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岸打击作战是指对敌方岸上各种战略、战役和战术目标实施由海向陆打击,并予以摧毁或压制的作战行动。它是美国海军的一种传统作战样式,“由海向陆”战略对海军对岸打击作战能力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美海军认为,提高对岸打击作战能力,能够增强其处理沿海地区危机和影响陆上事态的能力。对岸打击作战不仅可以直接达成一定的战略或战役目的,还可以为在沿海地区作战的海军远征部队和联合特遣部队提供支援和保护。美国海军对岸打击作战行动呈现出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2.
编者:自去年10月美军发动打击恐怖主义的“持久自由”作战行动以来,多种型号的军用无人机展翅飞翔在阿富汗上空,执行名目繁多的任务,并作出了用空地导弹猎杀恐怖组织头目的惊人之举,再一次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那么,作为军用无人机家族重要成员的舰载无人机,又有怎样的不俗表现?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海军学术研究所的李杰研究员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邓彦敏副教授。 记者:首先感谢两位专家在百  相似文献   

3.
俄潜艇部队现状如何?面临着哪些困难?其发展前景是否乐观?就此,俄海军司令部参谋长兼海军战役局局长帕特鲁舍夫中将,海军副司令兼海军作战训练局局长戈尔布诺夫上将,海军装备部副部长库德·里亚绍夫少将坦陈真言、各抒己见。帕特鲁舍夫中将称,潜艇部队总体素质不是很高,也不完全适应作战需求,但战略  相似文献   

4.
“经略”的字面含义是“策划、处理”。“经略海洋”是指在国家的战略层面谋划、控制和开发海洋,即国家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等手段,对海洋利益和安全进行高层次谋划和全方位管理,属于国家战略的范畴。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是人类向海洋的深度和广度进国的世纪。在新世纪里能否成功地经略海洋,关系到国有的盛衰强弱。因此,从经略海洋的高度审视如何加强海军建设、拓展海军作战领域,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21世纪航母舰载武器的发展动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英、法、意、印度等国根据本国海军发展战略,航母作战使用实践,以及肮母舰载机、航空保障设施、舰载武器的发展动向,纷纷着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20世纪是陆海交战为主的战争样式的高潮期,那么,21世纪则将是从海上发起进攻的作战样式迅猛发展的时代,在未来战争中,海军的首要任务是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局部武装冲突,在近岸地区的空中、地面和海上同时进行作战,或者在世界大洋的任何区域进行作战.为了完成上述任务,作为海军主要作战兵力之一的水面舰艇将成为各国海军发展的重点。它们将更多地担负起同其他兵种协同作战的任务,将更多地采用高精度武器,广泛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系统,将具有更高的隐蔽性和对空防御、对潜攻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濒海战斗舰是近年来深受各国海军关注的一种水面作战舰只,英文名称是 Littoral Combat Ship(LCS),也有人译为近海战斗舰。那么,究竟什么是濒海战斗舰,它与其他战舰有哪些不同,发展情况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8.
海军装备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及国防实力的象征;航空母舰是海军装备中的核心与重心;而驾驭使用它的人员,则是航母发挥作战效能的关键因素。那么,航母核心人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外国海军又是如何选拔与培训他们的呢?航空母舰舰长舰长是全舰的最高指挥官,对航空母舰的航行安全和作战成败负有全责。在实际工作中,舰长通常是把职责分  相似文献   

9.
在最近的几场局部战争中,舰载或潜射巡航导弹成为了美军打击陆上目标的首选武器。最近美军又计划推出DD(X)“未来水面作战舰艇”的对地攻击型,以取代原计划研制的DD21。美军为何如此青眯于“由海向陆攻击”? 这一方面是因为海军的主要作战任务已经发生了改变:在冷战时期,海军的主要任务是在深海执行战略决战,夺取制海权;今天,海军更多地是在近岸水域支援两栖攻击部队或陆上快速反应部队执行维和、  相似文献   

10.
舰炮是海军最古老的武器之一,曾经是最重要的武器。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导弹装舰及实战中的广泛应用,舰炮在海战中的地位和作用曾一度被削弱。但是,近10年来,随着海军战略思想、海洋战略格局、海上战场环境及海战模式的变化,人们对舰炮在现代海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又有了新的认识及评价。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是,作为在海战中的起主导作用的支援武器及对舰攻击和远距离防空武器,舰炮将让位于各种舰载导弹;但在对  相似文献   

