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国藩不仅是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政治家,同时他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学家。曾国藩一生恪守“立德、立功、立言”的古训。他读了一辈子书,并乐此不疲,是一个好读书、善读书之人,在读书上是非常有心得的。在曾国藩家书中,他经常告诫自己的弟弟、晚辈们一定要多读书,还教给他们读书方法,归纳起来主要强调了“三贵”。一曰贵“恒”。曾国藩说:“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2.
耐烦者,事不避琐碎,不畏烦难,缜密细微,蔼然可亲之谓也。明代官员、学者耿定向著《耐烦说》,其论耐烦超过廉洁、谨慎、勤奋所谓"为官三箴",而列为第一要义。尤其是"耐烦"比廉洁重要,此观点历来从政言论中都没有谈到。不是说廉洁不重要,而是要求官员特别是基层官员,耐烦理事是从政的非常重要的操守,折射出官员的民本意识,关系到人心向背。近年来,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解决了大量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赢得了群众拥护,凝聚了党心民心。但也应看到,一些地方和部门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群众利益受损的现象,社会治理和公共事务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3.
正如今,党员干部在做职工群众工作时,以"声"教代替"身"教者不乏其人。"身"教与"声"教虽字音相同,意义却差之千里。"身"教既要说更要做,注重的是身体力行、言行一致;而"声"教者则是以言代行,光说不练或说得多练得少。"身"教者做得多、说得少,常以自己榜样的力量带动周围人,多做有利于群众的事;"声"教者则是只会说些大话、空话,一味炫耀自己的政绩,而脚踏实地地慢工出细活、做长远意义上有利于职工群众的实事则很少。"身"教者多见其行,少闻其声,默默工作;"声"教者则成天一副说教面孔,却难办成一  相似文献   

4.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但其一本薄薄的《曾国藩家书》却让我看到了一位慈父、仁兄、孝子的形象。《曾国藩家书》从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到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应有尽有,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着真知良言。曾国藩在道光22年12月给诸弟的信中说到: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曾氏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功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个人一读。就今天而言,一个人要想融入社会跟上时代,唯一的法宝就只有做到“有志、有识、有恒”,不断地学习,增加自己的学识,加强自己的修养,提高自己的能力。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浪潮风起云涌,如果不加强学习,又如何能跟得上战争的步伐?等到被战争淘汰时则悔之晚矣!  相似文献   

5.
陈鲁民 《政工学刊》2018,(10):76-76
曾国藩是个既爱琢磨事又爱琢磨人的人。他一生广交朋友,但并非滥交,而是有自己的严格交友原则。他说"择友乃人生第一要义。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为此,他归纳了交友之道的"八交九不交"。先说"八交",即"胜己者;盛德者;趣味者;肯吃亏者;直言者;志趣广大者;惠在当厄者;体人者"。曾国藩交友最重"胜己者",他的好友胡林翼,在用兵打仗、运筹帷幄上比他  相似文献   

6.
廉政箴言     
与其后悔已然,不如防患未然。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端其身。警钟长鸣长鸣长警,醒言常省常省常醒。金钱美女得一时之欢,手铐脚镣葬一生幸福。廉洁奉公处处为群众着想,艰苦奋斗事事为人民操心。处事要公,公生明;律己要廉,廉生威;待人要诚,诚生信;工作要勤,勤生效。  相似文献   

7.
洋务派首领之一的曾国藩,虽未能与洋务运动相始终,但他最早提出了以学习西方“长技”为核心的“自强”思想,并在具体实践中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同时,其“自强”思想的局限性与负面效应也有明显的反映。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谈点肤浅意见。一、“自强”思想的形成与“自强”的目的“师夷长技”以求“自强”,是洋务派的共同纲领,就狭义讲,它是洋务运动的基本的内容。从现有资料看,最早提出这一思想并阐述其具体内涵的则是曾国藩。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不久,曾国藩即于186O年12月19日(复陈洋人助剿及采米运津折)中提出:“此次款议虽…  相似文献   

