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纤制导导弹是近几十年来涌现出的新式武器,目前仍处在发展阶段。80年代,德国航空航天公司、法国航空航天公司和意大利导弹公司开始联合研制称为“独眼巨人”的光纤制导导弹。经过近20年的努力,这种导弹目前已进入应用研究的后期冲刺阶段。如一切顺利,“独眼巨人”光纤制导导弹可望21世纪初投入使用。“独眼巨人”光纤制导导弹有陆军型和海军型两种。海军型又有潜射型、舰载型和机载型之分,它们主要用于对付反潜直升机、反舰以及对岸打击。目前,欧美一些国家海军已有采购“独眼巨人”光纤制导导弹的意向。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炮射导弹制导装置故障诊断的不确定性推理问题,有效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将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判方法用于炮射导弹制导装置的故障诊断。通过专家经验和故障试验统计数据,构建模糊诊断数学模型,对制导装置故障进行模糊运算和故障诊断,从而确定故障原因。通过具体故障模糊诊断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给出定量的故障诊断结果,可较准确地实现故障定位。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型炮射导弹射击训练问题,采用三维建模技术、三维控件技术以及状态机结构、事件结构、循环结构等节点函数,研发了基于SolidWorks和LabVIEW的某型炮射导弹“瞄准-击发-跟踪-命中”虚拟训练系统。该系统通过各节点函数实现了各部件的约束连接,同时展示了射击的过程和制导原理,且可使受训者通过鼠标和键盘与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作用、相互影响,并使其在视觉上真实体验战场环境、熟悉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4.
某型炮射导弹在定型试验期间出现瞄准线跳动、工作指示灯反复熄灭、目标丢失的现象,致使炮射导弹无法正常工作.造成制导火控系统工况转换的原因较多,为了快速查明该故障原因,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较为准确地实现故障定位,通过后续试验数据结果证明,该方法有效可靠,对炮射导弹定型试验期间故障诊断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装载于舰上,用来引导或控制导弹飞行的雷达称为舰载导弹制导雷达。它能为导弹提供发射诸参数,在导弹飞行中提供制导指令,以提高导弹命中目标的概率,并减少导弹受干扰的程度。制导雷达与炮瞄雷达相似,同属精密跟踪雷达,区别在于炮瞄雷达是测定被射击目标的坐标,以控制火炮进行射击;制导雷  相似文献   

6.
提出将人工免疫系统(Artificial Immunity System,AIS)中的反面选择原理应用到炮射导弹故障诊断中,依据免疫算法实现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构建了基于反面选择算法的故障诊断数学模型,解决了在故障先验知识和故障特征信息缺乏等情况下的故障诊断问题,并通过对炮射导弹制导仪系统中的故障进行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海军炮射远程制导弹药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除了航空母舰之外的几乎所有大中型水面作战舰艇都配备有大、中口径的舰炮,但不容否认的是,导弹才是这些舰艇的首选作战武器。特别是在实施远程精确打击时,导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唯一的选择,而研制中的炮射远程制导弹药将为水面舰艇再增加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8.
外军已经装备和正在研制的光纤制导导弹主要有:美国的“增强型光纤制导导弹”(EFOG-M)、德法意三国联合研制的“独眼巨人”(Polyphem)、日本的96式、西班牙的“麦卡姆”和以色列的“斯派克”(NT-S)等。其中,射程在10千米以内的近程导弹,如96式、“麦卡姆”和“斯派克”已装备部队使用,而射程在10千米以上的远程导弹如  相似文献   

9.
印度计划试射“萨加里卡”潜射巡航导弹印度计划今年试射可携带核弹头的“萨加里卡”潜射巡航导弹,这种导弹是目前已经在印度陆军开始服役的“普里特维-1”导弹的海军型。携带核弹头的“萨加里卡”导弹是一种低空飞行的导弹,其弹道低伸,可达到高亚音速,并在15~100米的高度巡航飞行。制导采用地形匹配制导系  相似文献   

10.
直接命中率大于50%的导弹、制导炸弹和制导炮弹统称为精确制导武器(precison guded weapon-PGW)。 精确制导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备推进、由制导系统控制其飞行线路并导向目标的武器,它的种类很多,如地(舰)空导弹、空空导弹、空地导弹、反舰导弹、反坦克导弹、反辐射(反雷达)导弹和巡航导弹等。精确制导炸弹和炮弹,由飞机投掷或火炮发射,在接近目标时,弹药上的寻的器及控制系统根据目标和弹药的相对位置自行修正弹道直至命中目标。典型的精确制导炸弹有:美国的“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白眼星”电视制导炸弹,精确制导炮弹有美国的“铜斑蛇”半主动激光制导炸弹,德国、法国、荷兰联合研制的制导炮弹等。为了大面积精确杀伤,美国自70年代以来,先后研制了“斯基特”(Skeet)红外制导子弹药、“萨达姆”(SADARM)毫米波/红外制导了弹药和智能反坦克子弹药,用炸  相似文献   

