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兵团建设》2012,(18):51
滕代远出任八路军驻疆代表后,几次与盛世才联络、交涉,争取盛世才支援抗战正在莫斯科学习的滕代远,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前去新疆,建立共产国际与我党的联系。滕代远从莫斯科动身,经阿拉木图秘密进入新疆,抵达迪化(今乌鲁木齐),住了一个多月,始终未能在约定地点见到我党派来与他接头的邓发,只得返回苏联。1936年10月中旬,党中央命在莫斯科的陈云和滕代远赴新疆迎接西路军进疆。与此同时,共产国际和苏联答应提供武器弹药装备进疆的西路军。  相似文献   

2.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根据当时全国斗争形势的需要,命令红四方面军的第五军、第九军、第三十军及总部西渡黄河,以打通通往苏联的国际通道,为抗日战争建立巩固的西北后方。11月10日,过河部队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  相似文献   

3.
《兵团建设》2012,(13):51
李先念在新疆的7个多月里,直接参与了对西路军左支队的整编1936年10月,西路军军政委员会成立。西路军按照中央及军委的战略部署,挺进河西走廊,创建河西根据地,并打通新疆。在此后四个多月时间里,西路军广大指战员与凶悍而野蛮的马家军主力展开殊死搏斗,但西路军最后终因众寡悬殊、疲兵屡战、弹尽粮绝惨遭失败,兵力锐减到2000余人。1937年3月14日,西路军工作委员会成立,由李先念负责军事领导,统一指挥所余部队行动。同年3月23日,由  相似文献   

4.
红军东征之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6年 2月 ,红军只身东征抗日 ,无论如何也是缺乏条件的。然而毛泽东偏要出师抗日 ,这显然是一个大举措。红军东征 ,加快了张学良、杨虎城认识的转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陪送蒋介石回南京,未几即被交付军法审判。蒋介石指定李烈钧为审判长,朱培德、鹿钟麟为审判官。1936年12月31日开庭审判。《李烈钧自传原稿》记载了当时的情形:  相似文献   

6.
《兵团建设》2012,(21):53
在审讯中,陈潭秋慷慨陈词,历数中共党员在新疆的重大成绩。受刑回到牢房后,他仍鼓励难友坚持斗争1935年5月,陈潭秋同陈云等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后留在共产国际中国代表团工作。1939年,他们回国途经迪化(今乌鲁木齐),经中央批准接任邓发的工作,任中共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此时,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新疆抗日  相似文献   

7.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的当天,张学良就想到了中共。在此重大时刻,他需要中共的帮助和支持。 张学良请中共驻西安代表刘鼎给中共中央发电,通报事变经过,邀请中共中央派代表前来西安,共商抗日救国大计。后来,他又与杨虎城联名致电向中共中央提出上述要求。 次日,中共中央举行政治局会议,讨论西安事变的对策及派代表前住西安事宜。会后,毛泽东、周恩来复电张学良:“恩来拟来西安与兄协商尔后大计。拟请派飞机赴延安来接。”  相似文献   

8.
红一方面军1936年春的东征,巩固和发展了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推动中共和红军"北上抗日"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是红军长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征山西的决策,以打通抗日路线为至高目标,在其行动过程中独立自主地确定了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的策略转变,有力促进了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在东征的直接作用下,中共与晋绥当局阎锡山建立了有固定活动区域和共同统一战线组织的密切合作关系,为全国抗战爆发后八路军3个师在山西全面展开和迅速壮大,以及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能够以山西为战略支点深入华北敌后开辟多个抗日根据地,创造了基本的前提条件。东征是中共实现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战略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对装甲兵历来极为重视。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从留苏人员中抽调一批骨干到苏联东方大学军事训练队坦克专业技术班学习;抗日战争初期,明确地提出组建现代化机械兵团的任务,并于1936年6月1日在延安成立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摩托学校,任命刘鼎为校长,主要开设装甲和航空两个专业,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学习特种兵知识,培养技术骨干;1937年7月,中共中央派陈云到新疆,与盛世才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时成立中国工农红军新疆总支队,主要任务是学习特种兵技术。总支队一大队第4排编设为装甲排,学习装甲车、火炮、轻重机枪和战术。这些举…  相似文献   

10.
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蒋介石坚持不抵抗政策,继续进行内战。以张学良为首的国民党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国民党第17路军,受中国红军和人民抗日运动的影响,同意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蒋断然拒绝,并到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加紧“剿共”,下令镇压西安学生的抗日爱国运动。12月12日,张、杨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中国共产党支持张、畅的爱国行动,派遣周恩来到西安,同时主张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  相似文献   

