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纳米二氧化硅增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功率超声,将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分散到多次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体系内,然后与聚醚多元醇聚合制得了纳米二氧化硅增强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SEM分析表明,纳米二氧化硅均匀分散在聚氨酯泡沫中。在较低添加量时,纳米二氧化硅使压缩强度和冲击强度有一定提高,但会引起多次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粘度迅速增加,从而导致发泡反应困难,当添加量为7wt%时,压缩强度和冲击强度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含超细粉体的防灭火三相泡沫的形成和稳定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在实验室中通过机械搅拌的方式制备三相泡沫,重点研究不同泡沫液、不同粉体类型以及泡沫液质量分数、粉体添加量和粉体粒径对三相泡沫发泡、稳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有利于三相泡沫的形成,且泡沫发泡性能随泡沫液质量分数的增大而提高。轻质、亲水性颗粒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共存有利于三相泡沫的生成和稳定,粉体添加量增大会增强泡沫稳定性,但添加量过大则会影响泡沫的发泡性能。搅拌强度和发泡倍数对泡沫稳定性也有影响,发泡倍数过高会影响泡沫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MTS~810型材料伺服试验机对应急机场道面沥青混凝土进行了高温条件下车辙试验和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应力的增大,沥青混凝土的弹性应变增大,塑性应力增大,破坏时间提前,应变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得出了应急机场道面沥青混凝土的粘、弹性参数与应力的关系及本构模型;求出了不同机型的不同胎压作用下应急机场面层沥青混凝土的动稳定度;根据应急机场跑道上的飞机重复作用次数及车辙试验结果,计算了不同胎压作用下应急机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变形厚度,在允许寿命内面层沥青混凝土的动稳定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4.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填充薄壁钢管横向压缩吸能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填充薄壁钢管后的吸能特性,对单钢管、钢管嵌套系统及填充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后的钢管进行横向静力压缩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填充管比空钢管的吸能效果有明显提高,其中双钢管嵌套系统填充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后吸能效果提高最明显,三钢管嵌套系统吸收外来的能量值最大。薄壁钢管填充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吸能装置,在防护工程中可作为隔爆抗侵彻材料。  相似文献   

5.
一、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基层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从调查的情况看 ,目前基层干部“不懂不会”的问题仍然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综合素质与基层发展形势不相适应 ,这已成为制约基层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究其原因 ,主要是近年来基层干部提升面过大、流动性快 ,受训面过小、层次偏低 ,士兵中直接提干的干部还存在文化知识欠缺 ,思维层次受到限制的问题 ,各级要高度重视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下功夫提高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 ,为基层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积蓄后劲。(一 )注意保持基层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调整使用干部在着眼德才的同时 ,应…  相似文献   

6.
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在机场道面使用性能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利用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对机场道面使用性能进行预测的基本方法和具体步骤,并给出了工程实例.应用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机场道面使用中各段历史数据,较好地对机场道面使用性能进行预测,且预测结果比单纯的灰色模型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欧永  郑敏 《政工学刊》2015,(1):50-50
基层预防犯罪工作,大量的是艰苦细致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因而,要在抓基层的经常性思想工作和经常性管理工作上下功夫,从基础抓起,在基层筑起坚固的“三道防线”。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针对隔板材料及工艺对破甲弹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分析研究,提出为确保装药爆轰波形趋于理想状态、稳定破甲威力所选择的隔板材料及工艺控制方法。引言:弹药领域中,破甲弹的药型罩材料组织结构及加工质量、主装药的密度分布均匀性、隔板制造的工艺控制等方面对装药的破甲水平及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针对隔板材料中的发泡塑料及其工艺控制对破甲水平的稳定性进行了一些试验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基层是军队的基础。基层预防犯罪工作是军队预防犯罪工作的关键所在,也是积极做好部队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环节。为全面推进基层部队建设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确保基层部队安全稳定,认真做好基层预防犯罪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使长劲。  相似文献   

