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已经成为国家利益实现和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马克思曾指出: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眼看自己的海和河岸被夺走。谁想要跻身于世界大国之林,谁就必须控制海洋通道。中国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海洋已经成为国家利益实现和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  相似文献   

2.
伍辉红 《国防》2001,(12):35-35
我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海洋既是我国对外友好往来的重要通道,也是外国入侵中国的重要通道。因此,结合海洋和海上渔业发展出现的一些新特点,进一步加强海上渔民的国防教育,增强他们的国防意识,对于提高其维护国家利益的自觉性和行为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展华云 《当代海军》2007,(11):34-35
文化需要传承,精神需要积淀。一个人没有精神难成大器,一个民族没有精神难以持久,一个没有精神的军队从骨子里就是群乌合之众。精神是最强的支柱,是向上的力量,是前进的风帆,是不屈的信念,大到国之命运,小至个人行止,都可以从精神上找到根源。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她是意识、风貌和特征的综合体现,集心理、观念、习俗、信仰、规范等于一体。从这个角度看海洋精神,海洋对一个国家有多重要,海洋精神就对一个国家有多重要。大家普遍认为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但从海洋精神方面来说,中国还不具备海洋大国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有着漫长海岸线和大片管辖海域的大国,海洋利益与陆地利益、空中利益、空间利益一起,构成了国家的基本利益。随着对海洋战略价值认识的深化,合理拓展我国的海上利益、谋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已成为我国新时期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那么,我国有哪些主要的海洋利益呢?  相似文献   

5.
浩瀚的海洋,多少年来被人们誉为生命的摇篮,风雨的故乡,交通的要道,资源的宝库。海洋孕育了人类,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间争夺海洋控制权的斗争越来越激烈,从而使海上封锁与反封锁的作战形式日臻完善。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18000多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海洋是我国沿海地区经济流通和同世界各国交往的重要通道,也是我国进行资源开发的重要基地。然而,我国仍然有很多岛屿与海域被他国侵占,并且台湾岛等还未回归大陆。因此,广大民兵加强海上封锁与反封锁力量及其战法的研究,有效地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军事斗争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厚爱,中国有了海洋和大陆两个舞台,但却几乎长期在大陆这个大舞台上演跌宕起伏的历史剧,将力量与智慧都凝结于此,而几乎将另一个舞台一海洋淡忘、荒废。直到近代在海上上演了遭遇入侵的悲剧。中国的历史说明,较为充足的客观条件如果没有足够的民族激情、文化心理和国家的长远视野配合,那么茫茫大海就归于沉寂,失却活力;漫长的海岸线也就不再是梦想出发的地方,而是遭遇攻击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蔡运华 《国防》2001,(9):35-36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有着绵延1.8万公里的大陆海岸线.近些年,我国在海洋开发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海上力量日渐强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海洋意识还不够强,维护海洋权益的力度还不够大,海上力量的建设步伐还不够快,要想在新世纪成为世界海上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8.
卢胜君 《国防》2012,(10):55-56
一、体制意识——由陆缘为主向陆海并重转变 中国是传统的农耕文明国家,社会管理体制运作依赖人与土地的紧密结合.历史发展到今天,大多数人的海洋思想仍是陆缘主导下的农耕思想,与外向型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吻合.只有转变陆缘为主的农耕思想,树立海缘为主的思想体制,海洋意识发展才会获得最强大、最持久的动力. 一是培育蓝色领海的思想.蓝色领海即蓝色国土.从地球空间海洋与陆地分布看,海洋是看不见泥土的大地,陆地是看不见蓝水的海洋.黄色领土意识是中国人民的天然情结.人们常以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而自豪,认为国土就是国家管辖的陆地.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几乎把海洋、海防、海权、海军看为同义词,蓝色领土观念较为贫乏,致使国家在制定一些政策过程中较少考虑海洋因素,对海底资源、海洋水产、海洋运输、海区管辖等也较为忽视,海洋意识和海上力量因此受到严重束缚."国土=陆地国土+海洋国土+领空+管辖海域;海洋=未来生存空间+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陆地领土与海洋领土均是国土,国土区分颜色.  相似文献   

9.
王海涛 《国防》2014,(10):52-55
习近平同志在第五次全国边海防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防,站在国家安全发展的高度赋予边海防更高的地位作用和建设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外部安全主要的威胁来自海上,海上是我战略利益拓展的重要方向,是我必争必保的战略空间。浙江是个海洋大省,直面东海、背靠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迅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海防任务现实紧迫,融合发展优势明显,必须深刻领会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思想,自觉强化"建设海洋强国"目标,深化落实军民融合发展理念,加快推动海防建设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0.
梁桂华 《当代海军》2006,(10):58-61
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南部,陆地面积9.92万平方千米,国土东、南、西三面环海,北面是一线(军事分界线)之隔的尚处于军事对峙状态的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南面隔海与有着深厚历史和现实矛盾的日本相望,因此海洋对于韩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据统计,韩国对外贸易总量的99%要依赖海上运输,海洋更是韩国安全的重要屏障,自建国以来韩国就把拥有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视为国家安全的守护神。在朝鲜战争结束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韩国海军  相似文献   

