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极是冰雪覆盖的一个极地地区,主要由北冰洋以及格陵兰岛、北极群岛等组成。在我们的印象中,这里是一块非常纯净的土地,有很多的北极熊和海豹、鲸等出没,是野生动物生活的乐园,但自从2007年以来,世界上的军事强国却开始觊觎这块纯净的土地。冰雪覆盖的北冰洋为何突然变得如此炙手可热?这里面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为此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长期从事世界地缘政治军事研究的南京政治学院—系尚伟教授。  相似文献   

2.
二战结束后,随着美苏两大阵营对立的态势越来越明显,英国领导人逐渐认识到了北冰洋的军事重要性。然而,由于北冰洋表面的绝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一般水面舰船根本无法靠近。因此,美国海军利用潜艇远航北极地区的尝试一直在悄悄地进行。1946年,美国海军派出"阿图尔"号潜艇前往北冰洋侦察北极地形,但"阿图尔"号潜艇在冰下潜航尚不足180米,其潜望镜就被冰块撞坏了,只得无功而返。1947年夏及1948年夏,美国海军先后派出"帆鱼"号潜艇及"鲤鱼"号潜艇前往北冰洋,但最后的结果却仍是铩羽而归。1952年,美国海军又派罗伯特·麦克韦西艇长率"(鱼工)鱼"号潜艇远航探测北冰洋的冰下情况,但只在北冰洋潜航8小对(航行20海里),就不得不掉头返航了。"鹦鹉螺"号核潜艇在美国海军列装后,其潜航能力超长的特性终于为美军进入北冰洋腹地提供了绝佳的前提条件。而且,作为一艘全新的核潜艇,它还可以制造自身所需的氧气及饮用水,这更为美军决定派其远航北极提供了充足的理由。不过,由于有前4次常规潜艇北极探险失败的教训,美国一直对远航北极持慎重的态度。随着冷战气氛越来越浓厚,核潜艇试航北极也越来越成为一种战略上的需要。因此,美国领导人做出决定:派遣核潜艇秘密远航北极。  相似文献   

3.
金石 《环球军事》2010,(1):41-41
2009年11月10日,美国海军对外,公布了其“北极路线图”,宣布将在2011~2015财年内,配合海岸警备队和其他机构,整理出适合在北冰洋进行军事活动的水面舰艇、设备、人员等方面的数据,为部署水面舰队打下基础。这是近年来美国针对北极变暖采取的最新动作,也向外界发出了美国海军进逼北冰洋的强烈信号,通过该计划,美国海军的“大绿色舰队”将染指北冰洋,为争夺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打头阵。  相似文献   

4.
杨志荣 《国防科技》2015,36(2):7-11
基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在深入分析北冰洋海冰逐年融化消退,特别是北极航道全年开通后对世界地缘战略格局带来的变化以及我国面临的机遇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应对措施。军队尤其是海军要充分发挥战略性国际性军种的优势,勇于担当经略北极先驱者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5.
《当代海军》2007,(10):5
加拿大总理8月10日在加北部的雷索卢特湾发表声明说,加将在北极地区建立两个军事基地,其中包括该国在北极地区的首个深水港,加强在北冰洋地区的军事存在。深水港将建在巴芬岛的南尼斯维克镇,建成后将为北冰洋巡逻舰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6.
基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在深入分析北冰洋海冰逐年融化消退,特别是北极航道全年开通后对世界地缘战略格局带来的变化以及我国面临的机遇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应对措施。军队尤其是海军要充分发挥战略性国际性军种的优势,勇于担当经略北极先驱者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7.
北极,终年冰雪覆盖。环绕北极的北冰洋,夏日数不清的冰山冰块涌动,蔚为奇观;冬日广袤无边的洋面大部冰封,看不尽的银装素裹。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核动力潜艇接二连三闯进这片神秘的领地,使冰冷沉寂的北冰洋也成为世界军事舞台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莫斯科时间8月2号,俄罗斯科考队"费德洛夫院士"号考察船来到北极,国家杜马副主席奇林加罗夫等人乘坐和平一号深海潜水器下潜到北冰洋北极点下4261米的深度,并且在那里插上了一面高约一米的由钛合金制造的俄罗斯国旗。随后,美国海岸警卫队的"犀利号"重型破冰船也于8月6号从西雅图港出发开赴北冰洋,开始了美俄北冰洋之争。  相似文献   

9.
二战期间,为了支持苏联战场,盟国在北冰洋开辟了一条秘密航线。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但北极航线上的血雨腥风却依然在人们脑海中萦绕……PQ 与 QP1941年6月22日5时30分,希特勒德国未经宣战,就对苏联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战争初期,苏军蒙受了巨大损失,西部边境60多个机场同时遭到猛烈轰炸,半天之内损失飞机1200余架。为了支持苏联战场,盟军统帅部决定在战火尚未烧到的北冰洋海区,建立一条北极航线,用以运输各种作战物资。很快,以英国商船为主体的运输船队在战舰护卫下,出现在北冰洋上。这些商船的甲板  相似文献   

10.
防务     
俄罗斯计划在北极 建永久军事基地 俄罗斯国防部新闻中心9月8日发布通告说,俄罗斯计划在北冰洋新西伯利亚群岛为北方舰队建设永久性军事基地,以实现俄罗斯对新西伯利亚群岛的常规化巡逻。近日,俄罗斯北方舰队派出舰艇编队在北冰洋地区巡航。  相似文献   

