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8月上旬以来,刚刚宣誓就职的伊朗新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在伊朗核问题上接连“烧火”,先是果断拒绝欧盟提出的一揽子建议,后又冒险重启铀转化活动。更令西方社会感到震惊不安的是,8月15日,伊朗政府正式任命阿里·拉里贾尼取代温和的哈桑·鲁哈尼为该国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并担任新的伊朗首席核问题谈判代表。拉里贾尼是伊朗国内有名的极端保守派,能文能武,对军政两界都很熟悉,在核问题上一直持强硬立场。伊朗核问题原本就复杂多变,近年来几度呈现白热化之势,成为地区安全的严重隐患。而今,围绕该问题的谈判踌躇不前,伊朗又将强硬的拉里贾尼推到前台。对此,一些美欧媒体用充满悲观的语气评论说:“他将使世界的神经绷得更紧。”  相似文献   

2.
智宇 《环球军事》2012,(6):12-13
2月中旬以来,伊朗密集宦示核发展“重大成就”,高调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有关伊朗加速浓缩铀提炼活动最新报告,美国、以色列对伊容忍度降至10年来的谷底,剑拔弩张的伊核危机紧张局势正处于战与和的临界点。伊核会谈重启有望,伊朗弃核几无可能,对话与协议执行均有可能出现停摆,军事对峙引发擦枪走火的可能性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3.
今年8月3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报告,确认伊朗没有按照安理会第1696号决议,暂停铀浓缩活动。这使世人的焦点从伊朗是否停止铀浓缩活动,转向了面对伊朗的核问题该怎么办。对此,美国总统布什再次重申:决不允许伊朗拥有核武器,并正式将美国的全球反恐战争重新定义为“反伊斯兰法西斯战争”。那么,美国能否成功推动国际制裁或采取单独行动?伊朗是否会强硬到底?伊核技术“三级跳”伊朗核问题主要是在今年初开始恶化的。短短8个多月的时间伊朗核技术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三级跳”。第一步,恢复核燃料研究。今年1月3…  相似文献   

4.
《兵团建设》2006,(3):40-41
连日来,伊朗核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像伊拉克战争一样,伊朗核危机一旦摊牌,对世界带来巨大的冲击将不可避免。伊核危机的由来是什么?伊朗缘何铤而走险?伊核危机如何牵动着大国博弈?伊核局势可能会出现哪几种前景?请看本刊根据《人民日报》、《瞭望新闻周刊》、《中国青年报》有关报道汇集的这篇——  相似文献   

5.
李岩 《环球军事》2014,(24):61-61
伊朗官方伊通社24日报道,伊朗和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决定,将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的最后期限延至明年6月30日。  相似文献   

6.
罗嘉  于清祥 《环球军事》2014,(23):47-47
自从美国与伊朗于1979年断交以来,始于那时的伊核问题也拉拉扯扯地闹了35个年头了,期间时而剑拔笃张,时而唇枪舌剑,一刻也没有消停过。而今,新一轮伊核谈判似乎面临突破,国际社会都期盼着伊核问题各方能在2013年10月16日达成的首次共同声明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顺利地于2014年的11月24日签署一份伊核问题全面协议。  相似文献   

7.
进入2006年不久,伊朗突然揭开了核燃料研究设施上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 的封条,从而使沉寂两年多的伊朗核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而新当选的伊朗总统内贾德多次在公开场合发出排以言论,扬言要“把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这不仅让美国感到不安,更让阿拉伯国家的宿敌以色列感到愤怒。以色列军方向伊朗发出警告:3 月1日将是外交努力的最后期限。武力解决伊朗核问题是以色列的不二选择。一柄高悬于伊朗头顶上的利剑正待出鞘。而这柄利剑便是以色列空军。  相似文献   

8.
几天来,一则消息引起了世人的关注:美国驻伊拉克大使瑞安·克罗克与伊朗驻伊拉克大使哈桑·卡齐米·库米近日在巴格达"绿区"内举行会谈。之所以引人关注,因为这是美国与伊朗这对老"冤家"自1980年断交以来最为公开的较高级别会谈。在伊核问题悬而不决、美国深陷伊战泥潭之际,美伊间的这次所谓"破冰"会谈乍闻似乎  相似文献   

9.
通牒≠宣战     
1月16日,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英国和德国六国代表在纽约举行会议,就进一步制裁伊朗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这次会议是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关于伊朗核问题的一份草案规定的最后期限到期的背景下召开的。这项草案要求伊朗在2009年年底前一次性将大约1100公斤低纯度浓缩铀运往俄罗斯进一步提纯,再由法国将其生产成伊朗研究用核反应堆所需核燃料棒。  相似文献   