11.
15世纪的中国并不缺少先进的航海技术.也不缺少精通航海的人才,但由于政治因素与战略因素,中国政府在15世纪中叶放弃了海上贸易。排斥海上力量的发展正是由于中国政府对海上力量发展的漠然态度才导致了中国航海大国地位与航海技术领先地位位的丧失。  相似文献   

12.
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空间,被誉为沿 海国家的“第二国土”, 海洋中蕴藏着比陆地丰富得多的资源,仅鱼类就可满足300亿人口全部蛋白质的需求。从古至今,人类对海洋资源进行了大力的开发与争夺。 海洋是沿海国家的国防前哨,具有重大的军事价值,历史上许多沿海国家都程度不同地重视海防建设,有许多重大的作战行动也发生在海上。美国自从它诞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有180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在45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阔海域上,坐落着7100多个岛屿。海军基地、港口和沿海重要目标地处前沿,是大陆的门户。历史上,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对我国实施大规模入侵,都是首先夺占沿海基地、港口,控制要地,再向大陆内地进攻。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的历史。而中国近代抗登陆作战能力则很薄弱,成为这段悲惨历史中的重要原因。虽然我国已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已成为当前对和平与稳定的最大威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抗登陆作战仍然是我军抗击侵略者从海上入侵的重要作战样式和作战行动。 抗登陆作战是伴随登陆作战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作战样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代由于作战能力有限,抗登陆作战主要是抗击敌人登上陆地,至多不过在近海阻击敌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现代抗登陆作战的含义丰富得多了。它是指陆、海、空军在统一指挥下,密切协同,在海上、空中和濒海地区对渡海进攻之敌进行的一系列作战。目的是歼灭登陆、着陆之敌,粉碎敌人的登陆企图。 在人类历史上,抗登陆作战数以千计,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抗登陆作战都影响着整个战争的进程。 例如,1915年土耳其军队在达  相似文献   

14.
宋云霞  李慎国 《国防》2000,(1):23-23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引起了传统海洋法律制度的重大变化,扩大了濒海国家的海上管辖范围,也加剧了各海洋国家的利益磨擦。海战法是对海上武装冲突双方军事行为的规范,也是其他国家对冲突双方行为进行评判的一个依据。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领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相继承认、缔结了相关的海战法法规。按照国际法原则规定,我们应当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的世界海洋,可以说仍然是一个不平静的海洋。主要表现就是,各种海上联合军演已经常态化、各种海上事故频繁发生、某些国家极力谋求海洋利益、日俄加强海军力量建设。2017年的世界海洋,可以说仍然是一个不平静的海洋。主要表现就是,各种海上联合军演已经常态化、各种海上事故频繁发生、某些国家极力谋求海洋利益、日俄加强海军力量建设。一、各种海上联合军演常态化(一)美国主导的海上联合军演埃及和美国举行联合海上军演。4月23日,埃及和美国在埃及红海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海洋经济迅猛发展,正在向海洋强国迈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一个和平稳定的海上安全环境,离不开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作为支撑与后盾。  相似文献   

17.
我国核战略武器的发展,起步于五十年代中期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按照中国的特点发展起来的,经过二三十年的时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光辉成就,是目前世界上能够掌握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五个主要国家之一,也是我国获取国际有利战略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个巨大成就的取得是党中央正确决策的结果,也是与毛泽东、周恩来的亲自领导和积极努力分不开的。他们在领导我国核技术发展的长期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和宝贵的经验,并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战略思想,成为建国后毛泽东军事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总结这些经验,学习和研究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了解历史,正确指导国防工业的发展,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海洋是海上战争的舞台,相关军事力量的部署、决战决胜的较量在这个舞台上展开。海上作战环境可以是军事活动的障碍和不利因素,也可以是神奇的助推力。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海战中,优秀的军事家正是巧妙地利用战场环境,才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现代海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生存、生产活动随着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最初的陆地、海洋、大气层进入地球轨道空间和外层空间,并且开始适应、研究、认识、利用和开发太空环境,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伟大飞跃。我国的航天活动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并从多方面改变着人  相似文献   

20.
喻江 《国防》2016,(7):39-42
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实践久远,思想内容丰富,特别是古近代维护海洋权益的实践与认识更具有历史启示.纵观世界发展史,一个民族的兴衰大多与其海洋国土意识和对海洋利益关注的程度息息相关,是维护海洋权益的原动力;海上武装在任何时候都是国家维护海洋权益的核心力量,是国家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盾牌;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海疆安全威胁主要矛盾的变化发展,直接影响维护海洋权益思想认识与实践,牵引维护海洋权益力量的调整与构建;相关矛盾关系的正确处理是有效维护海洋权益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