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军事史林》2004,(5):14
以色列的情报部门包括辛贝特、军事情报局和摩萨德.其中,情报机构摩萨德和国内安全局辛贝特在世界上赫赫有名,不亚于美国的中情局和前苏联的克格勃.  相似文献   

2.
谈及情报机构,多数人的脑海中必然会想到美国的中央情报局、前苏联的克格勃、英国的秘密情报局和以色列的摩萨德等战功卓著的情报机构,而作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主力情报机构也是中央情报局前身的战略情报局却总是被忽略和淡忘,毕竟战略情报局的寿命太短,它从1942年6月13日成立到1945年10月1日被废除,只存在了不到3年半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全称为以色列情报和特别行动局的摩萨德,是世界公认的一流情报机构,曾演绎了一系列曲折、惊险、神秘的谍战传奇,其声名绝不在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和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之下。  相似文献   

4.
当黎以冲突再次陷入紧张时,在阿拉伯人眼里,他是一位超级民族英雄,但在以色列人和美国人眼里,他是“另一位本·拉登”。以色列最近连续采取3次“斩首”行动,希望灭他于无形。可是,他3度重新出现在电视上,对以色列的军事打击极尽嘲讽之能事。他的隐身术之高连无孔不入、屡创奇迹的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都在他面前碰得灰头土脸。他就是哈桑·纳斯鲁拉。“斩首”,以军连挥3板斧在过去3周,以色列空军采取了3次秘密“斩首”行动,目标只有一个——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以色列人的制导炸弹将被怀疑是纳斯鲁拉藏身之处的“目标大楼”…  相似文献   

5.
目前,围绕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国际外交努力在进行的同时,以美国和以色列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情报机关却早已针对伊朗核项目展开了“秘密战争”——情报战和间谍战。日前,伊朗情报部门对外宣称,破获了以色列“摩萨德”在伊朗境内安插的专门暗杀伊核科学家的间谍网络,10余名“摩萨德”特工被逮捕,而且伊朗情报机构也成功渗透进“摩萨德”当中。伊朗与以色列之间进行的“暗战”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近来,在各大国就伊朗核问题紧张磋商之际,力主动武的以色利也加紧了对伊朗的监视。4月底,以色列发射了一颗新间谍卫星,专门用以监控伊朗核项目和远程导弹发射。这一举动,在增强以色列情侦能力的同时,也让以色列情报界再次进入国际视线。正如人们所知,情报系统在以色列举足轻重,堪称“犹太王国的守护神”,但却很少有人了解,除名声显赫的摩萨德之外,以色列还有四大情报机构。那么,这五大情报机构是怎样分工,各自又是如何运作的呢?本文将揭开谜底。摩萨德:“群龙之首”耳目遍布在以色列情报界,摩萨德与欣贝特同属政府情报机构,与阿穆恩一样负责…  相似文献   

7.
近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武装派别“卡桑旅”高级指挥官马哈茂德·马巴胡赫蹊跷死亡,哈马斯谴责说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是这起暗杀行动的罪魁祸首,使以色列“摩萨德”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  相似文献   

8.
最近,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和以色列情报组织摩萨德联合出版的最新《反恐怖手册》里,阿拉法特私人安全部队——第17卫戍部队被定性为“武装恐怖组织”,它还被认为是以色列境内发生的恐怖爆炸事件的真正幕后指使者。 “巴解军事组织的龙头老大” 第17卫戍部队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初,一直是阿拉法特和巴自治政府高级官员的贴身保镖,是包括美国、以色列在内的国际社  相似文献   

9.
《孙子兵法》用间第十三篇中说道:“死间者,为进事于外,令吾间知之,而传之于敌。”其意思就是说,有意散布假情报,让我方间谍知道,而传给敌方的间谍,用今天的话来说即是“双面间谍”。以色列的间谍机构秘密情报局(也称“情报特殊使命局”或“摩萨德”)成立于1951年,是以色列负责情报搜集、政治行动和反恐活动的情报机构,素有以色列的“中央情报  相似文献   

10.
彭华 《环球军事》2008,(13):42-44
从上世纪60年代末起,以色列频频遭遇劫机事件。在以色列针对恐怖分子展开的反劫机行动中,最有名的莫过于1972年5月9日的“同位素”行动,这次行动是以色列特种部队第一次成功解救了在客机上被恐怖分子劫持的人质。在参加此次行动的以色列突击队中,不少人后来成为显赫一时的人物,他们中出了两位以色列总理、著名情报机关“摩萨德”(以色列秘密情报局)的局长和以军正副总参谋长。近日,俄罗斯《星火》杂志的记者采访了当年参加过这一行动的以色列老特种兵莫德海·拉哈米姆,了解到行动过程中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  相似文献   

