他作为终身仰慕的偶像和“军神”。一、两个“强盗”间的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俄国为遏制日本势力在华蔓延,联合法、德两国迫使日本向中国归还辽东半岛。为了对俄国的“义举”表示感谢,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竟然允许俄国修建横穿东北的铁路,并将辽东半岛租借给俄国,整个中…  相似文献   

7.
任秋凌 《当代海军》2009,(12):78-78
俄国第一艘潜艇1834年由卡尔·施尔德建造(CarlSchilder)。事实上,在沙皇彼得统治时期,沙俄就多次尝试建造潜艇,但从未如愿以偿。1832年,施尔德对水雷的水下情况展开研究,计划利用其去保护俄国海岸。就在那时,施尔德有了建造潜艇的基本想法。按照他的构想,潜艇可以在水下移动,悄悄靠近敌人舰船,用水雷将其击沉。  相似文献   

8.
日本军国势力和沙俄两个帝国主义强盗为争夺中国东北而在中国土地上大打出手。1904年2月5日,东乡率联合舰队在对俄宣战前就突袭了沙俄远东舰队基地旅顺港。同年6月和8月,在两次黄海海战中击败俄远东舰队,将其牢牢封锁在旅顺港内。  相似文献   

9.
李冲  钱定瑞  刘思祺 《国防》2016,(9):85-88
"责任"是三疆卫士精神的固有品质——边防无小事,责任重于山 每逢新兵下连之前,该团都组织新兵上"土字牌前一堂课",为的是第一时间给战士们注入"责任"的基因. 界碑无言,默默诉说那段屈辱的历史.1860年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东北大片领土,"土字牌"就是沙俄瓜分东北领土后而立的界碑,本应立在距图们江入海口9.8公里处,却因当时负责立碑清兵的懒惰而立在了防川.  相似文献   

10.
黑海舰队曾经是前苏联抗击北约集团重要的海上力量之一,是北约集团不可轻视的对手。黑海舰队始建于1785年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由它与波罗的海舰队和远东鄂霍茨克区舰队一起构成的统一、强大的沙俄海军,在当时名列世界海军第三位。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宣告成功。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改造沙俄旧海军的基础上组建红海军,并成立了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里海区舰队等舰队和区舰队。经过70余年的潮起潮落,黑海舰队在实力上排在前苏联海军四大舰队中的第三位,它曾承担控制黑海、扼制地中海的重任。冷战时期,黑海舰队的战略任务是控制土耳其海峡,出地中海,对抗美国海军第6舰队;破坏欧洲的石油航线以及  相似文献   

11.
1862年5月,根据沙皇俄国陆军大臣德米特里·米柳金的建议,在历史上首次建立了4个军区.此后,无论是沙俄时代、苏联时期,还是俄联邦成立后,军区不止一次被改造,变更数量,调整疆界.军区数量最大的时期是1946 ~1953年,当时苏联超过30个军区.时光轮回,将近一个半世纪后,俄罗斯又将军事行政区划回归为4个军区.  相似文献   

12.
1856至1860年间,美国和法国在沙俄和美国的支持下联合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目的在于攫取比(南京条约)、(黄埔条约)更多的持权。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战争,其作战时间。规模和给予中国的破坏和影响,都超过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而发生于京津门户的三次大沽之战,清政府经历了败──胜──—败的曲折,对整个战局有巨大影响。本文拟对三次大沽之战的简单经过和胜负原因,作初步的分析探讨,以就正于方家。1857年12月29日英法联军攻陷广州,第二年春联军北犯。2月,英法公使派员向江苏巡抚赵德辙递交美法俄美照会,要求在3月底前派钦差大臣赴…  相似文献   

13.
近日,俄军事观察家巴拉涅茨在《共青团真理报》载文指出,俄罗斯目前正在实施的军事改革是近150年来罕有的计划激进、措施极端的军事改革,其程度堪比1861~1874年米留金(时任沙俄国防部长)军事改革。该次改革彻底改组了军队、重塑了军事指挥体系,大幅提升了俄军战力,被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赋予“神圣改革”的称号。目前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所领导的军事改革似有与米留金当年的伟业一争高下之势。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是开发水雷最早的国家之一,是早期使用水雷打击水面舰艇最频繁的国家,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战绩,水雷作战是其重要的作战手段之—。 长时间以来,俄国人始终对水雷作战表现出一种超常的兴趣。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第一,从地理上看,不论是沙俄还是苏联,其边疆与许多封闭浅滩型海区相  相似文献   

