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中海桨帆船 纵观西洋帆船史,真有一种“江山 代有船型出,各领风骚几百年”的感叹。 但是,有一种船型在船史舞台上堪称为 “长青树”的,居然独霸了将近三千年。 这就是人们称之为“加莱船”的地中海桨 帆船。“加莱”船型在地中海历史上诸国 争夺霸权的斗争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在上海地区曾有过许多类型的帆船,如沙船、七扇子等。而绍兴船,是一种起源于绍兴,适用于杭州湾异常航行条件的优秀基本船型。选择这样一种船型来制作模型,还在于这种船型是采用几个世纪以来的传统方法建造的。之所以几个世纪没有变化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船型经过了长期的风浪考验已臻完美;另一方面,出于对传统的敬畏,害怕随便更改会惹恼神明而导致灾祸。绍兴船的诞生地是曾经非常有名而且  相似文献   

3.
帆与索具帆与索具也和西方的传统完全不同。西方的船史学家一致公认,中国帆船的帆与索具可能是任何操帆方法发展史上最简单, 并且是使用最方便的。西洋帆船上带有成吨的帆装置,又是前支索、侧支索、后支索, 再加上操纵上下多重横帆的各种绳索。这些错综复杂的绳索系在船边,使得帆不能绕桅杆旋转,降低了帆船对于不同风向的适应能力,而且使得船难以抵御坏天气。而中国帆船则不然,像本文所介绍的绍兴船这样大小  相似文献   

4.
本刊2009年12A刊登的《清末水师‘黄河'号战船老照片解读》(以下简称"陈文")引起远在厦门的许路先生的关注,并电话告知"黄河"号的踪迹在美国20世纪还有报道。其在2010年2月提交了《清末‘黄河'号帆船的太平洋之旅》(以下简称"许文"),本刊在此予以全文刊载,以期海内外学者对中国传统帆船有更深入的研究。陈文对"黄河"号的时代背景、船型、外形、尺寸、结构、武备、官舱布局等都有解读分析,许文主要补充了该船从中国跨洋出航的外国经历与结局,还引用了19-20世纪西方人士编写专著中有关舟船插图及当时美国报纸照片作为"黄河"号清末战船的同型船参考,使其图像资料更加丰富。从许文中补充说明船体各部位结构所用木料出自福建和东南亚,而原船辗转出售于香港,又从长江口偷越出境离开中国来分析,此船可能系建造与航行于华南。至于两文对"黄河"号的船型是福船还是广船有不同见解,可留待深入挖掘史料后再判定。  相似文献   

5.
高速三体船研究综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水动力理论、模型试验和船型优化等方面对高速三体船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阐述了高速三体船的应用前景,归纳评述了有关的研究成果和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关于这种新船型的若干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中国海关出口商品分类对“船舶及浮动结构体”以首两位数“89”来编码,从8901到 8908共8个品目50种,其中属于人们通常所说船艇产品的有4种,它们不包括客船、救生艇和救生筏,分别是: 89031000——娱乐或运动用充气快艇等船;充气划艇及轻舟 89039100——帆船,不论是否装有辅助发动机  相似文献   

7.
帆船时代的舰船根据不同用途通常载有大小不一的数艘小艇。船只锚泊时,小艇可用作船岸或船船之间的交通工具,运送人员、传递信息、进行物资补给。大帆船在港内或狭窄水域移动时,也需要小艇载运大锚抛入预定水域,再通过收绞锚缆完成移动。帆船舰队进行战斗时,小艇更直接  相似文献   

8.
《现代舰船》2012,(12):57
"中国海监"56号船是以054A型护卫舰为基础船型发展而来,根据海监船特殊的执法需求,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和设计,尽可能节约设计和建造成本,使之成为新一代执法能力更强的中国海监主力船型。该船基本尺度及性能与054A型护卫舰相当,去除了  相似文献   

9.
英国海军正在对现行的23型护卫舰的后续舰进行研究,世人将目光投向了三体护卫舰,防务评估研究局已建造了三体船的实验船,三体船型大有荣登未来护卫舰船型宝座之势。然而,英国著名的舰船设计师塞特尔却发表文章论述:更适合、更快速的军舰应为深V船型。他认为:舰艇  相似文献   

