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传说中,有一件宝物叫阿拉丁神灯,你需要什么,它就可以给你什么。当我们面对新经济时代和前所未有的机遇时,对我们这样一个无论从技术、资金还是人才方面都相对薄弱的地域来说,思想和思路就像这样一盏神灯,会从宝库里"变"出适应这个时代发展的无限资源。  人在探索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有两件至关重要的宝物,一个是品格,一个就是思维。前者考验一个人的品质,比如信念、意志、勇气、魄力、责任感、诚信与无私等等,后者则看一个人有没有创新思维。对于开创一个事业来讲,比缺钱更可怕的是缺少思路。不断突破思维的束缚,改变自己的思…  相似文献   

2.
王苏民  李录 《防化学报》1999,9(1):45-49
防化指挥工程学院是指挥和工程合一的培养类各类防化人才的军事院校。根据这一特点,两年来,学院认真贯彻全军院校校教改全精神,紧紧围绕培养打赢高技术战争和防化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跨世纪高素质人才这一目标,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确立子“一个完善、两个优化、三个加强”的教改总思路,明确了搞好“一个试点”,抓好“两个调整”、实现“两个目标”的近期教改任务。  相似文献   

3.
这一对,一个叫石小钢,一个叫周功营,军龄都逾25年。1999年6月,一道命令把他俩 聚到了四川省新津县人武部,石小钢任部长,周功营当政委。两人一上任,啥态也没表,都憋着一股劲,要把老先进的旗帜打下去。一晃快3年了,该部的正规化建设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多次受到两级军区和成都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因此,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创新是新世纪的主旋律。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  相似文献   

5.
金矿的老板     
在中世纪,两位素不相识的英国青年杰克和约翰不约而同去某个海岛寻找金矿,到海岛的邮船很少,半个月一班,为了赶上这趟船,两人都日夜兼程赶了好几天。当他们双双赶到离码头还有一百米时,邮船已经起锚。天气奇热,两人都  相似文献   

6.
两个旅行中的天使到一个富有的家庭借宿。这家人对他们并不友好,并且拒绝让他们在舒适的客人卧室过夜,而是在冰冷的地下室给他们找了一个角落。当他们铺床时,较老的天使发现墙上有一个洞,就顺手把它修补好了。年轻的天使问为什么,老天使答到:"有些事并不像看上去的那样。"第二晚,两人又到了一个非常贫穷的农家借宿。  相似文献   

7.
在吉林省双阳县人武部召开的民兵学雷锋做好事经验交流会上,鹿乡镇信家13社张凤有诉述了他在民兵组织帮扶下,从一个几近破落之家到响(口当)(口当)的富裕户的经过,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人。 张凤有一家3口人,从前住在两间破旧的草房里,妻子双目失明,他也体弱多病,有个16岁的儿子还支撑不起家庭的担子,生活十分困难。1988年,张凤有犯了气管炎  相似文献   

8.
高等院校要注意两个教育一起抓 ,既要抓创新教育 ,又要抓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着重探讨在创新教育深入发展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 ,端正人才的创新方向 ;二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功能 ,锤炼人才的创新精神 ;三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功能 ,营造人才的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9.
宣金学 《政工学刊》2013,(10):78-78
对很多人来讲,早晨起床时总是要在两个“时钟”之间挣扎、煎熬一番。一个是吵了一遍又一遍、甚至可以当催眠曲听的闹钟,另外一个,则是听不见、摸不着,却能感觉到的“生物钟”。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周末的夜晚.吉林德惠县青年工人王双、孙刚、杨宏3人窜到独身未婚女青年高某的住处。破门而入野兽般地将姑娘轮奸蹂躏近两个小时。女青年高某遭到强奸后,总觉得这几个人有点面熟,她回忆起了曾经和这三人在民兵连里一起搞过训练。经过一番明查暗访后,她找到了罪犯王双的家。当王双的父亲王海得知儿子的情况后,第二天领着儿子投案自首,公安机关依法将  相似文献   

11.
企业的灵魂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优秀的企业需要创新型人才,呼唤创新型人才。因为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表面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青年创新人才的竞争。同样,创新也是军工企业发展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军工企业,就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军工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军工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根植于教育基础,立足于企业实际,放宽思路,拓宽视野,从多维着眼,从多面入手,全力打造军工企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链接社会,拓宽渠道,筑牢创新基石抓好基础教育。依托军工企业和地方两方…  相似文献   

