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技术,是指采用工程技术方法,应用生物科学理论及生物体系,达到生产生物材料、移植生物功能、创造生物物种或清除环境污染等特定目的的一门综合性技术,也称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可以开发新工艺、创造新物种、节省资源和能源、提高效益、变废为宝,在农、林、牧、渔、医药卫生、食品、化工、冶金和环保等领域均有重要应用价值,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中的一种高技术,有可能促成“继计算机技术革命之后又一次重要的技术革命”。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酶学、细胞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研究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导致生…  相似文献   

2.
军事科学是一门“未来的科学”。对战后已经发生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进行回顾、总结和研究,目的就在于深刻地认识其内在的规律,成功地把握其发展趋势,进而有效地驾驭未来战争的风云。继对战后局部战争和当前的国际战略格局进行了综合考察之后,人们不难发现,在现代条件下,特别是在人类历史20世纪过渡到21世纪——“世纪之交”的特定历史时期内,局部战争不仅仍将成为国际间战争的主要样式,而且愈益明显地呈现出许多崭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分子生物学     
查理 《国防科技》2004,(9):14-19
一、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顾名思义,分子生物学(Molec鄄ularBiology)就是研究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关系和作用,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本质和发展的一门新兴生物学科。它以核酸、基因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并正在与其它学科广泛交叉与渗透的重要前沿领域和新兴边缘学科。1938年,在美国洛氏基金会工作的数学家W·韦弗在一份支持生物学研究的文件中首次使用了“分子生物学”这一名词。英国生物大分子晶体分析学家W·T·阿斯特伯里于1950年,以“分子生物学”为…  相似文献   

4.
“南梁精神”是20世纪3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创建、巩固和发展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实践中培养与倡导的先进文化形态,它以“井冈山精神”、“中央苏区精神”为源泉,又体现了陕甘边区的特色,是“延安精神”的重要源泉之一。“南粱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的忠诚精神;勇于实践、积极探索的开拓精神;团结协作、扩大力量的包容精神;深入群众、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研究“南梁精神”的历史定位和科学内涵,有利于推进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整体研究,全面认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5.
《国防》2005,(6):61-62
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纳米技术是指在0.1~100纳米尺度的空间内操纵原子或分子,实现从原子级尺寸开始完整地组装物质的技术。它也被称为“分子制造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门新兴技术。纳米技术涉及纳米电子学、纳米材料学、纳米制造技术、纳米生物学、纳米显微学和纳米机械加工技术等领域,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技术。许多外国科学家认为:纳米技术正像20世纪70年代引起信息革命的微电子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一样,将创造人们想象不到的诸多奇迹,成为21世纪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因此,纳米技术一…  相似文献   

6.
2009年11月17-19日美国国防部负责化生防御的相关部门在得克萨斯州组织召开了“化学和生物防御科学与技术会议”(简称CBDS&T会议)。在此之前,于2007年召开了“2007生物防御研究会议”,2008年召开了“2008化学和生物防御科学与技术会议”。  相似文献   

7.
军事历史学,是整个军事科学从索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开展军事历史研究,正确地认识各类战争和各种军事活动的规律,对于繁荣军事历史科学、探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防的途径,迎接世界军事发展的挑战,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对历史科学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向是十分重视的,并且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是历史科学的创始人。在他们还很年轻,刚刚创立唯物史观的时候,就在著名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我们仅仅知道一门科学,即历史科学。”他们认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  相似文献   

8.
17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次革命使古老的英国从中世纪走了出来,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度,英国从此在300年内保持着“日不落国”的地位。应当特别给予重视的是,这次革命的主力军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支正规军——资产阶级的“新模范军”,其统帅则是奥立弗·克伦威尔(159——1658)这个兼法国拿破仑和罗伯斯庇尔文武两副使命于一身的重要人物。他不但出身和教育都是非军事性的,而且是从43岁时建立一支6O人的骑兵队才进入了军事生涯。他统帅军队的时…  相似文献   