11.
张志昌  韩兵  陈宇 《环球军事》2012,(16):26-27
7月24日,俄罗斯((观点报》称,俄专家鉴定研究所所长尼古拉·帕夫留克表示,建议将北冰洋改名为“俄罗斯冰洋”,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在北极海域管辖权争端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俄罗斯始终强调经济利益在俄罗斯北极政策中的重要地位,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战略优先观,在北极部署大量军事和准军事力量,不断加大在北极的军事活动力度,以确保其在北极的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12.
8月2日,俄罗斯科考队员从北极点潜至北冰洋洋底并在那里插上金属国旗,俄总统普京亲自给科考队员打电话表示祝贺。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凯西随即发表声明说,虽然俄罗斯科考队在北冰洋海底插放了俄罗斯国旗,但这一做法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冰雪覆盖的北冰洋看似平静,实则已经风起云涌,暗流涌动……  相似文献   

13.
任秋凌 《环球军事》2005,(17):50-51
近日,加拿大将数艘军舰派往北极地区,这是加政府为宣示对北极地区寒冷的荒芜之地拥有主权所采取的最新行动,也标志着北极周边国家围绕北极领土的争端进一步升级。北极问题如何发展,将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加拿大希望占有“西北通道”加拿大政府为宣示北极主权实施了一系列巡逻任务。这些举动已激怒了丹麦、挪威、俄罗斯和美国等同样宣称拥有北极主  相似文献   

14.
蔡一清  深蓝  朱明 《当代海军》2007,(10):64-65
今年是国际极地年,世界各主要海洋大国围绕北冰洋的开发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为回应俄罗斯在北极点下的海床安插国旗,美国海岸警卫队所属的“希利”号重型破冰船,将于当地时间6日启程,开赴北极进行科学考察。  相似文献   

15.
自去年8月2日,俄罗斯在4000多米深的北冰洋洋底插上了俄罗斯国旗后,历来对北极资源垂涎不已的美国、加拿大、丹麦等国纷纷迅速做出反应。作为对俄罗斯举动的回应,美国仅在4天之后,就派出了海岸警卫队“希利”号重型破冰船驶往北极海域展开“科学考察”,而其他国家也不甘落后,为了能在资源丰富的南北极分一杯羹,纷纷开始着手建造新型破冰船或对原有破冰船进行升级改造。今年1月,韩国史上第一艘破冰船“ARAON”号就开始在韩国进重工业影岛造船厂铺设龙骨。一时间,随着极地资源争夺的升温,各式各样的破冰船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毫无疑问的是,将来寒极水域一旦爆发战事,这些破冰船自然会成为先行一步的“急先锋”。  相似文献   

16.
日本是一个岛国,因此对海洋环境、气候、资源的科学考察研究十分重视。在地球广袤的土地上和浩瀚的大洋中,有两处人类涉足未深、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那就是南极洲和北冰洋,对这两处的探索,是海洋科学技术发达国家的热点活动之一。日本对南极和北极的考察开展的较早,且频频往返于本土与两地之间。而南极洲与北冰洋所处高  相似文献   

17.
刘江平 《当代海军》2008,(12):14-17
近期在北冰洋发生的军事行动令人瞩目 事件一:北极“争夺新航道”的角逐正愈演愈烈。路透社8月11日报道说,美国海岸警卫队的“希利”号重型破冰船将于本周启程前往北极,以确定阿拉斯加以北大陆架的延伸长度,并收集数据,绘制航海地图,以宣布对那里的新航道享有通行权利。  相似文献   

18.
名刊速览     
《现代舰船》2012,(10):4
《海上力量》2012年8月刊脆弱的北极环境为美国海岸警卫队提出了挑战随着冰川的减少,北极的经济潜力日益凸显,北冰洋上的海上交通和钻探也变得可行,将成为美国新的边界。但若考虑到油气泄漏及其他可能的环境问题,开发油气资源的强烈愿望应当被抑制,因为在此区域的任何活动都要考虑到极端严寒、危险的冰川以及其远离港口、机场、医疗和后勤支持的  相似文献   

19.
2007年8月2日,一支俄罗斯考察队进行了俄罗斯历史上最大胆的北冰洋水下考察。考察队成员包括俄罗斯国家杜马副主席阿尔图尔·奇林加罗夫和杜马议员格鲁兹杰夫等3名政府要员。在北极厚厚的冰盖上,考察队凿开了一个长25米、宽10米的洞口,放下了2艘载人深潜器:"和平一号"和"和平二号"。"和平一号"率先抵达深达4261米的北冰洋海底,在黄色沙砾构成的海床上插上了一面高1米的钛合金俄罗斯国旗,并留下一个密封舱,里面有考察队和国家杜马给后人的信件。寒冷的北冰洋最近突然成了俄罗斯与西方新的冲突点。  相似文献   

20.
北极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区,而如何在这一地区进行军事活动,则更是尚处于视线之外的领域。在北冰洋,由于海面常年被冰层覆盖,常规的军舰无法像在其他大洋那样进行常规的海上活动,而北极沿岸的陆地皆是寒冷之地,陆军的活动也不是太寻常;因此,这里的主角竟然让给了水下蛟龙——潜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