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贯彻落实习主席“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中,必须坚持富国强军相统一的战略思想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方针,认清形势任务、强化使命担当,突出工作重点、勇于改革创新,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军地力量,努力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2.
王良 《国防》2013,(9):45-45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正在转型升级。要坚持以富国与强军相统一战略思想为指导,切实把民兵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中推进民兵建设,努力开创军民融合发展新局面。健全武装机构,加强领导管理。基层武装部和民兵营连部是民兵工作的战斗堡垒,党和国家关于民兵工作的全部方针政策、指示要求,最终都要依靠基层武装部和民兵营连部去落实。在信息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经济所有制  相似文献   

3.
高勇 《中国民兵》2008,(1):37-37
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思想闪耀着用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思想光芒,是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科学指南,也是推进民兵工作科学发展的基本遵循。实践中,我们应以此指导工作,走出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经营理念、领导体制、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给民兵基层建设既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企业民兵组织建设、武装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和冲击。我认为,目前企业民兵建设,必须坚持结合原则,通过市场和战场有效对接,兴企和强兵同频共振,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主要应搞好"五个结合":  相似文献   

5.
全员铸铁军     
【视点】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武装警察力量。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摘自党的十八大报告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们调查了舟山市已实行股份合作制的5家企业、通过转让或兼并等形式改制的3家企业和正在进行机制改革的6家企业的民兵组织建设情况,感到当前企业民兵组织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其主要表现是: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这一论断,是从国防和军队建设多年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路子,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统一的必然要求。民兵基层组织建设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基础,在国防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必须深入贯彻融合式发展理念,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统筹协调抓好民兵基层组织各项建设,使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相似文献   

8.
张华  张涛 《国防》1998,(11)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民兵工作均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依托建立组织,开展活动。新形势下,国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民兵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如部分企业在民兵建设上的人、财、物负担过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经营。企业间乃至整个社会的民兵建设负担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企业开展民兵工作的积极性。一些企业因种种因素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民兵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当然,生产经营状况好又重视民兵建设的企业,民兵工作总的说来还是搞得不错的。但是,必须看到,企业民兵建设水平参  相似文献   

9.
王自成 《华北民兵》2005,(8):43-43,27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要义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民兵工作,就是要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提高民兵战斗力相联系的各方面的问题。民兵组织建设是战斗力的基础,只有做好新形势下的民兵整组工作,切实加强民兵组织建设,才能确保民兵战斗力的逐步提升。近年来,我们以深化城市民兵工作调整改革为契机,本着“编为用、建为战”的原则,逐步构建起了与“市场”环境和“战场”需要相适应的民兵组织建设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企业,是企业民兵的依托和载体。民兵建设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需要有一定的资金保障。如果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甚至连工人工资都发不出,显然也不可能拿出钱、物开展民兵工作。可见,企业的兴衰决定着企业民兵工作的开展程度。在贯彻落实军委“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着力提高民兵建设质量的情况下,就企业民兵工作的开展来说,唯有兴企方能强兵。 “兴企方能强兵”,一是要引导民兵  相似文献   

11.
《国防》2013,(12):68-71
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和法制建设。山西省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在思想上重视国防建设,在政策上支持军队和民兵预备役发展,在工作中合理使用国防后备力量,充分发挥山西革命根据地的政治优势、国家综合能源基地的产业优势和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统筹推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12.
笔者:新时期企业民兵工作中普遍存在”三难”问题。您认为其中主要原因是否在于企业对民兵建设与经济安全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 朱部长:有这方面的因素,但不是最主要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加强企业民兵工作,对经济安全乃至整个国家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  相似文献   

13.
<正>军民融合在我国已上升为国策,但过去一些法规制度对军民融合过程中政府、军方、企业等各相关主体的职责规定较为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导致实际工作缺少基本遵循,造成相关主体不作为、乱作为现象的发生。因此,推进军民融合也需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加快《军民融合促进法》等国家层面军民融合法律法规的出台,以法律形式明确军民融合组织领导,规范军民融合工作程序方法已成为当前的迫切问题。首先要进一步制定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4.
自1958年组建以来,民兵营长闫国瑞2次参加国庆观礼,4次受到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接见,这便是有着光荣传统和无上荣誉的泽州县浪井民兵营。近年来,他们坚持抓建设先抓人员、抓人员先抓思想,把民兵政治教育融入平时生产、大项工作、遂行任务、社会实践的全过程,强力推进"生命线"在末端落实,在一线发力,使民兵工作始终充满勃勃生机。【问题一】民兵大都在周边企业务工,教育覆盖面难以保证怎么办?——坚持把政治教育与平时生产有机结合浪井民兵营的做法是:通过培养骨干带动全员,规范制度贯穿全时,  相似文献   

15.
城市民兵是民兵建设的重点.企业民兵是城市民兵的主体.当前,金融海啸对我国的影响日益显现,既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了重大损失,也给企业民兵建设带来了严重冲击.怎样在金融危机中保持企业民兵工作的连续性,是摆在人武部门面前的重大现实课题.我认为,在国家政策法规没有作出重大调整的情况下,可以从研究解决以下"三个具体问题"切入.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给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发展创造了许多有利的条件。如企业效益的提高,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增强,为企业民兵、预备役建设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企业完善竞争机制,逐步形成了新的劳动用工制度、干部管理机制,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职工素质,为民兵、预备役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但是,  相似文献   

17.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确立民兵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相协调的发展观,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高度,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实。  相似文献   

18.
企业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是开展企业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基本保证,企业专武干部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民兵预备役工作开展的质量和成效。通过调查,笔者发现目前在企业专武干部队伍的建设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企业在专武干部配备上,侧重于站在企业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人选,  相似文献   

19.
徐茂江 《中国民兵》2008,(11):50-50
军民融合发展是党的十七大对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没提出的新要求。深入贯彻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要不断强化融合发展理念,完善融合发展机制,创新融合发展举措,积极推进民兵预备役建设。  相似文献   

20.
黄益平 《国防》2013,(1):80-80
近年来,四川省宜宾市结合本地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在加快建设"区域经济强市"和"更高水平的美好新宜宾"的征程中,走出了一条"发展企业建民兵、建好民兵促发展"的融合式发展路子,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国防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