10.
飞剪船是19世纪一种重要的快速帆船,这种船长宽比较大,并采用斜艏,以突出航速,飞剪船一般至少设3根桅杆,采用横帆。飞剪船是种比较纯粹的货运船,一般认为这种船并不适合加装武器用作军舰。飞剪船的最高航速记录是22节,由"海上君主"号于1854年创造。即便以今天的眼光看,这一速度仍然相当可观。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造船界以经常推出新船型而著称。最近又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极具发展潜力的“超高速”船舶,被命名为穿浪三体半地效翼船。开发这种半地效翼船的初衷是商业运营,但由于其所具有的极佳性能,不排除今后会用于军事目的  相似文献   

12.
"我认为世界海军的发展潮流有2个,一个是以现代化为目标,另一个则是继续保持传统。为培养军官,我们的想法是用帆船来航海,虽然用帆船航海学不了战略方面的东西以及对现代舰艇有用的事,但在离开家和家人的这半年时间里,却可以培养大家作为水手的勇气和团结精神。这艘船虽说是木头造的,但用木头造的船是给那些拥有石头一样坚强精神的水手使用的。"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种适合于高速大型船舶的船型,它由上部船体、四个支柱、左右潜体和前后水翼构成。航行时靠水翼升力和潜体浮力将上部船体托出水面,水翼后缘是可动的水平舵面,用来改变水翼升力和前后水翼的升力分配。这种船型的航速为40~50节,航行时水翼承担船重的60%~70%,潜体承担船重的30%~40%。  相似文献   

14.
火炮上舰带来的难题中世纪,在船舶建造和航海技术方面的革新给世界留下了丰富的船型:例如“科格”船、“加莱”船和“克拉克”  相似文献   

15.
一、帆桁帆桁为横桁、斜桁等的总称,古帆船的帆桁均为木质,而现代帆船的帆桁大多为钢质。帆桁的用途为张挂风帆,承受风帆受到的风力,以推动帆船前进。帆桁按其张挂船帆的  相似文献   

16.
制作什么模型这个问题,对于西洋古典帆船模型爱好者来说,有时也是烦心的事情。初学者问题不大,往往选择比较容易上手的“桑塔玛利亚”、“五月花”等历史名船。而对于那些准备再上一层楼,尝试一下古典帆船模型的两大难点——“内构”和“雕刻”的爱好者来说,要找到适当的切入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般的帆船模型图纸和书籍,没有为内构制作者专门准备什么东西,爱好者只能自己进行繁琐而有难度的肋骨放样工作。雕刻精美的帆船倒是不少,看多了,反而把人吓得不敢动手了。好在法国巴黎海事博物馆研究人员整理了一整套考古文献,内容包括了1650~1900年法国海军风帆战舰的剖  相似文献   

17.
几种排水型高性能船阻力性能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阻力理论计算方法,以高速圆舭艇的阻力性能为基准,对高速圆舭艇、深V型船、穿浪双体船以及高速三体船的阻力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对比较结果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各船型的最适用航速范围.  相似文献   

18.
挪威地效船国际公司(简称 ESI 公司)与欧洲7家公司合作,运用其独特的“气垫支承船”(Air Support Vessel,ASV)专利技术,设计出一种具有混合船型特征的“非全垫升”气垫登陆艇。这种概念型登陆艇在艇体材料、非全垫升气垫支承、艇体结构与线型、动力装置等方面均有所突破,许多性能优于传统的排水型登陆艇和“全垫升”气垫登陆艇。尽管这种登陆艇还处于研制初期,但其创新技术的潜在实用价值已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9.
飞剪船——“短衬衫”号为了满足海战特别是海上贸易的需要,在航海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种快速帆船——飞剪船(Clipper)干19世纪应运而生。当年有关这类快船的航行速度竞赛非常频繁,比较有名的是1866年从中国到英国的茶叶运输竞赛,这种竞赛除了争强斗胜外,当然也有抢季节的目的。5月30日,快速帆船“羚羊”号与“塔平”号同时离开中国的福州码头,用99天航行16000英里(合25600千米)到达英格兰目的地,“塔平”号仅以早到20分钟而赢得胜利!  相似文献   

20.
多体高性能船型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水下船体固连在一起而形成的各种高速船型,其经典之作是分别于上世纪70、80年代开始问世的小水线面双体船(SWATH)和穿浪双体船(WPCat)。在上世纪,人们为了追求以高航速为主要特征的高性能,利用水动力原理、气动力原理、气垫原理,避开传统的基于静浮力原理的排水型船的水阻力,成功地制造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