10.
机场道面是机场的核心部分,遭敌破坏后必须快速修复以保证飞机起降能力.抢修机场道面首先必须快速确定MOS.针对战时机场道面抢修MOS确定问题,建立基本数学模型,利用相对运动原理和坐标变换等知识进行数学分析,得出优化数学模型,并采用逐步搜索比较的算法和Matlab编程实现了MOS快速优选.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某型导弹典型公路发射场坪沉降量和受力状态,利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建立某导弹无依托发射场坪有限元模型,在选取30种典型路面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基层弹性模量和面层与基层间黏结状况两个因素对路面动载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层间接触不良会导致路面弯沉、剪应力变大。同时得出该型导弹发射道路土基层弹性模量应大于20 MPa。研究结果对于评估导弹无依托发射生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基于随机有限元的车辆行动部分可靠性原理及基本过程,将结构件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几何尺寸等因素定义为随机场,并对其进行离散,同时分析了车辆行驶的典型路面的路面谱,利用随机有限元求解在不同的路面状况下车辆行动零部件的受力情况,得到了零部件危险点应力的随机分布和不同路面状况下疲劳可靠性,并对相关的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型防护结构对爆炸冲击波衰减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LS—DYNA,在相同爆炸冲击波作用下,对洞库口部普通钢板防护门和有泡沫铝夹层的钢板防护门两种防护结构的隔爆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有泡沫铝夹层的钢板防护门对爆炸冲击波有着良好的衰减特性。同时表明该新型防护结构对洞库口部抗爆炸冲击波设计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级间螺栓法兰连接是导弹(火箭)常见的连接方式,但破坏了整体结构连续性,且承载能力薄弱,在外荷载作用下易发生失效而使整弹(箭)结构强度丧失。根据实际导弹(火箭)连接结构特点,简化设计并制作了一组原理性实验件,设计了准静载加载实验测试系统和螺栓响应信号传感器,进行了两次准静载失效实验,并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对应的有限元仿真模型。根据实验效果和实测数据,分析了连接结构在准静载荷载作用下的失效机理,并对比验证发现有限元模型数值模拟效果和精度与实验吻合较好。研究结论可为弹(箭)体级间连接结构承载能力和失效实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84,自引:7,他引:77  
介绍笔者近年来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边坡稳定性方面的一些进展,主要包括有限元中边坡破坏的判据,屈服准则的影响和选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土坡与岩坡中的应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支挡结构与岩土介质共同作用方面的应用,最后介绍了三维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一些研究进展。通过这些工作,使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计算精度得到很大提高,并扩大了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SFAM技术是吸附储存燃料油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很好的储存安全性和可靠性。利用网状聚氨酯泡沫将汽油进行吸附储存,是对SFAM技术的实践运用。以网状聚氨酯泡沫为实体,研究吸附储存燃料油的基础理论,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情况,对进一步推进SFAM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金属泡沫夹芯结构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明显具有结构和功能一体化特点的新型轻质材料,它在临近空间飞行器、航海及汽车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以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面板、闭孔泡沫铝芯子为特征的复合材料夹芯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在球形压头作用下的压痕响应、损伤模式、变形机制和失效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研究发现,泡沫铝复合材料夹芯结构的压痕响应是夹芯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响应、相互作用以及压头属性的综合作用结果。泡沫铝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在球压头作用下的损伤模式为基体开裂、纤维断裂、层间分层、泡沫铝的屈服及剪切断裂五种失效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步骤,并结合实际,利用IDEAS软件的有限元分析模块对某定型模盖板的结构进行了强度校核。在工况分析的基础上,适当简化了盖板的几何模型,建立了有限元模型;通过边界条件处理、网格划分及单元解算,得到了盖板在工作状态下的应力和位移分布规律,为盖板的设计提供了力学依据。同时,为舰载电子设备机箱、机柜的壳体这类复杂结构件的强度分析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Studies on ballistic penetration to laminates is complicated, but important for design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structures. Experimental means of study is expensive and can often be dangerous. Numerical simu-lation has been an excellent supplement, but the computation is time-consuming. Main aim of this thesis was to develop and test an effective tool for real-time prediction of projectile penetrations to laminates by training a neural network and a decision tree regression model. A large number of finite element models were developed;the residual velocities of projectiles from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s were used as the target data and processed to produce sufficient number of training samples. Study focused on steel 4340tpolyurea laminates with various configurations. Four different 3D shapes of the projectiles were modeled and used in the training. The trained neural network and decision tree model was tested using independently generated test samples using finite element models. The predicted projectile velocity values using the trained machine learning models are then compared with the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s. Additionally, both models were trained using a published experimental data of projectile impacts to predict residual velocity of projectiles for the unseen samples. Performance of both the models was evaluated and compared. Models trained with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data samples were found capable to give more accurate predication, compared to the models trained with experimental data, becausefinite element modeling can generate much larger training set, and thus finite element solvers can serve as an excellent teacher. This study also showed that neural network model performs better with small experimental dataset compared to decision tree regression mod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