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联 《国防》2006,(11):72-72
民兵油料专业分队是军兵种作战的一支重要的勤务保障力量,是军兵种民兵专业技术分队建设的重点。南平军分区按照“根据需求优化组织结构,围绕任务调整布局规模,结合实际确定编组方法”的思路,以建立军地一体化军需物资油料保障力量为目标,扎实抓好民兵油料专业分队实战化抽组。  相似文献   

2.
李志军  夏振泉 《国防》2009,(11):34-35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成建制遂行任务是武装力量遂行任务的基本特点。信息化条件下,各级要着眼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抓好民兵预备役分队成建制训练。 认清成建制训练的重要地位。首先,成建制训练是联合训练的基础。根据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力量构成,民兵预备役部队既可以是联合作战力量的合成单元。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兵》2012,(12):F0003-F0003
年终岁尾,贵州省兴义军分区民兵训练场上,一场实战背景下的实兵应急应战演练拉开帷幕。民兵防化分队、民兵通信保障分队、民兵医疗救护分队等8支专业队伍从领受任务、紧急出动到联合指挥,决策实施等各个环节,自如应对、稳妥处置各种急难险情。身临现场的贵州省军区领导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党政领导对民兵过硬的应急应战本领,无不竖起大拇指。  相似文献   

4.
朱延军  张建军  徐振宇 《国防》2013,(11):21-21
边防民兵应急分队是维护边境安全稳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新形势下,要针对边境应急事务的特点规律,从完善指挥、力量、训练“三个体系”入手,不断提高边防民兵应急分队遂行任务能力。  相似文献   

5.
"呜……"随着一阵尖厉的警报声响,福建省泉州市8支民兵应急分队均在一个小时内集结出动,并迅速进入指定位置展开带实战背景的各类作业。这是5月中旬泉州军分区配合上级组织民兵分队全员额全装备点验的一个镜头。正在现场指挥演练的军分区政委陈勇向记者介绍,今年的民兵整组,他们遵循"与实战任务对接、与区域优势同步"的原则,真编实编,编出了民兵分队的快速反应能力,编出了战斗力。  相似文献   

6.
一、适应形势任务发展需要,着力构建应急专业力量体系.民兵预备役部队应急专业力量是后备力量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实施动员行动的基础,必须从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中突出出来,重点筹划、重点建设,形成与安全形势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相衔接的建设格局.反恐维稳队伍.按照“建在身边、抓在手中、用在关键”的要求,在继续巩固应急分队市(地)建营、县建连、乡(镇)建排的基础上,高度关注边境一线地区、敌情社情复杂地区、大中城市民兵反恐维稳分队建设,将村级治安分队纳入反恐维稳力量加强建设,探索“网格化”执勤、村级警务室联建和组建常备民兵应急分队的方法路子,着力解决重点地区和重点部位力量不足、装备器材配套率低、防暴训练针对性不强、关键时刻反应慢等问题,确保一旦有事能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广浩  王立佳  李玉杰 《国防》2012,(11):43-44
民兵预备役部队应急分队是国防后备力量应对突发事件首批动员使用的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需要重点建设的力量。随着非战争安全威胁的上升,应坚持以任务为牵引,大力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应急分队建设。一方面,要优化编组模式。适应遂行抢险救灾、社会维稳等应急任务要求,通过年度整组等途径不断改善兵员状况,努力提高兵员的在位率、对口率和出动率,筑牢组织基础。优化  相似文献   

8.
赵政国  母立臣 《国防》2007,(10):82-82
民兵应急分队是民兵队伍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都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所以,加强民兵应急分队的训练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国防》2012,(6):36-37
着眼支援保障导弹部队作战,加强二炮民兵分队建设发展总体设计.要坚持体系建设思想,从提高二炮部队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出发,把民兵分队纳入军事斗争准备力量体系通盘考虑、统筹规划、一体建设,真正使民兵分队建之有用,成为现役部队的重要保障力量.  相似文献   