15.
清朝晚期,清政府在办理海防事务时,曾因缺乏内行人士而委托洋人承办,许多“洋骗子”借机大肆营私舞弊,使清政府花过不少冤枉钱。其中,数目较大的当属英国“阿思本舰队”案——英国人让清政府掏了38万两白银却一船未得。但最近又曝出了一个更离奇的事件:1862年美国人亨利·华尔从中国带走100余万两白银,为清政府在美国订造军舰,但中国连  相似文献   

16.
《当代海军》2003,(6):29-29,28
俄罗斯是开发水雷最早的国家之一,是早期使用水雷打击水面舰艇最频繁的国家,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战绩,水雷作战是其重要的作战手段之一。 长时间以来,俄国人始终对水雷作战表现出一种超常的兴趣。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第一,从地理上看,不论是沙俄还是苏联,其边疆与许多封闭浅滩型海区相接,在这些浅滩区可以毫无困难地大量而广泛地使用水雷——进攻性或者是防御性地使用;第二,水雷原被视为一种海军弱小国家的武器,与西方海军大国相比,沙俄和苏联在很长时间内是一个海军相对弱小的国家;第三,水雷一直是一种造价低廉而易于大量生产的武器,它是工业不发达国家海军的理想武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苏俄就属于工业不发达的国家;第四,水雷是一种隐蔽而致命的武器,“四两可以拨千斤”。因此,俄国人对水雷的浓  相似文献   

17.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早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1895年,日本通过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强加于清政府,割占了台湾。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投降,并根据重申了《开罗宣言》精神的《波茨坦公告》,将台湾归还中国。10月25日,中国政府收复台湾、澎湖列岛,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台湾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经归还给中国。1949年后,台湾虽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但民间人员来往、经济及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没有也不可能改变。  相似文献   

18.
本文系统考察了中法战争期间清政府对法斗争方略的演变。文章认为 ,自 1 881年 1 2月总理衙门上对法“豫筹办法”奏折起 ,至 1 882年 1 0月清政府获悉“法越和约”条约内容止的近一年内 ,清政府以“保护越境”、“屏蔽吾国”为目标 ,外交强硬、军事威慑并用 ,企图达成“消弭衅端”之结局。自 1 883年 1 0月清政府获悉“法越和约”内容后发出上谕起 ,至 1 884年 8月法海军突击福建水师止的 1 0个月间 ,清政府以“保境息民”为目标 ,军事上 ,越境抗击 ,中土守御 ;外交上 ,以“不损国体 ,不贻后患”为原则对法交涉 ,企图达成“保全和局”之结局。自 1 884年 8月下旬清政府对法宣战起 ,至 1 885年 8月清政府发出“和局既定”、“通谕中外”上谕止的一年里 ,清政府以“保全疆土”为目标 ,军事上 ,中国沿海反击 ,越境陆路进攻 ;外交上 ,以不赔款为原则对法交涉。最后 ,军事上实施“乘胜即收”方针 ,外交上进行和谈 ,达成了“弃藩保台”之结局。  相似文献   

19.
素有“塞外江南”美称的新疆伊犁,犹如一块璀璨夺目的绿宝石镶嵌在中国西部边关。历史上,伊犁作为占“丝绸之路”北道上的商埠重镇曾闻名于世。如今,经国务院批准,伊犁地区430公里边境上,已先后开通了霍尔果斯、木扎尔特、都拉塔和松拜等口岸。对外开放的大潮使伊犁  相似文献   

20.
一部清政府降伏台湾郑氏集团,实现两岸统一的《宝岛归清记——清廷降伏台湾郑氏政权》,近日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书描写的是清康熙年间,清政府降伏台湾郑氏政权的全部历史过程。公元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打败荷兰人收复台湾,从此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清康熙元年,郑成功病逝后,其子孙打着恢复明朝的旗号,妄图以台湾为“国”,与清政府隔海对峙,造成中国分裂。清廷与台湾郑氏政权和谈十次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