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8 毫秒
1.
<正>早在学生时期,钱学森就立志"实业救国",并开始意识到航空、火箭技术等国防科技的重要性。到美国留学后,经过刻苦学习和实践,逐渐成长为一名卓越的空气动力学家和火箭技术专家,并成为美国火箭事业和控制论领域的开创者与奠基人之一,为美国的航空、导弹、火箭等技术发展和太平洋战争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2.
钱学森是美国著名的"火箭之王"、"航天之父"冯·卡门1945年向美国空军科学顾问组推荐的专家之一,是当时美国处于领导地位的第一流火箭专家,后来成了世界闻名的新闻人物.钱学森作为加州理工学院火箭小组的骨干,曾在二次大战期间对美国的火箭研究作出过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研究航空通信系统的组成结构和信号收发流程,分析航空通信系统的使命任务和功能性能。综合运用ADC和SEA方法构建了航空通信系统的效能评估模型;利用该模型评估了典型干扰场景下的航空通信装备效能,分析航空通信装备工作模式对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全面反映任务、系统功能和工作环境对效能的影响,效能值能较好地反映任务的完成概率。  相似文献   

4.
以美国女航天员科林斯为机长的7名航天员将在2005年7月13日乘发现号航天飞机飞入太空,从而揭开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美国航天飞机重新飞行的序幕。应运而生的“宠儿”早在20世纪30年代,奥地利人森格尔就绘制了用火箭发动机作动力装置的飞机草图,试图进行高空高速飞行,但因技术条件的限制,当时根本无法实现。不过从此,发展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火箭飞机,作为飞向宇宙空间的工具的思想就从未间断过,人们一直在研究一种能像普通航空飞机一样的、可进行天地往返的航天飞机。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人类已经研制出多种洲际导弹、运载火箭、载人飞船…  相似文献   

5.
《国防科技》2005,(11):10-11
1、为什么飞船发射时有碎片掉落?火箭在托举飞船飞离发射塔架腾空而起时,箭体不断地掉落一些碎片。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火箭保温的一个措施。为了不让火箭推进剂的温度过高或过低,箭体一些部分贴了一些隔热泡沫保温材料,火箭发射升空,速度一快、风一大,有些泡沫材料掉了下来,这对火箭成功发射没有影响。2、为什么发射时画面出现马赛克?这是火箭跨越“黑障区”时产生的正常现象。一般来说,当高速运动的物体在从亚音速跨越到超音速时,就会出现无线信号受到干扰甚至消失的现象,主要是在飞船返回时表现比较明显,能让地面接收不到返回舱的信号。火…  相似文献   

6.
视觉/言论     
《现代军事》2015,(3):6-11
从反卫星到发射卫星美国曾在上世纪80年代开展过F-15发射导弹反卫星的研究,如今美国高级研究计划局正在开展用F-15发射小卫星的项目,名为"机载发射辅助进入空间"(ALASA)。项目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进入样机制造与系统验证阶段,计划制造12枚火箭。美军期望借助ALASA火箭,能够在接到通知24小时内,将不超过45千克的载荷送入轨道,成本不超过1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7.
孔军 《环球军事》2013,(2):30-31
有人将朝鲜成功发射“银河3号”运载火箭对韩国的震动描述为“来自朝鲜的斯普特尼克”。55年前,苏联率先发射人类第一颗卫星“斯普特尼克”号,当时的美国上下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韩国军队在朝鲜发射前就对其展开了严密的监视,并在第一时间打捞到了火箭残骸,试图借机窥视朝鲜的远程导弹技术,并为韩国发展自身的军备寻找借口。韩国曾经计划,要在2005年成为第九个“太空俱乐部”成员国,青瓦台总统府曾向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下达指示“必须在2005年之前开发出运载火箭”。为此,韩国科学技术部和航空宇宙研究院2002年开始推进从俄罗斯引进液体火箭技术。2006年,俄罗斯与韩国签署协议帮助韩国制造并移交一级火箭,这就是后来的“罗老号”。但是,“罗老号”在2009~2010年进行了2次失败的发射,以及2012年第3次发射时,两次因机械故障而被迫临时中止的经历,创下前所未有的总共10次发射延期的纪录。这让发射运载火箭的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的官员们感到十分难堪。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的相关人士表示:“与朝鲜相比,科学技术更为发达的韩国在远程火箭和核武器技术上要落后太多了。”  相似文献   

8.
“喀秋莎”火箭,被认为是第一种投入实战的火箭弹,缔造了二战苏联炮兵的传奇,成了俄罗斯火箭炮的代名词。如今,俄罗斯陆军装备了各种型号不一,功能不同的火箭炮,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火箭炮兵。而在这些“陆战喀秋莎”光芒之后,鲜为人知的却是俄罗斯的“空中喀秋莎”——航空火箭弹。其实,与“陆战喀秋莎”一样,“喀秋莎”的发明国俄罗斯/苏联在航空火箭弹的发展上也总是“先人一步”——不仅最先开发了  相似文献   

9.
庞之浩 《宁夏科技》2002,(10):33-33
美国洛克希德&#183;马丁公司(以下简称洛&#183;马)最新研制的宇宙神5号运载火箭于今年8月下旬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成功,这标志着美国新一代军用火箭的诞生。洛&#183;马和波音两巨头各自研制的宇宙神5号和德尔塔4号火箭在击败了众多竞争者后成为了美国下一代军用火箭。  相似文献   

