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制“爱国者”防导系统有效拦截“飞毛腿”导弹的战例经新闻媒介披露爆炒后,被罩上了令人目眩的光环而备受军事界的青睐。于是,始终惧怕大陆导弹攻击的台湾当局也加入了追逐“爱国者”导弹的行列。几经交涉,美台间的“爱  相似文献   

2.
7月15日,台湾当局高层官员称,台美双方就军售问题密集磋商后,已达成初步共识。鉴于台湾政情与预算的阻力,双方将把合作建构“三军联合作战指管通情系统”,即“博胜专案”作为“国防”施政的重中之重,优先加以推进。此举意味着美台首选推动军事资讯共享,拟早日实现事实上的“准军事同盟”,预示着美台军事勾结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3.
1956年至1958年,印度尼蘑亚外黟发生了叛乱,本来这个远离中国、濒临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千岛之国”,其国内局势不会与台湾扯上关系,但由于美国政府害怕印尼倒向其他国家,所以指示中央隋报局隐蔽而积极地介入叛乱,试图使印尼维持四分五裂的局面,并推动梦想着“反攻大陆”的蒋介石配合美国的军事行动,  相似文献   

4.
蓝云 《现代舰船》2012,(8):22-27
2012年是"中印友好合作年"。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也同为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双方在政治、经济、边贸、科技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前景。2012年也是个不寻常的年份,50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印边境发起自卫反击作战,正是那一场战争让中印  相似文献   

5.
继今年5月之后,10月中旬再次有消息称:美政府已批准向台湾出售30架美军现役最先进的AH-64D“长弓”“阿帕奇”战斗直升机,总值约450亿元新台币。预计可于2005年交第一架机,2006年完成战备。与之遥相呼应的是今年6月份,在“阿帕奇”能否到台未成定局的情况下,台湾当局便急不可耐地宣布要组建第三个空中骑兵旅,并计划部署在台岛中部某基地。 梦寐以求“阿帕奇” 长期以来,台湾当局一直梦想得到“长弓”型“阿帕奇”攻击直升机。该机是美国休斯公司根据美国陆军1972年11月提出的先进攻击直升机(AAH)计划研制的。美陆  相似文献   

6.
<正>早在2020年5月,中国台湾省防务部门官员就曾经表示,台湾当局有意向美国采购使用“鱼叉”反舰导弹的所谓“岸防巡航导弹系统”(CDCM)。如果美国同意,此项合同将达到810亿新台币(约合190亿人民币)的规模。2020年8月又有台媒报道称,台湾当局计划购买美国波音公司的岸基型“鱼叉”Block2反舰导弹。据称,  相似文献   

7.
据有关资料统计,自1949年国民党政府逃到台湾后,50多年来,美国政府为夯实历届台湾当局与大陆对抗的资本,从未间断过对台湾当局武器装备的“即时”供应。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种“按需供应”更加变本加厉、肆无忌惮。中美建交后的22年间,美国向台湾出售高性能武器装备的军备交易达47宗, 价值400多亿美元。统计表明,50年来,台湾采购武器装备的95%来自美国。也正是在美国的所谓“平衡地区稳定”政策的撑腰打气下,台湾当局分裂祖国的胆子变得越来越大,“底气”也越来越足。可以说,几十年来,美国在对台军售问题上不断玩弄着色彩鲜明  相似文献   

8.
今年4月底,美国对台军售40多亿美元。这是近10年来,美对台军售在性能和数量上最大的一笔。中国政府对美国政府严重地违背中美3个“联合公报”、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严重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表示了强烈抗议和严厉谴责。美国政府这样做,给搞分裂的台湾当局和“台独”分子一个强烈的支持信号,不但加剧了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影响了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也严重地影响中美关系。世界大多数国家对美国对台军售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和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无不表示忧虑。只有台湾当局和“台  相似文献   

