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防空兵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测评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测评体系,从宏观角度对防空兵装备信息化发展水平做出定量评估是防空兵信息化建设决策的需要。本文结合我防空兵装备编配实际和信息化防空作战对防空兵武器装备的要求建立了其测评指标体系。运用幂指数法和线性加权法建立了防空兵武器装备信息化评估模型。并以某防空旅为例进行了实例测评,能够反映该旅的武器装备信息化真实水平,证明建立的测评体系是可行和正确的。  相似文献   

2.
防空兵作战指挥对抗能力评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战指挥对抗在未来防空作战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科学评估防空兵作战指挥对抗能力,对防空兵作战指挥对抗系统进行了全面分析,建立了防空兵作战指挥对抗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该系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从而为综合评估防空兵作战指挥对抗能力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能使定性描述定量化,客观地反映了防空兵作战指挥对抗能力的真实情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导弹阵地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构建了导弹阵地信息化建设的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导弹阵地信息化建设评估模型,基于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是实现网络模型的建立、训练和仿真,利用训练好的网络模型对不同导弹阵地的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评估.计算分析表明,建立的测评体系符合实际,模型便于部队和决策机关操作,对于...  相似文献   

4.
针对防空兵系统特点,运用模糊多属性决策理论探索防空兵作战能力评估问题。构建了模糊多属性评估算法,结合具体的数学工具建立了模糊多属性评估模型,经过三级模糊综合评估得出评估结论。经实例检验该方法在防空兵作战能力评估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另外该方法在其他领域也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林通  王新富  王瑞然 《国防科技》2010,31(1):48-51,66
文章通过分析防空兵精确作战的内容,构造了防空兵精确作战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防空兵精确作战能力灰色评估模型,并通过计算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防空兵C3I系统C3CM(C3I对抗)的分析,建立了防空兵C3I系统C3CM能力评价指标,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相应的评估模型,介绍了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权重的方法,并给出了具体实例证明其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根据兵力机动任务对综合保障的实际需求,构建了综合保障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了战斗保障能力、后勤保障能力、装备保障能力以及综合保障能力评估模型。明确了防空兵分队兵力机动实施综合保障的主要内容,较好的解决了防空兵分队兵力机动综合保障评估问题。  相似文献   

8.
结合实际作战情况,给出了防空兵C3I系统生存能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AHP和Delphi法进行权重的确定,并对定性指标的处理方法即Delphi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定量指标采用标准化值的方法处理,从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专家赋值的主观因素,利用AHP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防空兵C3I系统生存能力的综合量化评估模型,最后以实例证明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云重心理论在防空兵作战能力评估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防空兵作战能力评估是一个复杂的多指标综合体系,不仅与作战编组、部署、地形和敌我战场情况的处置等因素有关,而且还包含许多随机和模糊因素。在建模分析中各指标基本评定值确定比较困难。结合防空兵作战能力评估模型,运用“云重心”理论确定了评估模型中各指标基本评定值,增强了模型的可信度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定量评估工程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工程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并借鉴国家信息化评价体系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工程装备保障信息化指标体系,并综合利用AHP法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模型。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其结果表明此模型能够对工程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水平作出科学的定量评价。将此模型应用到部队的评估工作中去,可以正确指导工程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估各作战部队的信息化水平,针对目前作战部队信息化发展建设水平评估方法难、评估指标体系变量多的特点,依据建立的评估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建立数学模型,列出分析步骤,计算各作战部队信息化水平的主成分,通过对主成分进行选择,综合得出新的评估指标变量,实现了更加快捷、直观地对作战部队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估,有利于正确引导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对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估分析,是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为此,首先明确了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质量的评判标准,进而构建了反映装甲兵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质量的评估体系,为装甲兵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模糊综合评判在指挥信息优势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准确地对军队作战行动中获得信息优势的潜在能力进行综合考查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好地指导我军信息化建设,分析了现行指挥信息优势评估中的方法的不足.在现有评估方法基础上,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提出了一种更优的隶属度函数来建立模糊评判矩阵中的元素值,并论证确定该隶属度函数的合理性,给出用该隶属度函数确定的模糊评判矩阵的一个实例.用提出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来评估指挥信息优势评估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指挥信息优势评估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在论述装备互用性是信息化条件下的一个重要关键特性的基础上,给出装备互用性概念和能力概念模型,研究了互用性的度量方法,给出了互用实现度和新的连通性度量指标,以期为我军装备信息化建设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炮兵作战指挥训练手段运用效果,在分析影响炮兵作战指挥训练手段运用效果因素的基础上,应用可拓方法建立了炮兵作战指挥训练手段运用效果多指标参数的物元可拓评估模型,以定量评估结果对炮兵作战指挥训练手段运用效果进行了评价分级,并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评估结果进行了比较,结论基本一致。其评估结果可为发展信息化炮兵作战指挥训练手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油料装备信息接入和传输网络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将油料装备从逻辑上划分为基础层、系统层、决策层3个层次的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从基础层到系统层信息接入的网络方式,以及系统层到决策层信息传输的联网形式,从而为油料装备信息化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网络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装备体系是未来信息化战争的作战主体。根据总体作战效能指标要求,将其逐层分解到各级指挥信息系统及其信息化装备上是确定各级各类信息化装备保障要求的前提条件。分析了信息化装备体系的基本构成以及信息化装备常用的RMS参数,对信息化装备体系任务效能总体指标的影响因素及其分解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而构建了信息化装备体系RMS参数体系的框架模型,为面向作战任务科学预计信息化装备的保障要求提供了一种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后勤资产可视化是后勤信息化的基础工程。从信息化一般成长过程来看,我军后勤资产可视化建设已步入“增长”阶段,其特征是系统集成和组织转型。当前应遵循其本质和发展规律,制定明确的战略规划,重点做好体系架构和体制变革工作,探索可持续发展路线和一体化发展模式,加强综合治理和信息文化培育工作,提高建设效益,实现信息价值,把后勤资产可视化建设全面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不断发展,组网电子对抗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为了评估组网电子对抗的干扰效能,通过分析组网电子干扰的任务目标和工作模式,构建了组网电子对抗的评估指标体系,将模糊层次分析法应用于组网电子对抗的干扰效果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模糊层次评估模型。该方法通过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实现了对组网电子对抗效能评估体系中不确定性指标的量化和对干扰效果较为准确、客观的评估。实例结果分析表明模糊层次分析法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可以为组网干扰效果的评估和组网干扰资源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