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国民党军队抵台后,为重建防御武力,蒋介石对以往的政工体制进行检讨与反思,决心强力改革政工制度。1950年4月,蒋经国出任“国防部”政治部主任,负责实施政工改制。此后,政工改制尽管没有恢复1924—1927年的党代表制度,但党代表的副署权被政治部有限制地恢复过来。改制后的政治工作,包括组织、政训、监察、保防(情治)、民运等事宜,政治工作和军事指挥各行其道,军政人员的对流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中国军队的党代表制度,始于广州黄埔的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这是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共同创办黄埔军校的具体成果。国民党蒋介石、汪精卫集团背叛革命后,中国工农红军把这一制度继承下来,并且发扬光大,使之成为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较多地注意到中国工农红军的党代表制,对其渊源的探讨却很不够。本文试图对中国军队党代表制的建立、演变发展及其历史作用,作一粗略的勾勒,以同大家交流和探讨。   一、从黄埔军校党代表到国民革命军党代表的演变发展   孙中山自辛亥革命失败后,认识到:“只有革命党的…  相似文献   

3.
1954年10月18日,毛泽东主席在国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论述中国军队近代化阶段划分时说:"以黄埔军为主干的国民革命军起初成立了八个军.""共产党那时候犯过一个错误,就是不要军队,只在军队里派党代表.后来蒋介石把党代表一驱逐,进行清党,在共产党直接控制下的军队就只有叶挺一个独立团.南昌起义后,党所领导的军队变成了游击队,这个游击队一直打了二十二年."[1]毛泽东讲的叶挺的一个独立团,就是指以叶挺为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4军独立团,习称"叶挺独立团".中国人民解放军原陆军第127师就是由"叶挺独立团"、井冈山的红4军、长征的红2师逐步发展形成的.这是一支历史悠久、战绩卓著的英雄部队,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的缩影.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认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原因在于多年来时断时续地依附其他军阀的军队,缺乏政治工作,没有用革命的主义来武装军队。十月革命后,孙中山在师法苏俄模式建军的实践中开始了创立革命军队政治工作的尝试。其做法主要有:一、确立以党治军原则,建立党代表制度;二、创立政治工作制度,施行政治训练;三、按照黄埔党军的模式改造旧军队。  相似文献   

5.
国民革命军第一、二、三、四集团军述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民革命军第一、二、三、四集团军系由蒋、冯、阎、桂四派军事武装演变而成。早在一九二五年七月,广州国民政府为实现军令统一,决定取消以省为别的军队名称,统一改称国民革命军。同年八月,在原黄埔党军和建国各军的基础上正式组建了国民革命军。国民革命军成立之初,共组建了五个军,其中由原党军第一旅和收编的粤军组成了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委任蒋介石为军长(从一九二六年一月开始改由何应钦继任)。一九二六年三月两广  相似文献   

6.
在团以上单位设立政治机关,是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一项根本制度。关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4军在成立之初是否设立政治部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不同看法。通过分析相关史料可以认定,红4军政治部成立于1929年3月中旬,之前经历了曲折的过程。认真考查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澄清史实,还对进一步加强军队政治机关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耀武(1904年-1968年),山东省泰安市上王庄人,是国民党军队著名的高级将领之一,长期被蒋介石信任和重用,曾任国民党军队王牌军74军的军长,并成为黄埔系第一个出任方面军总司令官和省政府主席的人.因此,在山东长期流传着"三李(指李延年、李仙洲、李玉堂,皆黄埔一期学员和山东省籍人)不如一王"的说法.  相似文献   

8.
大革命时期周恩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实践者,早在大革命时期,他就开始参加了军队工作,曾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党代表、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特别政治训练班主任等要职。在不断实践中,他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对国民革命军政治工作制度的建立及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军队政工制度在国民革命军的首创,也为中国近现代军队建设揭开新的一页,因此,研究周恩来在大革命时的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及其实践活动,无疑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从时代所赋予的任务出发,提出革命军队 政治工作的目的要使军队成为革命的军队 周恩来认为,军队的政治工作不是孤立的,它必须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因此,它的具体任务和目的,也必须按照当前社会革命的性质和任务而定。  相似文献   

9.
谭政,1906年6月14日出生,湖南湘乡人。1927年9月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三湾改编,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军委秘书长、第12军政治部主任、红22军政治部主任、红1军团第1师政治部主任、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革  相似文献   

