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段梦飞  陈杰红 《国防》2012,(5):41-42
坚持以形成基于信息系统装备保障能力为主线.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是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的基本形态.武器装备是形成基于信息系统作战能力的物质技术基础.当前,民兵预备役部队装备科技含量和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推进基于信息系统的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必须立足实际,以更新观念为先导,加强理论研究探讨,找准基于信息系统体系装备保障能力建设的着力点,充分利用现有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成果,从该干能干的事做起,逐步建立信息化装备保障体系;注重在提升各级装管干部信息化能力素质上下功夫,增强想信息化、谋信息化、抓信息化的意识和本领,借助当前省军区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强劲势头,科学筹划和引领民兵预备役部队装备管理和保障模式变革;坚持积极主动作为,从已列装的新型指挥系统和主战兵器人手,从仓库和修理所等保障机构建设入手,运用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通过嵌入、改造、链接信息技术,努力提升民兵预备役部队主战兵器作战能力和技术保障水平;充分发挥民兵预备役部队寓兵于民、军民结合的优势,会同地方有关部门搞好装备动员准备,对地方先进的信息技术人才和装备设备,平时搞好预征预储工作,战时通过实施快速动员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2.
关于信息化作战装备保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并分析了信息化作战装备保障的概念、标志及主要特征。其中主要特征为:能力要求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一体化综合保障能力;力量体系是基于保障单元的多功能集成体系;保障方式是基于智能化保障手段的精确保障;保障方法是基于信息化作战行动的多样化保障。指出信息化作战保障的实现,需要智能化的保障手段提供技术基础,知识化的保障队伍提供智力基础,配套完善的机制提供制度基础,一体化保障环境提供外部条件;提出了建设信息化作战装备保障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3.
《政工学刊》2011,(12):11-11
对装备系统而言,保障力就是战斗力。贯彻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必须把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能力作为重要着力点,推动装备保障力建设向适应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上聚焦用力。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山西省军区按照"保障机制一体化、保障方式社会化、保障手段信息化、后装管理科学化"的建设思路,积极融合军地资源,逐步健全保障机制,不断创新保障模式,使政治工作服务保证作用发挥明显,后勤保障功能规范高效,装备保障快速精确有力,实现了综合保障从条块分割到高度聚合,为提升省军区部队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方世敏 《政工学刊》2012,(10):60-61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政治工作信息就是作战阶段涉及政治工作方面的各类信息,它与军事工作信息、后勤保障信息、装备保障信息配合协作,共同支撑作战指挥活动。一、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政治工作信息的特征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政治工作信息的根本任务是发挥直接作战和服务保障的双重功能,除了具备军事信息的传递性、时效性、广延性、复杂性、对抗性、保密性等基本特征外,相对于日常政治工作信息及战时其他信息,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其特点可概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部队现有装备保障体系与精确保障的差距、基于信息系统的战时装备保障的特点与基本要求,构建了基于信息系统的战时战术级装备保障体系,并以远程机动作战全过程为背景,探讨了基于信息系统的战时战术级装备保障体系的运行,为提高战术级装备保障能力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军事变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加速发展,使未来战争战场环境、作战样式和保障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化战争对空降作战军需装备保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做好空降作战军需装备保障工作,必须周密计划,完善装备保障预案;预有准备,完善装备储备体系;因地制宜,灵活运用装备保障方法;立足需求,加强高技术装备的研制;加强防护,提高装备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8.
姜志平  刘勇  姚轶  鲍广宇 《国防科技》2012,33(5):33-38,66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是我军独创的军事理论,其生成模式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论文从三个角度剖析了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的生成模式。首先,研究了作战体系、信息系统、作战能力、作战能力生成模式等相关概念,并且提出了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生成模式的定义;其次,研究了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的生成环节,从过程和作战要素两个角度对生成环节进行了阶段划分;最后,从倍增机理、聚合机理和耦合机理三个方面研究了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的生成机理。  相似文献   

9.
