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了加强新形势下军队建设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作出了加强人武部建设的重要决策。要办好这件人事,切实加强人武部建设,关键是要调整配备安置好人武干部。人武干部的调整配备工作牵涉面广,政策性强。在调整配备过程中,要从人武干部的实际情况和军队建设的总体要求出发,体现党中央、中央军委对广大人武干部的关心和厚爱;要考虑到人武部的长远建设和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做到“合理调配,保留骨干,妥善安置,各得其所”。把人武干部调整配备好,总体上要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条例》的有关规定,切实保证质量。首先,要在政治上严格把关,确保政治合格。新选配的人武干部,要按照军队干部的标准来衡量,必须听党的话,政治上清醒坚定,热爱党的武装工作,有很强的组织纪律性。其次,人武部作为一级军事指挥机关,担负着日益繁重的军事任务,这就决定了人武部的干部必须具备一定的军事素质。因此,要尽量多保留一些德才优秀、文化程度较  相似文献   

2.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又一个春夏秋冬过去了。广大人武干部,你们辛苦了。县(市、区)人武部是我们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一线指挥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方方面面的工作靠你们去组织、指挥、落实。地方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治安也都少不了人武干部们忙碌的身影。正是你们脚踏实地的辛勤劳动,赢得了基层的称道,群众从内心深处给予了你们各种“雅号”。那就让我们来进述你们“雅号”背后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3.
孝义市人武部作为县、市级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指挥部,能够连续13年被省政府和省军区评为“先进人武部”,实属不易。他们不愧是吕梁山上人武系统的一面旗帜。纵观他们前进发展的全过程,使人深受启迪的是党委“一班人”始终保持和发扬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断与时俱进,超越自我,把全部精力用在民兵预备役建设上,把工作标准定在打赢未来战争上。他们的实践证明。人武系统要真正做到“打得赢”、“不变质”,军分区、人武部党委必须立足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实际,立足人武干部的实际,抓好经常性的党员先进性教育。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经过各级的共同努力,人武部的全面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最近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人武部建设上,一些人武干部存在着“五轻五重”的错误思想认识,严重影响着人武部的全面建设和人武干部素质的提高,必须予以纠正。 一是重实际工作,轻理论学习。在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上,多数人武干部把实际工作摆在第一位,认为实际工作是“硬指标”,而理论学习只是“软指标”,往  相似文献   

5.
县、市(区)人武部的职工多数是退伍军人,他们有过硬的军事技能,较高的文化素质,是协助人武干部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中不乏优秀者。但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后,人武部的职工已不能象过去那样,直接在本单位转干使用,而地方有关部门招干也顾及不到人武部的职工。这样,致使一些优秀职工得不到重用,长期下去,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影响人武部的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6.
人武部作为军队与地方的接合部,由于职能任务所定,工作环境复杂,与地方接触较多,容易沾染社会上的不良习气。同时,人武干部数量较少,工作独立性较强,有的居住分散,管理教育的难度大。因此,人武系统党管干部只能巩固加强,不能轻视削弱。笔者认为,目前人武系统党管干部要扶正祛邪,既讲宽松和谐,又不放弃思想斗争。  相似文献   

7.
自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以后,全区人武干部既偏老化,又缺员额,通过调整交流,陆续从野战部队交流了一部分干部充实到人武部。从整体上看,为人武战线注入了新的活力,但这些新调入的干部,对人武工作普遍不  相似文献   

8.
人武干部自身素质的高与低,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人武干部的自身素质。 一、引进人才,提升人武干部素质起点。绝大多数人武部自身不生长干部,人武部的干部都是由其他单位交流过来的。为了提升人武干部素质起点,必须抓住干部交流这个环节。这就需要军分区  相似文献   

9.
改归地方的县(市)人武部,军事机关的性质正在逐渐退化。表现在:人武干部的“军事意识”不断淡化;人武部与军事系统的联系松散;人武干部对军队情况的实际了解越来越少;对军事问题的关注程度降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观上讲,是人武干部的军事机关、军事人员意识淡化,认为“工作军事化,编制地方化”,“是穿军装的老百姓”。  相似文献   

10.
建立高素质的人武干部队伍是一项系统的人才工程,这对我国现代国防人才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人武干部进出渠道不畅且来源复杂,科班出身的寥寥无几,大多数对于人武部的工作性质、任务和要求知之甚少,因此在适应工作环境、进入工作状态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针对这一客观现实,应该对建立高素质人武干部队伍的举措加以认真探究。  相似文献   

