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1939年9月1日,德国法西斯入侵波兰。9月3日,英法两国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然而,从二战爆发到1940年5月10日德军进攻丹麦、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之前的长达8个月的时间里,德军对整个西线盟军没有采取任何军事行动,而盟军也只是利用轰炸机抛撒传单,进行宣传战,没有对德军发动任何攻势,出现了所谓“西线无战事”的局面。这种虽已宣战却没有发生大规模交战的奇怪现象被西方有些国家称为“奇怪战争”,英国则称之为“朦胧战争”。 其实,通过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无  相似文献   

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希特勒的战车将欧洲的一个个小国碾得粉碎,强大的法兰西也经受不住法西斯德国一个半月的冲击,在贡比涅森林屈膝投降了。然后,希特勒集中2000架战斗机、轰炸机发动了不列颠之战,大批德军云集英吉利海峡,准备实施横渡海峡的“海狮行动”计划。在德国飞机的狂轰滥炸下,英国航空工业中心考文垂被夷为平地,伦敦等大城市也是满目疮痍。大英帝国处在危急中!到1941年10月,欧洲的战争已经打了两年,华盛顿的国会山上,仍被孤立主义情绪所笼罩,罗斯福总  相似文献   

3.
郭彩虹 《环球军事》2008,(10):52-54
现代军迷很难体会1942年初英国皇家空军的复杂心情。虽然英国在保卫英伦的空战中胜出,但皇家空军发现轮到自己深入欧洲大陆,而对手德国空军终于也有了“以逸待劳”的机会。德军拦截机群训练有素,效率甚高,令盟军轰炸机群屡遭重创。硬闯蛮炸行不通,热衷诈术和欺骗的英国人自然想到了电子干扰。  相似文献   

4.
马耳他几乎成了一座孤岛,缺少食物,缺少燃料,至1942年夏,这里已经被轴心国部队围困两年了。从西西里基地起飞的德国轰炸机不断向这个小岛倾泻着炸弹,仅4月份就有9000架次德国战斗机光顾这里。“斯图卡”轰炸机尖厉的怪啸声,麻木了马耳他人的神经,恐惧已经远离了人们。他们每天都像观看体育比赛一样,坐在屋顶,为与敌机缠斗的英国战机加油,为顺利返航的战机欢呼。  相似文献   

5.
1940年11月15日,德国空军以“月光奏鸣曲”为代号,空袭了英国航空工业的中心考文垂市。这天夜里,德军的449架轰炸机连续轰炸10小时之久,考文垂市12家飞机工厂被摧毁殆尽,使英国飞机产量锐减20%。在考文垂遭彻夜轰炸时,英国空军先后有121架战斗机起飞  相似文献   

6.
刘晓峰 《当代海军》2002,(11):30-30
英国著名飞机设计师巴恩斯·沃尔斯负责设计的“惠灵顿”轰炸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生产数量最多的轰炸机,而他发明的一种绰号为“大满贯”的重型“地震”炸弹在对德国本土及其他一些战略目标的轰炸中大显威力,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7.
突发奇想 1915年2月,德国实施了大规模的潜艇偷袭作战。德军潜艇像海狼一样吞噬着行驶在大海上的各种船只,当年就击沉协约国船只431艘。 面对不可一世的德军潜艇部队,英国人伤透了脑筋。由于受当时技术力量的限制,皇家海军水面舰艇部队很难发现在水下活动的潜艇。水面舰艇在明处,德国潜艇在暗处,英国人自然防不胜防。英舰频频遭受潜艇袭击的事实使皇家海军决心不惜一切代价给予还击,只是苦于想不出什么高招来。  相似文献   

8.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略轰炸机显示了强大的威力。这种有着空中“巨无霸”美称的轰炸机能够对敌大后方的重要目标实施战略轰炸,从根本上削弱敌方支持战争的能力,对战争全局产生影响。从二战结束至今,战略轰炸机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即50~60年代以美国的B-47、B-52,前苏联的图-16、LTU-95及英国的“火神”、“胜利者”为代表的亚音速和高亚音速战略轰炸机,70~80年代以美国的FB-111、B-1B及前苏联  相似文献   

9.
贲春志  岳胜军 《国防》2006,(12):67-67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和美国对德国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轰炸,目标最初选定了军事设施、工矿企业、大中城市。可是,当英美空军向德国61个城市投入50万吨以上的各类炸弹,炸死30万人,炸伤80万人,摧毁住宅360万套后,却并未重创德国的战争潜力和摧毁德军的抵抗意志。后来,英美空军终于悟到是目标选择出了问题。于是,他们调整了空袭计划,将交通和能源设施作为打击的重点。结果,德国的生产能力大幅下降,战争潜力严重受损,战争意志迅速瓦解。这便是正确选择目标所带来的作战效益。无数战争实践表明,不能正确选择目标,不仅浪费时间和资源,而且难以达成…  相似文献   

10.
闻舞 《环球军事》2010,(6):56-59
1944年底,随着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节节胜利,日本本土已经成为美军战略轰炸的主要目标,B-29“超级空中堡垒”重型轰炸机开始对日本各大工业城市展开全面轰炸。由于B-29的飞行高度超过了10000米,而日本装备的各种战斗机的最佳作战高度大都在8000米左右,很难在万米高空作战,美军轰炸机可以轻而易举的在白天对日本城市进行大规模轰炸。  相似文献   

11.
英国媒体披露,英国反恐部门已列出了350多个可能遭到恐怖袭击的目标,并建议英国政府采取防范措施。消息一传出,英国政府立即出面“辟谣”,称没有任何情报显示“基地”组织要对英国目标下手。但没过两天,英国政府6月11日被迫证实,英国和美国停泊在直布罗陀海峡的战舰差点遭了“基地”组织的毒手。此外,恐怖分子还准备袭击伦敦著名的大笨钟。  相似文献   

