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层武装部是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一线指挥部.当前,基层武装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干部能力素质参差不齐、务军能力较弱,成为制约基层武装工作深入发展的"瓶颈".军地双方特别是市县两级要高度重视和抓好基层武装部建设,努力提高基层武装部组织开展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各项工作的能力水平.要认真对照上级关于基层武装部全面建设的要求,广泛开展基层武装部全面建没达标活动,积极引导基层武装部建设沿着规范化的轨道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层武装部是国防后备力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必须大力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然而,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国家深化体制改革、建立与发展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基层武装部建设出现了机构不稳定、专干不专等许多问题,这种状况很难适应其所担负任务的需要,因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面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  相似文献   

3.
基层武装部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组成部分,是基层民兵工作的领导机构。抓好基层武装部建设,是加强民兵基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调查了解,当前基层武装部建设确实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需认真加以解决。[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刘道向  王静 《国防》2014,(1):86-86
正前不久,云南省政府、省军区在玉溪市国防训练基地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民兵转型建设和预备役部队正规化建设任务。总参谋部动员部副部长王文清、成都军区副政治委员王增钵参加会议,对云南省基层武装部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并围绕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5.
加强基层武装部部长队伍建设“三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江平 《国防》2011,(12):30-31
乡镇(街道)武装部是政权体制和国防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正确使用后备力量和巩固基层政权的重要组织保证。基层武装部部长处在后备力量队伍"兵头将尾"的位置,是党管武装工  相似文献   

6.
刘卫华  赵峰 《国防》2011,(3):67-69
基层武装部部长处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一线和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前沿,在促进军地改革发展稳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作用。多年来,山东省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始终把加强基层武装部部长队伍建设作为强基固本之举,坚持齐抓共管,注重融合发展,从提高"五种能力"入手,合力把基层武装部部长培养成巩固基层政权的一线骨干,收到良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温华战  王刚  刘雷 《国防》2008,(8):33-34
党的十七大提出"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这一精神,基础在基层,关键也在基层。作为国防体制基层单位的乡镇、街道武装部,无疑肩负着更加重要的责任。各级必须着眼末端有效落实十七大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乡镇、街道武装部建设,把乡镇、街道武装部建设成为坚强有力的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一线指挥部。  相似文献   

8.
卢广海 《国防》2009,(11):36-36
新颁《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下称《纲要》)指出,扎实抓好基层基本教育、建好基层基本队伍、落实基层基本制度、完善基层基本设施,是各级领导机关的重要职责。基层武装部是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的前沿指挥部,也是军分区系统最直接的工作对象。军分区系统要认真学习领会《纲要》的精神实质,扎实抓好基层武装部“四个基本”建设,以促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在基层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9.
如何加强基层武装部和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是当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道难题。下面笔者从五个方面谈谈制约、影响基层武装部和专武干部队伍建设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汪光辉  肖军 《国防》2008,(3):54-55
基层武装部是我国国防体制和基层政权的组成部分,是开展民兵预备役工作和实施战争动员的组织基础。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对于促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增强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下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  相似文献   

11.
基层武装部和民兵连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义和 《国防》2008,(11):39-42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新要求,解决影响和制约民兵预备役建设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推动民兵基层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今年湖北省军区采取统一计划、统一内容、分级同步组织的方法,开展了"百部千连"(基层武装部  相似文献   

12.
韩钢  刘士春 《国防》2001,(1):36-36
基层武装部是国防体制和基层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实施战争动员的组织基础。要确保党的武装工作任务落实到基层,就必须把基层武装部建设纳入法制轨道。 一、提高各级领导依法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的自觉性 要使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把基层武装部建设摆上议事日程,变被动抓为主动支持,变随意性为规范化,首先必须增强党政领导的法制观念,提高其依法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的自觉性。为此,应以《国防法》、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新要求,解决影响和制约民兵预备役建设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推动基层民兵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结合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就基层武装部与民兵  相似文献   

14.
胡洪武 《国防》2004,(7):61-62
乡(镇)、街道专武干部是基层武装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抓好乡(镇)、街道专武干部队伍建设,不仅是加强基层武装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新形势下国防后备力量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础工作。最近,笔者在调研基层武装部建设情况时,感到现行的基层专武干部编配原则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需要的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基层武装部是 我国国防体制和基 层政权的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实施国防动员的组织基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武装部建设也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适应新的形势,谋求基层武装部建设的新发展,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四川省宜宾军分区根据新形势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狠抓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的落实,取得了明显成绩。一是抓试点。通过试点,规范程序,统一标准,明确检查的方法,为指导全市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提  相似文献   

17.
方胜 《国防》2014,(10):40-41
专武干部是民兵预备役建设的一线指挥员,是基层武装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和具体实施者。专武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决定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末端落实的质量,关乎民兵预备役人员参与完成多样化任务的效益。据调查了解,目前专武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武装工作的质量和基层武装部职能作用的发挥。鉴此,我们利用组织全省专武干部集训的时机,对云南专武干部队伍建设现状进行调查摸底,对当前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并探讨性地提出一些改进和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乡镇(厂矿)基层武装部的专职武装干部,活跃在基层民兵工作第一线,是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骨干力量。党中央、中央军委和国务院关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无一不是广大专武干部深入基层逐项落实、化为群众具体行动的。当人们回顾民兵建设的巨大成就时,不会忘记广大基层专职  相似文献   

19.
张鹤田 《国防》2003,(8):21-23
人民武装部是民兵预备役、兵役和动员工作的“一线指挥部”,只有抓好人民武装部的全面建设,打牢后备力量建设的基础,才能保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稳步发展。围绕如何加强县(市、区)和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人民武装部全面建设,我们选编了一组文章,这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观点,无不给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20.
何成伟  杨培  李曾凡 《国防》2006,(6):36-36
近年来,四川省达州军分区狠抓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使全市313个乡镇武装部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全部达标。在成绩面前,军分区党委并没有满足,他们在深入分析了当前基层武装部建设的形势后认为,尽管基层武装部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但建设经费落实不够到位、专武干部岗位和待遇难落实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要使基层武装部建设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规定,切实将基层武装工作引入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