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潜载无人潜航器能够前往潜艇难以到达的区域执行任务,可扩展潜艇的作战范围及降低潜艇被敌方探测的危险,具有进行情报搜集、监视与跟踪、水雷战及反潜战的能力,具有许多潜艇和水面舰艇所不具备的优势。潜艇布放/回收无人潜航器是潜载无人潜航器发挥这些优势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现代舰船》2011,(2):34
无人系统重点发展智能反潜无人航行器2010年2月,美国军方启动了"反潜战持续跟踪无人航行器"(ACTUV)计划。这种无人智能反潜艇主要针对那些廉价同时安静性又非常好的常规潜艇,它能连续数月在大洋中自动跟踪后者。使用ACTUV跟踪敌方潜艇,由于它无人操控,因而不太需要担心其遭到潜艇的鱼雷攻击。它可以在潜艇正上方紧紧地跟踪潜艇,这使跟踪  相似文献   

3.
防务     
正美军测试ACTUV反潜无人艇可作为无人货船进行商业航运美联社5月3日报道称,美军开始对ACTUV无人艇进行测试,测试这种无人作战艇能否在不依靠人力的情况下在海洋上航行,避开其他舰船或者障碍物。ACTUV是"反潜持续跟踪无人艇"的缩写(Anti-Submarine Warfare Continuous Trail Unmanned Vessel),美军研制它的目的是作为前沿传感器,对于对方潜艇进行持续的跟  相似文献   

4.
邓志广 《当代海军》2006,(12):52-55
长期以来,利用不易被敌察觉的小艇沿敌方海岸线前进或是渗入敌人内部,一直是各国特种部队最为青睐的潜行战术之一。在过去众多战争或冲突中,特种部队利用各种传统或是新型小艇成功潜入敌方的势力范围,完成情报收集、斩首突袭或破坏等各种特种作战任务。二次大战期间,美海军突击侦察小分队利用独木舟和小艇成功潜入日军在新加坡的海军基地展开侦察活动;越南战争期间,小型江河巡逻攻击艇被美国特种部队,特别是“海豹”小队所广泛使用。由于特种小型艇具有能够把小规模特种部队送到敌人跟前而不被发觉的优势,世界各国特种部队都装备了各式小型突击艇,如硬壳突击艇和充气突击艇。这些小艇不仅灵活机动隐秘,且拥有价格优势,这是它们在各国特种部队大受欢迎的重要原因。除水面小型突击艇外,袖珍潜艇和潜航器也是各国海军特种部队执行突击作战、破坏行动和情报收集等秘密任务  相似文献   

5.
图片竞猜     
<正>这是一艘著名的潜艇。图中的场景是该艇在执行极地航行任务,此次航行获得了许多过去难以获取的气象和地理资料。现在该艇已经退役,不过它的这次北极探险对人类的北极科考活动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请问:这艘潜艇是哪国的哪一艘潜艇?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沿海浅水作战和网络中心战使潜艇面临的空中威胁更为突显。潜艇在发射对陆攻击导弹,或在使用升降式传感器和天线时,都会增大被探测到的几率。潜艇一旦执行上述任务,会很快被敌方反潜部队发现,敌方会立即派遣反潜机对潜艇进行攻击。  相似文献   

7.
危骏 《当代海军》2007,(5):61-63
无人化平台是指不载人、自身有动力的航行器。它具有遥控、自主、半自主等方式的航行能力,能携带各种或多种任务设备,完成各种不同的军事任务。海军无人化平台主要包括无人潜艇器、无人水面艇、海军无人  相似文献   

8.
针对欠驱动无人艇水平面内的路径跟踪问题,首先建立了无人艇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视线导引策略和输出反馈控制思想设计了路径跟踪控制算法;最后,通过对无人艇位置误差镇定、航向角和纵向速度的跟踪控制,实现了三自由度欠驱动无人艇直线和曲线路径跟踪。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所提出的路径跟踪控制算法具有较小的稳态误差和良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9.
针对无人艇基于吊放声呐自主执行搜潜任务需求,分析吊放声呐搜潜使用的特点,构建吊放声呐探测概率模型,设计了无人艇使用吊放声呐自主搜潜控制流程,建立了基于概率模型和搜潜质量的吊放声呐搜潜任务规划模型。通过仿真计算,该算法输入参数少,输出规划能够满足无人艇执行搜潜任务的控制需求,具有良好的性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潜艇是美国海军执行隐蔽任务和保持其全球优势的关键装备,美国海军迫切需要改进潜艇技术和开发新的技术手段来弥补现有能力的不足。近年来,水下无人航行器(UUV)技术发展迅速,世界各国正在开发和已经开发出的UUV多达上百型。随着UUV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也随之不断扩大,对于UUV在未来潜艇任务中的应用,美国海军做了很多研究和准备。将弹道导弹核潜艇改造成巡航导弹核潜艇,以及新建第三批"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采用了新型艇首结构,均为UUV参  相似文献   

