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看到桌子上摆放的斑驳发黄的雷锋照片时,赵老语出惊人:"雷锋就是我接的兵!"赵鸿刚刚从部队转业后,除了上班就是到各中小学校、单位、工厂作报告,讲雷锋故事。听说他是从雷锋生前所在部队转业的,雷锋还是他接的兵,大家都争着请他讲雷锋当年的故事。连日来,河北省广平县党政机关、  相似文献   

2.
20世纪60年代一个士兵生命的定格,让一位伟人欣然命笔,领袖大气磅礴的7个大字——"向雷锋同志学习",犹如一声报春雷,在华夏大地荡起无数温暖与感动。雷锋精神也由此在中华儿女的血脉中奔涌延续。半个世纪过去了,雷锋作为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楷模,却从未走远,军营深处依然活跃着他的身影。他是全军青年官兵的精神偶像,"接过雷锋的枪"成为广大  相似文献   

3.
到南空某雷达站的第一天,听到连队官兵亲切地叫上士、雷达技师卢凯宣"雷锋",感到很诧异,就对着连队会议室墙上雷锋英模画像给他进行了"画像",雷锋是圆脸,而他是国字脸。为什么大家都叫他"雷锋"?有困难,找"雷锋""‘雷锋’,梯子放哪儿了?""‘雷锋’,热水器坏了。""‘雷锋’,帮我把被子晒一下"……几乎每天,都能听到类似的声音在营院里响起。每次走廊的灯刚刚坏掉,他就扛着梯子上去检查;  相似文献   

4.
与雷锋同行     
正来吧,做一个雷锋的同行者,时代的行动者3月,大地复苏,植物泛青。3月,清澈的天空下,人们传诵着一个熟悉的故事。3月,喧嚣的嘈杂中,人们唤起一个共同的记忆。雷锋,一个小个子的解放军战士,用他22年短暂生命,为国家、为民族留下了时代的永恒精神。近半个世纪,雷锋精神的接力棒传了一代又一代人,形成伟大的时代精神谱系。我们这个时代是"雷锋辈出"的时代。在雷锋为民服务、助人为乐的那个年代,在遥远的西部,在兵团热  相似文献   

5.
当你打开《当代中国科学家与发明家大辞典》(当代中国出版社)第425页时,便能看到这样一个名字:李长甫。对他的经历和科学发明,该词条作了简要的记述,查阅便知。但在他科学发明的背后,他苦心钻研新型材料20年,竟是为了雕塑雷锋像的事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6.
“一心向着社会主义”。这是雷锋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们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雷锋对社会主义无比热爱雷锋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不是偶然产生的,而是他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凝聚起来的。苦难的旧社会,夺去雷锋一家5口人的生命,使他7岁成了孤儿。1949年家乡解放后,雷锋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上了学,过  相似文献   

7.
杨波  王昊 《中国民兵》2013,(4):27-27
捐资助学,贫困学生亲切喊他“雷锋叔叔”:嘘寒问暖.孤寡老人亲切叫他“雷锋儿子”……他就是四川省绵阳市精神文明先进个人、四川某预备役高炮团团长刘海伟。  相似文献   

8.
王海明 《国防》2014,(6):7-7
正乔安山是雷锋的亲密战友,今年已74岁。日前,他来到山西省文水县,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并与"小贾爱心接力团"共缅英烈事迹。55年前即1959年,乔安山和雷锋都在鞍钢工作并相识。1960年两人同时入伍,雷锋是乔安山的班长,  相似文献   

9.
湖南望城,雷锋故里。60年前,雷锋从望城区参军入伍,将他有限的生命,投人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成为亿万人民心中永久的记忆。60年后的今天,这里以“雷锋”命名的道路、场馆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0.
万里长江,奔腾不息;锦秀江南,人杰地灵。 在当年郑和下西洋起锚的江苏太仓,有一位孜孜不倦、全心全意传播雷锋精神的退伍军人。30多年来,他坚持搜集雷锋资料,自费开办“雷锋文献资料馆”,义务为社会群体作雷锋事迹报告,风雨无阻传播雷锋精神,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诠释了一名老兵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就是被誉为“雷锋传人”的“雷锋团”退伍军人石矢。1996年2月,经南京  相似文献   

