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在遵循军民融合发展中,存在相关法律法规冲突、政策需求掩盖法律法规需求、制度创新滞后于发展理念等问题。当前,为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应该在立法上建构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法律体系,在司法上建构军民纠纷处理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2.
当前军民融合式发展背景下,提高国防科技安全保障能力在于,适应军民融合发展的新形势,树立新的国防科技安全理念;设置国防科技安全管理机构并使其职能有效发挥,充分保障国防科技安全;适应军民融合式发展,加强国防科技人才安全管理;完善保障军民融合发展的法律制度,实现依法加强国防科技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3.
国防专利权利归属法律制度为国防科技创新提供动力源泉和制度保障。但现行法律制度对国防科技创新还存有阻碍作用,表现在国防专利权利归属规定不全不清、利益分配制度不健全、国防专利权流转不顺畅,难以激发研制单位与国防科技人员进行军事装备原创性研制。我国必须要确定国防专利权利归属法律制度的权利体系,厘清权利归属和利益分配原则,积极探索国防专利权利归属的中国模式,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以促进国防科技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应进一步完善军民融合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管理体制;健全军民融合的运行机制,包括竞争机制、评价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军民技术成果双向扩散和交流机制等,充分利用中介机构参与军工企业改造;清理现行法律法规中与军民融合政策相冲突的条款,推进军民融合相关政策上升到法规规章层次,加强空白领域法规制度建设,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张福元 《国防科技》2013,34(2):81-85
文章总结了主要军事国家加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的共同经验,论述了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当前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的现实需求。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思想的演化与形成,并结合我国国情军情,提出了科学推进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防科技知识产权保护是从法律层面对各主体在国防科技领域的发明创造及其应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加以确认,是国防科技军民融合运行机制的有机构成。当前,我国国防科技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着供给不足的制度缺陷,必须从基本制度入手,构建国防科技自主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改变产权单一结构,促进国防科技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强国防科技成果转化的法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7.
陈延敏  曾立 《国防科技》2015,36(5):24-29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动员是适应"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新型装备力量动员形式。以技术和制度变迁的视角,研究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动员的变化,对于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加强战争动员准备、抓住新型工业化的动员建设机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在全球掀起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大变革背景下,国防科技工业由其自身演进规律与"工业4.0"的技术推动实现军民融合动员的深度发展,并表现出自组织化、自适应性、社会化和精确、快速动员等不同于以往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8.
运用费德尔—拉姆模型对国防科研投资经济效应的分析表明,我国国防科研投资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正的规模效应,对国民经济产生了负的外部效应。原因主要在于,国防科技投入总量不足,国防科技发展速度较慢,国防与民用科技工业在军民一体化上尚未建立有效机制,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解决这些问题,应在改革体制、优化机制的前提下,加大国防科技投入,构建寓军于民的科研创新平台,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布局聚集度。  相似文献   

9.
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路子,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是党和国家促进国防科技工业持续、健康和良性发展的大战略。在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过程中,研究军民融合对提高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亟待加强衡量一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可以有很多指标,由于某个产业科研生产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来获取盈利,  相似文献   

10.
冷妹  马惠军 《国防科技》2021,42(4):123-128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协同动力研究旨在探寻国防科技工业军民协同的动力源泉。本文从国防科技工业军民协同动力演化和演化过程中所涉及的理论原理入手,分析军民协同动力机制的生成机理,论证国防科技工业军民协同动力演化的理论根源,推断得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协同动力生成具有"两条路径、三个层次、五种力量"的一般规律,认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协同动力系统由形势环境、战略决策、技术、资源和政策五种力量构成,五种力量共同作用,综合影响着国防科技工业军民协同动力的产生。深入研究国防科技工业军民协同动力理论,有助于为加快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构建国家军民一体化战略体系和能力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就是要实现军民两个领域之间在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上的对流,形成国民经济对国防科技工业的支撑力及国防科技工业对国民经济的牵引力  相似文献   

12.
从资源配置角度讲,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是通过优势资源专业化重组实现的,强调"主业重构"的"归核化"战略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立足"归核化"战略,统筹规划军工生产能力建设、增强核心军工企业创新能力、强化非核心军工企业配套能力、打破军工生产资源流动壁垒,是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3.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重要途径。本文总结梳理了建国以来我国探索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实践经验,并对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军民融合式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建立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体系要坚持国家主导、制度创新、市场运作、军民兼容原则“。那么,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体系的国家主导模式职责是什么?问题的核心应是:明确市场与政府关系,厘清政府的主导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一个高度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下,国防支出能够拉动社会总需求,促进科技创新,创造就业机会,促使人力资本转移并提供公共服务,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充分发挥国防支出对经济建设的拉动作用,应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布局,继续适度加大国防建设投入,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区域布局,实现重要领域的军民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6.
国防科技的先进水平与国防科技创新效率成正比,创新效率的提高依赖于高效的创新激励制度,构建产权激励制度应坚持效率导向、渐进式改革、上下结合和利益平衡四个原则,主要包括知识产权激励制度、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制度和非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制度三方面内容。产权激励制度的最终建立还取决于知识产权保护、国防科技技术资产价值评估、军民结合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国防科技创新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及产权激励制度平台建设等配套措施能否及时到位。  相似文献   

17.
军民结合是国防科技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必须坚持的重要方向。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长期以来是建立在军民分割、相对独立和封闭的基础上的,这种体系对于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的发展曾经起到过重要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这种军民分割体系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我国党和国家工  相似文献   

18.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是美国国防科技创新的典范.其发展的典型特征是广泛依托全社会的创新人才、资源和活力,从规划立项、人员选任、项目竞争到成果转化全过程实现军民深度融合,并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当前我国国防科技军民融合发展的大形势下,DARPA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对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出全面部署。12月6日,国防科工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意见》进行了深入解读。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对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出全面部署。12月6日,国防科工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意见》进行了深入解读。破除融合障碍当前,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已经进入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  相似文献   

20.
政企不分的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是阻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的决定性制度壁垒。消除这一决定性制度壁垒,最快捷的途径是分解各军工集团公司的职能和规范相关政府职能机构的行为,最根本的途径是调整国防科技工业领域所有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