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中东局势总体上相对稳定,热点问题有所降温,但导致地区动荡的各种不稳定因素依旧突出。美国新政府中东政策的调整迄今未见成效,热点问题无一解决;中东和平进程道路曲折,以色列右翼政府立场强硬,巴勒斯坦内部对话无实质进展;伊朗因选举出现内部动荡,现政权在核问题上态度强硬;伊拉克政治进程有所进展,但安全形势依然脆弱;阿拉伯世界内耗不断,民族、宗教问题进入新一轮活跃期。  相似文献   

2.
1月16日,美国总统布什结束对埃及的访问,为他这次为期8天的中东之行画上了句号。此前,他相继访问了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自治区、科威特、巴林、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可以说,为遏制伊朗造势施压是布什此行的主要目的之一。然而颇耐人寻味的是,与此同时,土耳其总统居尔也出访埃及,同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一并表示反对武力解决伊朗核问题,呼吁用和平和外交手段处理国际争端。从同为美国盟友的中东两大国的联合说辞,可见布什的此次中东之行曲高和寡、尽显颓势。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针对伊朗动作频繁:扣押伊朗驻伊拉克领事馆工作人员;国务卿赖斯和国防部长盖茨接连访问中东游说盟友对伊朗采取强硬立场;向海湾水域派出第二个航母战斗群和运送更多的“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伊朗对此也毫不示弱,频繁举行军事演习展示军事实力,宣布禁止38名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人员入境。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说,伊朗已经做好应对“任何威胁的准备”。伊美核争端的进一步升级会不会引发军事对抗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这场悲剧带来的巨大期盼和最后的绝望,是我从军30年最为刻骨铭心的经历。 ——前美国空军中校詹姆斯·凯勒 1979年1月,伊朗爆发人民革命。巴维王朝顷刻之间分崩离析。同年底,卡特总统决定让巴列维这位“美国最忠实的中东盟友”来美国治病。伊朗人闻讯群情激愤。11月4日,3000多名激进学生突然冲击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66名美国外交人员被扣为人质。经过交涉,伊朗释放了13名黑人和妇女,其余人质获释的条件是美国交还巴列维国王。显然,这个近乎要挟的条件是华盛顿所不能接受的。 “大米碗”的难题 1979年底的卡特总统最关心的事是他能否在即将到来的大选中连选连任,因此总统强烈希望能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人质危机。但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却对伊朗的挑战反应强烈。他指示参联会主席戴维德·C·琼斯将军立即着手制定营救行动和报复性打击计  相似文献   

5.
驻伊美军撤离为伊朗扩大在中东的影响力打开了大门。不过,如果伊朗最亲密的阿拉伯盟友——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下台的话,那么这扇大门可能很快就会关闭。  相似文献   

6.
和谈大门仍未关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伊朗核问题愈演愈烈,大有一触即发之势。一方面,伊朗频频军演、试射导弹,并坚称和平开发核能是本国不可剥夺的权利,伊朗在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以及其他国际组织进行充分合作的同时,绝不会放弃自己利用核能的正当权利。另一方面,美国的对伊政策也日益强硬。4月21日,美国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伯恩斯表示,在伊朗放弃核计划之前, 应该禁止向伊朗出口武器和军民两用敏感设备。美国总统布什更是多次强调,美国希望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但  相似文献   

7.
今年8月3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报告,确认伊朗没有按照安理会第1696号决议,暂停铀浓缩活动。这使世人的焦点从伊朗是否停止铀浓缩活动,转向了面对伊朗的核问题该怎么办。对此,美国总统布什再次重申:决不允许伊朗拥有核武器,并正式将美国的全球反恐战争重新定义为“反伊斯兰法西斯战争”。那么,美国能否成功推动国际制裁或采取单独行动?伊朗是否会强硬到底?伊核技术“三级跳”伊朗核问题主要是在今年初开始恶化的。短短8个多月的时间伊朗核技术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三级跳”。第一步,恢复核燃料研究。今年1月3…  相似文献   

8.
1月16日,美国总统布什结束对埃及的访问,为他这次为期8天的中东之行画上了句号。此前,他相继访问了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自治区、科威特、巴林、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可以说,为遏制伊朗造势施压是布什此行的主要目的之一。然而颇耐人寻味的是,与此同时,土耳其总统居尔也出访埃及,同埃及总统穆巴拉克  相似文献   

9.
2002年美公布的《核态势评估报告》,把伊朗列入可以实施“先发制人”核打击名单之一。美国一直指责伊朗的核计划和伊朗支持恐怖主义组织等,甚至声称伊朗将成为继伊拉克战争后下一个打击目标。原因何在?事情要从头说起。 巴列维王朝统治伊朗时期,伊朗一直是美国的盟国和在中东的战略去柱。当伊朗宗教革命刚刚兴起之时,美中央情报局断定巴列维王朝的统治地位不可撼动。一群手无寸铁的宗教徒会把一个掌握现代化军队的专制政权推翻?没料到这个专制王朝轰然倒塌,宗教领袖霍梅尼上台,最后连美国大使馆人员都沦为人质。在伊朗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美国断绝了与伊朗的外交关系。本来极有希望连任总统的卡特黯然离开白宫。两国外交关系恶化至今仍未恢复。 ——写在前面的话  相似文献   

10.
(2009年2月1日至2月28日)国际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英国首相布朗举行会谈。当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英国剑桥大学具有500年历史的"瑞德讲坛"发表了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美国希望在未来几个月内能够开始同伊朗进行"面对面"的对话,以新的方式与伊朗接触。  相似文献   

