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佤山云海     
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的盟佤族自治县,有一处风景独特的自然景观——佤山云海。 在佤山,一年四季你都可以观赏到宛若仙境、如梦如幻的云海。尤其是在秋冬两季,佤山云海最为壮观。每天,云海随着时辰和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日出前,它像一位身姿婀娜的少女躺在山下,纹丝不动,静如一汪清澈的湖水;早晨太阳冉冉升  相似文献   

2.
滇西有个阿佤山, 阿佤山上有个上校“扶贫官”, 他扶贫了一村又一村…… 这首流传在阿佤山区的民谣,生动地记叙了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武部政委张廷富佤山扶贫的生动事迹。 沧源佤族自治县是全国特困县,至今全县有8.6万人口尚未脱贫。张政委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决心结合民兵工作,帮助佤山群众摆脱贫困。  相似文献   

3.
滇西有个阿佤山, 阿佤山上有个上校“扶贫官”, 他扶贫一村又一村…… 这首流传在阿佤山区的民谣,生动地记叙了沧源县人武部政委张廷富佤山扶贫的生动事迹。 沧源佤族自治县是全国特困县,至今全县有8.6万人口尚未脱贫。张政委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决心结合民兵工作,帮助佤山群众摆脱贫困。 1997年10月6日,张廷富带着扶贫小组的同志拄着拐杖,带着干粮,背着背包,跋山涉水来到阿佤山的  相似文献   

4.
图片报道     
①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县委、政府、人武部组织全县8个乡(镇)1750名民兵参加勐广公路建设,干部、民兵不畏艰难,到九五年元月,开挖土石方7.6万方,投工3.5万个,按质按量完成了施工任务,为开发佤山资源,促进边疆经济发展立了新功,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范波 《中国民兵》2013,(11):7-7
3年前,一支依托国家高技术行业系统组建的预备役频谱管理队佤正式组建,这支队伍就是全军预备役电磁频谱管理中心。该中心的成立不仅让军地频管之间实现r从协调机制到体制保证的跨越,还促使了军民融合向纵深发展,并实现了当年组建当年出战斗力的喜人局面。  相似文献   

6.
挺进阿佤山     
陶涛 《云南国防》2000,(2):31-32
《挺进阿佤山》忆述了解放初期我军在西盟佤山地区的艰苦斗争与峥嵘岁月。在纪念云南解放50周年的时候,本刊特载此文,以激励我们继续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边疆各族人民同甘苦、共患难的光荣传统,建设更加强固、繁荣的祖国西南边疆。今后,本刊还将继续登载忆述云南军民几十年来保卫与建设祖国边疆光辉业绩的纪实文章,欢迎广大读者特别是“老边防”踊跃来稿。  相似文献   

7.
史桢玮 《云南国防》2000,(6):19-19,20
思茅毗连老、缅、越等国,是连接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林木茂密,素有“绿海明珠”之称,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居住在这里的彝、哈尼、傣、佤等少数民族群众,长期依靠砍伐林木来烧火、照明、取暖。有顺口溜日:“有女要嫁有柴郎”。“老虎灶”吞噬了无以数计的森林,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珍稀动物“中国亚洲象”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8.
那山山,层峦叠嶂、连绵起伏。山,叫做猛士山、勇士山、壮士山、骑士山。这四座山,最高峰平均海拔4052米,山顶终年积雪不化。它们就像一道天然屏障,将河源与外界割断,进出山都要搭乘直升机。这让外面的人对大山深处充满幻想。四座山此起彼伏,沟壑相连。猛士山粗壮,勇士山险峻,壮士山威武,骑士山飘逸。  相似文献   

9.
云南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南部边境,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除汉族外,还有彝、白、哈尼、壮、傣、苗、傈僳、回、拉祜、佤、纳西、景颇、瑶、藏、布朗、阿昌、怒、普米、崩龙、独龙、蒙古等民族。由于历史上我国各民族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又大多地处边远,风俗各异等原因,历代中央封建王朝又不能把内地的一套统治机构和办法照搬到少数民族地区,因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便逐渐形成了一套有别于内地的,带有封建性质的土司制度和土司兵制。  相似文献   

10.
山葡萄原产我国,是东北地区酿造葡萄酒的主要原料。吉林和黑龙江的酒厂利用山葡萄酿酒已有四、五十年的历史。山葡萄酒色泽鲜艳、芳香爽口、浓郁醇厚、酒体饱满,与欧洲种葡萄酿制的酒比较有不同特点,因而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葡萄酒中一些医疗保健成分(白黎芦醇、前花色苷、单宁酸等)的发现,葡萄酒市场呈热销局面。山葡萄浆果色素、有机酸含量高,上述医疗保健成分含量也高。因此,山葡萄酒近几年走俏大江南北。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山葡萄产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1 产业现状 我国现有人工栽培山葡萄面积近2万亩,其中2/3面积为近2—3年发展的,山葡萄浆果年产量3000吨左右(不包括野生山葡萄),远远不能满足加工需要。近3年(1997、1998、1999),国内各大葡萄酒公司争相抢购山葡萄浆果,收购价格一路飚升,最高达5元/公斤,平均价格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安徽省黄山市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召开庆功大会,热 烈庆贺黄山相继荣获"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 地质公园"等3顶"世界级"桂冠,成为集"卫生山、文明山和安全 山"于一山的和谐黄山。管委会负责同志表示:这些骄人成绩的 取得与和谐黄山的构建,黄山民兵倾注了爱心和汗水。 基干民兵阚晓军是黄山风景区狮林大酒店的一名保安员。2002  相似文献   

