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将永载我国航天发展的辉煌史册。它为我国航天事业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迈向了一个新时代,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壮举。开创了中国航天事业新纪元 回顾我国的航天发展史,大致经过三大跨越。第一大跨越是  相似文献   

2.
声音     
正从载人航天到北斗导航,从探月工程到火星探测,历史的天空上,中国航天将写下新的精彩。汇聚创新创造的中国力量,让中国梦与航天梦相互激荡,我们一定能标注中国发展的新高度、开创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境界。——新华社评论员设立"中国航天日"有利于传承和弘扬航天精神;有利于凝聚中国力量,助力中国梦的实现;有利于培植创新文化,中国航天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自主创新史;也有利于促进开放共享,"中国航天日"可以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中,中国人迫寻梦的步伐一天也没有停止过。让我们随着倒溯的时光,一同走进过去那难忘的岁月,一起回顾我国载人航天所走过的艰难而又辉煌的历程。一、从人造卫星到载人航天 1957年10月7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航天时代。这一历史性事件受到中国许多科  相似文献   

4.
今年6月6日,是国家航天局挂牌十周年的日子。从此,在世界航天的大舞台上,有了中国政府的正式代表;国际宇航界有了中国官方的声音;在人类活动的第四领域里,有了政府间航天事务的交流渠道。十年来,中国航天频频亮相在世界高科技之巅,屡屡受誉于和平利用空间之域,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大国正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相似文献   

5.
《宁夏科技》2001,(10):92-93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兵器馆陈列的装甲车辆虽然大多老态龙钟,但每一辆坦克都来历不凡。从种类、国别、型号、数量都是国内仅存的珍品。从世界坦克发展史和中国装甲车辆发展史来看这些都是珍品。从这里你可以探寻到中国近代装甲兵早期发展的功绩.可以看到从抗日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辉煌历史.可以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是如何从一辆坦克发展成为种类齐全的兵种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6.
2000年11月 22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了《中国的航天》白皮书,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创建四十余年来中国政府发表的第一份航天白皮书,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国外通讯社称其为首次揭开了中国航天的“神秘面纱”。这份白皮书对中国航天过去四十多年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总结;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中国政府发展航天事业的宗旨和基本原则;首次向世人展示了在二十一世纪前期中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造福于人类的航天活动的发展前景和奋斗目标;并再次阐明了中国政府在航天领域国际合作中一贯坚持的“平等互利,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7.
<正>航天产品不仅是捍卫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的重器,更是一国制造实力的重要象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作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建设航天强国是必须担当的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在圆满完成一项项国家重大航天工程任务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助推中国实现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跃进,必须始终坚持和发扬精雕细琢、严谨务实的工  相似文献   

8.
8月31日,国防科工委在京组织召开了“风云二号02批卫星工程合同签字仪式”。中国气象局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在仪式上签署了《风云二号02批卫星、运载火箭研制生产合同》及《风云二号02批卫星发射测控合同》。这是我国民用航天领域首次签署的业务卫星研制生产合同,标志着我国风云二号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在建立连续稳定运行的对地观测体系上迈出了新的一步,是民用航天实施由“应用试验型向业务服  相似文献   

9.
金秋十月,喜报频传。继神舟五号圆满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后,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又取得了圆满成功。这的确是一件令世界瞩目、叫国人欢欣、让国防科技工业战线自豪的大喜事。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们在探索太空的伟大征程中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这是我国高科技发展新的伟大里程碑,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又一骄人成就,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的又一辉煌成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了,在这举国欢腾的时刻,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航天局局长、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栾恩杰。他难抑心中的激情,就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重要意义,“探月工程”及其目标,航天活动的下一步发展等重要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11.
我国航天事业已具备了进入空间的能力、卫星研制与应用能力、航天基础与保障能力、载人航天能力和空间探索能力。面对浩瀚的宇宙空间,更需要世界各国携手联合,共同探索,和平利用,这是人类的共同任务。在这方面,我们的态度是明确而坚定不移的。  相似文献   