9.
9月3日下午,安倍内阁改组大名单出来不久,《华尔街日报》日文版便有“惊人”发现:包括首相安倍晋三在内,安倍新内阁19名成员中,15名是右翼团体“日本会议”成员,比改组前还多了两人。“日本会议”是何方神圣?用日本媒体的话说,设立于1997年的“日本会议”是日本最大的右翼组织,并与“神道政治联盟”等其他一些主要右翼团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对当前日本政治右倾化起着“孵化器”和“吹风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日本和印.度全面介入南海的姿态摆得越来越明显。2011年10月14日,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在雅加达与印度尼西亚外交部长马蒂会谈,“双方就有必要构建多边框架解决南海纷争达成了共识”。印度不顾中国反对,也频繁与东盟国家接触,执意卷入南海事务。日本和印度进军南海的企图得到菲律宾、越南等国的实际呼应。  相似文献   

11.
冷战后,美国从一己私利出发,不断向台湾输入各种武器装备。今年4月,美又宣布售台巨额先进武器,这是给台湾乏力的军事建设注入的一针“强心剂”。大批“洋武器”将使台湾的“作战理念”进一步转变。 助台实施“攻势战略” 自1949年国民党逃到台湾后,台湾当局的军事战略曾有过多次调整。从最初蒋氏政权推行的“依美求存、伺机反攻”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攻守兼备、攻防一体”,基本上是一种“攻势战略”。  相似文献   

12.
近期,台湾当局联手岛内相关媒体,首次出人意料提前为台军“汉光22号”演习进行了大肆炒作。“汉光”演习是美台“断交”后,台军依据“固安”独立防御作战计划,每年都要组织实施的“三军联合作战演习”。目前,“汉光”演习是台军情况设置最复杂、参演兵力最多、对抗性最强的年度例行性演习。长期以来,对于“汉光”演习,岛内媒体大多一带而过,台湾当局更是三缄其口。相比之下,这次演习似乎在明火执仗下包藏着更大的政治野心,而这个野心对于台湾当局来说,却又有说不得的难言之隐。“主动”披露学习计划对于今年“汉光22号”演习,台湾军方并非像历年那样,在演习计划、内容上守口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当局以“防卫固守、有效吓阻”的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在西方敌对势力的支持下,顽固坚持“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分裂主义立场,并大力发展武器装备,加紧整军备战,妄图以武力抗拒祖国统一。1993年,台军开始实施所谓“二代武器”的十年换装计划。1997年,台湾军事当局又颁布了“国军军事组织及兵力调整规划案”(简称“精实案”)整编计划,进一步为其三军制定了具体的现代化发展目标。1999年7月,  相似文献   

14.
“瘫痪战”是台湾当局妄图实现其“有效吓阻”方针的手段。2000年6月16日,台湾当局领导人提出所谓“决战境外”的军事战略,引发强烈争议。台军内部意见分歧相当大。许多军事专家评论说,“决战境外”的先决条件是具备高技术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完全是强者直扑弱者的手段,以海峡两岸的客观情况,根本不适合台湾。在各方的压力下,台湾当局和军方均不再提“决战境外”,转而强调建立“吓阻能力”,发展、配置具有扩大台军事战略纵深,以制空、制海、反登陆为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退踞台湾的蒋介石当局坚持其“反共复国”的基本政策,“反攻大陆”成为其念兹的行动口号和目标。维持一个反共的台湾政权,是美国敌视和遏制新中国政策之重点,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蒋介石当局在美国的军经援助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力图在各方面准备条件,图谋在对其有利时机发动对大陆的军事反攻;同时对大陆东南沿海地区不断进行骚扰性进攻和突袭性进攻。这就是在“反共复国”政策下的“待机反攻”和“有限反攻”,而受到美国的支持。到了60年代之初,中国大陆内部、中苏关系和远东国际关系、美国肯尼迪政府对华政策等等都出现了新的情况,蒋介石以为反攻时机来临,遂谋划在1962年夏秋之际对大陆东南沿海地区发动大规模的军事反攻,为此在军事、政治、财经等各方面进行动员和准备,并强烈要求美国给予支持和援助。美国政府盱衡战略全局,“保护台湾不受中共攻击”,但也不支持台湾当局反攻大陆。美蒋双方为此在近两年时间里进行了反复的谈判与交涉,反攻大陆的计划始终遭到美国的拒绝。中国政府适时公开揭露蒋军窜犯大陆的阴谋,动员军民,调集重兵,严阵以待;同时在外交战线实行“以美制台”策略。在内外诸方面因素的制约下,蒋介石策划的一场“军事反攻”终于在中途归于流产。  相似文献   