12.
军事百科     
鸡毛信的来历在信上粘鸡毛,表示十万火急,必须急速送到,这就是旧时使用的鸡毛信。电影《鸡毛信》是抗战时期我军传递情报的动人故事,但鸡毛信的使用却远在汉、唐两代就较为常见了。在我国佤、拉祜、景颇等少数民族地区,直到民主改革前夕,仍然使用类似的鸡毛信。拉祜族在开紧急会议时,拴上三根鸡毛,作为快信传达。如情况特別紧急,鸡毛外加小木炭;佤族的鸡毛信,遇十分紧急情况,不加木炭,而是加辣椒。这些少数民族的鸡毛信没有文字,只是在竹片上刻三条刀痕。  相似文献   

13.
这里,开门见山,出门是山,山里有山,山外还是山。这里山高谷深,群峰峭拔,苍茫雄浑。这里,古道悠悠,驼铃声声。这里,地不长草,天上无飞鸟,风吹石头跑。这里,亘古荒凉,古朴中蕴含着灵气。这里,青山列队,绿水长流,山环水绕。这里,是东方陆地上的百慕大,蕴藏着煤、铁、铜、铅、锌、石棉、磷、岩盐……有多种金属矿和非金属矿,是祖国的聚  相似文献   

14.
杨映海 《国防》2001,(11):51-52
伟人山,坐落在新疆塔额盆地最西端塔尔巴哈台山山群之中,位于中哈两国边界哈国境内,遥望此山,好似毛主席老人家仰卧在水晶棺中的遗像,惟妙惟肖.不知何时,"伟人山"的名字便由边城传向内地,凡是到过塔城的客人,都会赞叹这伟人山之神奇、壮观.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息烽县石硐乡南桥村格家坝村,有几个海拔超过1400米的山头,名唤牛圈山。过去的牛圈山就是几个荒芜的山头,有牛圈之名,无牛圈之实。现在,牛圈山变样了。不但有牛圈,还有猪圈、鸡舍,昔日的荒山秃岭如今已变成花果山,梯土层层,水池错落,猪肥牛壮。让牛圈山名副其实的人,是退伍兵林奇志。  相似文献   

16.
四川邻水县地处深丘,山重山,山外还有山,如何念好“山字经”,在山里取“金”?邻水县人武部结合县情和国家政策,制定了民兵营造10个经济果林,绿化100个山头,完成10000亩退耕还林任务的“十百万”计划。为了实现这一计划,县人武部请县林业局、农业局专业技术人员上课,对全县专武干部和民兵骨干进行了技术培训,落实了责任制,乡镇武装部长  相似文献   

17.
从素有“岱南奇观”之称的峄山向北数:依次是牙山、唐王山、吉家山、护驾山,群峰巅连,气势雄伟。就在护驾山北麓、亚圣孟子庙东侧,有一处花园式院落——邹城市民兵训练基地。自1992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以来,这里不仅是军事训练的阵地、国防教育的基地,同时还成了孟子故里又一个新的景点,更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发展经济的纽带。民兵自身的军事训练不说,地方党政领导的军事生活日,企业职工岗前培训,新生入校军训及名目繁多的招商引资、经贸洽谈等各种活动,频频在这里举行,每年不下百余次……  相似文献   

18.
1994年初,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在国家建设部和省市领导的指导、支持下,提出了创建国家级文明山的新目标。黄山风景区人武部率全山民兵闻风而动,迅速投入这一系统工程。一个“做创建模范,当文明标兵”的口号在全山民兵中叫响。今天,黄山风景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已成绩斐然,硕果累累,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山”、“安全山”和省级“文明山”称号。黄山民兵在创建文明山的同时,也在不断塑造着自己的新形象,成为黄山一道新的风景线。 特别称号 黄山园林局的环卫民兵,是一个引起游人关注的群体。 1994年夏,游人如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在黄山群峰欣遇环卫工人,目睹洁净无瑕的黄山,称赞他  相似文献   

19.
正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承担着疫情防控与救治患者的重大使命任务。2月2日火神山医院交付使用,2月8日雷神山医院交付使用。时间就是生命,在建设冲刺关头,中国船舶集团的突击队义无反顾,冲上一线!2月1日上午,在武汉的中国船舶集团所属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接到武汉市政府相关部门紧急通知。两家单位立即响应部署,武船集团陆续派出四支援建突击队共33人。武汉船机陆续派出两批援建突击队,共15人。火速前往施工现场星夜驰援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负  相似文献   

20.
位于朝鲜中部铁原以西13公里的芝山洞地区,有一片连绵起伏的山岭。北为城山、芝山,南经205高地与190.8高地相接,整个形状颇似一个“丁”字。志愿军把这一地区称作“丁字山”,而侵朝美军则称之为“T形山”。从1951年下半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阵地对峙阶段之后,“丁字山”成为战争双方的前沿接触区。美军占据着190.8高地,志愿军守卫着城山、芝山及205高地。双方前沿阵地相距仅有几百米。“丁字山”阵地作为志愿军中部战线的一个前沿支撑点,象一颗钉子楔入美军阵地,严重限制着美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