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抗战期间,聂荣臻领导下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遵循抗战规律,根据抗战的根本对抗性质、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和晋察冀根据地的抗战特点,形成了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人民武装三结合的武装体制。主力部队是边区的正规军,是开创和保卫根据地的支柱,肩负着主要的集中对敌作战任务。地方部队是边区从军区到各县党政机关领导下的脱离生产的、地方性的、固定的抗日子弟武装,是主力部队坚持敌后游击战争的重要帮手和兵源补充力量。人民武装是边区群众广泛参与、坚持本地斗争、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性武装组织,主要由民兵自卫队组成,是补充地方部队和主力部队的重要源泉。通过三结合武装体制,晋察冀根据地实现了武装力量之间的流畅转化和紧密配合,实现了最广大数量群众的军事组织化,最终赢得了抗战的胜利。  相似文献   

2.
兵役制度,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武装组织,或在武装组织之外接受军事训练、承担军事任务的制度,是国家一项重要的军事制度。20世纪是现代兵役制度形成与发展的时期,它对世界军事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从战争形态变化,社会经济发展,军事技术革命和国家安全环境等方面,研究和考察20世纪世界兵役制度发展与变革的历程,对于揭示现代兵役制度的基本特点、规律和发展动因,推动现代兵役制度的调整改革,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由军事科学院副研究员隋东升同志撰写的《兵役制度概论》一书,已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近日,有幸拜读了这本书,掩卷之际,深感收获颇丰。 兵役制度,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武装组织或在武装组织之外,承担军事任务、接受军事训练的一种制度。一个国家的兵役制度,是根据其政治制度、经济实力、国防建设需要、历史传统和人口数量等国情因素制定的,通常由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或国家元首以法律、法  相似文献   

4.
一、为什么要改革兵役制度? 修改后的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为啥要改掉“一个主体”的规定,这是广大官兵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 兵役制度,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武装组织或在武装组织之外接受军事训练和承担军事任务的制度,是国家一项重要的军事制度,是兵役法的核心。兵役法中的一系列规定,都是以实行什么样的兵役制度为前提做出的。我国1984年兵役法规定,实行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根据目前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需要,“一个主体,两个结合”的兵役制度已不适应新的情况,因此,修改后的兵役法删去了“一个主体”,改为实行“两个结  相似文献   

5.
当前,随着社会转型和利益关系调整、部队兵役制度改革,兵员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兵入伍动机多样、个人经历丰富、兵员成分复杂,真实情况和现实思想隐蔽性强,如何积极适应形势任务需要,杜绝"问题兵"进入部队,对新兵政治考核复查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必须依据规定要求,认真筹划,严密组织,确保新兵政治考核复查工作落到实处,严把兵员进入部队最后的政治关口。  相似文献   

6.
冯根龙  董瑞雪 《国防》2004,(9):58-59
兵役制度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武装组织或在武装组织之外承担军事任务、接受军事训练的制度,主要包括公民在军队内服现役、在军队外服预备役、在校学生接受军事训练等方面的一系列规定。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军事制度,科学合理的兵役制度,是实现常备军和后备力量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不同历史时期,世界各国曾实行过不同类型的兵役制度,但就其本质来说,兵役制度的类型主要分为带强制性质的义务兵役制、征兵制和带自愿性质的志愿兵役制。义务兵役制,是指公民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在一定年龄内履行一定期限兵役义务的制度,包括现役和预备役。其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7.
杨红亮 《国防》2010,(5):9-10
兵役制度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武装组织或在武装组织之外承担军事义务、接受军事训练的制度。作为军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兵役制度的完备程度直接影响国防和军队建设,关系到战争胜负乃至国家存亡。马克思指出:“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依法服兵役是全体适龄青年的一项义务,产生的直接效益是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8.
征兵制和募兵制是政府获得兵员的两种基本方式,募兵制的本质是按市场价格对军事人力资产定价,而征兵制在本质上属价格管制。征兵制对军事人力的价格管制会导致租值消散和额外的交易费用,也会衍生出逃避兵役的行为。军事人力需求、社会收入水平和兵员征集成本与监督成本等变量对兵役制度的变迁起着关键作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必将从义务兵役制与志愿兵役制相结合的兵役制度转向完全的志愿兵役制。  相似文献   