8.
曾国藩的幕僚智囊团聚集了四百多位当时在各个方面突出的人才。他是通过什么办法聚笼如此多的人才?他与幕僚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又是如何? 人的一生很多时候都在给“别人”做事,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别人事业的成功,还是自己成功,能力和舞台都是决定成功与否的两个关键要素。曾国藩的能力与舞台在哪? 青梅煮酒,实为两虎相斗。倾身结纳,志在英雄援手。曾国藩以其亲身实践告诉人们,待英雄要屈身,处小人要谨慎。人以类聚,事以助成。而强强联手,则更是大事易成。曾国藩如何与英雄结手?蒋介石说:“曾国藩自己成功,也让别人成功,自己发达,也让别人发达,别的姑且不论,仅此一点,就足以作为我们的老师了。”曾国藩在自己建功立业的同时,常常能够很好地把握他与下属之间的“取予”分寸。他是如何立人、达人的?  相似文献   

9.
党员领导干部的人品官德历练,既需要经常性的教育引导,更需要不断地自我修为。新时代的一名好干部,应谨记"十不该":第一,不该对"官"有所痴。1923年孙中山到岭南大学视察时说:"立志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邓小平在"文革"后复出时、习主席主政后也多次引用了孙中山的这句话。曾国藩说:"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正因为他们都怀揣做大事的愿望和梦想,所以成就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业。  相似文献   

10.
论湘军饷源与湖南地方财政之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53年春 ,当曾国藩奉命在湖南帮办团练 ,继而组建湘军的时候 ,他所面对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如何筹措巨额的军饷了。因为此时湘军充其量只能被朝廷视为一支地方军队而已 ,不得不自谋筹饷。湘籍京官曾国藩在为湘军筹饷的过程中 ,遇到了来自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制度的重重阻力。具体来说 :其一 :清王朝早已陷入财政困境 ,其军费开支有限 ,而且主要用于国家经制兵八旗和绿营 ,对曾国藩的湘军却少有支持。我们知道 ,鸦片战争之所以以清朝的失败而告终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方面的贫穷与落后使其经受不住战火的洗礼 ;而太平…  相似文献   

11.
同治三年 ( 1 86 4年 )七月 ,湘军主力一举攻克了天京 ,镇压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就在湘军为清王朝剪除内患的盖世大功告成之际 ,湘军首领曾国藩却出人意料之外地奏请裁撤湘军 ,在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 ,除湘军水师被改编为国家经制兵长江水师 ,鲍超、刘松山等陆营军万余人留存外 ,其他直辖军和所属湘军都相继被裁汰。由此 ,我们不禁会产生疑问 :曾国藩为何要在功成名就的时候 ,选择裁军之路呢 ?以往的学者在分析湘军裁撤的原因时 ,主要是从政治、军事的角度去考虑 :诸如湘军首领曾国藩此时已权高位重 ,为避权势 ,谙知封建理义之学…  相似文献   

12.
一、对皇帝感恩图报,但不愚忠 曾国藩于清嘉庆十五年(1811年),生于湖南湘乡。他家世微薄,世代为农,可却官运享通,至办湘军前已官至二品。他决心以尽忠直言报答天恩。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曾国藩在家书中写道:“三次升官,皆御门时特擢,天恩高厚,不知所报。”曾国藩这种感恩思想曾多次在家书及上疏中表露过,可见这是他前期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咸丰元年曾国藩在  相似文献   

13.
曾国藩治理的湘军非常有战斗力已是不争的事实 ,但关于曾国藩的治军思想 ,学术界却少有研究。笔者认为 ,曾国藩自己所说的“用恩莫如用仁 ,用威莫如用礼” ,就是对其治军思想的全面概括。同时 ,笔者从以仁申诫、以仁相处两方面分析了“仁” ;从气质之礼、处世之礼、制度之礼三方面分析了“礼” ,尽可能详尽地总结了曾国藩的治军思想。  相似文献   