11.
针对无人艇集群执行巡航任务中的避障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避障算法。首先,获取无人艇周边水域的方形网格轨迹单元态势矩阵;然后,借鉴细菌游走觅食原理,在方形网格轨迹单元集合中,动态匹配最佳避障路径;最后,在动态避障基础上,将无人艇自主巡航过程划分为向目标行进、动态避障、返航补给等阶段,实现无人艇集群对划定水域的常态化巡航。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静态点、面障碍以及移动障碍均具有高效的规避能力,在算法基础上,能够实现无人艇集群的常态化无人值守巡航。该算法不仅适合无人艇的避障问题,在其他异构无人装备中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阿库拉”级潜艇,是由苏联著名的“孔雀石”潜艇设计局在Ⅷ型攻击核潜艇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属于前苏联第四代攻击核潜艇,其主要用途是消灭敌方各型潜艇,特别是弹道导弹核潜艇,摧毁敌方水面舰艇、陆上重要目标和布放水雷以及保交等众多任务。该级于1972年被批准建造,1981年前艇在共青城船厂正式开工建造,1984年12月30日进入苏联海军服役。由于性能优良,后续艇在共青城船厂和北德文斯克船厂同时开工建造,至今共建成服役了16艘。总体性能和特点:“阿库拉”级多用途攻击核潜艇,艇长115米,艇宽14米,吃水10.4水,其水上排水量7500吨,水下排水量9100吨,最大潜深超过650米,自持力100昼夜,人  相似文献   

13.
1944年1月16日,德国海军格奥哈特中尉指挥的U66号U型潜艇从位于比斯开湾的法国洛里昂出航,开往西非沿岸的弗里敦至几内亚湾海域执行任务。U66号潜艇是一艘远洋ⅨC型攻击潜艇,1941年1月建成服役,水下排水量1232吨。由于在建造时它的艇体长度大幅增加,艇上燃料柜容量得到较大的提升,可储备燃油高达208吨。因此,其续航力也加大了,当在水面以10节速度航行时,其航程为13450海里。  相似文献   

14.
国外海军无人水面艇发展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磊 《军事史林》2014,(9):58-60
与有人水面舰艇相比,无人水面艇具有机动灵活、隐蔽性好、活动区域厂、使用成本低等特点。目前,无人水面艇服役数量很少,主要用于执行海上情报、监视与侦察,反水雷战,电子战等军事任务。未来,随着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无人水面艇将具备遂行反潜、反舰作战等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潜艇可分为携带常规武器的战术型潜艇和执行二次核打击任务的战略潜艇,二者的威慑力主要来源于它们的隐蔽性。世界上所有海军大国每天在用各种声呐不停地搜索敌方潜艇的同时,也在发展自身潜艇的隐身技术。具有良好隐身能力的潜艇就像一个在黑暗中潜伏的刺客,时刻准备给出致命一击。现代声呐技术和现代潜艇隐身技术的发展就如同猎人与猎物的角逐,在一较高下的同时又彼此促进,共同成长。道高一尺——现代声呐探测技术  相似文献   

16.
二战末期,美国“鲻鱼”号(Harder SS 568)潜艇,在一次执行由澳大利亚到加利曼丹岛运送谍报人员的任务中,不但完成了运送任务,而且由于潜艇指挥员采取机智的指挥,适时捕捉战机,向敌舰发射了14条MK18型电动鱼雷,建立了赫赫战功,特别是机动灵活地采用鱼雷攻击、潜艇规避战术,为潜艇在敌方控制海域的战术运用,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7.
为便于航迹跟踪控制器设计和分析,引入坐标变换,建立典型的欠驱动无人艇数学模型;建立以航迹上自由点为原点的Serret-Frenet坐标系,实现对航迹跟踪误差变量的描述;通过将航迹参数的更新律作为一附加控制输入,实现了无人艇航迹跟踪控制系统由欠驱动向全驱动控制的转变,并利用改进视线导引算法实现了对无人艇位置的跟踪控制;考虑海流等外界扰动的影响,采用滑模自适应技术分别设计了无人艇航向和航速控制算法,实现了对航向角、纵向速度跟踪误差的镇定;基于李雅普诺夫理论和级联系统理论证明了航迹跟踪控制系统的一致半全局指数和一致全局渐进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处理海流等外界扰动,跟踪效果良好,并且克服了角速度持续激励问题,能够同时实现对直线和曲线航迹的跟踪。  相似文献   

18.
微型潜艇     
《宁夏科技》2002,(7):44-45
微型潜艇通常是指长度几米至30余米,排水量在几吨至300余吨之间的潜艇,其中长度只有几米、排水量只有几吨的潜艇又被称为袖珍潜艇或蛙人输送艇。微型潜艇与它的“兄长”们相比,实在是太不起眼了,但有时“兄长”们干不了的事,它却能干。比如,在近海、狭窄海域或浅水海区执行一些特种任务.  相似文献   

19.
作为法国国有舰船制造和系统开发公司的DCNS集团已经投资进行了一系列的旨在通过增加潜艇水下续航能力、隐蔽ISR能力和整合无人水下艇来提高潜艇作战性能的项目。名为SMX-Océan的潜艇概念设计运用了DCNS集团的各种设计资源,构思的大型常规潜艇能够部署大量的武器系统,并且能够航行相当远的距离。SMX-Océan潜艇所包含的一系列潜艇平台创新和系统技术能够提高常规动力潜艇的作战性能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李文哲  宋佳平  刘林宇 《国防科技》2018,39(3):069-071,095
本文分析了反潜无人艇在打造新型水下作战体系、夺取水下空间控制权中的现实军事需求,对反潜无人艇担负的作战任务及典型作战模式进行研究,并针对任务实际提出了反潜无人艇的能力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