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编读往来     
4年前我从军校毕业分配到预备役部队工作,《西南民兵》就成为我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位良师益友。 每次看到友邻单位或自己战友有“豆腐块”发表于《西南民兵》之上,无形中也激起了我的写稿欲望。可每次投寄出去的稿件都泥牛入海。为提高稿件质  相似文献   

2.
写稿无需“凭关系”我是一名基层专职武装干部,《中国民兵》创刊以来,我成了贵刊的一名积极通讯员,仅今年上半年,就被贵刊采用稿件两篇。因而遭到一些同志的非议,说我在《中国民兵》杂志社里有熟人,有的说我给了编辑什么好处,否则半年里怎会刊两稿。其实,《中国民兵》我既无亲戚朋友,又不曾和哪位编辑、记者相识。我对上述问题无论怎样解释,却都无济于事,使我十分苦恼。  相似文献   

3.
2002年8月的一天,镇武装部长金小波动员我向《西南民兵》写稿。我来劲了,写了一篇《民兵以身作则交税费》的稿件,寄到《西南民兵》,在第10期上刊用。金部长向我贺喜,我欢喜地打开一看,我原稿200多字,编辑一编,编成100来字的稿子,短小精干更有特色,看了回味无穷……我心头暗暗地想:编辑老师啊,你把我写的稿件“死马当活马医”,呕心沥血地改稿,叫我怎么能忘记。以后,我每年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军校研究生。和许多同学一样,《环球军事》一直是我课余时间非常喜欢的军事类杂志。它在我的心里占有独特重要的地位,因为我的第一篇稿件就发表在《环球军事》上。那是2003年,我如愿以偿地从部队考上了研究生,摆脱了繁忙紧张的业务工作。学校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充足的业余时间使我萌生了写点东西的想法,但是应该从哪里着手呢?  相似文献   

5.
3年前,我做梦都没想到,我从边远山区调进了旺苍县城,这是部领导的关心,更是《西南民兵》杂志为我奠定了基础。我是从1997年开始利用工作之余为《西南民兵》杂志写稿的,当时我在全县边远的九龙乡任武装部长。我把业余时间用于写稿,刊登与否,都把一篇篇拙作寄给贵刊。1998年,贵刊登了我写的一篇“读者来信”,还加了编后,这在全县引起了强烈反响,专武部长们个个都为我叫好。自那以后,部领导认为我是个“秀才”,也格外地器重我,同行因此也很尊重我。以后的每年都有几十篇稿件见报  相似文献   

6.
编与读     
《兵团建设》2013,(17):5
增长见识的"好老师" 十三师读者赵宝山我第一次接触《当代兵团》(当时还是《兵团建设》)是3年前的事。那时,我刚刚到十三师新闻中心工作。上班第一天,我看到办公室放着几本《当代兵团》杂志,就随手翻阅,当时我就被杂志中精彩的报道吸引。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养成了阅读《当代兵团》的习惯。每当有新的一期《当代兵团》杂志到来,我总是第一个抢着阅读,在阅读的同时,学习新闻稿件的写法。当我外出采访完,面对采访  相似文献   

7.
初识《中国民兵》时,我刚到基层武装部工作。由于刚参加工作, 业务生疏,《中国民兵》理所当然成为我学习本职业务、开展民兵政治教育的最佳参考。工作之余,我也曾写过儿篇报道,但因写作思路不对,未被采用。后来,找调到县人武部机关,部领导非常重视新闻报道工作。去年3月,领导推荐我到《中国民兵》编辑部学习,对于从未受过专业培训的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学习期间,各位编辑老师给了我精心的指导和关心帮助,安排我参与了“基层新曲”、“文  相似文献   

8.
朱律师你好:近日,在互联网上搜索自己撰写的稿件时,无意中发现我2月份首发在全军政工网上的一篇稿件,在7月份被改了个作者名字发表到了地方《××日报》上。抄袭人为曾某,其抄袭程度让人愤慨,标题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9.
正我于2013年起从事政工工作。刚到团场时,我不了解团场的风土人情,不明白新闻稿件如何撰写,更不知如何开展政工工作。后来看到团里订阅的《当代兵团》,我像是找到了一位好老师。它的很多栏目让我受益匪浅,"时政要览"、"特别观察"让我了  相似文献   