11.
据英国《泰晤士报》9月13日报道,最近,法国书市出版了一本记实书《我也得杀人》。33岁的法国女子妮玛·扎马尔在此书中首次披露了她为以色列“摩萨德”情报机构卖命,手持密杀令,专门用勒、刺、射杀等手段干净利索地除掉被“摩萨德”视为对以安全构成威胁的恐怖分子。书中宛如噩梦般的描写令人毛骨悚然,骇人听闻。此书一经问世即在法国书坛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读者都以为扎马尔此书并非亲身经历而是虚构的。但是该书的出版商阿尔宾·米切尔和编辑西尔里·菲斯特郑重宣布:扎马尔在书中所叙述的故事完全是真实的,书中那一宗宗冷血杀人案正是她的亲身经历!用菲斯特的话来说,扎马尔实际杀人的过程也许比书中更加恐怖和残忍!  相似文献   

12.
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对于许多人来说是相当陌生的,因为它没有以色列的摩萨德、美国的中情局、英国的军情6处那么出名,然而,论神秘性和“9·11”后的重要性来说,它一点也不比上述的情报机构逊色。特别是随着反恐战争的继续、“基地”负责人的接连落网,这个在全球反恐战争中越来越引人瞩目的情报机构终于浮现在世人的眼前。3月11日,这个极其神秘的情报机构首次向世人敞开了它那神秘的面纱,让人们终于有机会看到它那神秘的内幕。  相似文献   

13.
文体生活     
一颗集报新星牛付彦崔贵友2月16日,地处偏僻山区的河南省泌阳县高店乡基干民兵程新青收到美国《华尔街日报》驻京记者段阿迪先生的一封信,信中高度赞扬了民兵程新青致力于集报事业的可贵精神,并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称赞他是东方世界第一颗集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以色列爆出惊天内幕,该国的创建人之一竟然是英国间谍。这一消息一经批露,以色列举国哗然,国人对此无不震惊不已,以致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在以色列1948年建国前的动荡岁月,这位间谍背叛了犹太人自由主义战士,成为了英国的耳目。他就是泰迪·科勒克(Teddy Kollek)。泰迪后来担任了耶路撒冷的市长,任期长达30年之久。当英国将耶路撒冷置为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地期间,泰迪曾给英国军情五处(M15)提供了很多敏感情报。泰迪·科勒克的这段秘密历史存档于位于英国克佑区公共档案馆,以色列《新消息报》的调查记者罗  相似文献   

15.
犹太人定居点问题一直是巴以冲突的焦点之一。作为以色列修建定居点的积极倡导者、加沙地带定居点的创建者,以色列总理沙龙2月2日在接受以《国土报》专访时表示,他已下令制定拆除位于加沙地带全部17个犹太人定居点的计划。沙龙在专访中称:“制定这项计划的出发点是,未来的加沙地带将没有一个犹太人居住。”2月4日,沙龙又表示,他支持就拆除加沙地带犹太人定居点  相似文献   

16.
<正>虽然近年来以色列情报组织一再改组,摩萨德也似乎风光不再,但是其创造的情报行动经典案例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当年,以色列正是依靠情报组织的果敢精神和创造性行动,使其国防和军工事业发展突飞猛进。在摩萨德所书写的诸多传奇中,从法国人手中“盗窃”导弹艇的“诺亚方舟行动”,可谓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情报官员和军事技术专家们,对以色列是否拥有核武器进行了种种揣测和判断,有的人认为就以色列这个仅有500万人口、2万平方公里狭小国土的国家,其有限的资源、经济和工业技术基础水平来说,不可能拥有了核武器;有的人则认为以色列这个国家有三大优势:一是国外同族人的经济技术支援,仅美国的大富翁就有近一半是犹太人,是以色列经济资源的有力支持者;二是犹太人的智慧在世界上有目共睹,世界上有许多杰出的科技人员是犹太人,如爱因斯坦等;三是长期以来美国是以色列的大后台,美国这个核大国对以色列是否有核技术上的某些帮助,或者巧妙地示意发展核武器某些方面的技术秘密,不是没有可能性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相似文献   

18.
以色列情报系统堪称"犹太王国的守护神",有统筹情报工作和负责国外情报的摩萨德(中央情报和特殊使命局),有负责反间谍与国内安全的辛贝特(国内安全总局),有负责科技情报的科学事务联络局,有负责军情系统的阿穆恩(军事情报局),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情报机构。"中央情报搜索部队"属于军情系统超级神秘的情报精英  相似文献   

19.
2014年8月19日,极端组织“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公开了一段震惊全世界的血腥视频,视频的主角是失踪长达21个月的美国战地记者詹姆斯·福莱,他在念出生命中的最后声明之后被极端分子残忍地斩首杀害。由于美国政府没有按照极端分子存视频中的要求停止干涉伊拉克局势,仅仅在两个星期之后,“伊斯兰国”又在视频中公开杀害了美国-以色列双重国籍战地记者史蒂芬·索特洛夫。  相似文献   

20.
以色列特工组织“摩萨德”犹如苏联的克格勃、美国的FBI,是世界出名的特工组织。在其厚厚的功劳簿上记录着不少以“梁上君子”方式取得的“巨大战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