11.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5月12日从以色列抵达开罗,继续其中东之行。鲍威尔在伊拉克战争之后马不停蹄地穿梭于美国和中东诸国之间。搁浅的中东和平之舟能否重启,令世人瞩目。 在鲍威尔离开华盏顿之前,中东形势出现了两个重要动向。上月底巴勒斯坦组成新政府之后,中东问题4方委员会正式公布了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本月9日,美国总统布什又宣布,美国拟在今后  相似文献   

12.
当世界各国高度关注以美国为首的武装力量是否会以伊朗核问题为借口对它发动军事进攻的时候,伊朗方面毫不示弱。“伊朗不是伊拉克。”这是伊朗国防部长沙姆哈尼在面对世界上最强大军事机器发出的威胁和警告后的表态。伊朗的强硬态度不仅仅表现在口头上,其最近进行的大规模、长时间、各军兵种联合行动的军事演习也展示出它的作战决心和周密的作战预案。伊朗的确不是伊拉克。它是中东地区的“大块头”,人口是伊拉克人口的2.5倍多,面积相当于伊拉克的4倍,综合国力也是海湾地区最强的。近3年来,伊朗经济发展在中东、海湾地区是比较突出的,经济年增长率超过5%。随着伊朗经济的迅速发展,伊朗军事力量又有了新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就在伊朗核问题愈演愈烈之际,近来有关伊朗将与美国可能“坐下来谈谈”的报道却频频见诸国际传媒。不过,伊朗在危急关头同意与美国商谈的话题并非是自身的核问题,而是令美方同样感到棘手的伊拉克局势——美国奢望得到伊朗“帮助”美国与伊朗双方就伊拉克问题举行对话的提议出自布什政府之口,而且早在2004年4月就被抛到了桌面上。最近两年时间来,虽然美国在伊朗核问题上不断施压导致双边关系日趋紧张,但却一直没有放弃与伊朗就伊拉克问题进行对话的愿望。美伊这两个至今尚未恢复外交关系的死对头不谈双边日趋白热化的敏感问题,而却要讨论第三…  相似文献   

14.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1,(24):54-55
11月下旬,美国情报高层纷纷透露,近几个月来,10多名中央情报局驻中东地区的情报人员被黎巴嫩真主党和伊朗情报机构先后抓获,并可能已被处决,导致中情局在中东地区的情报网络遭受重创。一石激起千层浪,外界对中情局中东情报行动给予了高度关注,就此揭开了此次中情局间谍网络被破获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5.
<正>一、暗杀伊朗名将,这个事后果极其严重在1月3日凌晨,美军使用无人机,暗杀了伊朗名将苏莱曼尼。同时,还有其他的几位伊朗将领一起遭到暗杀。这次国际恐怖主义性质的暗杀,开了一个极端恶劣的先例,给美伊关系,中东局势,和世界局势,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和后果。苏莱曼尼是谁?他是伊朗国内的第三号大人物,是军中的头号人物,也是中东的谍战之王。他是一个能够主导中东局势的强力人物。对于这件事,各方众说纷纭。精神美国人认为,这是美国的一次胜利。美国人又硬起来了,美国霸权还没终结,美国还没衰落。胆小  相似文献   

16.
新年伊始的1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繁忙的中东访问日程中还是抽空视察了驻扎巴林的美海军第5舰队,而这次行程显然是同最近美伊军舰在霍尔木兹海峡对峙引起的紧张局势密切相关的。第5舰队则是美国部署在海湾地区抗衡伊朗军事威胁的先遣队和主力军,布什总统当然就格外注重这支前沿部署力量的“矛尖”作用,不惜在紧张的国事出访途中亲临第5舰队司令部,  相似文献   

17.
伊朗曾经是美国的“铁哥们儿”,一度是美国在海湾乃至中东地区的重要战略支柱。然而今天的美伊两国却不共戴天, 伊朗在美国眼里是“五毒俱全” (发展核武器、庇护“基地”组织和支持恐怖主义等),两国内政外交斗争从未停止过。美国把伊朗的铀浓缩活动视为不可饶恕的挑衅行为,正当媒体披露美英等国密谋对伊朗核设施进行袭击的时候,2006年3月3 1 日至4月6日,伊朗在南部波斯湾沿岸及附  相似文献   

18.
自阿富汗战争大局已定,自今年1月29日美国抛出“邪恶轴心国”之后,越来越多的信息表明,美国要发动第二次海湾战争,要对伊拉克动武。美国打伊拉克的作战计划不断被媒体披露。最近,美国总统布什和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亦越来越出言强硬,而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也针锋相对,并不退让。第二场海湾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这场战争何时爆发?美国如何发招?萨达姆又如何接招?世界各国对此如何应对?海湾战火将对世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世人正拭目以待。 美国打伊似乎是铁板钉钉 美国要拔掉“眼中钉,肉中刺”。美国和  相似文献   

19.
中东,这个全球最敏感最脆弱的地方,如今成了诸多地区和国家的各种势力、各种派系、各种政治人物“斗狠”与角力的舞台。围绕伊朗核问题,美国航母舰队兵发波斯湾,海湾上空战争空气凝重;而做梦都想把伊朗“从地球上抹去”的以色列,执意采取军事行动打击伊朗核设施,把伊朗先“从地球上抹去”。  相似文献   

20.
<正>在过去的无比动荡的2020年,我们每个人都被卷进了时代浪潮中,切身经历了时代大事件。而在这个不平凡的一年中,国际风云更是波谲云诡,军事大事件一件接着一件,令人应接不暇。以下选择了十大军事热点,快速回顾不平凡的2020年。一、美国暗杀伊朗革命卫队指挥官苏莱曼尼2020年1月3日,伊朗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少将在伊拉克国际机场外的公路上被美军MQ-9无人机发射的"地狱火"导弹炸死,伊朗对此反应强烈,美国随后增兵中东,美伊一度走到战争边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