11.
君威 《军事史林》2006,(5):20-2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军的前身是新疆民族军. 1944年8月,在新疆伊犁、塔城、阿尔泰地区的广大贫苦牧民发动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暴动,亦称"三区革命".三区革命,是在中国共产党影响下,在新疆各族人民中的先进分子领导下,在苏联的帮助下,爆发的反对国民党的武装斗争.毛泽东曾经指出:"'三区革命'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运动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张学良对驾驶职业和汽车装备可以说是到了酷爱的程度,自从入伍当了汽车兵,他把车辆看得比生命都重要,对装备的战技性能、参数指标比自己的脾气还清楚。入伍14年,参加过上合联演、国庆阅兵、国际维和、汶川抗震救灾等重大运输保障任务21次,为连队培养优秀班长骨干8名、优秀驾驶员36名,累计安全行车40余万公里,曾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红旗车驾驶员标兵",2次荣立三等功,他就是66040部队班长张学良。  相似文献   

13.
二战以后,一个神话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希特勤所向无敌的大军是被苏联的严寒击败的,是可怕的"冬将军"挽救了苏联. 这一说法来自希特勒的将领们.他们把德军、在苏联的失败,归于1941年严寒的冬天,声称如果不是苏联的严寒,他们一定能攻下莫斯科,从而取得对苏作战的胜利.  相似文献   

14.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后,美苏两国在氢弹的研制领域便展开了竞争。从美国方面来看,原子弹的研制成功使其思想产生松懈,再加上其核物理学家的内部分歧以及对苏联科学界能力估计的严重不足,一度使得泰勒的"超级"热核弹即氢弹研究陷入停滞;而苏联方面,政府高度重视氢弹研究并为其提供各种便利,苏联科学家具有高超智力和奉献精神,1949年8月29日苏联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这使得泰勒的"超级"设计重新得到重视,1952年11月1日,美国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氢弹试验。而苏联萨哈罗夫提出的氢弹"分层"结构设想,使氢弹的研究于1953年8月12日同样也取得了成功。美苏两国氢弹研制的历史对两国关系及其战略力量的平衡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1936年12月12日晚上,古城兰州,一阵激烈的枪声响过,东北军51军迅速解除了驻兰国民党中央军的武装,并扣押了部分国民党中央驻兰要员,这就是历史上鲜为人知的“兰州事变”。“兰州事变”是“西安事变”的延续和重要组成部分,指挥者是东北军51军军长兼甘肃省政府主席于学忠将军。两“事变”和平落幕不久,张学良和杨虎城先后被囚,而于学忠却安然无恙,抗战期间还因功晋升为一级上将。  相似文献   

16.
卢庆洪 《军事史林》2014,(11):35-38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军在1943年10月-1945年3月的缅北反攻作战中毙伤日军10余万人,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军威,是八年抗战中中国军队取得彻底胜利的一次歼灭战,重新打通了国际交通线,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崩溃,在国际上赢得了较高的赞誉,大长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现将新编第一军在缅北地区对日作战过程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7.
陈刚 《军事史林》2004,(5):33-34
蒋介石和张学良,一对现代历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从东北易帜到西安事变的富有传奇色彩的军政生涯;从"关怀之殷,情同骨肉",到"政见不同,宛若仇雠".蒋介石和张学良之间藕断丝连的感情变化,从始至终都微妙神秘,疑团重重.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和张学良之间的"礼尚往来"则更为这种特殊的关系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18.
原来,张学良与蒋介石是结拜多年的金兰兄弟。两人的政治合作在张学良刚刚独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时就开始了。 早在1930年6月21日,张学良就被蒋介石任命为陆海空军副总司令;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学良秉承蒋介石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全境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全部沦入日军之手; 同年12月15日,张学良电请辞去陆海空军副总司令职,甘心情愿成为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替罪羊  相似文献   

19.
双首长制作为人民军队的一种组织领导体制,它同党委制、政治委员制、政治机关制以及支部建在连上等一起构成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体系"四梁八柱"。人民军队的双首长制诞生于八一南昌起义,奠基于古田会议,成熟于中共七大后,经历了"立三路线"、王明"左"倾路线、第二次国共合作、新中国成立初期学习苏联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波动,稳定发展于改革开放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制度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恩慕同志,是我国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和历史学家,1904年1月16日出生于广东新会县,20年代中期和30年代初期先后在苏联和德国,奥地利留学。1933年秋,从德奥留学归来,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后因叛徒出卖,被迫于1936年春逃亡日本。抗战期间,先后在上海、武汉、香港、雅加达、昆明、衡阳等地进行抗日宣传活动。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他以丰富的感性知识,深厚的学术根底,锋利的文章,从不同侧面写下了大量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