10.
刊中报     
10月9日,四川省宜宾军分区正式向五粮液集团民兵应急救援营授旗,该营8个专业救援分队精良的装备、精彩的现场演示,赢得了前来观摩的四川省各市州军地领导的阵阵掌声。此举标志着四川省军区依托大中型企业和行业协会,调整改革10类民兵专业应急救援力量的工作全面启动。四川省军区司令员夏国富告诉记者:全省很快将形成地市建专业救援分队,区县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贵州毕节市人武部按照适当压缩基干民兵规模,进一步整合队伍,优化布局结构要求.扎实开展民兵整组工作,推进了基干民兵由储备后备兵员为主向成建制遂行任务转变。通过调整,基干民兵步兵分队比例由原来的70%压缩到30%.专业技术分队含量由原来的20%提高到45%,对口专业分队比例由原来的4%提高到30%。年初罕见的雪凝灾害抗击、今夏特大山洪抢险和奥运期间维护社会稳定实践都充分证明,优化编实民兵专业分队,充分发挥专业保障力量作用,是适应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民兵队伍中新质力量占比逐年提升、民兵无人机分队奋战抗洪抢险一线、新质民兵队伍首次参加群众性练兵比武活动……翻阅2019年度民兵调整转型建设的三湘答卷,新质民兵力量建设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湖南省军区领导介绍,新的一年,他们将乘势而上,积极探索新质民兵力量编组方式、训练模式,加快推进新质民兵力量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张明德  吴熙杰  姜华清 《国防》2010,(12):54-55
民兵应急分队是人武系统“战时应战、平时应急”的重要力量。新形势下,必须着眼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和应对非战争安全威胁,大力加强和改进民兵应急队伍建设。要会同地方政府科学统筹民兵应急分队与地方专业应急力量建设,按“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优势互补”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战斗精神是构成民兵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克敌制胜的力量源泉。深入抓好民兵应急分队战斗精神教育,也是提升民兵应急能力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5.
民兵应急分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新的形势下,加强民兵应急分队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地制宜,合理调整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精干、专业技术含量高、应急功能全,是新形势下民兵应急分队质量建设的必然趋势。随着形势的发展和需要,民兵应急分队担负的任务将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面对日趋复杂的反恐怖斗争形势,还将担负许多具有专业技术性质的应急任务,如防化救援、交通运输、工程保障等。因此,要把那些平时和战时都需要的专业技术兵员编人民兵应急分队,使其组织结构更科学合理,应急功能更具体全面。  相似文献   

16.
蔡运华  黄凤高 《国防》2005,(9):56-57
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是为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空军、海军和二炮部队作战需要而建立的民兵组织,是民兵队伍的新型力量和重点建设对象。加强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建设,既是适应世界军事变革新形势,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必然要求,也是发挥地方科技优势,增强国防实力的客观需要。实践中,我们感到,加强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建设应着力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一)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五个原则”。一是就地就近,平战结合。依托军兵种部队驻地和专业技术兵员储备区,地方技术人才、退伍军人,以及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组建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着力提高…  相似文献   

17.
彭小发  张治伦 《国防》2005,(10):32-32
未来城市反空袭作战,民兵将担负重要的防空作战任务。根据信息化条件下城市反空袭作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高民兵防空力量的战斗力,对于夺取未来反空袭作战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一、优化结构布局,强化民兵防空专业队伍训练信息化条件下反空袭作战对民兵防空队伍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通过调整防空队伍结构和强化民兵防空专业队伍训练提高民兵防空分队的整体素质。一要调整好防空分队结构与布局。要从适应未来反空袭作战需要出发,对后备力量现有防空专业储备的种类、数量和布局进行调整。要严格落实兵员储备必须专业对口的原则,定期开展专业兵…  相似文献   

18.
民兵应急分队是平时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力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新形势下我国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安全环境.因此,必须着眼维护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大力加强和改进民兵应急分队建设.  相似文献   

19.
王宁生  蒋德伟 《国防》2006,(3):41-41
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是支援和保障军兵种现役部队作战的重要力量。加强军事训练,提升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战斗力,既是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客观需要,也是做好现实军事斗争准备、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的迫切要求。当前,抓好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训练,使其尽快形成和不断提高战斗力,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四个环节”。(一)着眼任务需求,构建训练内容。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军事训练,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适应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的要求,遵循平时训练与任务需求相统一的原则,根据各类分队的特点及其遂…  相似文献   

20.
民兵军兵种专业技术分队是为了适应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军兵种部队作战需要而建立的基干民兵组织,是民兵专业技术分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民兵建设的重点,是支援配合军兵种部队作战的主要力量。因此,应进一步加强民兵军兵种专业技术分队建设,并将这一内容写进《民兵法》。 长期以来,我国民兵一直是一支以支援配合陆军作战为主体的武装力量,民兵建没形成了以陆地为主要战场,以陆军的作战行动为主要行动,以陆军的胜利为胜利的定势。随着科学技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