10.
胡小刀 《环球军事》2012,(19):27-29
近日,针对伊核问题日趋白热化的倾向,伊核问题专家、美旧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学者、伊朗核谈判前发言人侯赛因·穆萨维恩(HosseinMousavian)在美国《今日军控》(ArmsControlToday)杂志(2012年7/8月刊)上发表了题为《伊朗核争端:根源与现有选项》(TheIranianNuclearDispute:OriginsandCurrentOptions)的文章,穆萨维恩剖析了伊朗核问题的历史由来,总结了近期伊核会谈的具体情况,并对伊核问题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和谈大门仍未关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伊朗核问题愈演愈烈,大有一触即发之势。一方面,伊朗频频军演、试射导弹,并坚称和平开发核能是本国不可剥夺的权利,伊朗在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以及其他国际组织进行充分合作的同时,绝不会放弃自己利用核能的正当权利。另一方面,美国的对伊政策也日益强硬。4月21日,美国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伯恩斯表示,在伊朗放弃核计划之前, 应该禁止向伊朗出口武器和军民两用敏感设备。美国总统布什更是多次强调,美国希望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但  相似文献   

12.
2月22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向该机构理事会和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有关伊朗履行安理会第1737号决议情况的报告,认定伊朗未能在安理会规定的60天限期内停止其有争议的轴浓缩活动。  相似文献   

13.
10月25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官员对有争议的伊朗库姆城附近正在建设的铀浓缩设施进行了首次检查,尽管他们的发现不会在几周内公之于众,但这些官员也不太可能发现太多证明伊朗正试图制造核武器的证据,因为自从秘密地点被披露以来伊朗有一个月的时间消除所有证据。  相似文献   

14.
伊朗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伊拉克?这恐怕是关注伊朗核危机的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据悉,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未能就缓和伊朗核问题找到良策时,伊朗总统内贾德已经签署法令,让100万自愿者组成的民兵武装立即纳入正规军和武装警察的编制内。根据这一法令,40万训练有素的民兵将直接转为现役,伊朗革命卫队和常规武装力量也从2月起转入“强化战备训练”。虽然伊朗目前已经具备了发展核武的潜力,但这种尚在萌芽期的核威慑能力仍要倚重常规武装力量的守护。有鉴于此, 本刊编译了英国《简氏情报评论》对于伊朗常规武装力量的评述,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英国《简氏情报文摘》近期载文称,由于日益担心伊朗向国际原子能机构申明所有核活动的做法有诈,以色列可能正准备重新启动一套应急计划,以摧毁伊朗的核设施。以色列的国家安全机构认定,如果伊朗拥有核能力,那以色列将处于危险的境地。  相似文献   

16.
泳天 《环球军事》2012,(6):16-17
朝鲜和伊朗,一个处于亚洲的东部,一个处于亚洲西部,都因为核问题而引起全球关注,更是为美国所不容。但在2月29日,朝鲜宣布将在与美方“有效的会谈期间”,暂停核试验、远程导弹试射和宁边的浓缩铀活动,并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进行监督。美国则重申不再敌视朝鲜,同意向朝鲜提供24万吨食品。而对于伊朗,美国从年初开始就曾派遣两艘航母进入波斯湾,对伊朗形成大兵压境的态势。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针对伊朗动作频繁:扣押伊朗驻伊拉克领事馆工作人员;国务卿赖斯和国防部长盖茨接连访问中东游说盟友对伊朗采取强硬立场;向海湾水域派出第二个航母战斗群和运送更多的“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伊朗对此也毫不示弱,频繁举行军事演习展示军事实力,宣布禁止38名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人员入境。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说,伊朗已经做好应对“任何威胁的准备”。伊美核争端的进一步升级会不会引发军事对抗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国际●1日,伊朗宣布,放弃竞选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成员,改为支持叙利亚进入该机构理事会。●6日,吉尔吉斯斯坦紧急情况部新闻处通报,5日晚在吉南部地区发生的地震已造成58人死  相似文献   

19.
2006年3月29日下午,联合国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阿根廷常驻联合国代表马约拉尔宣读一项主席声明,呼吁伊朗履行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今年2月通过的决议,恢复暂停所有与铀浓缩有关的活动。同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海军司令萨法里也向外界宣布,伊朗将从3月31日开始在南部波斯湾沿岸及附近水域举行为期1周的各军种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对此,国际分析家普遍认为,伊朗进行的这次演习,是有意让军队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以便击退任何外来“威胁”;此外,伊朗选择这一时机宣布实施演习,是针对美国等敌对国家放言对其实施军事打击的一种积极回应,从而向外…  相似文献   

20.
3月29日下午,联合国安理会3月轮值主席、阿根廷常驻联合国代表马约拉尔宣读一项主席声明,呼吁伊朗履行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今年2月通过的决议,恢复暂停所有与铀浓缩有关的活动。同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海军司令萨法里也向外界宣布,伊朗从3月31日开始在南部波斯湾沿岸及附近水域举行为期一周的各军种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国际舆论认为,伊朗选择这一时机宣布实施演习,是针对美国等敌对国家放言对其实施军事打击的一种回应,意在显示武力,震慑美国。重兵聚集波斯湾此次军演从3月31日持续到4月6日,参演部队包括伊朗革命卫队和正规军的陆海空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