14.
《兵团建设》2007年第十期刊载万卫平之《兵团赋》,文辞华丽而凝练,气韵跌宕而飞扬,体物生动而细腻,实开兵团赋作之先河,读后深有所感。赋者"受命于诗、拓宇于辞",更兼纵横家之雄辩滔滔。凡情、景、物、事、理皆可入赋,要在铺采摘文、体物写志;亦有重藻饰、骈偶、声律、用典者。如果称诗为"精巧玲珑"、"幽兰芳草",则赋可谓"宝马雕车"、"参天玉树"。如果称散文"珠玉散落"、"自然天戍",  相似文献   

15.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即今南京)以后,从1853年5月开始出师北伐和西征。北伐由于孤军深入,于两年后失败。西征一开始曾取得重大战果,一直打到湖南,占领了长江中游广大地区。但由于战略指挥的失误,兵力分散,缺少协同,从1854年7月开始,在曾国藩湘军的凶恶反扑之下,节节败退,岳州、武昌、田家镇等地相继重陷敌手。到12月初,曾国藩气势汹汹地扑到九江,狂妄叫嚣要“肃清江面,直捣金陵”。这时的军事形势对太平军十分不利。如果九江、湖口再失,曾国藩将直扑安庆,打开天京的西大门,太平天国的农民政权就有夭折的危险。太平军只有在鄱阳湖地区给敌人以沉重打击,挫败敌人的攻势,并进行反攻,夺取西征的胜利,才能确保天京的安全,发展革命形势。但要打胜这一仗颇不容易。在士气上,太平军由于节节败退,战斗情绪受到很大影响;而曾国藩的湘军连续打了几次胜仗,“将士皆骄”,急欲以  相似文献   

16.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把人分为三种,德才兼备者为圣人,德胜才者为君子,才胜德者为小人。荀子把入分为三类,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之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之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之妖也。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不能用君子和小人两极分化的标准,简单进行人生分类。应该结合社会实践解读人生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隐忍曾国藩     
《兵团建设》2012,(13):49
曾国藩二十岁左右求学衡阳时,师从汪觉庵。同舍里,有一个叫杨甫瑞的同窗,是当地有名的富家子弟。杨甫瑞依仗着家庭的权势,平时十分骄横,对班上的同学也十分过分。对学业明显比他优秀的曾国藩,他更是处处刁难。一天,曾国藩拿一个凳子,坐在窗前,就着窗外的光线,大声朗读《左传》。读得正专心,突然听到有人大声朝他吼道:"曾国藩,你把窗户都挡住了,我怎么看书啊?还  相似文献   

18.
加强政治干部队伍建设,关键要在坚定政治信念、锤炼忠诚品格中树好"党代表"的形象;在服务保障中心、全面聚焦打赢中树好"指挥员"的形象;在强化行胜于言、传承优良作风中树好"实干者"的形象,切实把政治干部队伍搞坚强。  相似文献   

19.
左师触龙说赵太后张万明公元前263年,秦国乘人之危攻赵,赵向齐求救。齐国虽答应救赵、但却要赵太后把幼子长安君送齐国做人质。大后因溺爱幼子,愤然拒绝。大臣们虽纷纷进谏,太后却决意不从,并告示"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于是,朝廷上下出现万马...  相似文献   

20.
维公元2004年9月5日晨,雷霆挟千里,暴雨袭万州;山崩地裂将至,黎民百姓匪知;逸夫婴儿犹酣睡,小镇早市生意隆。万州区铁峰乡民国场一派祥和繁荣景象!上午8时过,铁峰山风雨飘摇,似大厦将倾。当地党委政府、解放军万州区人民武装部、重庆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驻万施工指挥机构,紧急调动、协调在此施工的武警交通三支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火速投入疏民离险、救民脱险战斗。时有大爷称:其孙女的入学通知书尚在家中要取;有大妈言:她半辈子的存款就藏在枕头芯里要拿;还有大伯讲:他老伴卧病在床要抬……抢险者们急群众所急,解人民所危,生死置之度外,使命牢记心中,一次次冲进险区,一批批救走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