10.
1910年4月5日,徐立清出生于河南商城吴店区申家湾(今属安徽金寨县)一个贫农家庭.1929年8月,他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1军(军长许继慎,副军长徐向前)第32师经理处书记、红4军(军长邝继勋,后为徐向前)11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红4军32团政治处主任、红4军12师政治部主任、红4军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后方总医院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总卫生部政委.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的主力之一,它是在鄂豫皖地区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一、发动农民起义,创建革命军队1927年11月中旬,中共鄂东特委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的精神,发动黄(安)麻(城)起义,创建了上农革命军鄂东军,总指挥潘忠汝,党代表戴克敏,副总指挥吴光浩。全军三百多人。后来,敌军进犯黄麻地区,鄂东军遭到严重伤亡,余部转移到木兰山区,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7军,军长吴光浩,党代表戴克敏,参谋长汪奠川。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同时也是杰出的军事家。他不仅很早认识到军队和武装斗争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致力于革命军队的创建工作,而且长期担任军队领导职务。大革命时期,他担任中共两广区委军事部长、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副党代表和政治部主任,中共江浙区委军委书记、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总指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担任前委书记、中央军委书记、工农红军总政委兼第一方面军总政委、中央军委副主席;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国民革命军军委会政治部副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周恩来戎马倥偬、运筹帷幄,在革  相似文献   

13.
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苏兹贝格是一位对中国、特别是对蒋介石的发迹地黄埔军校十分感兴趣的著名记看。1955年3月19日,他到台湾访问了正在养病的蒋介石,蒋向他介绍了自己“为了建立中国统一政府的漫长斗争生涯”,其中谈到黄埔军校。蒋对办兹贝格说:“黄埔时期,我有许多杰出的学生。”并指着一位台当局要员说:“他就是黄埔三杰之一,我的前‘交通部长’、现‘总统府国策顾问’贺衷寒。”  相似文献   

14.
《环球军事》2011,(8):10-11
总政治部宣传部 中国军网 总参谋部政治部宣传部 《中国国防报》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与黄埔军校政治工作的新创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伙成 《军事历史》2004,2(2):18-22
1924年黄埔军校的创办,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组织新制度的军队……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这种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没有的,靠了这种制度使军队一新其面目”(《毛泽东选集》第2卷,38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这对当时的中国革命军队乃至后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建设,都有着重大作用。毛泽东在后来总结我军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时对这些“新创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本文就黄埔军校政治工作新创设的历史,述评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组织新制度军队的杰出代表,是中国革命军队政治工作制度新创设的奠基者。一、出任政治部…  相似文献   

16.
各军区,各军、兵种,各总部,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武警部队政治部: 为贯彻落实江主席关于增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创造性的重要指示精神,我们组织创作了《军人道德组歌》(刊6月15日《解放军报》)。这组歌曲反映了新时期革命军人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深入开展四个教育、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生动形象的教材。认真组织部队学唱《军人道德组歌》,对于培养官兵高尚的道  相似文献   

17.
1924年6月16日,在苏联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举行开学典礼。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简称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以后该校几易校名,到国民党政权在大陆败退时最后一期为军校第二十三期。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在总政治部印发的《2014年全军思想政治教育意见》中,深入开展“牢记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主题教育活动是总体安排部署的第一项。这是进一步推动强军目标学习贯彻、凝聚强军兴军意志力量的重要举措。意见提出,要按照“三个求深入”的要求,把强军目标学习宣传贯彻不断引向深入,引导官兵着力把握精髓要义、增强认知认同、强化行动自觉,树牢战斗队思想、确立战斗力标准、培育战斗精神。以下两篇文章紧密结合部队实际,提出了落实主题教育的举措思路,可供各单位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形势下,河北陆军某预备役师政治部结合部队自身特点,努力在创新教育方法手段上求新求实,探索出集中教育、网络教育、媒体教育、函授教育、巡回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六位一体”的政治教育模式,有效推动了基层政治教育大面积落实。扎实开展集中教育,不断提高官兵的受课率。每年的集中训练是预备役部队开展政治教育的最佳时机,为此,他们要求各单位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精选教育内容,拟制教育提  相似文献   

20.
民国军制的形成和沿革 (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民政府初期的军队,也仍是以情末新军军官和系统为主要组成部分。所不同者,是一律改成国民革命军,尤其是以三民主义思想,以反帝,反军阀,建立独立国家思想为军人的职志和奋斗目标。在思想上,已经与民国以来的空洞的民主或共和观念不大相同。而且此广大军人,原来根本不知什么才是真正的共和,多为升官发财和忠于上司而奔走。 这种新思想的建立,是孙中山三大政策所直接促成的。蒋介石则特别注意对中下级军官和士兵们进行宣传,这要归功于党代表制和军中政治部的设立。对此,中国共产党做了重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