16.
近日,台湾当局领导人在主持三军院校毕业典礼时,再次极力鼓吹“大陆威胁”,要求台军“确立敌我意识”,“全力以赴,努力建军备战”,之后,又在接受美国媒体访问时扬言,除加深与美军进行军事交流合作外,希望能加强台美联合军事演习。从台湾当局领导人的言行和台湾当局军队频频上演的军事演习闹剧看,其“以武拒统”的企图昭然若揭,引起全世界和全体中国人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7.
据台湾当局公布的《“国防”白皮书》披露,台湾海军总兵力约为6.8万人(含海军陆战队3.1万人)。根据台军所谓“军事组织及兵力规划案”(即“精实案”),预计到2003年,台海军兵力将减少到5.6万人,但基本实现“舰载武器导弹化,指挥管理自动化、反潜作战自动化”。 台湾海军现编有7个舰队,其中包括两个驱逐舰队、两个护卫舰队以及登陆舰队、水雷舰队和勤务舰队各一个,还有一个潜艇战队和7个艇队(导弹艇、小艇、登陆艇等)。其海军陆战队下辖3个  相似文献   

18.
耕海  牧洋 《当代海军》2006,(6):64-69
隶属于台海军驱逐第一舰队(124舰队),编号1208的“承德”舰,是台湾当局委托法国海军造舰局承造的6艘“康定”级导弹护卫舰中,最后一艘交舰的台海军“二代舰”。当时,台军根据所谓的“光华2号”计划,花费25亿美元,共向法国购买了6艘导弹护卫舰,包括“康定”号(PFG1202)、“西宁”号(PFG1203)、“昆明”号(PFG1205)、“迪化”号(PFG1206)、“武昌”号(PFG1207)和“承德”号(PFG1208)。  相似文献   

19.
从3月18日当选到5月20日就职,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及其幕僚在如何处理海峡两岸关系上发表了不少“善意”、“和缓”的言论。诸如:要以“改善两岸关系,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为施政要务,不宣布“台湾独立”,不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举行“统独公投”,“不变更国号”;不废除“国统纲领”和国统会;新政府放弃“两国论”的提法:一个中国可以作为讨论的议题;等等。但应当清醒地看到,这种变化并不意味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同坚持分裂的李登辉相比,在处理两岸关系上有了根本的转变。第一,台湾当局新领导人依然在坚持中国的领土主权已经分割的错误立场。5月4日…  相似文献   

20.
张磊  王磊 《现代军事》2008,(2):18-21
根据台湾“立法院“2002年通过的所谓“国防法”修正案,台“国防部”应按年度对大陆的军事能力作系统评估,形成《中共军力报告》,并将该报告连同申请经费的“总预算书”一并送交台“立法院”审查,以加强其审查预算能力。2007年8月31日。台“国防部”将《2007年中共军力报告》送交“立法院”。台军2007年度的“中共军力报告”共包括“台海安全情势”、“中共对台战略”、“中共战略武力与传统武力的规模、部署位置”及“对台湾威胁”等四大部分,其内容涵盖大陆的建军目标、兵力规模、部署位置等等。台湾当局在报告中大肆炒作大陆军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