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快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历史任务。国防后备力量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积极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需要,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来势迅猛,发展急速。其核心是信息化,实质是军队建设模式的根本转  相似文献   

2.
赵福艳 《华北民兵》2009,(12):46-46
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党的十七大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科学发展的必然途径。省军区系统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实现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经济社会建设融合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国防》1999,(8)
党管武装是我国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特有的政治优势,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国防后备力量的根本保证。新时期,我区党管武装工作在继承中发展,在改革中创新,有力地推动了战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发展。 一是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全区各级地方党委从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局出发,自觉把抓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作为“讲政  相似文献   

4.
赵福艳 《国防》2010,(3):49-50
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党的十七大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科学发展的必然途径。军分区系统作为地方一级军事指挥机关,在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和经济社会建设融合发展中,可在两个方面有效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积极整合军地资源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是创新后备力量建设发展模式,提高后备力量建设使用效益的重要途径。当前,应以长效融合社会人力建设资源、积极聚合军地装备物资资源、有序衔接国家危机管理资源和科学统筹区位特色优势资源为突破,培育专业常态的国防后备力量组织结构基础,完善多边联供的国防后备力量行动保障体系,搭建双应一体的国防后备力量动员使用平台,形成系统完备的国防后备力量全局任务能力。  相似文献   

6.
告读者     
《中国民兵》杂志在中央军委、总部领导的关怀和广大读者支持下,已走过12年战斗历程。20世纪即将结束,值此新旧世纪之交,迎着新世纪的曙光,寄托着亿万民兵的期望,我们展望未来,激情满怀,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美好的发展前景而欢欣鼓舞。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非常重视。《中国民兵》杂志作为我国后备力量建设的宣传喉舌和重要舆论阵地,任重道远。本刊编辑部决心不辱使命,拓展原有的特色和优势,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改革转型,满足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对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需求,是一个需要加强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江主席关于“扭住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不放松”和“扭住军事斗争准备不放松”的重要指示,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工作,对省军区来讲,就是要在努力探索信息型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之路上下工夫,不断提高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质量,增强信息战条件下的作战能力。搞好信息型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顶层设计。现代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信息化含量明显提高,客观上要求国防后备力量必须提升信息含量。当前,各地对信息型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热情是高涨的,但标准不统一、建设目标不明确和政出多门、各行其是的…  相似文献   

9.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大国防后备力量,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我军后备力量建设,应当从我国我军的实际情况出发,走自己的道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指示精神,我军后备力量的中国特色,概括地说,就是要必须做到以下八个“坚持”: 一是坚持党管武装的原则,保证民兵、预备役部队永远置于中国共产党的  相似文献   

10.
马喜成  耿小宇 《国防》2014,(4):27-28
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新形势下,必须坚持以党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统一思想,坚持从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高度统筹谋划,坚持一切建设和工作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从解决"五个问题"入手,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相似文献   

11.
王本志 《国防》2006,(11):7-9
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指导国家建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胡锦涛主席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大力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切实增强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整体实力。贯彻落实胡主席这一重要指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加强二炮后备力量建设,必须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深刻理解二炮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随着军事斗争准备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地位作用…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 的国防思想,是 毛泽东国防思想 的继承和发展。 今天我们缅怀小 平同志的丰功伟 绩,倍感亲切和 伟大。在新的历 史时期,继承和弘扬邓小平同志的国防思想,对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进一步抓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确保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力弘扬小平国防思想,提高对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思想认识 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都积极推行走  相似文献   

13.
要规范教育内容。当前在民兵政治教育中,主要进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和十五大精神的宣传教育;军委新时期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方针、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新时期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一系列论述;民兵工作指导思想、党纪国法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以及我国民兵的光荣传统和民兵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云南富源县委、县政府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用创新思想促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新进展。 富源县是云南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先进单位,该县人武部正规化建设在1999年已通过曲靖军分区达标验收,各乡镇武装部,预备役营、连部建设在2002年底也全面达标。在新形势下如何使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再上新台阶?县委“一班人”在学习十  相似文献   

15.
国防后备力量是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卫国家安全、巩固政权、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我国,国防后备力量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渊源,而且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经验之丰富,均为世界军事史所罕见。改革开放30年以来,围绕着中国特色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着眼于在高技术战争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学术界作了深入的研究,总结了经验,创新了理论,积累起了丰富绰约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兵》2008,(1):4-6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新要求,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战线的同志,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十七大关于“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质量”的具体部署,必须坚持把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中加以思考和谋划,统一思想认识,校准历史方位,理清发展思路,突出建设重点,深化改革创新,切实把这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相似文献   

17.
马存成  秦贵 《国防》2005,(3):31-32
在解决问题中谋求事业的创新发展,既是我们党的工作方法,也是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迅猛推进,军事斗争准备任务重,市场经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和重点难点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因此,应注重在解决问题中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创新发展。一、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问题发现问题、正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要善于捕捉那些带规律性、根本性和倾向性的问题。深化理论学习,努力增强认知能力。学习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识别事物的必要武器。有了扎…  相似文献   

18.
要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紧紧跟上世界军事变革的步伐,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有所作为,把信息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国防后备力量是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的重要力量之一,在目前装备比较落后、训练经费较紧张的情况下,如何紧密结合民兵、预备役部队实际,积极引导官兵在观念和行动上合上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节拍,努力提升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质量,是各级人武部门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带着这一问题,结合人武系统正在开展的“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教育,本刊从本期起推出“走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路上的后备军”系列报道,重点报道省军区系统紧密结合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实际,采取形象生动的教育活动,有效地引导官兵更新思想观念,在认清优势中增强变革信心,在转变观念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在求真务实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9.
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一年里,如何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没?这是《国防》广大读者十分关心的问题。最近,记者走访了总参动员副部长范晓光少将。身材魁悟,快人快语,具有典型军人性格的范副部长对记者说: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历来重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搞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一系列的论述,近1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先后发了11个文件专门  相似文献   

20.
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最近在关于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讲话中指出:“后备力量建设必须通过调整改革,与现代战争的需要相适应,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刘副主席的这一指示,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思想在后备力量建设方面的集中体现,既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中心任务,又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后备力量建设的指导思想。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和深化,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相应地作了一些调整。中央1985年22号文件,根据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提出了新时期国防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