9.
美军历时两年多关于军事革命的理论研究阶段已基本结束,并开始采取制订远期规划、预测未来的技术和系统、研究信息战、研究纵深精确打击、组建实验部队试验新的概念和技术等措施,积极推进军事革命向深层次发展。三军与国防部基本力量评估处合作,研究和确定“后天的”战略、战法和编制,制订远期规划。空军将陆续公布“远期规划”和“全球交战”两份文件;陆军开始研究“后天的陆军”;海军也试图为21世纪创造出包括“认识力战争”和“未来力量”在内的一些有希望的新概念。国防部和三军的一些部门着手研究2020~2030年间战争所需的先进技术和武器系统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随着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军事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质变时期”。这场世界性新军事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最深刻、最全面、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军事大变革,其实质是把工业时代适合于打机械化战争的机械化军队,改造成信息时代适合于打信息化战争的信息化军队。始发于美国的这次军事革命,使西方发达国家在军事上占有了绝对优势,对发展中国家形成了部分“时代差”。凭借这种“时代差”优  相似文献   

11.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技术革命以17世纪建立牛顿力学的科学革命为引导,以18世纪下半叶瓦特发明蒸汽机为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人类社会开始从农业社会跨进工业社会。人类历史上第二次技术革命是以18世纪末发现电磁学基本原理、19世纪初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先导的。第二次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12.
军事历史和军事历史学简说刘统,郑理军事历史即自古至今人类社会军事活动的发展过程,是人类社会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军事历史的科学就是军事历史学。它着重揭示人类社会军事活动的发展规律,是历史科学和军事科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有着丰富的内容和重要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白木  周洁 《云南国防》2001,(6):44-45
人类基因像是美丽的天使,它创造了无数的生命奇迹。在人类基因组中,蕴涵有生、老、病、死的绝大多数遗传信息,破译这一“天书”,无疑使得人类进入了生物和生命进化的更高层次,因此它被喻为生物学的“圣杯”。  相似文献   

14.
世界历史上发生的军事革命,可以追溯到久远的过去。如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变革就发生了影响中国两千多年军事史的军事革命,“言兵者不止兵”,以孙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的军事思想,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当时的军队体制编制、战略战术、军队建设、武器装备,而且深刻影响了后来的中国和西方军事历史。不过,由于那时的世界还是一个由互不相干的若干国家和地区自然形成的十分涣散的全球概念,某个国家发生的军事革命很少具有世界性的意义。直到从近代开始,世界才日益走向完整,从此,在一个国家发生的军事革命才相继在数个国家发生,最…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一切战争指导规律,依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依照战争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我们研究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各个不同性质、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战争指导规律,应该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反对战争问题上的机械论。”对待战争指导规律如此,对待新时期国防建设指导规律,也是如此。邓小平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正是科学地把握新时期国防建设指导规律的正确反映。邓小平在运筹指导新时期国防建设中所把握的基本指导规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条: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地位的一个科学界定,也是我们党第一次以“世纪”为尺度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一)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以其真理的力量跨越地理边界和时代隔阂,传遍五洲四海并不断与时俱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总体进程,深度参与了世界历史的理性塑造,深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鸿雁 《政工学刊》2013,(4):80-80
本书在开篇先将读者的思路引到以世界视野审视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中国道路,通过“外人”的研究和评价、分析和预测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在“几乎不可能”的历史绝境中开天辟地、革命创新,翻开了人类历史新篇章,堪称20世纪最大的人间奇迹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18.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从事生物学研究离不开实验,进行生物学教学同样需要实验。生物实验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训练和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所谓能力是指完成一定任务的本领,包括完成一定任务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完成一定任务所必需的心理特征。能力是与活动紧密联系的,离开活动,能力就不能形成,也无从表现。新课程改革十分明确地提出了对学生科学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问题。学生能力的提高和科学素养的形成,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其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加强学生的实验和实践。加强生物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  相似文献   

19.
“五个必由之路”是总书记于2022年两会期间提出的重大论断,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为新时代党团结引领中国人民砥砺奋进指明了科学路径,闪耀着丰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回顾百年党史,立足新的历史条件,深入探究“五个必由之路”重大论断科学机理、历史根源、现实基础既是对其系统性完整性逻辑性的深层次研究,同样有益于实践层面的转化。  相似文献   

20.
世界闻名的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从1802年建立以来,一直设有军事历史课。1832—1871年任该校军事艺术与工程系主任的丹尼斯·哈特·马汉,十分重视军事历史教育。马汉认为,一名军官只有获取了广泛的战争历史知识,才能培养成材。“所有军事科学都源出于军事历史。从军事历史当中我们可以找到成功与失败的例证,以此来检验战略规律”,提高军官的作战指挥能力。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西点军校的军事历史课主要讲授战役、战斗史,探讨、总结对战争进程有影响的作战原则。1969年,军事历史课脱离军事艺术与工程系,并入新成立的历史系。从此,军事历史课的内容不再囿于作战史,而是向高层次发展,讲授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