11.
“谁赢得了时间,谁就赢得了胜利”。作战行动的快速性,一直是兵家所刻意谋求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武器装备的更新,作战行动的节奏越来越快,作战行动的时间概念已经由“分秒必争”发展到“决胜败于瞬息之间”近期几场局部战争持续时间之短,已经充分反映了这个特点,揭示了作战行动日益快速的发展趋势,那么达成作战行动快速性的要素有哪些呢?机动能力的提高。本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影响和带动,武器装备的机动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军队的机动能力随之大幅度提高。例如,美军通过七八十年代对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改装,其机械化师的机动能力较改装前挺高了4倍,装甲师则提高了9倍。海湾  相似文献   

12.
马汉的烦恼     
他是一位最富声誉的军事历史学家和海军战略理论家,他曾是影响美国海军发展乃至美国海外扩展的战略设计师和精神导师,他的巨著《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对各国海洋战略都有深远影响。然而这位海军战略理论家也有他的烦恼。简单地说,他害怕大海!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他是谁呢?他就是美国人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作为一名海军部队的指挥官,马汉不得不率舰出海执行勤务,但他在海上的日子自始至终都与失误、厄运和事故纠缠不清。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1月4日,以色列海军第13海军突击分舰队队员成功截获了1艘满载武器的非法船只。继“铸铅行动”后世人再次将目光投向遂行反恐和特种作战的以色列海军第13海军突击分舰队。  相似文献   

14.
自去年10月美军发动打击恐怖主义的“持久自由”作战行动以来,多种型号的军用无人机展翅飞翔在阿富汗上空,执行名目繁多的任务,并作出了用空地导弹猎杀恐怖组织头目的惊人之举,再一次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那么,作为军用无人机家族重要成员的舰载无人机,又有怎样的不俗表现?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海军学术研究所的李杰研究员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邓彦敏副教授。  相似文献   

15.
军用水下无人航行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下无人航行器UUV(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是一种可以由水面舰艇、潜艇、飞机等各种作战武器搭载的无人水下平台。其本身可以携带各种传感器与多种作战武器,可以执行一系列重要的军事支援任务,可以极大地扩展海军的作战能力,因此被视为现代海军的“力量倍增器”。对军用水下无人航行器的研究已经成为各国军事海洋技术研究的前沿。 目前,各国研制的军用水下无人航行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尾部拖有电缆的遥控航行器;另一类是没有电缆的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其中,各国现役的水下无人航行器多数属于前者,主要用于执  相似文献   

16.
孟计算能力成本的降低是海军作战系统从集中走向分布的重要条件。20世纪70年代中期研制的加拿大SHIPADS(舰用综合处理和显示系统)和美国的H-930指挥和武器控制系统,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分布式结构的作战系统。从此开辟了海军分布式作战系统的新纪元。随着微处理器突飞猛进的发展,分布式结构概念以排山倒海之势,横扫集中式结构的种种旧传统旧观念。分布式作战系统雨后春笋般地在各国争相推出,使海军作战系统旧貌换新颜。下面介绍几个典型系统,以便使读者对世界海军分布式作战系统有个概貌性的了解。1法国的SENIT-8作战系统SENIT-8是法国…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气象条件对作战双方武器效能的动态影响问题,基于微分对策思想,构建了包含气象影响因子的作战双方武器对抗的兰彻斯特模型,讨论了不同气象条件对双方武器效能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气象条件对双方武器效能都有损耗,但由于损耗程度不同,整个战局的态势将向损耗程度较小的一方倾斜;武器效能的固有差距是主要的,但一定的战场大气环境条件可以缩小此差距。  相似文献   

18.
海洋发展是人类进步的一个缩影。人类对海洋海军海权的认识也经历了从护城河到交通要道,到作战场地,再到以海制陆的前进基地等多个阶段和层次的演变。冷战结束后,世界战略力量严重失衡,单极与多极的较量日趋激烈,多元力量围绕海洋权益而展开的角逐与较量也变得更加尖锐,海权与陆权之争重又回到人类视野,从而对海洋战略形势与海上安全环境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影响。重新回望5000年来世界海洋海军海权的嬗变,对正确处理当前海洋海军海权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若阳 《环球军事》2011,(17):14-15
航母作为一种作战武器已经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才有了现在模样,在航母漫长的发展历程中,20世纪20年代的华盛顿海军条约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从这个角度为大家介绍军控条约与航母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纪志夺 《当代海军》2007,(12):70-73
21世纪新无敌舰队的重头戏海洋世纪的浪潮刚开始涌动,西班牙海军新时期的战略调整便拉开了序幕。根据西班牙国防白皮书规定,21世纪西海军的主要任务是保卫直布罗陀海峡到加那利群岛之间的大西洋——地中海交通线,掩护北约盟国南翼的安全。提高反潜作战和防空作战能力。然而,"9.11事件"后随着国际安全局势的演变,为更好地完成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