12.
人才通过合理流动,可以始终保持人才创新的“峰值期”,能够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欲望,激励人才的创新精神,激活人才的创新潜能,发挥人才的创新优势。目前,我军人才流动中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导致了人才不能合理流动,影响了人才队伍的优化,影响了人才的自主创新。对此,我们要积极寻求对策,使人才在合理流动中发挥自主创新能力。一、进一步拓展军队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当前,军队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应重在形成以人的知识、创新成果为核心,实现不转关系、来去自由的智力流动形式。采取“项目引进”、“课题引进”等多种模式,大力引进多层次、多学…  相似文献   

13.
排里住大通铺。三四十个兵一个屋子,吃一样的饭,操一样的练,时间久了,一个不服气一个。七班长和九班长更是的,什么事都叫板。这不,刚到周末,两个人又在九班长的床铺上叫阵了。肯定的,好多人围上来。谁叫两人走棋像蚂蚁爬一样急人呢。数九班副最急  相似文献   

14.
长城长     
吕飞 《国防》2005,(2):82-82
中学时学过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其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英雄的故事,曾使我不止一次的掩卷感叹,我沉溺在英雄的世界里不能自拔,一次次被他们的事迹所感动。从此,我就夜夜站在梦里的长城之上,神游九州。曾几何时,“好男儿当驰骋疆场以马革裹尸还葬耳”、“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句子被悄悄记在了日记本里。我坚持认为:军人才是男子汉最好的职业。开天辟地古往今来,流芳千古的人物中哪少得了横刀立马的将军?文人只能是风花雪月、小桥流水,在马蹄扬起的尘土里,高瞻远去的背影。高中毕业后,当其他同学都忙着考取职业资格证…  相似文献   

15.
一个讲政治的领导,一个懂大局的领导,一个聪明的领导,都是很关心新闻工作的。龙政委经常告诫人武部的干部要重视新闻报道工作。他从副连职干事干到人武部政委这个位置,光在机关"爬格子"就有10多年的历史,在军分区当宣保科长期间,年年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2004年初,龙政委从军分区机关到泸水县人武部任政委,当了解到该县人武部的新闻报道竟连续3年报纸上无名,广播上无声,电视上无影时,龙政委真是心急如  相似文献   

16.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创新型的教师和充满科学与创造艺术的课堂教学。新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有较全面的素质结构,更需要具备创新的活力,以承担知识创新的重任,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基于广大教师在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方式,方法等方面所感到的困惑,笔者从确立教学目标、发展学生个性、激励学生思维,开放课堂教学这四个方面论述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教育策略。一、确立教学目标要达到创新教育目标,就必须制定一个明确的,具体的教学目标口确立这种教学目标的策略,主要是着眼于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  相似文献   

17.
刘福奎 《政工学刊》2004,(10):50-51
现代人才学告诉我们:人才的成长并不是一个均衡发展的过程。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一个人的才能客观上存在一个抛物线型的漫长生命周期:才能的萌芽、才能的发展、才能的成熟至鼎盛、才能的衰退直至薄暮。人才不可能长时间持久地保持在一个才华横溢、光芒四射的高水平,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历史上,齐桓公拜管仲为相最终称霸中原;越王勾践多亏范蠡、文种二将相鼎力相助,方能一雪前耻;刘备三顾茅庐觅得诸葛亮得以三分天下。俗话说得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当今时代竞争日益激烈,人才的重要性尤为显著,作为领导者能否识得准人才、带得出人才、用得对人才和留得住人才,乃成败之关键。领导者要有一双慧眼,识得准人才。作为领导者要想识准人才,应当从细处着手,多渠道辨别人才,多角度查看人才,不拘一格提拔人才。一是言谈见思想。从一个人所说的话、所写的文章可以看出他有没有思想。  相似文献   

19.
天降一对陈佩斯却是河南两民兵 春节前夕,闻知兄弟两位基干民兵将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文艺演出拍摄,记者千方百计寻找到正在北京排练的哥俩,并相约到军报一叙。 元月的一个周末下午,两民兵兄弟来到解放军报社大门外,一人到传达室给编辑部打电话,一人径直往大门口走来。传达室士官和执勤卫兵忽见著名笑星陈佩斯前来,一个热情地起身问候,一个在哨位上注目致礼:“陈佩斯老师,到报社有事吗?”寒喧中,哨兵忽见陈佩斯身后又出现  相似文献   

20.
在机关工作的同志都知道,现在机关不缺跑跑颠颠的人,缺的是能够当主力、打硬仗、上层次的高素质人才。机关干部怎样成为这样的人才,我认为至少应从三个方面去磨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