12.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3,(10):70-70
农妇“特攻队”1941年5月10日,德军大举空袭英国伯明翰。一架“亨克尔”111轰炸机迷航,被英军击落在伊尔斯伍德。4名机组成员就活了一人——上等兵鲁登道夫’巴德。没等巴德喘过气来,一群英国农妇向他发起了“疯狂攻击”。围攻者有的拿着扫帚,有的举着干草叉,有的挥舞裁剪刀,吓得巴德落荒而逃。此公第二天被英军俘获,幸运活到战后。直至2003年去世时,他至死不明白为什么这些英国农妇会如此疯狂。实际上,后者不想拿他怎么样,所以也没追赶他。  相似文献   

13.
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精于国际时局的英相丘吉尔当即放低了反苏的调门,声称愿向莫斯科提供援助。后者要求提供30个师,正困守孤岛的伦敦方面当然无能为力。莫斯科方面很快“降低”要求,提供喷火”式战斗机也行。丘吉尔实话实说,他也需要“喷火”保卫伦敦,如果是“飓风”战斗机还可以商量。于是双方商定,1941年10月至1942年6月,英国每月提供200架各型战斗机,其中绝大部分为“飓风”战斗机(有趣的是,其余战机主要是美国先前向皇家空军提供的P39和P40战机)。  相似文献   

14.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08,(16):63-63
高射炮的目标据说德军在北非战场用88毫米高射炮打坦克,原本是迫不得已就急用的,谁曾想效果奇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军也有一种性能相近的88毫米高射炮,但严格依照条令规定办事的英国人始终没想到高射炮也能平射。直到德军缴获这些武器时,炮口都还一律对着空无一物的天空。这并非是墨守成规的英国炮兵唯一的事。克里特岛之战,德军大举空降时,俯视玛勒梅机场的高地上部署着数门英军重炮,眼看着德军伞兵在机场上越聚越多,山头却毫无动静。事后,英军的说法是这些重炮在那里的任务是对付海上目标。  相似文献   

15.
对地攻击型作战飞机主要包括轰炸机和强击机。一般用于对敌地面、水而和水下目标进行攻击。轰炸机是指对敌大后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工业区,交通枢纽及其他重要军事目标实施轰炸的作战飞机。按用途和任务性质,轰炸机可以分为战术轰炸机和战略轰炸机两类,按起飞重量和航程,可分为轻型、中型、重型三类。强击机也称攻击机,是指从低空和超低空突击敌战术和浅近战役纵深内的小型目标,直接支援地面部队(水而舰艇部队)作战的飞机。兼有空战和轰炸能力的作战飞机称为歼击轰炸机,亦称战斗轰炸机。这些对地攻击型作战飞机,曾广泛用干实战,特别是在近几年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中,有效用于“外科手术式”攻击,被誉为空中“手术刀”。  相似文献   

16.
张西成 《国防》2006,(8):78-78
战争中“利与害”常常相互缠绕,若明若暗,而要趋利避害,需要指挥员登高望远,权衡利弊,“两利相权从其重,两害相衡从其轻”。在这个问题上,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施的“苦肉计”,堪称处理“利与害”关系的先手。1940年11月14日,丘吉尔收到一份“德国空军将于当天晚上袭击英国中部重镇考文垂”的特急情报。考文垂历史悠久,拥有14世纪建造的圣迈克尔大教堂等一大批古老建筑。这些建筑是英国人引以为豪的国宝;考文垂还是英国主要的武器生产中心,英国当时最大的轰炸机制造工厂就设于此。如果任凭德军狂轰滥炸,这座历史名城肯定会变…  相似文献   

17.
任秋凌 《环球军事》2013,(11):57-59
二战期间,英国特别行动处有这样一对特工姐妹-艾琳·迪迪·尼尔纳和杰奎琳·尼尔纳。妹妹迪迪向盟军发送了大量情报,姐姐领导的抵抗纰织给法国占领区的德军以沉痛打击,她们为战胜纳粹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二战期间,英国特别行动委员会(SOE)曾经组织过一项秘密的谍战行动,将大批英国谍报人员和谍战装备投送到德军占领区执行秘密的谍报工作,同时负责营救在德占区跳伞的盟军飞行员。英国皇家空军组建了第138、第161和第357三支特种飞行中队,专门负责在夜间飞行到德占区,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译自(英)《皇家空军空中力量评论》2001年冬季号,作者为英国皇家空军飞行中队长克里斯·戈斯(Chris Goss)。文章分析德国空军1942年3月之前使用战斗轰炸机的战术进展,讨论德国空军及英国军方和民众对1942年3月至1943年6月期间袭扰行动的看法所造成的影响。结论对德军终止袭扰的决策提出置疑,并讨论了应从此类攻击中汲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20.
对于二战中的诺曼底登陆战的诸多细节,很多军事爱好者都能如数家珍。但对于1942年在离诺曼底不远的地方发生的具有为后来的“霸王”行动,即诺曼底登陆战探路性质的迪埃普登陆战,了解的人就不多了。几十年过去了,回顾这个代号为“钩拳”的登陆战的前因后果、及过程就不难看出它对于后来的“霸王”行动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一、计划出笼却搁浅代号为“钩拳”的登陆行动计划最早是由英军在1941年秋制定的。该方案的出发点是:苏联在德军的“闪电战”面前兵败如山倒,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拟派8—10个师在法国的布列塔尼或科唐坦半岛登陆,以牵制德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