10.
郑掷 《兵团建设》2006,(2):53-53
屈指算来,从发表第一篇新闻稿件到现在,我从事新闻采访写作已走过了10多个春秋,或多或少有些成绩。其得益于《兵团建设》杂志社老师的关心和指导。近日,喜闻改版后的《兵团建设》已与广大读者见面,更是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11.
皎萍 《兵团建设》2010,(3):56-56
我来自农六师102团,从事团场新闻宣传工作已有10年了,参加过不少培训班。这次有幸参加了《兵团建设》第五期新闻宣传骨干培训班,聆听了授课老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受益匪浅,茅塞顿开。通过这次培训,我发觉《兵团建设》原来如此可亲、贴心,就像我们的一位好老师、一位好朋友。  相似文献   

12.
我与《西南民兵》相识,要缘于为她投寄的第一篇稿件。出于对她的了解,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于1998年3月粮采写了一篇反映企业民兵开展体育活动的简讯寄给了《西南民兵》,没想到很快就在第4期上刊登了。我拿着这期杂志看了又看,翻了又翻,耶高兴劲儿就甭提了。我从事企业武装工作8年,每日劳碌之余,养成了不恋灯红酒绿麻将牌,偏爱在灯下读书写作的习惯。对《西南民兵》的信任,促使我为她投稿一发而不可收,1998年5月,我研读了《西南民兵》第一至五期所刊内容,经反复比较后撰写了一篇评刊文章《惜版如金、精心耕耘》寄往《中国新闻出版报》,很快该报便在6月10日“报  相似文献   

13.
从事政工工作后,第一次翻看《当代兵团》,就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月两期杂志,不仅是我精神文化生活的"大餐",更是我人生中的益友。每拿到一期杂志,我都会从第一页起逐字逐句地品味每一个栏目、每一篇稿件。读完一本之后,总  相似文献   

14.
我与《西南民兵》交上朋友,是因为我与一位较成功的通讯员闲谈时了解到:《西南民兵》不象有些报刊那样靠熟人和拉关系,只要稿件有价值、有质量,是很容易被采用的。当时我也不是搞政工的,只因有些爱好书法和写作,于是我就写了一幅书法作品,想不到,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我是个喜好“爬格子”的人,1998年结识《西南民兵》至今,4年多时间与《西南民兵》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我不抽烟,不喝酒,最大的嗜好就是读书看报了。在认真阅读《西南民兵》的同时,尝试着向杂志投稿,不久稿件在编辑的精心润色下上了杂志,这对我是个鞭策、促进。从此,我便有了写作的动力,写稿一发不可收拾,陆续在《西南民兵》发表作品10余篇。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个热爱文字、喜欢阅读的人,在两年来的基层新闻宣传工作过程中,《当代兵团》一直陪伴着我。一篇篇真实的新闻报道、一幅幅生动的图片就像电影胶片一样记录着兵团的大事小事,记录着兵团人的所见所感,给我所从事的新闻宣  相似文献   

17.
带领我成长     
作为一名社区的宣传干事,《当代兵团》一直以来都是我学习国家和兵团时事政治的好老师,是我工作上的好帮手。在宣传过程中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我总是习惯性地在《当代兵团》中寻找答案,"时政要览"、"特别观察"、"最美兵团人"、"兵团先锋"  相似文献   

18.
读者来信     
编辑老师: 我是《西南民兵》的忠实读者,也是投稿初学者。我在部队曾经写过稿件,回到人武部后,看到《西南民兵》办得很有特色,版面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是我们基层干部职工精神食粮,每当杂志一到,我都争着、抢着逐字逐句看完。我的激情油然而生,也想向贵  相似文献   

19.
平台和榜样     
正每次翻阅《当代兵团》,我的心里都有些许激动。丰富多彩的栏目设置、多元化的稿件组合,别致的版面设计,让我觉得阅读《当代兵团》是一种享受。对进入新闻行业不久的我来说,有这样一本杂志在手,犹如一位良师益友相伴左右。《当代兵团》不  相似文献   

20.
扬鞭催马向前行宋斌华自1984年走上政治工作岗位之后,我就与《政工学刊》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编辑老师的精心扶持下,1986年6月我在《学刊》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政工研究文章,从而增强了政工研究和写作的信心。在担任《学刊》特约通讯员以来,收集了《学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