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传统武德文化的德性视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先进武德文化不能离开传统武德文化的土壤凭空生长 ,必须移植传统武德文化的德性灵根。用德性视角审视我国传统武德文化 ,其“德胜”战略思想、以“唯人是保”为原则的道德规范体系、“仁战”思想是我国古代灿烂武德文化的精华。在人类进入数字化、信息化社会的今天 ,对我军道德建设仍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西方传统武德文化走过了漫长而复杂的战争与军事活动历程,表现出的是在追求荣誉、满足欲望动机上的“英雄观”和“利益观”、赢取利益手段上的“尚武观”以及称霸世界目标上的“霸道观”.美军武德思想与实践是在嫡传西方传统武德文化的血脉基因中发展成长的,形成了美国独特的军人武德素养培育理念和方式以及独霸世界的战争伦理思维.  相似文献   

3.
西方文明虽有崇尚战争、赞美胜利的倾向,但这并不影响其传统武德文化放射注重战争正义和军人德性的光芒。西方传统武德文化的“正义必胜”战略思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注重自然法和重视精神力量作用”的传统在当代军人武德建设中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由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王联斌教授等主编的《中国古代武德通论》,系"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军事文化》丛书之一,是一部开拓中国军事文化研究新领域的力作.《中国古代武德通论》按照"武德"内在价值规范的维度,对浩繁的武德史料进行分门别类、融会贯通,梳理出中华武德传统的两大主线是内以"和"为贵、外以"义"为上;厘定中华传统武德文化体系是以"忠"为根本、以"仁"为核心的"忠、智、信、仁、勇、严"六大规范等等.这些开拓性研究不仅具有文化累积的学术价值,而且体现出开掘传统武德资源、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重要现实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军事法律文化是在数千年军事法律实践中形成的,其独特的法律品格对培育古代军人“以礼治军”的宗法理念、维护军队的统一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年轻军人法律信仰和服从意识的缺失是值得重视和深思的问题。因此,用优秀传统军事法律文化培育当代军人法律信仰、强化当代军人国防意识、增强当代军人自律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武德人格--武德文化的永恒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星 《军事历史研究》2003,1(3):144-152
本文认为关于武德人格的研究是武德文化的永恒主题.在武德文化的历史发展中,军人武德人格的培养和塑造始终是其重要内容.本文疏理和揭示了在武德文化演进过程中三种主要形态即中国古代武德文化、西方近代军事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关于武德人格的地位、作用、标准、构成、培养等方面的主要观点,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军人武德精神是打赢高技术战争的精神动力。建设“打得赢”的武德精神要继承我国军人武德的优良传统 ;要更新武德观念 ,高扬适应知识军事要求的学习精神 ;要下大力培养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武德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军事爱国主义作为古代爱国主义的重要形态与五千年华夏文明史共始终,其独特之处在于运用军事武装力量维护社稷、安定天下,践履道德义务,集中体现了古代军人爱国特有的奉献精神和主体伦理特征。古代那些金戈铁马、狼烟奔突的战争活剧所孕育的卷帷浩繁的军事典籍莫不立足于军事爱国主义为基点,那些历史长河中流芳千古最为豪放悲壮的英魂莫不是试身手以“补天裂”的爱国军人。因此,它是中国古代军事实践领域爱国主义道德理性结晶,是中国传统军事伦理思想精华所在,亦是中华民族军事道德精神真谛所在,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魂灵和…  相似文献   

9.
军事爱国主义是一种特殊的人类道德现象,它产生的基础是民族或国家在军事活动中所具有的共同情感。从军事伦理学意义界定,它是一种调整军事主体(包括军事理论和实践活动)与国家民族之间价值关系的道德规范和原则——以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为最高利益,以军事个体和军事集体的无私奉献为行为准则。 中国古代军事爱国主义是中国古代爱国主义的重要形态,其独特之处在于运用军事武装力量维护社稷、安定天下,践履道德义务,集中体现了古代军人爱国特有的精神和主体伦理特征。古代那些金戈铁马、狼烟奔突的战争活剧所孕育的卷帙浩繁的军事典籍莫不立足于军事爱国为基点,那些历史长河中流芳千古最为豪放悲壮的英魂无不是试身手以“补天裂”的爱国军人。  相似文献   