10.
《国防科技》2005,(11):9
1、组成:四个液体助推器、芯一级火箭、芯二级火箭、整流罩和逃逸塔。2、“四最”:最安全、最高、最重、最复杂。航天员安全性指标0.997;火箭全长58.3米;起飞质量为479.8吨;运载能力为7800吨;长征二号F火箭从1992年方案论证到1999年11月首飞历时七载,在研制过程中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大大小小加起来有近百项。3、采用55项新技术:其中火箭故障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等主要关键技术,属于世界性难题。数百种火箭故障模式及逃逸数据,实现了运载火箭在待发段和上升段发生故障时的自动检测、自动诊断故障,自动发出故障信息给逃逸系统,实施航天员自动逃…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国外商业航天公司发展迅猛,尤以美国SpaceX公司为代表,其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设计和生产了Falcon1火箭、Falcon9系列火箭、Falcon重型火箭以及"龙"飞船等宇航产品,并已开展星链的组网部署,引起了整个行业的高度关注。本文在对SpaceX公司快速发展内外部因素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航天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火箭深弹系统拦截鱼雷的技术改进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功能、多用途是火箭深弹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根据水面舰艇武器装备的实际,仅从拦截潜艇发射的鱼雷角度出发,对舰载火箭深弹系统拦截来袭鱼雷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利用火箭深弹系统拦截鱼雷的系统选择、深弹战斗部的开发、引信选型、发射管安装及配置、火控系统的改进等关键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FPGA的火箭参数实时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箭载存储测试系统要在火箭发射完成,并对测试设备回收后才能获取试验数据,而在火箭临发射前无法知道各项被测参数是否正常.在箭载存储测试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临射前火箭参数实时监测的功能.在进行系统工作模式设计的同时,提出了通过设置监控命令数值来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的方法.详细阐述了信号的采集、编帧及实时监测数据的传送过程...  相似文献   

14.
竖立状态的运载火箭一旦遭遇地震,极易造成箭体倾倒等灾难性后果。为了确保运载火箭在地震中的安全,针对某型运载火箭,采用时程分析法对其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得到了火箭的弯矩、位移响应峰值沿箭体纵向的分布规律。分析了火箭关键位置处弯矩响应的频域特性,设计了火箭的减震措施,并分析了火箭与发射台的连接刚度、隔震支座刚度对火箭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火箭弯矩响应的最大值发生在靠近火箭尾段的位置,位移响应的最大值发生在火箭头部位置;改变火箭与发射台连接刚度以及在发射台底部加装隔震支座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小火箭的地震响应。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天基信息获取系统建设与应用中自成体系、难以共享、效率低下的问题,对其一体化指挥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天基信息获取系统指挥控制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情报系统一体化的方法和思想,提出天基信息获取系统一体化指挥控制的功能要求;在不改变现有业务隶属关系基础上,通过在技术层面上建立业务平台,实现天基信息需求管理、任务规划、融合处理、信息共享、分发应用等链路各环节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方华 《环球军事》2014,(16):56-57
冷战期间,美国及其盟国对苏联展开超大规模的侦察行动,并从陆海空全方位地侵犯苏联领土。美国人凭借先进的航空装备自由地游走于苏联边境线内外,在进行战术侦察时,美国军机从超低空短暂地越过边境;进行战略侦察时则从超高空进入苏联腹地。美国及其盟国的侦察机数最巨大,中央情报局与五角大楼都有自己的航空侦察部队,以完成不同的侦察任务。同时,一些中立国家也在从事对苏侦察活动,有时这种侦察活动违反了国际法,以至于被苏联武装力量消灭。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航天飞行任务对推进系统高性能、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的需要,在液体火箭发动机控制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方向和新领域。比较集中的研究领域是液体火箭发动机健康(状态) 监控和智能控制。本文介绍液体火箭发动机控制的智能水平演变趋势,健康(状态) 监控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的框架、结构,以及与这些系统直接相关的故障模式、传感器技术和故障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空间快速响应任务中固体火箭弹道设计、微小卫星轨道规划相互独立,无法快速生成任务方案的问题,提出一种固体火箭空间快速响应任务规划方法.总结概述了空间快速响应任务规划的定义,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固体火箭空间快速响应任务规划的总体架构,将其划分为任务要素分析、轨道规划、弹道规划、机动路径规划、方案评估和仿真演示共6个模块,阐...  相似文献   

19.
罗马尼亚航空之星(Aerostar)公司最近透露了罗马尼亚一种使人极感兴趣的122毫米海军轰击火箭发射架。与以前大部分类似的系统不同,发射架和火箭弹舱在不用时均可缩回至甲板下。该发射架有40个发射管,由罗马尼亚陆军车装火  相似文献   

20.
《军事文摘》2023,(2):10-11
<正>火箭垂直转运至发射区,在完成火箭功能检查、联合测试工作以及最终确认状态后,就来到了发射前的最后一步——火箭推进剂加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给火箭“加油”。推进剂,火箭的血液就像飞驰的汽车需要添加汽油燃料一样,火箭也需要添加自己的燃料,这种火箭专用的燃料被称为推进剂,推进剂按照状态分为固体推进剂和液体推进剂两大类。固体推进剂类似于烟花中所需的火药。固体推进剂因能量密度大,可以减小火箭尺寸等特点,它在出厂前就已经填充于火箭中,不需要在发射场临时加注,因而可大大缩短发射准备时间。固体推进剂一般多用于小型、快速发射的火箭以及大型运载火箭的助推级中。液体推进剂本身具有易燃易爆的危险,同时又具有流动性、易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