9.
曾凡祥 《国防》2011,(12):11-13
"兵者,国之大事。"士兵是军队建设的基础,是生成战斗力的最基本要素。新兵征集又决定着兵员质量。兵役制度是国家的重要军事制度,对于保障军队现役兵员的更替和后备兵员的储备,加强国家武装力量建设,建立战时兵员动员基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60年兵役制度的调整改革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60年间,兵役制度经历了4次较大的调整改革:从革命战争年代的志愿兵役制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义务兵役制;从完全的义务兵役制到以义务兵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从义务兵为主、志愿兵为辅的兵役制到义务兵与志愿兵地位均等的兵役制;从以农村青年和城镇待业青年为兵员主体的兵役制到以各级各类院校应届毕业生为兵员主体的兵役制,并改革完善士官制度.在信息化条件下,兵役制度的改革将不断深化并出现新的发展趋向:在兵员构成上,逐渐走向志愿兵役制;在兵员素质上,大学生日益成为士兵方阵的主力;在军官队伍建设上,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军官职业化制度;在征兵方式上,时间地点将更为灵活;在兵员权利和义务上,义务分担也更为均衡,待遇更为优厚;在兵员征集手段上,网络技术广泛应用,效率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统计我国典型油罐火灾案例,计算出实际火场的泡沫灭火剂实战系数,提出了油罐火灾泡沫灭火剂实际用量的3个影响因素:泡沫飞散罐外因素、着火油罐内部影响因素、气候影响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泡沫灭火剂用量评价数学模型,再将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的结果与统计得到的实战系数进行对比,分析误差,有助于消防部队在火灾现场更加科学、合理地调用泡沫灭火剂。  相似文献   

12.
射面交叉分析及武器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影响多武器同时射击安全的重要因素——射面交叉的研究,分析了产生射面交叉的原因,建立了射面交叉的判断模型,研究了控制武器的方法,建立了禁止射击信号的产生模型。研究结果对舰艇的总体设计、武器控制以及作战使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系统及其组件的物理构造或设计方案 ,文章探讨了 3种典型的体系结构在MIS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解放战争战略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杰 《军事历史》2002,1(4):3-8
战略,就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66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战争中,凡属带有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的问题,都是有关战争全局的问题,即战略问题.在众多的战争指导规律中,战略问题属于高层次的部分,对战争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毛泽东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战争的胜败的主要和首先的问题,是对于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得好或关照得不好.如果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有了重要的缺点或错误,那个战争是一定要失败的."(《毛泽东选集》第1卷,17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某通海阀噪声产生机理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在阀体上镶嵌内支架的降噪措施,并基于CFD原理对该阀内流道进行了仿真计算,获得了阀内流体的压力场、速度场和湍动能场,然后对比了不同安装角度的内支架方案及原阀的流场特点.结果表明:采用安装角度为{105°,150°,105°}的内支架结构能够有效地提高阀内流道的最低压力、减小速度梯度、降低湍动能,从而更有利于防止汽蚀和降低涡流噪声与湍流脉动噪声.  相似文献   

16.
给出了拖曳声纳鱼雷的动力学仿真与控制算法,采用计算效率较高的离散和递推的方法,算法以f1=fn=0为边界条件进行校核,当该条件满足时,就得到了系统的真实运动.加速度修正方法及搜索方向由优化方法给出,在此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也可以获得封闭的解析式方程,只不过系统方程随n的增加会相当复杂.同时给出了基于Gauss原理的方法,并证明了它们之间的等价性.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中心地段修建高层建筑既要考虑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也要考虑和已有地下洞室的相互作用影响.针对重庆某新建高层建筑基础对毗邻的轻轨Ⅱ号线隧洞的相互作用影响,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探讨了在已有地下洞室附近新建高层建筑的相互作用问题,分析了基坑边坡开挖过程、建筑桩基础荷载的施加和已有隧洞这三者的相互影响,得出一些对实际工程技术处理有益的结论,为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尤其是为类似工程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公安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科学的思路和原则,构建监控目标系统、监控组织系统、监控内容系统、监控方法系统、监控制度系统和监控信息系统,并保证整个体系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9.
以武警某总队为例,引入经济学中的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两种方法,对其进行军用土地利用结构分析,研究军用土地利用类型的分散或集中程度,判断其下辖单位的军用土地利用专门化程度,进而分析其合理性,对不合理之处给出相应的措施。并得出结论认为,运用以上两种方法所分析的结果一致,都能对军用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分析,且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20.
加强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工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发挥政治工作直接作战功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保证。增强政治工作信息系统的防护能力,要建立政治工作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行政管理体系、法规制度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