11.
徐辉升  刘海峰  孙楚 《国防》2003,(1):33-34
县(市、区)人武部和基层武装部(以下简称“人武部门”)是我国国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一线指挥部”。人力加强人武部门建设,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无论对平时还是战时,无论对军队还是后备力量建设,无论对国防建设还是经济建设,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县(市)人武部在改归地方建制10年后,又于今年收归部队建制。这是人民武装工作的需要,也是广大人武干部的共同心愿。然而,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毕竟经历了一段不算长也不算短的时间。这段时间对人武干部来说,隶属关系、领导关系和工作关系都发生了变化。新收归部队的人武部面临着各级关系不顺、工作情况不熟等诸多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凤冈县人武部以变更建制为契机,着力加强人武部党委建设,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注重塑造好人武部的军事机关形象和人武干部的军人形象。  相似文献   

14.
邓华 《国防》2006,(7):66-66
人武部既是军队编制序列的一级军事指挥机关,又是同级地方党委的军事部和政府的兵役机关,是人民群众认识了解解放军的“窗口”和密切军政军民关系的“桥梁”。人武部的职能、地位、作用和面临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人武干部必须强化“六个意识”。(一)强化军人意识。人武部虽然接受双重领导,担负双重工作任务,但它毕竟是军队编制内的一个团级军事机关,干部都是现役军人,特别是在没有其他驻军的地区,人武部的形象就是群众心目中的军队形象,人武干部的形象就是群众心目中的军人形象。因此,每一名人武干部都要有很强的军人意识,牢记我军的性质、宗…  相似文献   

15.
人武部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一线指挥部,处在民兵预备役工作的第一线,在抓基层建设中地位特殊、责任重大。然而,随着形势任务的不断发展变化,在依法抓基层建设上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必须结合新颁布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按纲抓建打基础,固本强基促发展。一、澄清模糊认识,找准人武系统依法按纲抓建的关节点。新《纲要》颁布后,我们在组织大家学习的过程中,有部分同志认为,区县人武部是旅团级单位,街道、乡(镇)武装部是地方单位,民兵营(连)干部又不是现役军人,均不属于《纲要》明确的基层单位范畴。为此,我们要澄清区县人武部不是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军队体制编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县(市、区)人武部的编制人员减少了,而工作任务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更重了。面对新的编制体制改革和新的形势任务,加强人武干部队伍的素质建设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加强人武干部队伍建设,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切实把好调入关。提高人武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把好凋入关口是一个重要环节。人武干部的主要来源是野战部队和省军区、军分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军队体制编制的调整改革,人武部门编制相对减少,队伍更加精干。但也遇到了一个新矛盾,就是人员少了工作任务没有少,而且随着常备军数量的减少,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任务更加繁重。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武部门要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就必须解决好人少事多的矛盾,就必须从提高人员素质入手,大力加强人武部的能力建设。一是必须坚持从实际需要出发,加强人武干部能力建设。人武部门的工作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抓能力建设要从实际需要出发,着重提高以下五种能力。一是政治工作能力。人武干部应当具有很强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分析判断形势、思考处理问题,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作战能力。人武部门是军事机关,平时从事人武工作,战时则要动员支前,必须学军事、懂军事。尤其要努力掌握现代军事高科技知识特别是信息化知识,不断提高驾驭现代战争能力。三是调研能力。调查研究足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人武部门的干部,人人都应掌握调查研究这项基本功。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掌握真情实况,探  相似文献   

18.
谢占球 《国防》2011,(4):32-33
人武部是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一线指挥部。新形势下,必须适应信息化战争的要求,着眼我军使命任务的拓展,全面加强和改进人武干部动员业务和指挥训练,切实把人武部建设成为坚强有力的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一线指挥部。  相似文献   

19.
人武部是同级地方党委的军事部和政府的兵役机关,是建设人民武装和实行人民战争的一线指挥部,在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地方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近几年来,人武干部队伍建设得到了明显的加强,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但与新形势下的人武工作的要求相比,高素质人才还很匮乏。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人武部移交地方已经5年了,不少同志议论:人武干部上已封顶,下已排满,再也没有出路,将变成“老龄部”。人武干部的交流、提拔使用以及年轻化问题,不能象过去在军队序列中好解决。应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请编辑同志给予答复。曲汉沫编者按:吉林省通化县人武部的实践回答了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