11.
雷锋,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20世纪60年代亲手树立起来的典型。雷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普通一兵;雷锋精神,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崇高美德的划时代标志。雷锋是湖南长沙人,出身穷苦。父母兄弟受旧社会迫害相继惨死,他7岁就成了孤儿,在穷亲戚的帮助照顾下生活。新中国成立后,雷锋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开始上学读书。1956年,他高小毕业后,在乡人民政府和长沙县委当通信员和公务员。1957年加入共青团。先后参加当地水利工程、团山湖农场和鞍钢建设,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1960年他参军入伍后,勤奋好…  相似文献   

12.
2003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40周年。雷锋,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40年前亲手树立起来的典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从培养“四有”新人的高度,大力倡导向雷锋学习。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结合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提出了“学习雷锋同志,弘扬雷锋精神”和“一定要继续在全国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历史,有时会那么巧合。37年前,河南省邓州市560多名新战士,入伍来到沈阳军区某工程兵团。他们和雷锋生活在一个团队。有的和雷锋分在一个连,住在一张大通铺上;有的和雷锋一起担任校外辅导员;有的与雷锋同台演节目;有的和雷锋一起出席过沈阳军区首届团代会。他们都听过雷锋的报告,许多战友还坐过雷锋的车。雷锋不幸遇难时,有的还亲自参加抢救。雷锋虽然离开了他们,但雷锋精神给他们的心灵深处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以后的生活中,是雷锋精神一直激励着他们走下来,一走就是35年。沧桑岁月,春秋寒署,他们始终象雷锋那样工作、生活。后来,他  相似文献   

14.
在雷锋照片中,有几幅擦车照片家喻户晓。近年来有人在网上否定雷锋照片的真实性,自然也把矛头指向了这几幅擦车照片,指责这是作秀造假。其实,这几幅雷锋擦车照片都是形象照片,不能按照一般事迹照片来看待,其摄影摆拍属于合理创作,根本不存在什么作秀造假的问题。这几幅照片的拍摄者是原沈阳军区工程兵宣传助理员张峻。他在2000年出版的《永恒的雷锋——雷锋照片纪事》书中,对此专有一节回忆,所用的标题就是“《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创作经  相似文献   

15.
他曾与雷锋在一起当兵,复员后来到农五师八十四团。40多年过去了,老人一直传承着雷锋精神"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人民忠于党……"见到贺本源老人时,他正在农五师八十四团中学和学生一起唱《学习雷锋好榜样》。从他那深邃的目光和动情的歌声里,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老人对战友的怀念。1959年12月31号,18岁的贺本源穿上新军装,登上了从湖北省荆州市开往沈阳的军列,他至今仍清楚地记得,1960年元旦是在火车上度过的。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贺本源很  相似文献   

16.
这张照片的持有者是雷锋生前战友、《雷锋》一书的作者陈广生。不久前,他在清理书信资料时,偶然间发现了这张照片。因时间久远,陈广生也不记得是何时收藏,但据陈广生推测,照片可能拍摄于1962年春天。那年,雷锋曾单独带领一个班驻到辽宁省铁岭市下石碑村执行运输任务。在下石碑村几个月间,雷锋经常参加助民劳动,这  相似文献   

17.
对今天的青少年来说,雷锋的故事可能显得有些遥远、陌生。有人担心,近50年,在许多新的"感动中国人物"涌现之后,雷锋还能感动中国吗?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雷锋当年所做的事,50年来已被不断重复。新中国屯垦戍边100位感动兵团人物,是兵团不同行业的代表,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以自己的行动,默默  相似文献   

18.
今日“雷锋团长”──访某基地后勤部副部长刘德全梁运增提起“雷锋团长”刘德全,在军内外没有不知晓的,人们送给他“雷锋团长”这个美称转眼已经七、八年过去了。如今的“雷锋团长”怎么样了?日前,笔者专门走访了现任某基地后勤部副部长的刘德全。在一间陈设简单的办...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本反映雷锋精神本质,体现时代要求、具有权威性的学雷锋通俗读物,由总政治部组织部编著。雷锋,像一滴水那样平凡无华,但却折射着太阳的温暖与光芒雷锋,如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壮美的辉煌引来了万众的仰望雷锋,矗立在人类精神的高地,永久释放"中国梦"的正能量本书生动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雷锋,再现雷锋的生命轨迹和英雄本色。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40周年,也是闻名全军的老典型孙茂芳学雷锋40年。连日来,首都各大媒体都以显要位置刊发通讯、专访或消息,介绍他鞠躬尽瘁为人民做好事的感人事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