12.
田武 《国防科技》2005,(4):32-34
飞出地球,遨游环宇是人类梦寐以求的愿望。如今,值得骄傲的是中国人进入太空已经成为现实,更高更远的目标等待我们去实现!遨游太空关键是航天动力,目前几乎无一例外地使用陆地化学火箭发射方式,但这并不是惟一也不是最佳方案!随着技术的发展,已经有许多新颖的航天动力已经逐步从实验室里走了出来。太阳动力发射太阳帆是一种包在硬质塑料上的金属帆,为最大限度地从阳光中获得速度,太阳帆必须做得很轻、很大,而且表面要非常光滑平整。事实证明,当从2.59平方千米的镜面反射出的太阳光能量可以支撑住一只猫的体重。科学家认为,如果能研制出边长…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设立"中国航天日",就是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4.
耿海军 《中国民兵》2008,(10):54-55
载人航天器是指可以搭载人员进入太空的空间飞行器,它是人类从事载人航天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包括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和正在研制中的空天飞机。载人航天器不仅对于人类突破地球大气的屏障和克服地球引力,把活动范围从陆地、海洋和大气层扩展到太空,更广泛深入地认知宇宙,更好地开展各种试验和研究活动具有重大价值,而且在军事上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奥运会需要一套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设的安保科技系统,能承担这样一项任务是航天人的荣耀,而这套系统一面世就投入到奥运盛会的实战中,对航天人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如今,我们已经成功地经受了这一考验。”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奥运工程总工程师马良杰如是说。  相似文献   

16.
正4月12日,加加林飞向太空60周年之际,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代表中国航天界向俄罗斯航天集团和俄罗斯航天人致以诚挚的问候,各国航天员也发表寄语,向加加林飞天60周年致敬,展示世界航天人探索未知宇宙的决心。张克俭表示,60年前,加加林成功进入太空,开启了人类载人航天的大幕。今年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5周年。半个多世纪以来,中俄两国一直致力于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领域开展合作,两国航天人在探索浩瀚宇宙的征程中结下了深厚友谊,树立了合作典范。2021年,希望我们携手克服困难,助力两国社会发展,推动国际月球科研站广泛合作,为推进人类和平探索利用太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7.
理想VS空想     
国人瞩目的神舟七号完成了它的太空征程,实现了中国人漫步太空的梦想。我国航天人的奋斗目标能够一次又一次地成功实现,与航天人坚定理想、摒弃空想的思想观念分不开。  相似文献   

18.
正1956年,国家提出了"以任务带学科"的科技发展方针,确定喷气和火箭技术作为重点任务,中国的航天事业从此起飞。当重新回顾并审视这段波澜壮阔的科学技术发展史,在共和国诞生后的宏大叙事中,可以发现其潜藏的发展脉络始终伴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并在其正确引领下,选择了一条合适的发展路径,确保了中国航天事业在一穷二白的薄弱国力下,经过60年的奋力拼搏,终于跻身世界航天大国之列,并继续向航天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19.
《国防科技》2005,(11):8
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目标的开端,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肩负三大历史任务:一是继续攻克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第一阶段里通过发射四艘无人飞船和一艘载人飞船,成功解决和考核了发射、在轨飞行和返回等技术。但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技术最复杂、难度最大的巨型航天工程,每一次任务都比上一次更难,所以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基本技术有待攻克和验证。如飞船的姿态控制。神舟五号飞行中,返回舱里的杨利伟大部分时间都在座椅上安安静静地待着,这次不一样了,航天员要从返回舱到轨道舱去操作实验设备。来回走动对飞船的姿态…  相似文献   

20.
<正>五星红旗每一次闪耀浩渺太空,都是中国航天人坚持梦想、勇于探索的生动实践,都是中国航天为和平利用太空、增进人类福祉作出的不懈努力。那些定格在民族记忆中的辉煌瞬间,每一帧都值得铭记于心。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用70余张航天摄影图片记录航天发展历程中令人难忘的重大事件、重要瞬间、重点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