11.
根据100mm和105mm炮射导弹武器系统的射击特点和工作状态,分析了炮射导弹远距离射击时影响命中概率的主要因素,对武器系统炮射导弹射击命中概率进行了仿真计算,最后根据技术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控制影响命中率的误差源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某型炮射导弹虚拟检测维修训练系统总体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某型炮射导弹虚拟检测维修训练系统的总体技术,给出了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构建了交互式虚拟半实物仿真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设计了基于HLA分布式炮射导弹虚拟检测维修训练联邦结构和联邦成员结构及炮射导弹虚拟检测、维修操作训练子系统的技术方案,并提出了具体详细的技术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改变传统的炮射导弹武器激光控制和火炮发射系统动态参数的测试模式,基于计算机总线技术、高速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以及激光阵元探测技术,设计了炮射导弹武器动态参数综合测试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其工作原理。该系统在野战条件下可对多种型号炮射导弹的性能进行动态参数测试及评估。  相似文献   

14.
针对激光驾束制导导弹的制导原理和模拟训练的特点,对导弹的运动及控制特性进行了分析.在激光束坐标系下,将导弹的运动分解为沿激光编码场轴向的运动与沿激光编码场径向的运动,建立了导弹的运动学模型.通过坐标转换矩阵,将导弹坐标从大地坐标系转换到瞄准镜坐标系中,并根据受控判断条件建立了导弹的飞行控制模型.根据目标尺寸特性和视景仿真程序的运行特性,建立了命中检测模型.在实际工程中对上述模型进行了编码实现,应用于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炮射导弹瞄准手模拟训练系统.试用情况表明,该模型实用性强,满足视景仿真系统实时性的要求,能够保证模拟训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军事史林》2013,(11):47-47
美海军7月2日对外公布,6月在白沙导弹靶场成功进行了“远程对陆攻击炮弹”(LRLAP)的制导飞行测试。测试共发射了4发炮弹,均打到83千米远的地方。测试成功演示了炮射、GPS信号捕获、导航与制导、一定炸高处激发引信以及战斗部毁伤能力。此轮实弹发射属于工程与制造开发(EMD)阶段陆基飞行认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国防科技》2003,(8):78-78
精确制导导弹之所以具有神奇的“千里穿杨”功夫全靠它的“神眼”——制导装置。由于作战环境愈来愈严酷、导弹作战使命越来越广泛、要打击的目标多种多样,单靠一只眼在现代战争中是不行了,必须要装“复合眼”,即一种导弹要同时有几种制导方式。比如,一种导弹同时使用惯性制导+GPS制导+地形匹配制导,以及电视、激光等末制导,或使用其中任何两种制导方式。  相似文献   

17.
最近的技术跃进给提高导弹精度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它们还正在消除制导导弹和炮射弹药之间的差异。这是否意味着每枚制导武器都将造成肯定无疑的破坏?虽然长期以来精度的跃变总是伴随着成本的跃变,但或许目前并不是这样。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外装备和正在研制的光纤制导导弹主要有美国的增强型光纤制导导弹EFOG-M,德、法、意三国联合研制的独眼巨人Polyphem,日本的96式,西班牙的麦卡姆和以色列的NT-S斯派克等。其中射程在10km以内的近程导弹如96式,麦卡姆和NT-S斯派克已装备部队使用。而射程在10km以上的远程导弹如EFOG-M和独眼巨人已经进行了20年的研制发展,但目前还没有装备的计划。国内经过对光纤图像制导导弹多年研究,在技术方面也已经比较成熟。一、光纤图像制导导弹的主要特点依照射程的大小,可将光纤制导导弹分为远程光纤制导导弹、中程光纤制导导弹及近程光…  相似文献   

19.
美国于1992年4月11日进行了PAC-3“爱国者”导弹发射试验,这枚装有多模导引头的最新型“爱国者”导弹成功地拦截了MQM-107亚音速靶机。这一成功试验,说明美—德联合制订的主动制导方案是正确的,这一制导方案使“爱国者”导弹的命中精度和生存能力均大为提高。这次拦截试验不仅说明多模导引头能成功地由半主动制导转换为主动制导,而且导引头还能兼作引信。  相似文献   

20.
制导控制半实物仿真系统在制导武器的研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验证导弹制导控制系统设计和软件设计正确性的重要途径。传统的Windows操作系统实时性较差,给半实物仿真试验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采用Windows+RTX的方案,完成了半实物仿真系统的软硬件设计,通过共享内存实现Windows进程和RTX进程之间的通信,保证数据传输准确性和系统实时性。导弹制导控制半实物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半实物仿真系统合理,并且实时性好、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