10.
从《孙子兵法》到《孙膑兵法》,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兵学对军事伦理的重视与发展。从“安国保民”到“战胜而强立”的战争伦理观、从“令之以文,齐之以武”到“人为贵”的治军伦理原则、从“五德”到“知道”的将帅武德修养、从“君命有所不受”到“御将,不胜”的军人道德选择、从“众陷于害”到“战日有期,务在断气”的军事道德环境五个方面,可以看出孙膑与孙武的军事伦理思想既一脉相承,又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11.
优秀传统武德文化是传统武德文化的精华所在,它蕴含着传统武德文化忧国爱民、重德贵武、爱卒知卒、官兵一心、兵民一体、仁者无敌、义生愤勇、明耻教战、信赏必罚、军以治胜、正己化人、战在治气等武德精要,而掷弃了和战辱国、愚忠愚卒、残民杀降、苟生怯战、愠怒致战等封建性、消极性的糟粕,是当代军人进行道德修养不可多得的道德资源和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传统武德的和谐价值之维体现为"贵仁尚义"的战争观、"安国保民"的战略目标和"先德后武"的战略方法。这种伦理精神和价值取向不仅影响着人们对待战争的态度,也直接决定了中国传统军事伦理的发展方向,而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思想正是这种民族文化特质在当代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13.
戚继光的武德教育有明显的层次性差异。根据(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的思想及戚继光的武德治军实践,可以把戚继光的武德教育划分为两个层次,即:基本层次和高级层次。(一)基本层次的武德教育戚继光的基本层次的武德教育是以全军将土为教育对象的,也可以说是对全体军人进行的以建军宗旨为核心的普遍道德教育,意在提高全军将士的思想道德觉悟,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纪律、统一军风、统一行动。从教育内容上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1.以“卫国保民”为宗旨的“忠义”教育何为“忠”和“义”?传统的军事伦理观认为,报效皇上、报…  相似文献   

14.
古老而文明的中国,军事文化渊远流长。传统的中国文化是以伦理道德为轴心的。在崇尚伦理文化的国都中,军事文化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礼义之邦”的印记,放射着武德的灿烂光华。古老而文明的“礼义之邦”,创造了同样古老而文明的军事伦理文化。研究华夏文明,吸取传统精华,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加强“文明之师、威武之师、胜利之师”的人民军队的思想道德建设,不可不研究中国军事伦理思想文化传统。鉴于此,我们从本期开始。开辟了“中国军事伦理思想研究”这一专栏。我们殷切期望着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热情地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中西传统武德思想根植于各自文化传统的土壤中,生发出特质迥异的武德文化形态。从慎战与颂战、德胜与武胜、王道与霸道之辨中全面剖析中西传统武德思想差异,对于深刻认识现当代中西方武德思想与实践有着追根寻源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军人荣誉是国家和社会对军人地位和价值的根本认同,是激发军人献身国防热情和动力的重要手段。新时代强化军人荣誉建设,要坚持把服务强军胜战作为根本指向,把军地融合推进作为根本思路,把注重学习借鉴作为根本理念,把勇于开拓创新作为根本要求,充分体现党的军事理论特色、我军的历史文化特色、履行打赢使命的实践特色和信息化法治化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7.
老子以“道法自然”、“天道尚慈”为法理依据,提出了军事人道主义政治观,对战争的本质、性质和起源以及军事战略战术原则作了独具匠心的回答。“处柔、主静、守中”是《老子》军事人道主义政治观的三大基本运行法则。道家对“人”的终极关怀,“以正治国、无为而治”的政治艺术,“处柔克刚”、“不争而善胜”、“恬然为上”的战略思想以及“欲擒故纵”、“以奇用兵”等战术理念是中国政治文化史上的宝贵精神财富,至今对现代军事政治文化研究仍不失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马晓娟 《军事历史》2021,(1):98-105
日本侵华陆军中的“中坚”军人群体在侵华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石原莞尔为代表的日本陆军“中坚层”军人把其所受系统的军事教育转化为战争理论,进而通过发动九一八事变、武力占领“满蒙”对其理论进行初步实践,从而为日后日本侵略全中国乃至日美作战进行全球性战略布局.本文通过追溯这一过程,揭示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军事思想植根于中国古代兵学文化的土壤,它的战争观、军事伦理价值观、战争谋略法等思想,与中国古代社会"仁战"、"义战"、"以民为本"、"以奇制胜"、"以礼治军"等战略方法、战略思想一脉相承,同时也是对古代兵学文化的创造性发展,是中国革命战争实践、马列主义军事思想和古代兵学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孙子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理想境界的“全胜”观、以综合国力为根本的“称胜”观、以“先为不可胜”为基点的“先胜”观、以“知彼知己”为中心的“知胜”观,对新时期军事斗争有着重大的指导价值。“全胜”是新时期军事斗争的立足点,“称胜”是新时期军事斗争的重要基础,“知胜”是新时期军事斗争的基本原则,而“先胜”则是取得新时期军事斗争胜利的先决条件。它们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