针对战术级网络化装备保障缺乏有效概念描述的问题,研究和构建了战术级网络化装备保障高层作战概念图。基于高层作战概念图核心要素及其逻辑关系分析,设计了高层作战概念图的视图结构;基于内涵、特征分析,构建了战术级网络化装备保障的使命任务高层作战概念图;从信息系统和力量结构两方面,构建了战术级网络化装备保障体系架构高层作战概念图;以主要保障活动为重点,构建了战术级网络化装备保障典型行动高层作战概念图。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条件下装备技术保障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不但引起了作战理论、作战样式、作战手段的变化,而且促进了装备保障的变革.如今世界上各主要军事强国的装备技术保障都在信息技术带动下发生着变革.文章从装备技术保障的理论、体制、技术手段、方式、指挥管理、防卫等方面分析了世界军事装备技术保障的变革趋势,为军队装备技术保障的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系统动力学的相关概念、特点.分析了战时通用装备保障系统的体系结构.并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战时装甲装备保障子系统进行了简化模型仿真研究,验证了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通用装备保障建模的可行性;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战时通用装备保障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必将对通用装备保障系统的结构优化和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陆战场无人化、智能化作战需求及其对指挥信息系统的能力要求进行分析。以美军为典型样例对无人装备的指挥信息系统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对无人装备作战指挥信息系统体系架构进行构想,并提出未来需重点突破的关键技术,最后对军队无人装备指挥信息体系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着眼于提高通用装备保障训练的集约化水平,为信息化条件下体系作战通用装备保障能力生成提供支持,将平台的方法引入通用装备保障训练中,提出了通用装备保障专业综合训练平台的思想,建立了一个4层结构的通用装备保障基地化训练体系框架,并以某装备院校为例构设了一个通用装备(军械)保障专业综合训练平台框架.研究成果为实现通用装备保障训练资源的集约化整合探索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曹裕华 《国防科技》2021,42(2):14-20
按照现行装备试验鉴定体制的要求,装备作战试验是新研太空目标监视装备在正式交付使用单位前必须完成的一类试验。太空目标监视装备具有精密昂贵、价值高、单台套、集成度和复杂度高等特点,开展作战试验与普通的侦察探测装备和常规兵器区别较大。本文介绍了太空目标监视装备作战试验的对象与要求,分解了太空目标搜索发现、监视管理、目标识别、信息共享等实战能力和实战能力的生成与保持要求,构建了作战试验评估指标体系,并依据太空目标监视任务剖面和环境剖面设计了作战试验项目,基于作战试验指标考核评估确定了评估数据采集需求,紧贴太空目标监视装备实际使用面临的环境条件构设了逼真的作战试验环境条件。这些研究可为太空目标监视装备作战试验实践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基于信息系统的作战指挥效能评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嵌入式"作战指挥效能评估策略;按照指挥实体、指挥活动、指挥效果3个层次,梳理了指挥主体效能、指挥信息系统效能、指挥活动效能和指挥对象任务效能4个方面的评估内容框架;根据评估活动与作战指挥活动"一体化"原理,设计了作战指挥效能评估在各个作战阶段的活动流程,并进一步提出了作战指挥效能评估工具"功能性嵌入"作战指挥信息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筹措供应中心的装备器材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先进的物流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思想应用于装备器材保障中,阐述了建立装备器材筹措供应中心的重要性,构建了基于筹措供应中心的装备器材保障体系,设计了基于筹措供应中心的器材保障物流网络和器材保障信息管理,探讨了该模式下装备器材保障体系的运作机制,从而实现了装备器材保障管理的系统性和集成性,提高了装备器材保障的时效性和敏捷性。  相似文献   

17.
根据装备维修信息化、智能化保障需求和发展,提出了基于Web的交互式维修信息支持系统。将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ETM)与Internet、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分析了系统的结构和主要功能,同时研究了系统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较好地实现了装备维修资源优化管理与共享,对维修技术实现远程信息的支持,并具体应用于某电子装备维修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18.
装备战场抢修是保持和恢复战斗力的重要方法,而抢修时间对战场抢修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甚至直接影响着战争的进程。准确预测并确定装备的抢修时间有利于战场指挥员合理分配抢修力量,有针对性地开展抢修工作,以最大程度地保持和恢复装备战斗力,使战伤装备尽快重新投入战斗。以航空装备某电子系统为例,建立了战场抢修时间的计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求解,实例证明,该方法对于预测并确定战场抢修时间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武器装备战斗损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通用武器雷达装备战损规律研究”成果为基础,系统阐述了开展武器装备战斗损伤研究的方法体系,介绍了战斗损伤建模与仿真、装备战斗损伤机理研究、装备战斗损伤分析、战斗损伤试验的相关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系统建模语言(SysML)是在对UML2.0子集进行重用和扩展的基础上,综合了面向对象方法和结构化方法的各自优势,提出的一种面向体系结构设计的可视化建模语言。以该设计语言为基础,构建了装备保障体系结构视图模型,并考虑到目前国内关于体系结构评估缺少相关可执行模型的现实情况,引入了复杂网络理论,将各保障实体抽象为网络中的点,实体间的关联关系抽象为边,以军装备保障体系力量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军级装备保障体系网络结构模型。最后对网络模型的鲁棒性进行分析,为装备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